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国内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者的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6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14例代谢综合征者及388例非代谢综合征者,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和实验室测定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等.结果 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与非代谢综合征者的临床症状差异无显著性,而病程为(15.6±10.7)年大于非代谢综合征组的(12.3±8.6)年,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维度及总分[分别为(30.17±8.92)分,(31.89±9.19)分,(30.21±9.05)分,(33.11±8.41)分],低于非代谢综合征者[分别为(35.73±8.90)分,(37.11±9.03)分,(36.14±8.15)分,(36.98±8.37)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血糖、血压及体重指数(BMI)异常状况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结论 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者具有更长的精神分裂症病程.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者具有较差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可能与突出的阴性症状及不良的躯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俊彪  吴靖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57-1659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并评估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个月以上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条件共190例,调查年龄、性别、病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结果:达到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42例(22.1%),女性体重指数较男性显著升高(P<0.05),高龄组及长病程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不同的病程和年龄段患病率有所不同.进一步加强精神分裂症人群,特别是长病程、高龄人群有关代谢综合征的监测和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检测15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腹围、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B超等。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占34.7%,其颈动脉IMT值、颈动脉硬化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高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者(P<0.01)。伴发颈动脉硬化的占42%,其年龄、总病程、腹围、收缩压、FPG、TC、LDL明显大于不伴有颈动脉硬化者(P<0.05),但两组的住院时间、舒张压、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颈动脉硬化者的中心性肥胖、IFG、高血压、低HDL-C、代谢异常聚集患病率明显高于不伴颈动脉硬化者(P<0.05)、但在高TG的患病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代谢异常聚集与颈动脉硬化有关(回归系数分别为: 1.339,1.971)。结论 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高,代谢综合征和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间常协同存在,并共同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调查,测定其代谢指标,世界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统一标准定义代谢综合征。结果:共入组259人,其中男性153人(59.1%),女性106人(40.9%),平均年龄(52±9)岁(21~76岁)。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9.3%(76/259),女性的患病率(39.6%,42/106)与男性的患病率(22.2%,34/153)存在统计学差异(x2=9.144,P<0.05)。Logistic回归发现代谢综合征与性别、腰臀比、高尿酸血症、脂肪肝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相关,为其危险因素。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较多的代谢综合征,尤其是女性肥胖患者,应及早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潘利  王安奇  梅红彬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08-2911
目的:探讨女性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女区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有102人,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95人,其它精神疾病7人。研究住院的女性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构成和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结果:以上女性患者罹患躯体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心脏病、白细胞减少、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症、病毒性肝炎、胆石症、脂肪肝、胃肠道疾病、妇科病等。对于女性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以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躯体疾病家族史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躯体疾病家族史、使用氯氮平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家庭经济状况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以病程、体质量指数、躯体疾病家族史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的病程、体质量指数、躯体疾病家族史、阴性症状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年龄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重视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躯体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根据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适宜的治疗、管理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张豪  王勰 《当代医学》2021,27(14):146-147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19例,调查患病指标,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19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合并代谢综合征38例(MS组),占比为31.9%;非MS患者81例,占比68.%(非MS组),MS组与非MS组患者性别、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与糖尿病家族史是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相关因素.结论 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影响因素,对患者诱发代谢综合征风险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功能异常(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提供相应风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精神科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测定其代谢指标,采用世界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统一标准定义代谢综合征,同时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康复方式、药物服用法、吸烟等风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长期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0.7%,不同抗精神病药品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6,P=0.001),男性、年龄、病程、吸烟、服药方式等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预防和管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有重要意义,针对慢性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如男性、长期住院、吸烟等),可以通过对其生活方式调整、加大与加强康复等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2年以上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73例,收集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服药时间、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以是否发生MS分为非MS组(98例)和MS组(75例)。分析两组患者间代谢相关因素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MS组患者的患病率为43.35%,腰围、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非MS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非MS组(P<0.01);年龄、服药时间、臀围、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非MS组(P<0.05或0.01)。结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S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MS患者具有更高的年龄、服药时间、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偏低。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糖偏高、BMI增大及用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8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28例,采用实验室测定法和问卷式调查,对428例患者进行标准的代谢综合征诊断,了解4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根据4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其中有130例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男38例,女92例,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21.5%,女性发病率明显大于男性发病率,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发病率更高,已婚的发病率明显大于单身的,从精神分裂症患病时间看,9~20年的发病率较高,患者服用氯丙嗪、利培酮药物的发病率较高,而有疾病家族史的发病率要比无疾病家族史的发病率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要高,女性患病时间长、服用氯丙嗪和利培酮药物、具有家族疾病史等危险因素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患有代谢综合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测量其代谢指标,同时调查相关因素。结果共入组79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者患病率为27.8%(22/79),女性的患病率为50.0%(11/22)高于男性19.3%(11/57)(P〈0.01)。联合用药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结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2例,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总病程、躯体疾病诊断及精神科用药情况。结果:862例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为60.9%,躯体疾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及病程延长而增加,联合用药及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比单一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更易合并躯体疾病(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比例较高,对躯体疾病要及时治疗,减少患者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使用抗精神病药所导致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使用抗精神病药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测定,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标准.结果 调查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障碍患者365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者为96例占2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因素为药物种类、家族史、年龄、运动程度、腹部肥胖,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5.7857,4.5728,3.7643,-2.2534,1.5762.结论 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是药物种类、家族史、年龄、腹部肥胖等,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中应注意防治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The association of hyperglycaemia and weight gain with the use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has been document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t enough data from India. The fact that Indian patients usually have a lower body weight compared to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erparts makes it difficult to extrapolate available data to the Indian contex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 To compare the prevalence of hyperglycaemia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taking olanzapine with those taking typical antipsychotics, and (b) to follow-up non-diabetic, non-obese schizophrenics on a stable regimen of antipsychotic monotherapy and determine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ho develop weight gain, diabetes or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olanzapine versus typical antipsychotics. Fifty-fiv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ttending psychiatry outpatients' department and on stable antipsychotic monotherapy for at least 6 week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ose with a family or personal history of diabetes were excluded. There were 28 cases on olanzapine and 27 on either haloperidol or trifluoperazine. Fasting blood glucose estimation and body-mass Index (BMI) were recorded at baseline, at 6 weeks, and at 12 week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e with respect to age, genderwise composition, and duration of illnes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seline glycaemic status or BMI. At the end of 12 weeks, olanzapin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significant change in body weight, BMI or plasma fasting glucose. Duration of use of antipsychotic emerged as the on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developing hyperglycaemia across both groups.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There is increasing concern that the use of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in schizophreni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ims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association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patients receiving clozapine within the catchment area of a mental health service in the west of Ireland. Method  A total of 84 patients (96% response rate) taking clozapine were interviewed and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using physical assessments, comprehensive laboratory testing and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46.4% taking clozapine fulfilled the criteria for metabolic syndrome. Male gender, high body mass index, high insulin level and receiving a concomitant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Conclusion  Almost half of the patients receiving clozapine hav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are consequently at risk of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Such patients should be closely monitor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interventions, which could alleviate the advers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his syndrome.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出现体重指数超重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管理提供指导参考。方法于2017年8月1~5日期间选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年的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条件共238例,调查年龄、受教育程度、总病程、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总服药年限、肥胖家族史、伴发的躯体疾病、饮食结构、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入组的患者按BMI分类,合并分组为两组:体重过低或正常为一组(n=118),体重超重或肥胖为一组(n=120)。结果两组患者在受教育程度、总服药年限、抗精神病药、合并苯海索、合并苯二氮卓类、合并抗焦虑抑郁药、合并心境稳定剂、合并糖尿病、饮食结构、每天睡眠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总病程、肥胖家族史、合并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别(OR=6.233,95%CI:2.778~13.987)、合并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OR=0.086,95%CI:0.013~0.570)、肥胖家族史(OR=4.175,95%CI:1.159~15.047)、每天睡眠时间(OR=1.249,95%CI:1.049~1.488)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有肥胖家族史、每天睡眠时间长等可能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糖尿病(DM)的可评估性危险因素。方法 自制调查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DM的可能影响因素中可以评估的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3年间发生DM22例(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有DM家族史、肥胖、病程长、平日血糖偏高、接受氯氮平治疗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DM的危险因素高,可以进行预测性评估和提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密切相关,而炎症水平与代谢水平密切相关。白介素(IL)-17是重要的炎症早期启动因子,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关系值得研究。目的 探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浆IL-17水平的四分位点,将其分为IL-17高水平组(≥P75)和IL-17低水平组(0.05);两组患者发病年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胰岛素水平、胰高血糖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浆IL-17水平与HDL(rs=0.179,P=0.001)、胰高血糖素水平(rs=0.155,P=0.005)呈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OR=6.24,95%CI(2.31,16.86),P<0.001〕、胰岛素〔OR=1.05,95%CI(1.01,1.10),P=0.021〕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7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IL-17高水平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HDL水平更高,且血浆IL-17水平与糖脂代谢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207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参照YGTSS量表评分,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治疗显效的207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进行:(1)预后电话随访,包括患儿目前身体状况、预后情况、复发因素及是否采用其他药物或方法治疗.(2)病例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基线资料,病程、病情严重程度、证候分型、抽动症状、疗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证候分型、疗程患儿的复发率,分析患儿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惠儿的性别、年龄段、就诊时是否服用西药、中医的证候分型、疗程对预后无显著的影响;患儿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对患儿预后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TS复发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次调查提示:病程越长,患儿复发的几率越大,病程的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患儿的预后,病情越严重复发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19.
彭锐  李艳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6):108-111
目的 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皮质醇和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DHEA-S)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共纳入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与年龄匹配的健康自愿者110例,对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包括发病年龄、病史、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及非典型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收集;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皮质醇、DHEA-S水平进行检测,并计算了两者之间的比值;分析皮质醇、DHEA-S水平及比值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并与健康自愿者对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患者血清中皮质醇、DHEA-S水平及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皮质醇、DHEA-S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中皮质醇、DHEA-S水平及比值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皮质醇和DHEA-S水平紊乱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原因,其水平可以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有效性监测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