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营养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蔡青和 贾志海  一般反刍动物日粮中脂类含量较低 ,精料中含 2 %~ 4 % ,粗料中占 5 %~ 7%。常规日粮中脂类大部分是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存在 ,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糖脂和角质脂 (主要是腊质和复合脂 )。饲草中脂类主要是复合脂 ,包括糖脂和磷脂 (70%~ 80 % )。反刍动物脂类研究近十多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发出了具有多种形式 (氢化、钙皂、蛋白质包被等 )的瘤胃惰性脂肪产品。另外对组织间脂类合成、贮存和动员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特别是发现了影响这些代谢途径的限制性因…  相似文献   

2.
奶牛瘤胃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由于其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特殊要求,奶牛瘤胃脂类营养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一方面,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的水平与有效方式对瘤胃微生物、能量供给和乳成分有不同影响;另一方面,瘤胃微生物对奶牛的脂类消化代谢及体脂和乳脂组成等方面均有其特殊作用。1奶牛饲料中脂类1.1饲草饲料中的脂类大多数饲草中脂类含量很低(1~4%),但奶牛采食量较大,因而从饲草中获得的脂类不容忽视(Garton,1960)。从饲料定性和定量的观点,可将脂类分为三类,即种子的贮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叶的脂类(糖脂,主要是半乳糖脂)和混杂类(…  相似文献   

3.
由于加工过程中PUFA的过氧化,导致某些来源的DDGS氧化脂含量相当高,这些氧化脂类会损害猪的代谢氧化状态。本研究比较了4种日粮对保育猪氧化状态的影响,对照日粮为玉米豆粕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含有30%高氧化DDGS的日粮中添加了3个水平的维生素E[0.1998NRC水平(111 U/kg)和10倍1998NRC水平(110 IU/kg)]。  相似文献   

4.
在日粮中加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α-亚麻酸的植物油,提高蛋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使生产出的鸡蛋不仅含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有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保健食品的开发和蛋禽生产提供一条新的途径。1日粮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鸡蛋中85%或78%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碳六烯酸)来自于它们在日粮中相应的含量(Baucells.2000),鸡蛋脂肪酸的组成很大程度上受日粮影响,通过日粮调控可以增加鸡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鸡蛋中脂肪酸的沉积与饲料脂肪酸的含量相关联,蛋中脂肪酸基本反映日粮脂…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脂肪又称为脂类,可分为可皂化脂类和非皂化脂类。可皂化脂类包括简单脂(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和复合脂类(磷脂、糖脂和脂蛋白)。非皂化脂类包括甾醇类、类胡萝卜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类。油脂工业的副产品———水化油脚,就是一种含有甘油三酯、磷脂、糖脂、甾醇、脂蛋白、类胡萝卜素、脂溶性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的可利用物质,几种水化油脚养分组成见表1。表1 几种水化油脚养分组成%脂肪酸磷脂维生素E甾醇ⅠⅡⅢⅣⅤⅥⅦⅧ总量豆油油脚30~452.4~4.40.20~0.380.150.0060.0050.2700.2700.690.040.0401.50菜籽油脚30~450.8~2.00.…  相似文献   

6.
《农业新技术》2009,(4):49-49
用288头杂交猪研究饲料中脂肪与屠宰体重对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眼肌和皮下脂肪酸组成的作用。按初生重将这288头猪分为9组(每组32头,每个圈舍8头),并随机分配不添加油脂的生长育肥日粮(即玉米大豆型日粮对照组)或者含5%的牛脂(BT)、禽脂(PF)或大豆油(SBO)的日粮(试验组)进行饲喂。当平均群体重分别在45.5、68.1、90.9及113.6kg时,分别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今日养猪业》2009,(4):49-49
用288头杂交猪研究饲料中脂肪与屠宰体重对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眼肌和皮下脂肪酸组成的作用。按初生重将这288头猪分为9组(每组32头,每个圈舍8头),并随机分配不添加油脂的生长育肥日粮(即玉米大豆型日粮对照组)或者含5%的牛脂(BT)、禽脂(PF)或大豆油(SBO)的日粮(试验组)进行饲喂。当平均群体重分别在45.5、68.1、90.9及113.6kg时,分别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
对10g±0.5g的叉尾鱼回幼鱼进行12周饲养试验,以检验双低菜粕(CM)部分代替大豆粕对叉尾鱼回生长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配制6种等氮(32%CP)和等能(8.78kJ/gDE)日粮,分别含有0%、10%、20%、30%和40%的CM。有两种日粮CM为0%,一种含鱼粉(FM)8%,另一种含FM4%。所有含CM的日粮都含4%FM。12周后,饲喂含FM8%和0%CM的组体增重明显好于其它组(P<0.05)。饲喂含CM10%和30%的日粮较含CM40%的日粮体增重要高一些。饲喂含40%CM的日粮的鱼饲料转化率(FCR)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择42头猪试验对象,分别饲喂含4%脂肪(猪油,菜籽油,亚麻籽油)的日粮,按试验设计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VE。屠宰后肉贮存三个月,测定肉中脂肪酸组成,胆固醇和一些脂类氧化指示的含量,亚麻籽粒提高了背最长肌中n-3脂肪酸含量,VE减少了肉中硫巴比妥酸反应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Ар.  А  周梅卿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3):31-34
脂肪和含脂物作为家畜配合饲料的高能成分在各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养禽业是在30~40年代就首先试用饲用脂肪的养殖行业。以后的试验表明,家禽将脂肪转化为产品的能力高于其他动物。随着家禽生产力提高,必须用高能日粮饲养家禽特别是肉用禽。在日粮中加入脂肪这一廉价能源,单位产品耗料量减少6~12%,肉用仔鸡增重提高5~15%,胴体等级提高60~100%,母鸡产蛋量提高5~10%。脂肪的生物学作用脂肪按其性质属于脂类,除真脂即甘油三酯外还包括更复杂的类脂:磷脂、甾醇和蜡。所有动植物细胞和组织都含有这些化合物,执行着各种生理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胞结构、能量和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