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瘤背石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克隆、结构及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在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中克隆得到一种新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cDNA序列全长。EGF基因cDNA的全长为1158bp,命名为Os-egf1,其中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46 bp,编码一条包含28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根据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结果发现其含有2个保守的EGF结构域和1个EGF-like结构域,每个结构域中均包含至少6个半胱氨酸残基,且形成CX7 CX4-5 CX10-13CXCX8 C结构,其结构域由C1~C3、C2~C4和C5~C6之间形成的3个二硫键维持,符合表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相关蛋白的特征结构域,但其余氨基酸序列与现有相关基因差异较大,推测可能是一种新的EGF-like基因。利用MEGA6.0软件构建Os-egf1与EGF家族相关蛋白的系统进化树,表明EGF家族蛋白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在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的孵化速率和幼虫的存活率, 本试验模拟滩涂生态环境对瘤背石磺亲贝进行人工养殖, 并促使其交配产卵。将采集的瘤背石磺新鲜卵块置于盐度18, 水温25~26 ℃的水体中进行孵化。比较3 种不同孵化方式对孵化速率的影响, 并研究不同孔径(1.0~1.5 mm)海绵附着基和不同培育密度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同时结合幼虫在各水层中分布的变化规律, 探索瘤背石磺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过程的关键技术。结果显示, 采用3 种方式(“喷淋”、“露空”和“梯笼”)孵化, 受精卵至出膜面盘幼虫期所需时间分别为8、6 和9 d; 大孔径(1.2~1.5 mm)海绵组对幼虫的附着效果较好, 存活率显著高于小孔径(1.0~1.2 mm)海绵组(P<0.05),且两者均显著高于未添加附着基组(P<0.05); 存活率与不同培育密度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显示, 瘤背石磺幼虫培育密度为55~61 个/mL 时存活率较高。上述结果表明, “露空”孵化方式能显著缩短瘤背石磺孵化所需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 幼虫培育密度以55~61 个/mL 为宜, 面盘幼虫期投放大孔径海绵作为幼虫附着基能显著提高幼虫存活率且能明显缩短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3.
瘤背石磺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金田  王爱民 《海洋科学》2008,32(11):29-35
利用常规营养测定方法测定了10只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瘤背石磺活体(鲜样)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88.78%、3.95%、6.30%和0.63%。其肌肉中含17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55.77%(脱脂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15.63%,占氨基酸总量的27.80%。瘤背石磺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联合国棉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瘤背石磺的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和色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干样的总质量分数为25.33%。瘤背石磺不同部位的蛋白含量不同,表现为精卵巢蛋白〉腹足蛋白〉外套蛋白〉肝脏蛋白,且差异显著(P〈0.05)。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钙、磷、铁、锌、铜含量较多,比例适宜,脂溶性维生素A、D、E含量丰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瘤背石磺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体内超标重金属铜和镉的含量,保证其食品安全,作者通过底泥添加木鱼石土(富含锌、硒等)、饲料添加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粉以及维生素C对瘤背石磺体内Cd和Cu进行净化,探究不同实验组对瘤背石磺体内Cd和Cu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对照组单纯用玉米粉暂养对瘤背石磺重金属的排出有一定的效果,但远远低于试验组在底泥中添加木鱼石土、在饲料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及维生素C的效果。在瘤背石磺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在底泥中添加木鱼石土、在饲料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及维生素C能高效地降低其体内重金属铜和镉的含量,达到可食用的目的,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以鱼粉、豆粕和明胶为主要蛋白源配制成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5%、35.0%、38.5%、42.0%、45.5%、49.0%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3.99±0.08)g的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54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结果表明:拟目乌贼的生长性能指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5.91%时达到最佳,除与蛋白质水平为49.72%时差异不显著(P0.05)外,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5.91%时达到最低,显著低于除49.72%组外的其他各组;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肥满度与肝体比影响不显著(P0.05)。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道脂肪酶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5.91%时达到最高,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除与蛋白质水平为42.22%时差异不显著(P0.05)外,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脂肪酶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肠道淀粉酶活性则相反。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稳定的趋势,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9.72%时达到最大,显著高于除45.91%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乌贼肌肉粗蛋白质在饲料蛋白质水平45.91%时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49.7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粗脂肪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0.05)。拟目乌贼生长前期(4~10 g)配合饲料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45.91%。  相似文献   

6.
提要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对不同规格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肌肉中常规生化成分、氨基酸组成、脂类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体重的增加,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和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大规格组瘤背石磺肌肉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55.20%、9.10%和17.38%。(2)随着体重的增加,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成体瘤背石磺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含有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瘤背石磺肌肉中的主要鲜味氨基酸,除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符合FAO/WHO/UNU(1985)的理想模式。(3)不同规格组瘤背石磺肌肉中的脂类和脂肪酸组成接近,肌肉中磷脂含量达80%以上,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平衡(S∶M∶P接近于1∶1∶1),成体n3-PUFA/n6-PUFA值为1.0左右,而∑PUFA和∑HUFA分别达30.53%和21.78%。  相似文献   

7.
刘超  彭张明  黄佳  刘志刚 《海洋科学》2015,39(12):65-69
为提高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育苗成活率,作者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海水盐度对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浮游期幼虫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氏獭蛤浮游期幼虫的临界存活盐度为22.84~33.12、适宜存活盐度为24.54~31.54、较适宜存活盐度为25.83~30.17、最适宜存活盐度为26.8~29.4;临界生长盐度为~35.67、适宜生长盐度为22.51~31.66、较适宜生长盐度为27.51~31.37、最适宜生长盐度为29.4;综合盐度对存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施氏獭蛤浮游期幼虫最佳的培育盐度为29.4。研究结果为施氏獭蛤育苗场的选址及人工育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盐度对点带石斑鱼生长、肌肉成分和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盐度为5,10,15,20,25的5个水平,饲养平均体质量为21.91 g±0.23 g的点带石斑鱼(Epine-phlus coioides)56 d,研究盐度对点带石斑鱼生长、肌肉成分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点带石斑鱼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为15~20时,点带石斑鱼增质量率、蛋白质效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盐度为5时点带石斑鱼增质量率、蛋白质效率最低,饲料系数最高.不同盐度的各组之间点带石斑鱼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盐度对点带石斑鱼内脏比、丰满度有显著影响,盐度为15,20时,点带石斑鱼内脏比值较小、丰满度值较大,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盐度的增加(5~20),点带石斑鱼干物质消化率与蛋白质消化率有上升趋势,但是盐度增加到25时,消化率下降.实验证明,点带石斑鱼的最适生长盐度为15~20.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水泥池条件下,对平均体质量为65.3 g±1.52 g的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进行了30 d的养殖实验,分别测定其在两种不同盐度和有无水流条件下的蜕壳率和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盐度15组和25组青蟹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 0.05),但在蜕壳方面盐度15组明显快于盐度25组(P 0.05);水流对青蟹的蜕壳无明显促进作用,但有水流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无水流组(P 0.05)。因此,软壳蟹养殖应在适当降低盐度情况下,增加一定量的水流。  相似文献   

10.
在6~24℃室内可控温范围内,每3℃为一个梯度,以魁蚶壳长、体质量日增长率以及存活率作为指标,研究了温度对3种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幼贝(小规格壳长6.565 mm±0.225 mm、体质量53.704 mg±5.830 mg;中规格壳长10.114 mm±0.446 mm、体质量181.918 mg±24.797 mg;大规格壳长14.725 mm±0.315 mm、体质量562.416 mg±42.791 mg)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规格魁蚶幼贝在6~24℃水温下均能生长,但在水温6℃及24℃下的壳长和体质量日增长率均较低;水温9℃时3种规格的幼贝的存活率均最高,水温24℃时3种规格幼贝的存活率均最低;水温6~21℃时3种规格幼贝的存活率随着规格的增大而提高,水温24℃时3种规格幼贝的存活率随着规格的增大而降低;小、中、大规格幼贝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10.7~22.3、6.9~23.2、3.7~23.3℃,较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14.3~19.5、15.8~21.6、11.5~21.0℃,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18、18、15℃。实验结论为,随着规格增大,魁蚶幼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扩大,最适生长温度降低,本实验确定了魁蚶幼贝适宜的生长温度,为更有效地开展魁蚶中间培育和底播增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4月龄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显著(P<0.05),4月龄幼鱼存活与生长适宜水温为14~23℃,最适水温为17~23℃,在适温范围内幼鱼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和生长率,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对其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在20℃±0.5℃时生长率达到峰值,为20.89 mg/d.适宜盐度为15~40,最适盐度为25 ~ 35,在盐度30时生长率达到最大值17.1 mg/d.  相似文献   

12.
持续降雨会引起光照强度和海水表层盐度的变化。近年来,受梅雨影响,福建省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栽培产量波动明显。为揭示其原因,本实验设置3个盐度梯度(低盐:16,中盐:24,高盐:32)和两个光强水平[低光:30μmol/(m2·s),高光:120μmol/(m2·s)],共6个不同处理组合,研究其对龙须菜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盐度、光照强度和二者交互作用对龙须菜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适当降低盐度、增加光照有利于提高藻体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同时盐度适当降低条件下藻体呼吸速率被显著抑制;(2)光照强度和盐度对龙须菜有效光合量子产率、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光照增加条件下有效光合量子产率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随盐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光照强度和盐度的交互作用仅对光能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P>0.05);(3)盐度对龙须菜的光合色素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同一光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盐度对不同卤虫品系存活和生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丽英  王婧  贺华  邓元告 《海洋科学》2013,37(11):41-47
作者采用中国渤海湾盐田固有的渤海湾孤雌生殖卤虫(Bohai Bay Artemia parthenogenetica,BHB)和分别源自美国旧金山湾盐田(SFB)与越南Vinh Chau 人工养殖(VSFB)的两性生殖卤虫(A. franciscana),研究盐度(分别为70, 125 和180)对上述品系卤虫存活和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盐度范围内, 所有品系卤虫存活率随盐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但与BHB 卤虫相比, SFB 和VSFB 卤虫对高盐度的耐受力较强。盐度显著影响BHB 卤虫性成熟时间和产后代间隔时间, 并随盐度的升高而延长,但对SFB 和VSFB 卤虫没有显著影响。所有品系卤虫每窝产幼体或产卵数量均随盐度升高而有降低的趋势。较低盐度(70)下, BHB 卤虫以产幼体占绝对优势, VSFB 产幼体较多, SFB 产卵较多; 而在较高盐度(125 和180)下, VSFB 以产幼体占绝对优势, SFB 和BHB 也以产幼体居多。总之, 与SFB 和BHB 相比, VSFB 在高盐环境下存活率较高, 且以产幼体占绝对优势, 表明VSFB 卤虫更适应于高盐盐田环境,有利于该品系卤虫在盐场建立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短蛸(Octopus ocellatus)对不同生物饵料的利用效果,以南美白对虾、肉球近方蟹、菲律宾蛤仔和玉筋鱼四种饵料进行了饲喂实验。结果表明:1)肉球近方蟹组短蛸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南美白对虾组脏体比显著高于玉筋鱼组(P<0.05),各饵料组肝体比无显著差异;2)南美白对虾组和肉球近方蟹组短蛸肌肉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菲律宾蛤仔组和玉筋鱼组(P<0.05),肉球近方蟹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玉筋鱼组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南美白对虾组短蛸肝胰腺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肉球近方蟹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玉筋鱼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菲律宾蛤仔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玉筋鱼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投喂肉球近方蟹可以显著提高短蛸的增重率;不同饵料对短蛸肌肉的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有影响,对其肝胰腺功能和胃蛋白酶活性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