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源和自我控制的特点,并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9名精神科护士和67名非精神科的普通内科病房护士,均接受护士职业压力源与自我控制量表调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差异,并对研究组职业压力源和自我控制程度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1研究组职业压力源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5项的压力源分别是:工作环境差、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病人不合作、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作量太大;2在工作环境及资源、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维度上,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要高于非精神科的普通内科病房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84,3.409,4.441;P0.05或0.01)。护理专业与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维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1.282,0.090;P均0.05);3与非精神科的普通内科病房护士相比,精神科更善于自我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24,P0.05);4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源不同维度均与自我控制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其中,管理及人际关系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性正相关(r=0.222,P0.05)。结论:与普通内科病房护士相比,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更大,自我控制更强,有必要对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及与职业压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人类服务版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河北省精神病医院的10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存在较高程度的职业倦怠;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与职业压力各维度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r=0.184~0.428,P<0.05);倦怠水平不同的精神科护士在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4.460,P<0.01).结论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较高,并受管理及人际关方面的压力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科室护理工作者压力水平进行研究。方法将87例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92例综合内科护士作为对照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工作压力量表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研究组评定结果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其他因子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两组之间在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精神科护士比综合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心身健康差。  相似文献   

4.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尤其是男性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他们生活中的社会支持度,以促进护理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有助于深化精神科整体护理的内涵,从而提高精神科的护理质量。方法以北京市两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在职临床护士及一家综合医院普通内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用SSPS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心理问题较普通内科护士严重,其中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问题更多。精神科轮班护士与非轮班护士、精神科已婚护士与未婚护士、不同职称的护士心理状态存在差异。精神科护士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SCL-90总分)与年龄、工龄、社会支持度(包括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等方面均呈负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我们应该关心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精神科护士自己应该学习的一门功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7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SCL- 90各因子评分中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焦虑、偏执因子分较中国常模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提升精神科医院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五医院的护士56名,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对照研究,选取其中一组作为干预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干预组护士接受连续8周的系统心理干预,对照组护士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护士均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140,2.162,2.102,2.046,2.333;P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精神科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208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接受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测查,研究其压力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的特点。结果①不同压力应对方式的护士,积极应对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消极应对组(t=10.12,P0.001);②研究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和压力应对方式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67,P0.001);③不同学历的护士其压力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12.63,18.14;P0.01),学历越高,个体压力应对方式越积极,其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也越强。结论高领悟能力有利于精神科护士塑造更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低年资精神科护士职业焦虑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年资5年(包括5年)以下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及与工作压力源、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防御机制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SAS与全国常模比较存在差异(P〈0.05);焦虑总分与护理工作压力源的5个方面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P均〈0.01);焦虑状态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呈正相关(P〈0.01),与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伴无能亦呈正相关(P〈0.05),与掩饰因子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这个年资段的精神科护士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压力源主要来源于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上班的护士数量少、非护理性工作太多等。  相似文献   

9.
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CL-90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8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同时与综合医院的内儿科护士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与性别、年龄无关;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因子及睡眠总分均高于综合科护士;睡眠总分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及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在职护士压力源的构成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医院在职护士压力源调查表”进行无计名调查、汇总、评定。结果大多数护士认为压力主要来自工作93.41%(156/167)及生活83.23%(139/167).导致在职护士身心健康状况堪忧.并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热忱及护理工作质量.结论应调整护士的工作量,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收入,并应加强护士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精神病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济宁市某精神病院抽取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样方法在当地某综合性医院抽取54名护士作为对照组,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时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病医院护士在生活质量总体评价(t=2.601,P=0.012)、躯体功能维度(t=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降低其工作倦怠,提高精神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改进招聘选拔标准。方法通过随机取样,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Luthans心理资本问卷(PCQ-24)及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某地区精神卫生中心的1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的精神科护士自我价值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3.95,P〈0.05;F=4.47,5.37;P〈0.01),月收入不同的护士之间的希望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1),职称不同护士的韧性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4.96,P〈0.01)。工作年限不同的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中疲劳感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36,P〈0.01),职称和月收入不同的精神科护士的成就感降低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84,6.83,P〈0.01)。除了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与工作倦怠的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之间相关不显著外,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的其他维度与工作倦怠的其他维度都呈负性相关(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程度密切相关,心理资本可以显著改善工作倦怠的负面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与精神科护士焦虑情绪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418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OC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调查。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大于50的护士共有158人,作为焦虑组,其余护士作为非焦虑组。结果 1焦虑组护士心理控制源量表中3个因子与非焦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焦虑组护士的应对方式问卷6个因子得分与非焦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内控性与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呈正相关,而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负相关。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与此相反。结论较多精神科护士存在焦虑情绪,而护士焦虑情绪及不成熟应对方式与心理控制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焦虑状况及职业压力源,为精神科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同时对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与综合医院护士进行评定,并作对照研究。结果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焦虑问题比较严重,焦虑总分均值明显高于综合医院护士,存在显著差异(t=41.12、37.06;P0.01);在护理工作压力源的5个方面,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的压力源主要表现在护理专业及工作、管理及人际关系和病人护理三方面,与综合医院护士比较也有显著差异(t=2.441、2.727;P0.05和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在人群中工作压力较大,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管理者对此应予以关注。加强护士的行为心理管理,协助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工作压力,可以保证护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压力源和社会支持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60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情况.结果 不同技术职务护士在压力源的工作量、环境资源和病人护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1.449,4.457,3.154;P <0.05);不同科室护士在压力源的护理工作、工作量、环境资源、病人护理四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5.403,3.884,3.853,11.317;P <0.05);不同婚姻状况的护士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和支持总分都存在显著差异(F=9.709,19.558,15.161;P <0.05);不同科室护士在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F=5.144,7.608,3.684,8.983;P<0.05);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 =-0.310,-0.213,-0.179,-0.393,-0.263;P <0.05).结论 工作压力水平低职称护士大于高职称护师,外科护士压力水平高于其他科室;离异护士社会支持水平显著低于已婚护士;手术室护士得到社会支持大于其他科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问题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对50名女性分裂症患者的配偶(患者配偶组)和50名本市女性市民的配偶(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配偶组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4,2.54,2.48,2.11,2.36,2.94,2.73,2.63,2.08;P<0.05或P<0.01).患者配偶组GQOLI-74各维度及客观状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86,2.86,6.42,6.03,3.1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分裂症的配偶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和他们的生活生活质量受到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精神科与心理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市两所精神病院共61名护士进行测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躯体化、恐怖、阳性因子数高于国内常摸(1.49±0.32 vs 1.37±0.48;1.33±0.27 vs 1.23±0.41;31.22±12.02 vs 24.92±18.41;P0.01~0.05),人际关系、偏执因子分数低于国内常模(1.46±0.30 vs 1.65±0.61;1.30±0.24 vs 1.43±0.51;P0.01)。心理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数均低于国内常摸(P0.01~0.05)。精神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心理科护士(P0.01)。精神科和心理科白班与夜班护士SCL-90各因子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有些方面可能好于国内常摸,而有些方面可能差于国内常模。心理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最好。白班与夜班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心境,提高AIDS/HIV感染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将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26例,对照组(B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同时设50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C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一些自选条目.于护理干预前测评A、B、C组,并于护理干预3个月后再次对A、B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干预前A、B组的各方面比分均低于C组,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艾滋病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较差,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