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陶瓷艺术独特的稳定性,独特的装饰特点和广泛的装饰功能等优越性入手,并从日用瓷与室内环境艺术的结合,陶瓷壁饰与环境艺术的结合,建筑陶瓷在环境中的装饰地位三个方面加以论述陶瓷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装饰艺术和造型审美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风格和特定的艺术内涵,将造型与装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具有鲜明历史特色的文化,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可以巧妙的在传统陶瓷技法上进行创新,将装饰艺术和造型审美进行有机结合,使陶瓷作品达到更加完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华几千年文明悠久的文化遗产中,中国画和陶瓷绘画无疑成为最为耀眼的明珠,两者是互为渗透、互相借鉴,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在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起来的中国画对陶瓷绘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鲜明文化特征的中国画在很多方面都对陶瓷绘画产生渗透的影响,比如在意境上、气韵上和笔墨线描上都显示出共性。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形式上看,陶瓷以中国画的技法和神韵来体现独有的一种风格,陶瓷艺术家们在吸取了中国画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陶瓷装饰艺术,在瓷器的装饰上开辟了新的艺术美感。景德镇陶瓷艺术瑰丽多彩,中国画艺术繁花似锦,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的瓷都艺术家,充分发挥陶瓷传统艺术特长,结合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创作了千世领先,精美绝伦的青花、粉彩、新彩等各种陶瓷艺术,从而促进瓷都国画艺术的发展,使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更加紧密的结合,互为借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4.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书法是笔含墨的艺术,陶瓷与书法艺术虽是两门独立艺术,但艺术都是相通的,陶瓷与书法原本属于独立艺术,然而艺术间不乏契合。陶瓷同书法艺术的契合给欣赏者感觉无疑是锦上添花。对两者成功地驾驭,在于对两门艺术的解读和深掘,而后达到综合艺术的完美和统一。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具有相通的艺术特征。书法的艺术美与陶瓷材质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美。  相似文献   

5.
方黎波 《陶瓷研究》2003,18(2):27-28
珍珠釉写意水墨画是开发兴起的一种装饰艺术,它利用陶瓷多种材质与绘画技艺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时代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它丰富了陶瓷装饰形式,为满足现代人对陶瓷艺术更薪、更高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珍珠釉写意水墨画装饰与其它装饰艺术种类在工艺操作、表现形式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区别。在创作中,应具备新思想、新理念,强化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使这种高雅、完美的装饰艺术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吴晓霞 《景德镇陶瓷》2013,(3):I0128-I0128
吴晓霞,生于1965年,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伊人轩陶瓷艺术中心创始人,伊人轩陶瓷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陶瓷花插艺术开拓者。其作品现代、典雅,将雕刻、青花、斗彩三种技艺完美融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浓郁的女人味,首创先河地将景德镇古典青花、现代雕刻及高温颜色釉装饰完美结合,形成一种独创的艺术手法。为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的创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论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小荔 《中国陶瓷》2004,40(1):62-64
陶瓷艺术装饰历史悠久,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其传承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本文旨在论述陶瓷艺术装饰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装饰应用于陶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陶瓷艺术装饰在中国文化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郑立新  秦波 《中国陶瓷》2008,44(6):68-72
剪贴瓷是潮汕地区传统建筑一种独特的民间装饰形式,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非常独特和罕见。它的产生、盛行与潮汕地区的陶瓷产业形成的特定经济、技术环境以及深厚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剪贴瓷装饰凝集了潮汕多种民间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形成了其独具个性的风格特征:艺术语言鲜明独特、地域特色浓郁;工艺技术繁复、精湛并与传统建筑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侯政 《景德镇陶瓷》2011,(5):I0144-I0145
改革开放以来,陶瓷艺术在景德镇得到蓬勃发展。“陶瓷综合装饰”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并以它独特的艺术风采和形象,自立于陶瓷装饰艺术之林,成为景德镇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又一大装饰门类。  相似文献   

10.
马思妍 《佛山陶瓷》2023,(12):155-157
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广泛应用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陶瓷艺术可以赋予室内空间以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能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品质。本文通过分析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审美特点和应用方式,探讨了室内空间如何通过陶瓷艺术实现艺术与功能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一、现代陶艺之概念 中国向来以“瓷国”著称,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底蕴,对全世界的陶瓷艺术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正是由于这种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根植于国人心中的陶瓷审美模式拖延了中国现代陶艺的萌芽,忽略了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现代陶艺审美观念,而一些西方国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起步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袁乐辉 《陶瓷研究》2007,22(1):97-98
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及其生物、生理所构成的美的规律,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同样,艺术中关的形式,有美的法则,也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规律性,找到了美的规律、美的法则。然而,任何视觉艺术的形式美规律,都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艺术语言体现出来。这种形式美规律包含着秩序与和谐、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比例与尺度、空间与分割、对称与平衡、动与静等。而构成主义艺术就是充分聚集了这些形式美规律应用在其组织结构和艺术语言中。  相似文献   

13.
《化学与工业》2014,78(7):47-47
  相似文献   

14.
偏爱艺术玻璃的艺术大师 欣赏过“玉美人“、”南荷天香”、”岭南风采”等一大批益友鸣艺术玻璃产品的人无不赞叹其艺术风格之大气、表现手法之细腻,将国画风格及其他多种风格巧妙融入艺术玻璃.这些还不足以表现一位艺术大师的全部.更为人惊奇的当属益友呜展厅内展示的大批玻璃雕塑作品,制作雕塑多数都是手工完成,其难度可以想象.通过这些玻璃艺术品,让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思维敏捷.艺术功底非常深厚的艺术大师——陈加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漆》2019,(4):13-16
随着"大漆"这一媒介在当代艺术中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漆画在绘画界中越来越重要的前提下,通过分析中国当代漆艺的发展历程,研究世界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利用"大漆"这一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在这一背景下结合笔者的漆艺创作,利用波普艺术的手法,试图探索一条漆艺创作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喻安 《景德镇陶瓷》2004,14(3):33-34
时代文化往往如一缕清风,轻轻地飘过你身旁,似一袭春雨,悄悄地渗入泥土,时代的节奏之快,常让人在繁忙而琐碎的生活中感觉不到这些,然而这如春风、似春雨般的现代文化、艺术向我们袭来之后,对我们这些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人员是否应该有所停留呢?  相似文献   

17.
18.
孙琳 《江苏陶瓷》2006,39(1):17-18
宜兴均陶堆贴花是宜兴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以前俗称堆花或贴花,以大拇指做笔,以不同于坯体的泥料为墨,在器物光滑的坯体表面上或堆或贴,形成各种装饰画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趣味。早期的堆贴花技法主要是以堆塑为主,西晋时期(265~316年),江苏地区已有堆塑的青瓷器物出现。到唐代(618 ̄907年)又有所发展。陶器上堆塑人物、楼阁或龟、鱼、蛇、犬等动物。陶胎大都为红色,外涂一层极薄的棕黄色釉。到了宋代,日用陶器在宜兴得到了较大发展,南宋时(1127 ̄1279年),陶工开始采用白泥在缸器的表面堆贴半浮雕形图案,因施赭色釉,光泽不够鲜…  相似文献   

19.
20.
江文 《中国生漆》2011,30(1):41-43,5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民族,中国古代漆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美术史、工艺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曾经是中国人观照自然、器以栽道的传统艺术,在20世纪文化主流化进程的迅猛变化和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正面临着形式与内涵观念的缺失、异化,如何能使漆艺创作在当代语境之下寻求和建构当代价值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