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52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组和未显露组。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202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无永久性损伤。未显露喉返神经组326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8例,永久性损伤1例。显露喉返神经组中RLN损伤发生率(0.99%)明显低于未显露喉返神经组(2.76%)(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时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有选择地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574例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 (RLN )显露的方法和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近 5年来 ,我院对 5 74例 (10 10侧 )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在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然后再行甲状腺的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 3例 ,其中暂时性损伤 1例 ,永久性损伤 2例 ,损伤率为 0 .3 0 %。结论 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特别是在甲状腺叶全切手术时。喉返神经显露必须遵循规范化操作原则 ,首先在甲状腺下极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 ,如有困难可在喉返神经入喉处寻找喉返神经 ,亦可以在颈动脉鞘迷走神经附近寻找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RLN)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RLN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甲状腺手术患者37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3例)显露RLN行甲状腺手术,对照组(200例)不显露RLN行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RLN损伤的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共显露RLN 198条,RLN损伤率为0.5%(1/198),6个月内功能恢复,对照组RLN损伤率为6.0%(12/200),其中4例6个月内部分功能恢复,8例永久性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RLN径路能有效降低RLN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喉返神经解剖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显露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63例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226例手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结果显露喉返神经术式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均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占1.10%(2/182);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1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7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占5.30%(12/22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喉返神经解剖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施行甲状腺手术335侧次;甲组101例行甲状腺手术158侧次,术中均未解剖喉返神经,其中57例行双侧甲状腺手术。乙组135例行甲状腺手术同时解剖喉返神经177侧次,其中42例因双侧甲状腺手术而行双侧喉返神经解剖。结果喉返神经损伤均发生在切除甲状腺范围包含背侧腺体时。甲组暂时性损伤2例,永久性损伤1例,损伤率为1.9%;乙组暂时性损伤1例,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损伤率为0.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82,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切除背侧腺体时应常规解剖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LN)的效果。方法将38例高风险甲状腺手术分为显露组(25例)与非显露组(13例),比较2组RLN损伤率。结果显露组与非显露组暂时性RLN损伤率分别为2.63%、10.94%;永久性RLN损伤率分别为1.32%、4.6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风险甲状腺手术术中显露RLN可以有效降低RLN损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RLN)的解剖特点及探查方法,以减少神经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327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常规显露RLN 242例(293条),不显露RLN 85例,并对RLN解剖特点、损伤情况和预防进行分析.结果 显露RLN者暂时性损伤率为1.65%(4/242),无永久性损伤;未显露者暂时性损伤率为8.23%(7/85),永久性损损伤率为2.35%(2/85),两组暂时性损伤率之间和永久性损伤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7.23%(197/293)的RLN在入喉前分为前后两支,61.09%(179/293)的RLN位于甲状腺下动脉的深面,31.39%(92/293)位于动脉的浅面,4.09%(12/293)穿行于动脉的分叉处,4.13%(10/293)与动脉无关,"非返性喉下神经"的发生率为0.68%(2/293).结论 RLN的行程过程中解剖关系较为复杂,甲状腺手术中有计划地显露RLN可以预防其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152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中是否解剖显露RLN分为2组,每组76例。观察组术中显露RLN,对照组术中不予显露RLN。随访3~6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RLN损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暂时性RLN损伤率为1.32%、,对照组为2.63%;观察组患者永久性RLN损伤率为4.69%,对照组为10.94%,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术中精细解剖显露出RLN并直视下予以保护,可有效降低永久性RLN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1 7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显露RLN术式914例,共显露RLN 1 203条;行不显露RLN术式809例,共行1 013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比较术后RLN损伤情况及术后6个月声带恢复情况。结果显露组与不显露组RLN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91%(11/1 203)和2.07%(21/1 0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显露组与不显露组分别有0例和13例(61.9%,13/21)永久性RLN损伤,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中,显露并注意保护RLN能最大程度地避免RLN损伤,尤其是永久性RLN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所致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2266例甲状腺良性痛变的手术资料,对甲状腺良性病变的位置及手术方法与RLN损伤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位于甲状腺背侧的良性病变RLN损伤率为8.62%(81/940),显著高于甲状腺其他部位病变的手术损伤率(0.15%)。位于甲状腺背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显露RLN组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1.56%(1/64)、0(0/33),显著低于未显露喉返神经的损伤率[8.53%(59/692)、13.9l%(21/151)]。位于甲状腺其他部位的良性病变,显露RLN组与未显露喉返神经组的RLN损伤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与病变位置有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位于甲状腺背侧,手术应常规显露RLN,而位于其他部位则不需常规显露RLN,可采用RLN区域保护法。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利弊。方法对181例(294侧)甲状腺切除术进行了术野显露喉返神经114例(186侧),与不显露神经67例(108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的喉返神经损伤率(462%)高于显露神经术式者(0)(P<0.01)。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显露神经的操作过程并不增加喉返神经的损伤率;按照一定方法在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显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76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按手术序号随机分为3组:(1)选择性显露RLN组(选择组.单号根据患者术中情况显露RLN者),106例,即行腺叶全切、背侧腺体不能保留的腺叶次全切或再次手术者RLN选择显露;(2)选择非显露组(非显露组,单号术中不显露RLN者),278例;(3)常规显露组(常规组,双号术中RLN常规显露),384例.结果 全组RLN损伤率1.04%(8/768),无永久性损伤和双侧损伤.RLN非显露组损伤率0.72%(2/278),选择组0.94%(1/106),常规组1.30%(513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显露组手术时间(78.96±17.60)min,显著短于选择组的(89.05±18.50)min和常规组的(93.44 ±18.90)rain(P<0.05);非显露组术中出血量(42.73±23.08)mL,显著少于选择组的(56.47 ±24.43)mL和常规组的(62.03±27.46)mL(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中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显露RLN.  相似文献   

13.
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如何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267例甲状腺手术肿瘤病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267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38%.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为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应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和变异,掌握喉返神经的解剖方法 ,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降低喉返神经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监测(IONM)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RLN)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行甲状腺癌再次手术137例患者,其中41例行术中单纯RLN肉眼识别(对照组),96例行术中RLN肉眼识别+IONM(研究组)。比较两组之间RLN识别及损伤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甲状旁腺损伤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RLN识别率100%(96/96),对照组为82.3%(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RLN损伤率(1.0% vs.9.8%)、术后引流量(38.1 mL vs.44.1 mL)均明显降低(均P0.05);甲状旁腺损伤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 vs.12.2%,P0.05)。结论:IONM的应用能更好地提高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RLN的识别率及降低其损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和利弊。方法 对 2148 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936例,不显露喉返神经1212例。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2例,损伤率为0 21%。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5例,损伤率为0 4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术中应先在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然后在喉返神经入喉处或颈动脉鞘迷走神经附近寻找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6.
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手术所致喉返神经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喉返神经(RLN)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年来外科手术治疗的57例甲状腺手术所致RLN损伤的原因、部位、类型及其疗效。结果57例中共损伤RLN 61支(其中双侧神经损伤4例)。右侧RLN损伤27支,左侧34支。造成RLN损伤的手术:甲状腺叶全切除26例次(42.6%),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30例次(49.2%),腺瘤或囊肿摘除术5例次(8.2%)。损伤部位位于RLN入喉处下方2cm以内者49支(80.3%),其他部位12支(19.7%)。RLN横断性损伤者23支(37.7%),缝扎或瘢痕压迫者38支(62.3%)。术后51例(89.5%)获1年以上随访,发音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者49例,占96.1%;声音好转者2例,占3.9%。42例46支神经接受间(直)接镜喉镜检查,其中声带活动恢复正常的26侧(支)(56.5%),部分恢复活动的8侧(支)(17.4%),未恢复活动的12侧(支)(26.1%)。4例双侧RLN损伤者均于出院前拔除气管导管。全组患者发音及声带活动的恢复与修复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均无明显关系。结论绝大部分甲状腺手术所致RLN损伤发生在其入喉处附近,外科手术是RLN损伤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