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含根式的数列递推式的通项公式求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列通项公式在各类数学竞赛中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成为难点的一个原因,就是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灵活多样,分析、推理、综合等能力较强.下面仅就含根式的数列递推式的通项公式求法给予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有关数列递推式的问题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而对于此类由递推式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问题。我们最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化归思想,经过多次代换,将问题逐步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等差、等比的数列形式,从而将通项求出.这种解决方法虽然思路简单,然而实际计算起来,却较为繁琐.本文介绍一种基于不动点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函数不动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递推公式是给定数列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公式的试题在数学高考和竞赛中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4.
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其解题方法也各不相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中学阶段重点学习的两个典型数列,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数列问题时我们可以用这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去探求其它数列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5.
求由递推式给出的数列的通项,是高考数列综合题常见的考查内容之一,因此熟悉这类数列的通项求法是应试的基本要求.下面,笔者试着结合2008年高考试题,谈谈“待定系数法”在解决这类数列通项中的独特妙用.  相似文献   

6.
从所周知,如何由数列|an|的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如何由数列的通项公式an求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是<数列>这一章中我们要解决的两大基本问题,当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时,则通过an={S1=(n=1),Sn-Sn-1(n≥2),很容易求得数列通项公式an,an与Sn可谓"唇齿相依";在高考与竞赛中还时常出现由an与Sn的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典型题目的多种解法,介绍解决这类问题的几何常用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在数列{b_n}中,若b_n+1=b_n(n∈N﹡),则数列{b_n}为常数数列,其通项公式是b_n=b_1,在求某些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若能构造出一个新的常数数列,便能简便的求得通项公式.1.我们知道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我们可以用构造常数数列的方法求这个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8.
求递推公式数列通项公式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通常可以通过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求解,通过变换递推关系,将非等差、等比数列转化为与等差、等比有关的数列而求得通项公式的方法称为转化法.  相似文献   

9.
含递推关系的数列问题,是近几年各省市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之一.数列递推关系是指数列中的前一项(前几项)与后一项的关系,它是数列中的重要内容.笔者以一节课为例,展现如何通过递推关系,观察、探究数列的规律,进而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0.
在必修5《数列》P69T6:已知数列{an}中,a1=5,a2=2、an=2an-1+3an-2(n≥3)对于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作一研究,能否写出它的通项公式?这是一道已知数列的递推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而且涉及到三个量的关系,它是本章内容的一个提升.本文试从这道题的类型展开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求通项公式是数列的重点题型,本文先给出与数列有关的“等比变换定理”及其证明,再介绍这一定理在处理几类递推数列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通讯》2005,(10):40-44
1考点与命题 1.1客观题考点分析 1.1.1考查数列的概念 一般是先给出数列的递推公式,然后求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的和;或者研究新定义下数列项的特征等等.  相似文献   

13.
<正>数列知识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必考内容,其中递推数列是数列问题的重中之重.掌握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转化方法与规律,对于解决数列通项公式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由递推数列求通项,形式多变、解法灵活、技巧性强,解法的关键是将递推关系式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等差型、等比型、累加型、累乘型等数列形式,然后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此类问题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4.
设数列为,若有正整数K和K+1个实常数使对任意自然数n都成立,则称阶常系数线性递推数列,(l)式称为递推公式.彭咏松先生在文[l」中利用等比数列和线性方程组的一些知识,研究了常系数齐次(ho一O)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本文利用矩阵理论讨论了一般的常系数线性速推数列通项公式.则(1)变为:将(2)式反复迭代,则有:当矩阵E-A可逆时,由于从而(3)式变为当时,,于是可见求数列(n}通项公式的关键就是求矩阵A的n次方幂,利用矩阵理论可解决此问题.下面举例说明(X。)的通项公式的矩阵求法.例至已知X;一O,X。一1,…  相似文献   

15.
数列和概率都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数列与概率的交汇题,这些题目从表面看是以概率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但需要综合使用数列与概率的主干知识,先探索概率只与它的前几项的递推关系,再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和手段求解.本文就建立在概率模型中的递推数列问题做一点简单的探究,谈谈处理概率与数列的交汇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在数列的章节中,由初值及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的题目是常见的,但笔者逆向一想就不禁要问:为何只见“由递推求通项”,却鲜有“由通项求递推”?你也许会纳闷:通项公式已经告诉我们数列的每一项了,干嘛还要求递推公式?假若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让你求其某一项,你会怎么做?这还不简单,代入计算即可,但事实有时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7.
赵银仓 《中学数学》2012,(13):16-18
递推数列是由递推公式所确定,利用递推公式求其通项通常要转化为特殊数列(如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或求和问题加以解决,基于通性通法来探究递推数列通项问题的解决策略有助力于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增强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归纳类比推理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领会化归思想、递推思想、差分思想、归纳思想,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都大有裨益.解决这类问题的入口宽阔、方法灵活、创新意识强,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对递推数列教学取向的探讨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遇到含有分式根式或二次式等非线性递推关系.如何根据这些非线性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呢?  相似文献   

19.
文[1]对递推数列a1=a,a(n+1)=f(n)an+g(n)的两种特殊情况给出了通项an的解法.本文介绍这个问题的一般解法,即通过构造辅助数列,用累加法求其通项an.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了数列之后,大家会经常遇到已知a1及递推公式an+1=f(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的问题,很多题口令人感到非常棘手.本文将就此问题给出一个“公式”性的方法--不动点法,应用此法可巧妙地处理此类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