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择水泥净浆流动度作为检验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的主要试验方法,通过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研究了减水剂、缓凝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外加剂复配后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复配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泥净浆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能相关性较差,难以准确表征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外加剂种类及不同掺量下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胶砂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相关性较好。因此,利用砂浆流动度可以更准确的表征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水泥生产质量控制入手,对影响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因素进行定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矿渣粉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影响最大,粉煤灰的影响最小,降低水泥细度、提高SO3含量可提高流动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推荐一种确定水泥净浆流动度配合比的方法,同时对GB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的修编提出了作者的看法。根据作者的这一看法,在大连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规定中确定了外加剂进厂检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聚羧酸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目前市场上3种较具代表性的聚羧酸外加剂,针对12个不同厂家品种的水泥样品,进行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有关混凝土性能试验,比较聚羧酸外加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同时,在水泥不同熟化时间和不同温度状态条件下,对掺用聚羧酸外加剂的水泥净浆和混凝土性能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聚羧酸外加剂在拌制水泥浆尤其是混凝土的性能表现,受所用水泥品质和使用时水泥的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硫碱平衡"环境下减水剂对净浆流动度变化趋势和规律。通过调整"硫碱"含量变化,观察其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从而调整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通过"补硫"、"补碱"的阶梯试验方法,对于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型木聚系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微型坍落度筒试验,探讨了水泥中混合材种类(粉煤灰和矿渣)及掺量、碱含量、C3A含量和水泥细度对木聚系高效减水剂(LGCS)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混合材掺量的增大,掺LGCS水泥净浆流动度显著提高,LGCS与水泥适应性增强;随碱含量的升高,掺LGCS水泥净浆流动度迅速降低,LGCS与水泥适应性呈劣化趋势,其中以掺木聚脂肪族高效减水剂(LGAS)水泥净浆表现最为明显;C3A含量的增大使得掺LGCS水泥净浆流动度逐渐降低,流动度损失加快;水泥细度提高使得掺LGCS水泥净浆流动度下降,其中掺LGAS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降幅较大,掺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LGPS)水泥净浆流动度损失较快.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处理不好会使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下降.文章通过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来分析水泥细度、外加剂类型、石膏晶型以及水泥新鲜温度等因素对两者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剂种类、水泥温度、石膏晶型等均对水泥流动性有较大的影响,水泥中二水石膏含量越多,净浆流动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分别探讨了6种水泥助磨剂对水泥工艺的助磨、增强作用;同时,通过水泥净浆试验研究了水泥助磨剂与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容性.研究表明,醇胺类水泥助磨剂的助磨、增强效果均优于醇类及无机盐类;然而,通过相容性试验表明,醇胺类助磨剂表面活性较强,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影响了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容性,表现为净浆流动度初始及经时损失增加值较小.  相似文献   

10.
浅析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对水泥净浆和砂浆流动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类外加剂对水泥净浆和砂浆流动度有着不同的影响,这是由它们的分子结构特点所决定的。研究结果表明,松香类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使净浆的流动度降低,而使砂浆的流动度提高.本文还提出采用砂浆流动度来评定松香类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的塑化功能,并建议取0.52的水灰比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1.
从需水量比、细度、烧失量、颗粒形貌及吸附性能等方面分析了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需水量比与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相关性较差,目前采用需水量比来评价其在水泥基材料中流动性能的方法可靠性较低;粉煤灰颗粒形貌对其水泥净浆流动性能影响显著,当疏松多孔、层状结构颗粒较多时,其对减水剂吸附量较高且对水泥净浆流动性能降低明显;在分析初始流动度、减水剂种类等实验参数对水泥基材料流动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粉煤灰性能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鲜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是混凝土在试验和应用时经常碰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其原因存在干水泥和外加剂各自方面的诸多因素。本试验通过对几种新鲜水泥的技术数据对比,初步论述了新鲜水泥由干存放时间的不同,对温凝土外加剂的兼容性存在很大约差异,提出了解决该差异的办法及其对策,并建议采用净浆流动度的方法来分析新鲜水泥对外加制约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建材行业企业的生产控制需要,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试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试验方法(前掺法和后掺法)、减水剂种类、脱硫石膏的存在形态、熟料温度等因素均会对水泥净浆流动度造成影响,生产中必须加以控制,而颗粒级配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目前市场上4种不同厂家的水泥样品,进行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比较聚羧酸外加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聚羧酸盐型的超塑化剂也存在和水泥的相容性问题,而且它的相容性受水泥中强碱硫酸盐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厂低品位热能为动力,对低等级粉煤灰进行粉碎,通过对掺高效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流动度损失的测定,研究不同细度的磨细灰对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采用Zeta电位试验分析了超细粉煤灰细度对水泥浆体带电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细粉煤灰对水泥和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粉煤灰细度越小效果越好,但过度细化会对相容性产生负面效应.不同细度的粉煤灰在去离子水中的Zeta电位值不同,粉煤灰所带电荷的绝对值越大,分散均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工艺合成4种聚羧酸减水剂,探索粉磨时间、石膏掺量、熟料来源等对净浆流动度及流动性损失的影响,并开展水泥与减水剂吸附机理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延长粉磨时间、提高石膏掺量均有利于外加剂对水泥颗粒的吸附,但延长粉磨时间对净浆初始流动性不利,且粉磨时间、水泥中石膏掺量、熟料来源、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等均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水泥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试验检测,浅谈影响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泥的碱含量、混合材的种类、水泥的细度、水泥的粉磨温度、石膏的种类等因素,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减水剂掺量对水泥净浆及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影响,在原材料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通过适当改变减水剂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及经时损失和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及经时损失和抗压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减水剂分子起到了分散作用和空间位阻作用,使得水泥净浆和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加,扩展度经时损失变化不大;混凝土在使用前需确定好减水剂的最佳掺量,从而使新拌混凝土获得最佳和易性能和力学性能;应控制水泥、粉煤灰、砂石等原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关注外加剂与胶凝材料之间的适应性,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外加剂掺量或配方。  相似文献   

19.
纳米粘土材料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纳米粘土材料作为水泥混凝土的外加剂,研究纳米粘土材料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力学、抗渗和抗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掺入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和流动度损失,以及测量PCA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主链的PCA初始流动度和流动度保持性能最好;相同主链结构长度,不同侧链比例的PCA对流动度影响存在最佳支链比例,(b)型主链当x/y=3时,流动度最大,(d)型主链当x/y/z=65/20/15时,流动度最大.-O=C-OM是影响吸附的关键基团,吸附率大小取决于该基团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