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建立用膜表面标志CD4+ CD25high CD-/low127界定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五色流式细胞术以Foxp3-FITC/CD127-PE/CD4-PerCP/CD25-APC/CD3-PC7抗体组合鉴定调节性T淋巴细胞,分选CD4+CD25highCD-/low127细胞鉴定Foxp3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比较CD-/low127与Foxp3+界定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用该膜表面标志分析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及35例胃癌患者不同部位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的分布特点及意义.结果 用CD4+CD25highCD-/low127界定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Foxp3蛋白表达率为87.1%,Foxp3 mRNA高表达.用膜表面抗原CD4+CD25highCD-/low127界定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CD4+CD25highFoxp3+具有相关性(r=0.985,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CD25highCD-/low127调节性T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为(8.67 ±3.52)%,高于健康对照组[(5.12±2.46)%,t=2.542,P<0.05].胃癌患者腹腔积液、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癌旁淋巴结中CD4+CD25highCD-/low127调节性T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外周血(分别为t=2.357,P<0.05;t=6.174,P<0.01;t=5.481,P<0.01).胃癌Ⅰ期+Ⅱ期患者外周血CD25high CD-/low127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为(6.04±2.31)%,Ⅲ期+Ⅳ期患者为(10.16±2.29)%,其分期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473,P<0.05).结论 CD4+CD25highCD-/low127抗体组合可用于鉴定调节性T淋巴细胞.胃癌患者CD4+CD25highCD-/low127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升高,且增高程度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CV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的早期感染者体内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相关性,观察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方法20例HCV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的早期感染的病例,22例抗原阴性与抗体阳性HCV感染病例及25例抗原阳性与抗体阳性慢性HCV感染病例和21例健康人作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比较各组外周血中的有核细胞中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并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析与其的相关性。结果HCV感染病例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百分率)较健康对照组高(t值分别为2.231,3.764;P均<0.05);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组与抗原阳性抗体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0,P=0.035);抗原阴性抗体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7,P=0.665);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与肝脏炎症指标的ALT和AST有相关性(rALT=0.571,rAST=0.521,P<0.05)。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有重要相关性,可能是早期感染HCV并加速其慢性化的其中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1年以内感染HIV的感染者(早期感染者,EHI)体内CD+4 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51例HIV感染者,依据感染时间及CD+4 T淋巴细胞水平分为3组:EHI组30例、HIV组15例、AIDS组6例,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各组对象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用EDTA抗凝管采集全血,应用FACSAria流式细胞仪及Foxp3染色试剂盒,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分析EHI者及全部HIV感染者CD+4 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病毒调定点、病毒载量及淋巴细胞活化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对照组、EHI组、HIV组及AIDS组CD+4C+25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逐级上升,其中EHI组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3.79(2.11~5.43)%]低于AIDS组[8.09(4.9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P=0.022);EHI组CD+4 CD+25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与病毒调定点正相关(r=0.479,P=0.038),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55,P=0.011),与CD+3 HLA+T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0.533,P=0.002).结论 中国EHI者CD+4 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与高病毒调定点及低CD+4 T淋巴细胞数量相关,提示CD+4 CD+25Fox3+调节性T淋巴细胞是加速HIV感染早期疾病进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4例健康对照者(健康组)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较健康组明显升高,胃癌Ⅲ Ⅳ期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水平比Ⅰ Ⅱ患者明显升高。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的重要机制,并可成为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临床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早期感染者(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的HCV病毒载量与CD4+CD25+叉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分析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 RT-PCR)技术检测22例HCV核心抗原阳性、抗体阴性(即HCV Ag阳性、抗-HCV阴性)的早期感染病例、26例核心抗原阳性、抗体阳性(即HCV Ag阳性、抗-HCV阳性)的慢性HCV感染病例,24例核心抗原阴性、抗体阳性(即HCV Ag阴性、抗-HCV阳性)的既往HCV感染病例及22例健康对照组HCV RNA病毒载量;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HCV Ag阳性、抗-HCV阴性组,HCV Ag阳性、抗-HCV阳性组,HCV Ag阴性、抗-HCV阳性组及健康对照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逐级下降,其中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组[(4.86±2.14)%]高于其他组[分别为(3.74±1.67)%、(2.74±1.27)%、(2.5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23、4.125、4.402,P0.05);HCV Ag阳性、抗-HCV阴性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HCV RNA病毒载量的对数(copy/mL,Ig)呈正相关(r=0.535,P0.05)。结论 HCV早期感染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与高病毒调定点相关,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可能是加速HCV早期感染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是新近发现的T淋巴细胞亚群,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效应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在多种肿瘤中特异性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察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在人工肝治疗和内科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规律,探讨其与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63例肝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29例为人工肝结合内科治疗组,34例为内科治疗组,依据肝功能、临床症状等指标判定人工肝治疗有效组17例、无效组12例,内科治疗有效组11例、无效组23例,23例健康献血员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动态观察Treg细胞水平变化规律并分析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Treg细胞水平(2.46±0.56)%,有效患者治疗前Treg细胞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人工肝有效组(1.92±0.78)%,内科有效组(2.10±0.5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人工肝组(2.62±0.67)%,内科组(2.89±0.7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有效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效患者治疗前Treg细胞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其中人工肝组(4.64±1.31)%,内科组(4.87±2.8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人工肝组(5.44±2.13)%,内科组(5.91±2.7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无效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eg细胞水平变化在有效患者呈现低→高→低的“峰”形曲线,且人工肝组较内科组Treg细胞水平较早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在无效患者呈现高→低→高的“谷”形曲线。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与疗效相关,可作为肝衰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D4+CD25+叉头样转录因子3阳性(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总IgE(TIgE)、特异性IgE(sIgE)在有或无特应征反复喘息幼儿外周血介导的免疫应答差异,为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展预测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反复喘息幼儿45例,分为特应征组22例和非特应征组23例,另选20名健康幼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幼儿外周静脉血Treg计数和血清IL-10、IL-4、IL-5、IL-13、IFN-γ、TGF-β及TIgE、sIgE水平。结果 特应征组吸入及食入变应原sIgE阳性率高于非特应征组(P均<0.05)。特应征组外周血Treg计数和血清IL-10、IFN-γ水平低于非特应征组,而非特应征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特应征组血清IL-4、IL-5、IL-13、TIgE水平高于非特应征组,而非特应征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特应征组及非特应征组血清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反复喘息患儿外周血Treg计数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875,P<0.001)。结论 Treg、IL-10、IL-4、IL-5、IL-13、TGF-β及IFN-γ可能参与了幼儿喘息,在过敏性疾病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反复喘息幼儿外周血Treg计数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Treg与IL-10未来可能作为幼儿反复喘息早期预测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异常患者胸腺CD4+CD25-T细胞诱导生成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的研究。方法:以磁珠分选的方法得到胸腺CD4+CD25-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细胞,通过不同浓度(0.1、1、10、20 ng/m L)的TSLP活化DC后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CD4+T细胞比率;RT-PCR检测Foxp3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调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Foxp3蛋白表达;ELSIA法检测培养上清IL-10的含量。结果:10 ng/m L TSLP组、20 ng/m L TSLP组经诱导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CD4+T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Foxp3的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IL-10水平升高,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LP可以诱导MG合并胸腺异常患者胸腺CD4+CD25-T细胞向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并促进Foxp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3.0T MRI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胃镜病理证实的35例胃癌患者术前行3.0T 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并将MR T分期结果与病理T分期结果对照,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3.0T MRI评估进展期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T2期91.43%(32/35)、T3期85.71%(30/35)、T4期94.28%(33/35),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5.71%(30/35).结论 3.0T MRI对进展期胃癌的分期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MDCT)在胃癌T分期中CT增强扫描的强化特点。方法:37例胃癌患者术前MDCT平扫后双期增强扫描,并对胃及其周围组织进行重建分析,结合原始图片分析T分期强化特点,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静脉期的强化平均范围要大于动脉期,其中T1期病变表现为动静脉期均轻度强化,强化的范围相同。T2期以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为主,且静脉期强化的范围更大。T3期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较多,强化范围两者相同。T4期以动脉期显著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为主。结论:对MDCT动态双期增强扫描胃壁强化方式的探讨有助于术前T分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EUS)对胃癌的术前分期及其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63例胃癌患者术前行胃镜和EUS检查并进行术前分期,同时运用ELISA法检测术前MMP-9血清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并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结果 EUS对胃癌侵犯深度判断的总准确率为 80.95%,对淋巴结转移的总准确率为 73.02%.胃癌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组织中MMP-9蛋白及MMP-9 mRNA表达呈一致性.MMP-9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浸润程度、EUS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联合EUS和MMP-9对胃癌侵犯深度判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其总准确率为 95.22%.结论 ①EUS对胃癌的分期具有其分子生物学改变的基础.②胃癌患者术前血清MMP-9水平对EUS术前分期有参考价值,若显著增高者,术前EUS检查时,应注意癌肿是否已达或超过浆膜层.③EUS联合术前检测MMP-9血清水平,有利于提高对胃癌浸润转移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比较多排螺旋CT分期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58例临床确诊为胃癌的住院患者进行术前16排螺旋CT两次给药三期扫描,并根据MSCT结果作出T分期诊断。所有病人手术后,取病理并进一步进行病理TNM分期。对各相扫描结果组合后诊断的结果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MSCT三相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总准确度为77.59%,第1期+第2期扫描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0.34%,第2期+第3期扫描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5.86%,仅第3期(延迟期)扫描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5.86%。结论多排螺旋CT两次给药延迟期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直肠癌高分辨MRI的征象与其病理T2、T3分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前MRI征象(包括低信号环中断征、索条影、毛刺征及肠周结节征),结合病理结果比较各征象与直肠癌T2、T3分期的关系。结果 直肠癌T2、T3分期低信号环中断征、毛刺征及肠周结节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索条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低信号环中断征和肠周结节征与直肠癌病理T分期呈低度相关(r=0.333、0.313,P=0019、0.022),毛刺征与直肠癌病理T分期呈中度相关(r=0.523,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毛刺征及肠周结节征可独立预测T3期直肠癌。结论 高分辨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具有一定价值,其毛刺征及肠周结节征可以独立预测直肠癌T2、T3分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不同分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普通RT-PCR结合胶回收制备Foxp3 mRNA-CDS标准品,利用标准品制备定量PCR标准曲线,对曲线进行灵敏度、精密度和特异性分析,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胃癌和8例正常对照外周血Foxp3 mRNA.结果 获得Foxp3全长CDS标准品,标准曲线范围(2.8×10^2)~(2.8×10^8)拷贝/μl,最低检测值280拷贝/μ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5%.Foxp3基因在胃癌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Foxp3基因上调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前列腺癌分期的价值,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 3.0T高场强超导型磁共振和腹部多通道相控阵线圈,对4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DWI检查,并测量ADC值。结果:对前列腺癌分期的诊断准确性,T2WI组为80%,DWI组为83%,DWI+T2WI组为89%,各组AZ值分别为0.82、0.83和0.91,DWI+T2WI组明显高于其它组(P=0.02、0.04)。ADC均值:G1组为1.31×103mm,G2组为1.14×103mm,G3组为0.7×103mm,G3组平均ADC值低于G1和G2组(P<0.05)。结论:3.0T高场强DWI联合T2WI成像,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分期的准确性,ADC值能够预测肿瘤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DR1、BCRP、LRP的mRNA及其相应蛋白P-gp、BCRP、LRP的阳性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检测42份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DR1、BCRP、LRP 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IHC检测126份乳腺癌组织及42份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gp、BCRP、LRP蛋白的阳性率,并观察3种耐药相关基因及其蛋白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腋窝淋巴结转移及5年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RT-PCR检测MDR1、BCRP、LRP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1±0.17、0.78 ±0.14、0.79±0.13,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3±0.11、0.45±0.09、0.36±0.10;3种耐药基因在2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13、4.850、8.089,P均<0.01).IHC检测P-gp、BCRP、LRP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1%(52/126)、39%(49/126)和66%(83/126),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4%(6/42)、17%(7/42)和19%(8/42),3种耐药蛋白在2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147、7.020、27.820,P均<0.01).MDR1 mRNA和P-gp与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r=0.369、0.39 8,P均<0.05),BCRPmRNA及其蛋白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r=0.355,P<0.05);5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39例患者与5年内未发生复发转移的32例患者P-gp、BCRP及LRP阳性率比较,P-gp阳性率在2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71,P<0.01),BCRP及LRP阳性率在2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61、0.078,P均>0.05).3种耐药基因及其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的一致率分别为90.48%、92.85%和85.71%(Kappa值分别为0.806、0.751和0.697,P均<0.01).结论 乳腺癌中存在着广泛的原发性多药耐药现象,3种耐药基因MDR1、BCRP、LRP的mRNA及其P-gp、BCRP、LRP蛋白均参与了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形成;检测3种耐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可为乳腺癌患者有目的 地选择化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策略;特别是对于P-gp阳性表达者不宜使用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评价其在微转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运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60.8%(29/46),而慢性胃炎组和健康志愿者组均表达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胃癌组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状态、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无关。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微转移的判断指标,可对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治疗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