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公立医院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现状,结合医疗服务的特点,将改进的模糊估时成本核算模型应用在样本医院功能检查科,计算其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并与传统作业成本法核算结果比较。结果显示,两者的核算结果趋势一致,但模糊估时作业成本法工作量小、数据可比,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立足精细化管理,加强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是当前医院经营治理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与体系,然后以某大型医院超声科为例,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了2011年某季度4个主要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与传统成本法及收费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改进医疗服务价格成本测算方法、开展医疗服务项目作业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医院成本管理实践.方法:以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为研究对象,结合医院及医疗服务流程特点,划分医院作业及血液透析中心作业,确定作业成本动因.结果:根据作业成本法原理,测算科室及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结论:应用作业成本法于医院内部管理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通过分析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及测算模型,选取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产科主要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为对象,利用样本医院2019年1-6月的财务数据,将时间作为成本动因,应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结合现行的项目收费标准,进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和服务效率对比分析。结果:在22项产科主要的医疗服务项目中,12项医疗项目亏损,8项盈利,且差异较大,其中收益率最差的项目是入院护理,依次术前准备、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胎心监护、吸氧、出院护理、静脉注射、产科检查、挂号、就诊登记检查、常规护理、疑难病例会诊。通过计算得出的有效产能为1553256元,其中450666元是闲置产能,服务效率为70.99%。结论: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可用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及管理中,利用时间因素将资源分配到医疗项目,能够简化核算步骤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测算的成本更符合实际成本,也为医院开展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和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作业成本法下的间接成本分摊模型,探索运用作业成本法测算项目与病种成本,为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提供方法指导。方法:运用作业成本法理论与方法,以某医院影像中心业务项目MRI及CT为成本对象,通过项目作业链、成本库、成本动因分析,建立成本测算模型。结果:得出MRI、CT两项目在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平均成本值及比较。结论:作业成本法在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剂型”估时作业成本法实证分析,探讨公立医院院内制剂成本核算及医保决策应用建议。方法:以某公立医院制剂室产品为成本对象,运用估时作业成本法测算院内制剂生产成本,并结合院内制剂成本提出定价建议。讨论:(1)“剂型”估时作业成本法有利于推动中药院内制剂成本核算结果向医保定价应用转化;(2)“剂型”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决策应用价值及局限性。结论:(1)加强医院业财融合,推动全员成本建设;(2)提升成本信息质量,推动成本决策应用转化;(3)掌握成本行为动因机制,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4)营造成本治理环境,推动公立医院公益性治理及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益民 《现代医院》2023,(4):517-520+533
目的 基于传统作业成本法测算医疗服务项目人力成本时,把人的工作同质化的不足,探讨运用综合技术、风险系数科学测算人力成本的方法。方法 基于《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工作手册》内涵要素,以案例医院手术室项目为样本,搭建综合技术、风险系数测算医疗服务项目人力成本方法。结果 准确测算得到案例医院手术室项目医疗服务项目人力成本结果,比较传统作业成本法测算结果,并与医保价格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技术、风险系数高的项目,直接人力成本占比高。结论 新测算方法准确可行,并凸显了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可以作为内部进行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和完善医保定价建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成本核算与控制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而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所获取的成本信息与分析结论,直接影响到医院内部控制的效果。本研究以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全成本方法与作业成本法对中心及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并结合量本利模型进行效益评估,判定各服务项目的盈亏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现状,比较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与传统作业成本法(ABC)的区别,发现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具有简单易行、便于更新的优点,特别适合于以定价为目的成本测算。文章结合样本医院实例介绍基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成本测算中的应用,以期为医院新增项目成本测算提供一种准确、简便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作业成本法应用于64层螺旋CT成本管理中的尝试,旨在探索较为合理的医院成本管理模式,为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基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方法,并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为国内医院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TDABC对样本医院超声科9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核算,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对TDABC与传统作业成本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核算出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TDABC方法可以通过时间动因将科室成本分摊至项目成本,其核算过程简便,符合医院的实际成本•与传统作业成本法相比核算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DABC方法是一种便捷准确的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依据其核算过程的特点,建立医院成本管理及核算制度方案,加强监督管理并合理分配各职能岗位,确保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各个环节均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建立测算模型,对急诊3种常见疾病进行成本核算,以提升急诊服务质量。方法 运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专家访谈法、现场调研法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急诊3种疾病患者成本由高到低依次为意识障碍患者(436.27元)、呼吸衰竭患者(287.60元)、胸痛患者(253.16元)。TDABC法考虑了急诊医务人员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测算结果更符合实际。结论 TDABC法较现行的成本核算系统更精确,并且可以帮助急诊科优化诊疗流程,进行成本管控,提高医疗效率,降低患者医疗成本,以不断提升急诊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卫生材料内部管理流程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院卫生材料支出成本,避免因“高药价、高耗材”的过度医疗导致民众“看病难、看病贵”。方法:以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为契机,重塑医院内部卫生材料管理流程。结果:优化卫生材料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安全隐患。结论:基于数字化,重塑医院内部卫生材料管理流程,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流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程成本管理是医院流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流程成本的汇集及成本分析.作者对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医院流程管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基于医院组织结构建立了医院流程作业成本模型,对医院医疗服务项目及其活动成本归集进行了论述.之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医院业务流程成本分析和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现行CT和MRI检查价格项目设置存在的优缺点,为探索形成科学、合理及可操作的大型医疗设备项目定价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地市发改委和医保局发布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文件,选取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三明市和广州市5个城市公立医疗机构CT和MRI的现行收费标准,对比分析其检查收费项目价格要素差异。结果:不同城市的CT和MRI收费的项目设置、项目内涵、计价单位、除外内容和定价方式均有差异。上海市、杭州市、三明市及广州市公立医疗机构的MRI收费均按"磁共振场强"分档设置,北京市以区分"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增强成像"定价;5个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的CT收费均区分"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收费。MRI平扫(1.5T以上)广州市价格相对较高(为840元/部位),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北京市定价较低(均为120元/人次或135元/人次)。结论:规范大型医疗设备价格项目设置和转变定价方式有利于形成更科学、合理的医疗设备检查治疗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简要分析单病种医保差额的影响因素,以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上涨,保障患者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方法:以老年性白内障单病种结算的患者为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可能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影响医疗费用因素依次是手术费比例,住院天数,西药费比例,年龄。医保差额受手术费影响较小,西药费、检查费、化验费等实际费用能影响医保差额。结论:降低医保差额,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应以建立科学的临床诊疗路径为突破口,逐步通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临床医疗急需、方便百姓就诊、降低医疗设备维修成本,保证医疗安全质量及诊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方法:利用社会资源,专业化队伍服务于医院,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的社会化、擘业化、规范化管理。结果:医院通过医疗设备专业队伍的服务与实践工作,使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巡检等服务效果给予充分肯定,服务满意度达N98%以上。结论:医院医疗设备整体管理水平、设备开机率、临床服务满意度等效果证明,医疗设备专业队伍服务于医院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可行的、成熟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医院信息平台优化医院检查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检查时间,提高医疗检查设备的整体利用率。方法: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IS)与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ACS)信息集成,开发一套医疗设备预约系统。医生在工作站通过该系统即可实时为患者预约检查项目,免去患者预约登记步骤。结果:医疗设备预约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优化了医院检查流程,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检查时间,并使MR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35%。结论:利用医疗设备预约系统,节省了患者排队登记、等候检查的时间,提高了医院医疗设备利用率,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医院带来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加强门急诊管理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平均住院日是直接反映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和资源有效利用,间接反映和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卫生资源.提高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门急诊流程与服务模式可以提高诊断水平,提高住院前的确诊率,提高抢救效率以及减少入院后的检查时间,使病人得到早期治疗,从而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应重视加强门急诊的管理,同时亦应改革不合理的医疗保险模式和完善医疗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