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合成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并研究其对猪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以氟哌啶醇为原料,分别与取代氯苄化合物回流下反应得到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采用生物检定法研究目的化合物对KCl致猪冠状动脉收缩曲线的影响。结果:合成了7个新化合物(F1-F7)。生物活性实验表明:所有目的化合物均可使KCl致猪冠脉收缩曲线压低。其中F7表现出强的扩张冠脉的活性。结论: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扩血管活性与化学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子中哌啶环苄基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和取代位置直接影响化合物的扩血管活性。  相似文献   

2.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扩冠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合成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并研究其对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以氟哌啶醇为原料,将其与卤代烃在回流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而得到其季铵盐衍生物。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测定法和Langendorff灌流法研究这些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结果:合成了7个新化合物(1-7),其中化合物7量效依赖地压低KCl所致的猪冠脉条收缩曲线,阻断较大剂量所致的冠脉条痉挛,并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结论:化合物7显示了良好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冠状动脉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合成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并研究其对动物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 :以氟哌啶醇为原料 ,将其与卤代烃在回流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而得到其季铵盐衍生物。采用猪冠状动脉条生物测定法和Langendorff灌流法研究这些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结果 :合成了 7个新化合物 ( 1~ 7) ,其中化合物 7量效依赖地压低KCl所致的猪冠状动脉条收缩曲线 ,阻断较大剂量所致的冠状动脉条痉挛 ,并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结论 :化合物 7显示了良好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并研究其心血管活性。方法:在回流情况下使氟哌啶醇与取代氯苄化合物反应.得到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采用生物检定法,以兔胸主动脉螺旋条为标本,研究其对KCl诱导的血管收缩的作用。结果:合成了6个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F8-13)。多数化合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拮抗KCl所致兔胸主动脉螺旋条收缩血管活性,其中R11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最强。结论:F11扩张血管活性强于先导化合物,初步构效关系表明,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中苄基苯环上取代基的电性和取代位置可能是影响扩血管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冠状动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利用氟哌啶醇所致小鼠锥体外不良反应模型。观察其衍生物(F3)的作用;利用猪冠状动脉条生物鉴定。观察F(10^-6,10^-5and10^-4moL/L_对KCl(10-40mmoL/L)诱导的冠脉条收缩的拮抗作用,阻断由KCl(40mmo/L)诱导的冠脉条的收缩;利用豚鼠离体心脏灌注,观察F3(10^-6,5*10^-6,10^-5moL/L)拮抗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2)抗实验性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钡(BaCl2)诱导的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观察F2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结果:静注F2(2mg/kg)、利多卡因(2mg/kg)及维拉帕米(2mg/kg)均可减少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并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结论:F2对BaCl2诱导的大鼠心律失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合成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及其还原物并研究它们的扩张血管活性。方法 以氟哌啶醇为原料,通过与取代氯苄化合物在回流下反应得到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用氢化硼钠将氟哌啶醇还原为氢化氟哌啶醇,再与取代氯苄化合物在回流下反应得到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以兔胸主动脉螺旋条生物测定法研究其抑制血管收缩的活性。结果 合成了6个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F8-13和5个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FB8-11,FB13;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F8-13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KCl所致兔胸主动脉螺旋条收缩血管活性,其中化合物F11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最强;但FB8-11,FB13的活性均较低。结论 化合物F11扩张血管活性强于先导化合物,初步构效关系表明,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中苄基苯环上取代基的电性和取代位置可能为影响扩血管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察N_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F3)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2+的影响。方法:用Ca2+荧光染料Fluo_3_AM负载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在含CaCl2(1.26mmol/L)的细胞外液中,30 mmol/L KCl使细胞内钙荧光强度(FI)迅速增强,F3可以拮抗KCl诱导钙FI增强作用,并呈量效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4种浓度F3(0.01、0.1、1.0、10μmol/L)作用3 min时,使KCl诱导细胞内钙FI从(81±4)%分别降至(71±18)%(n=20,P<0.05)、(51±12)%(n=20,P<0.01)、(39±14)%(n=20,P<0.01)、(28±14)%(n=20,P<0.01)。钙FI变化最快的时程是在给药后的0~30 s。结论:F3通过阻断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降低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这可能是其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2 对KCl所致大鼠胸主动脉螺旋肌条收缩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检定法 ,以大鼠胸主动脉螺旋条为标本 ,观察F2 (2× 10 - 6 、 6 32× 10 - 6 、 2× 10 - 5mol L)对KCl(10~4 0mmol L)诱导的肌条收缩的拮抗作用 ;F2 (10 - 4mol L)对 30、 80mmol LKCl所致收缩的拮抗作用 ,和格列苯脲 (10 - 6 ~ 10 - 4mol L)对F2作用的影响。结果 :F2 对KCl所致肌条收缩呈非竞争性拮抗 ,其拮抗作用呈量效关系 ,pD2 =5 13± 0 33。F2 (10 - 4mol L)可拮抗 80mmol L的KCl所致的肌条收缩。 10 - 6 ~10 - 4mol L的格列苯脲不能阻断 10 - 4mol L的F2 对 30mmol LKCl所致收缩的舒张效应。结论 :F2 呈非竞争性拮抗KCl所致大鼠主动脉螺旋肌条收缩。结合相关实验结果 ,F2 的拮抗作用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钙通道和开启钾通道有关 ,但这种钾通道不是ATP敏感性钾通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一系列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并做初步构效关系分析。方法:以hal为原料,将其氢化再分别与取代氯苄化合物回流下反应得到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FB8~11、FB13)。采用生物检定法研究目的化合物对KCl致猪冠状动脉收缩曲线的影响。结果:合成了5个新化合物(FB8~11、FB13),药理活性结果显示:多数目的化合物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舒张血管活性。结论:N-取代苄基氢化氟哌啶醇氯化物分子中羰基还原并不影响化合物的扩冠活性。  相似文献   

11.
邵建伟  陆一鸣  吴宗贵 《上海医学》2005,28(5):402-405,F00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通过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观察As2O3作用后细胞凋亡形态学和细胞胞浆游离钙离子(Ca^2 )浓度的变化。结果经As2O3处理的VSMCs电镜下呈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胞膜完整、染色质固缩及核碎裂。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VSMCs在As2O3作用后出现凋亡峰,而As2O3能通过促进细胞外Ca^2 内流和细胞内Ca^2 池的释放提高胞浆游离Ca^2 浓度。结论As2O3可诱导VSMCs凋亡,并可能与胞浆游离Ca^2 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氯化钾诱导的培养的家兔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方法:用RF_5000荧光光度仪检测Fura-2AM负载的培养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在有细胞外钙存在时,静息条件下细胞内游离钙为330±100nmol·L-1,灯盏花素能轻度降低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钙,但无统计学意义.氯化钾50mmol·L-1将细胞内游离钙增加到420±104nmol·L-1,而灯盏花素10-6、10-5、3×10-5mol·L-1能进一步加强由氯化钾引起的细胞内游离钙的增加.然而,在无细胞外钙时,灯盏花素对细胞内游离钙却没有影响.结论:灯盏花素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加强钙离子内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镁对高钙高磷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钙化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提取胎儿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钙高磷组(B组)、高钙高磷+硫酸镁组(C组)。B组、C组培养3 d后,部分(B1组、C1组)继续高钙高磷培养液培养,部分(B2组、C2组)换用普通培养液培养。于12h、24 h、72 h、第4、第7、第10天测定细胞层钙含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核心结合因子1(cbfa1)、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2(Prps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组钙含量升高,C组较B组、C1组较B1组、C2组较B2组,钙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2 h、24 h、72 h B组Cbfa1表达升高,C组表达降低(P<0.05);第4、第7、第10天,C1组较B1组、C2组较B2组,Prps2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钙高磷促进hVSMC钙化,镁抑制了hVSMC钙化进展,激活了Prps2蛋白表达,促进了钙化消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对氮杂环类化合物的反应进行研究。方法 N-甲基六氢吡啶及托品酮与溴乙腈反应制得季胺盐溴化N-甲基-N-腈甲基六氢吡啶和溴化N-甲基-N-腈甲基托品酮,得到的季胺盐在四氢呋喃中与过量氢化钠反应。结果前者反应得到甲基转移的产物,后者发生Hofmann消除反应。结论溴化N-甲基-N-腈甲基六氢吡啶在氢化钠作用下,首先发生甲基转移反应,进而与四氢呋喃中的不纯物过氧化氢物产生的甲酸酯反应生成化合物2-六氢吡啶基-2-腈基-丙醛。阿托品化合物在氢化钠作用下是首先发生Hofmann消除反应,进而环合生成化合物3-氨基-1-甲基-2,7,8,8a-四氢-环庚吡咯-4-酮。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Batroxobin (BX), a serine protease used in defibrinogenation and thrombolysis, also has an effect on c-fos gene and growth factor.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BX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and calcium metabolism. Methods VSMCs were treated with BX at concentrations of 0.1, 0.3, or 1.0 mmol/L and cell numbers were determined at 0, 24, 48, and 72 hours.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Ca2+]i) was measured using direct fluorescence methods. Results BX was found to suppress proliferation of VSMCs in a dose-dependent fashion with inhibition rates of 18% and 31% by 48 and 72 hour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BX decreases basal [Ca2+]i significantly. The basal level in untreated cells was 162.7±33.8 nmol/L, and decreased to 131.5±27.7 nmol/L, 128.3±28.5 nmol/L, and 125.6±34.3 nmol/L with the three concentrations of BX, respectively. Noradrenaline (NE)-induced [Ca2+]i stimulation was also attenuated by BX (0.1 mmol/L BX, 20%±8% inhibition; 0.3 mmol/L BX, 54%±11% inhibition; 1.0 mmol/L BX, 62%±15% inhibition). The ability of NE to stimulate [Ca2+]i was attenuated in cultures in Ca2+-free medium, as was the ability of BX to blunt NE-induced stimulation.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BX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proliferation of VSMCs, probably by blocking the release and uptake of Ca2+, thus influencing [Ca2+]i.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哇巴因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用组织
块贴壁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VSMCs原代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细胞鉴定,采用放射自显影术检测哇巴因对大鼠胸主动
脉VSMCs的结合能力,采用Fluo 3-AM(钙离子荧光探针)法研究哇巴因在短时间内对VSMCs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不同
浓度的钠泵α2亚单位截断性片段的拮抗作用。结果(1)放射自显影术检测结果显示,哇巴因与VSMCs间有一定的结合能力。
在0.1~100 nmol/L浓度范围,随着哇巴因浓度的增加,VSMCs与哇巴因的结合能力增加;(2)Fluo 3-AM检测VSMCs内Ca2+浓度
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哇巴因在短时间内能够引起VSMCs内Ca2+浓度的变化。在0~3200 nmol/L浓度范围,细胞内Ca2+离子浓
度会随着哇巴因浓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3)不同浓度的钠泵α2亚单位截断性片段可以拮抗哇巴因引起的VSMCs内
Ca2+浓度的升高作用。结论哇巴因引起的细胞内高钙是高哇巴因高血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钠泵α2亚单位截断性片段可以拮
抗哇巴因引起的VSMCs内Ca2+浓度的升高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哇巴因的作用机制结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肠肌间神经元胃动素受体(MTLR)的表达,并探讨胃动素引起神经元内钙信号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大鼠肠肌间神经元MTLR的表达;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胃动素引起的单个神经元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大鼠肠肌间神经元呈MTLR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在Hank's液中,10-6mol/L胃动素可引起神经元内Ca2+浓度的显著升高,其峰高(峰值减去静息值)为30.6±3.7,荧光强度相对变化百分比为(100.8±18.4)%。在D-Hank's液(去除细胞外Ca2+)中或用L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预处理细胞后,胃动素可轻度升高胞内Ca2+浓度。与单独应用胃动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分别用G蛋白拮抗剂NEM和PLC抑制剂Compound48/80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胃动素,胞内Ca2+浓度升高的程度明显降低,与单独应用胃动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用PKC抑制剂D-鞘氨醇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胃动素,其峰高和荧光强度相对变化百分比同单独应用胃动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肠肌间神经元能自身表达MTLR。胃动素可明显升高神经元内Ca2+浓度,胞内Ca2+浓度的升高既源于外钙的内流又源于内钙的释放。外钙的内流主要通过L型Ca2+通道,G蛋白偶联型MTLR-PLC-IP3途径参与细胞内钙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海南青牛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省青牛胆(TinosporahainanesisH.S.LoetZ.X.Li)藤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提取及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MS,NMR,HMQC,HMBC测定结构。结果:从防已科植物的一个新种海南青牛胆(TinosporahainanesisH.S.LoetZ.X.Li)的藤茎中分离出5种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罗汉松甾酮A(makisteroneA,Ⅰ)、2,3-二甲氧基-9,10-二羟基-N-甲基四氢原小檗碱季铵盐(2,3-dimethoxy-9,10-dihydroxy-N-methyltetrahydroprotoberberinequaternarysalt,Ⅱ)、巴马汀(palmatine,Ⅲ)、β-香树脂醇(β-amyrin,Ⅳ)和阿魏酸二十二酯(docosylferulate,Ⅴ)。结论:Ⅱ为新季铵生物碱,定名为海南青牛胆碱(haitinosporine)、Ⅰ、Ⅳ、Ⅴ为首次从青牛胆属植物中分出。  相似文献   

19.
李艳平  保春华 《浙江医学》2009,31(9):1251-1253
目的研究葡萄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Ca^2+水平的关系。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用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使用第4-8代细胞,荧光酶标仪的方法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结果葡萄糖对大鼠VSMCs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浓度效应;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胞内Ca^2+浓度也相应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内的Ca^2+浓度也逐渐升高。结论葡萄糖引起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引起细胞内的Ca^2+浓度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