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对西昌市某镇中心小学1起结核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PPD试验(结核菌素实验)筛查,PPD阳性、强阳性者进一步做DR胸片、痰涂片查抗酸杆菌,确诊的结核病患者纳入规范抗结核治疗,并严格实行休复学管理。对患者15岁以上家属做DR胸片、痰涂片查抗酸杆菌检查,确诊患者纳入规范抗结核治疗。结果对129名密切接触者进行PPD筛查,强阳性率为1.55%、阳性率为11.63%;PPD强阳性、阳性者进一步检查排除肺结核。通过近半年定期随访检查,无新病例发生。患者家属15岁以上的经检查后排除肺结核。结论该起疫情来自于家庭内部感染,因就诊及时,疫情处置迅速、规范,未造成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绵竹市中、小学生结核感染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对绵竹市在校中、小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并对试验结果强阳性的学生进行胸部X线及痰涂片检查.结果 2009-2011年受检学生63 018人,总体阳性率、强阳性率分别为38.19%、1.31%,不同年度PPD阳性率、强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学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高于城区学生,受检男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大于女生,随年级增长对PPD制剂的反应增强,卡痕阳性者PPD阳性率大于卡痕阴性者,强阳性学生中发现肺结核12例,筛查患病率0.02%.结论 PPD试验结果与有关报道接近,筛查发现的学生中肺结核患者占报告的学生发病数的2/3,提示学校仍是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在校学生进行PPD试验筛查结核病非常必要,应提高筛查覆盖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更全面的发现病例的检查诊断程序。方法 在采用通用的胸透筛查法发现肺结核病人的基础上,采用症状查痰法,对有症状且≥3周者,直接做痰结核菌检查,并拍摄X线胸片,对按胸透筛查法和症状查痰法发现的病人进行比较;对肺结核病诊断程序改进后结核病人的发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症状查痰法后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新病例900例,比胸透筛查法多发现活动性肺结核73例,病人发现提高8.83%;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例262例,比胸透筛查法多发现活动性肺结核30例,病人发现提高12.9%;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360例,比胸透筛查法多发现63例,病人发现提高21.2%。症状查痰法发现新病例的细菌学检查阳性者的比例高于胸透筛查法,胸透筛查法发现新病例中,涂片阳性者占28.1%,痰菌培养阳性者占35.9%;而症状查痰法发现新病例中,涂片阳性者占29.1%,痰菌培养阳性者占40.0%。症状查痰法多检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3例中,涂阳和菌阳患者的比例均很高,分别为41.1%(30/73)和86.3%(63/73),较胸透筛查法的检出涂阳比例(28.1%)和菌阳比例(35.9%)高。结论 采用症状查痰法比胸透筛查法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增加,特别是菌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增加21.2%,使这些患者得到及时诊断,有利于结核病传染源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肺结核可疑者采用症状查痰法提高患者发现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更全面的发现肺结核病例的检查诊断程序。方法在采用通用的胸透筛查法发现肺结核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症状查痰法,对有症状且≥3周者,直接做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并拍摄X线胸片,对按胸透筛查法和症状查痰法发现的患者进行比较;对肺结核诊断程序改进后的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症状查痰法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新病例900例,比胸透筛查法多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3例,患者发现率提高8.8%(73/827);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例262例,比胸透筛查法多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例,患者发现率提高12.9%(30/232);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360例,比胸透筛查法多发现患者63例,患者发现率提高21.2%(63/297)。症状查痰法发现新病例的细菌学检查阳性者的比例高于胸透筛查法,胸透筛查法发现新病例中,涂片阳性者占28.1%(232/827),痰菌培养阳性者占35.9%(297/827);而症状查痰法发现新病例中,涂片阳性者占29.1%(262/900),痰菌培养阳性者占40.0%(360/900)。症状查痰法多检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3例中,涂阳和菌阳患者的比例均很高,分别为41.1%(30/73)和86.3%(63/73),较胸透筛查法的检出涂阳比例(28.1%)和菌阳比例(35.9%)高。结论采用症状查痰法比胸透筛查法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增加,特别是菌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增加21.2%,使这些患者得到及时诊断,有利于结核病传染源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高校大学新生结核菌素反应及患病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对2004年9月—2006年9月昌平辖区范围内高校的每年入学新生进行连续3年的结核菌素(PPD)试验;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摄X线胸片及查痰,掌握活动性病例及菌阳病例。结果3年来在昌平辖区内共计给21所高校的大学新生做PPD试验139136人次,查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26例,结核性胸膜炎44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46例,其中痰涂片阳性患者16例,痰培养仅阳性患者3例。通过连续3年的观察表明,每年高校入学新生PPD≥15mm者分别占受调查总数的16.5%、17.6%、17.7%,提示新大学生受结核菌感染及患病情况较严重。结论应把大学生列为结核病防治重点对象之一。加强入学时的检查,及时发现病人彻底治疗,预防传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高校大学新生结核菌素反应及患病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对2004年9月-2006年9月昌平辖区范围内高校的每年入学新生进行连续3年的结核菌素(PPD)试验;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摄X线胸片及查痰,掌握活动性病例及菌阳病例。结果3年来在昌平辖区内共计给21所高校的大学新生做PPD试验139136人次,查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26例,结核性胸膜炎44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46例,其中痰涂片阳性患者16例,痰培养仅阳性患者3例。通过连续3年的观察表明,每年高校入学新生PPD≥15mm者分别占受调查总数的16.5%、17.6%、17.7%,提示新大学生受结核菌感染及患病情况较严重。结论应把大学生列为结核病防治重点对象之一。加强入学时的检查,及时发现病人彻底治疗,预防传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四川省江油市实施的主动发现结核病患者研究效果,探索西部农村地区开展结核患者主动发现对策与措施。方法通过对研究现场居住、工作和学习6个月以上的全部常住人口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15岁及以下人群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对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PPD试验强阳性者及研究重点人群进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和痰涂片、痰培养检查并确诊,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比较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方式效果,分析患者特征。结果研究期间共调查32 071人,发现结核病可疑症状者497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17人,期间患病率为363. 15/10万,显著高于当地前3年报告发病率,男性、65岁及以上、外来人口、农民的结核病可疑症状出现风险分别是其他人群的3. 44倍、4. 69倍、3. 85倍和3. 03倍;患病风险分别是其他人群的3. 39倍、9. 36倍、1. 72倍和2. 78倍。检出的活动性患者中有52例(44. 44%)没有咳嗽、咳痰超过2周等结核病可疑症状,菌阳患者中也有7例(28. 00%)无结核病可疑症状。对6 074名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65岁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HIV/AIDS患者、既往结核病患者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确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87人,占全人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74. 36%,人群患病率为1 401/10万。其中既往肺结核患者患病率最高,是全人群患病率的30. 18倍。结论仅开展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不能发现近一半活动性患者,而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能显著提高结核病发现水平,在既往结核病患者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开展主动筛查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方法接受检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771人,年龄〈15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实验,对结核菌素强阳性反应(硬结≥20 mm或局部伴有水泡等)的儿童,和≥15岁人群均拍摄X线胸片,对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检出率为3.8%,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0.8%。肺部病灶有空洞和排菌量大的病人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年龄〉60岁组其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于其他组,经统计学处理,与15~60岁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摄X线胸片筛查,有助于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是发现肺结核病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发现新病人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新病人的发现情况。方法对确认的家庭密切接触者590人,15岁以下的做PPD试验,15岁以上的进行胸透,对于PPD强阳性反应和胸透异常者拍胸片1张,痰涂片3张。结果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06例,占17.97%,其中涂阳病人48例,占8.14%,都高于普通人群。结论对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可以较早期更多的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从而早期治疗,达到控制结核病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方法接受检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771人,年龄<15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对结核菌素反应≥10mm或虽<10mm但伴有水泡等强反应的儿童,和≥15岁人群均摄X线胸片,对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检出率为3.8%,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0.8%。肺部病灶有空洞和排菌量大的病人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年龄>60岁组其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于其他组,经统计学处理,与15~60岁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摄X线胸片筛查,有助于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是发现肺结核病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杨超  王晶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7):545-547
痰涂片阳性(简称“涂阳”)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6/10万。积极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疾病控制干预措施。而实验室检查,尤其是痰涂片检查,是发现传染源最主要的手段。笔者对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2005-2011年52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525例患者性别、年龄、职业,以及首次就诊时间、临床症状、X线胸片所示病变部位分布、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结果、痰菌阴转情况、合并症、并发症、病情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为下一步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处置铜陵市某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聚集性疫情,为今后类似疫情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安徽铜陵市某专科医院发生的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诊断方法包括结核菌素(PPD)皮肤实验、X线胸片、痰涂片检查。结果疫情共发现肺结核病例12例,均为菌阴肺结核,A病区6例,罹患率6.12%; B病区6例,罹患率8.11%; A病区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为8. 70%,B病区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为24.66%,预防性服药率19.04%。结论此次疫情发生由于未早期发现、隔离并治疗肺结核患者,专科医院未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及消毒措施,未做好患者管理控制工作。早期发现、隔离并治疗结核病患者,把好患者进出关口,加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培训等措施,是预防控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发生的结核病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18-2019年期间古蔺县某初级中学发生的一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分析,以期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为疾控机构相关疫情处置提供借鉴。方法开展学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指示病例个案调查,对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进行症状、PPD试验和X光胸片筛查,对疑似患者进一步开展CT和痰涂片检查。结果对该校初三(4)班指示病例的67名密切接触师生进行筛查,发现可疑患者11例,经专家确诊肺结核5例,其中涂阳2例;扩大筛查范围时对初三年级的454名一般接触师生进行筛查,发现可疑患者47例,经专家确诊肺结核6例,其中涂阳病例1例。医学观察发病2例,其中涂阳1例,此次疫情共发现肺结核患者14例。指示病例班级发现涂阳肺结核4例(包括指示病例),其中2例与指示病例座位相邻,1例与指示病例同宿舍,提示存在相互传播的可能。结论延迟发现传染源并归口治疗可能是造成疫情传播的主要原因,及时规范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加强学校师生及其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自我辨识能力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羁押人群结核病发病情况,为今后羁押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某看守所4 228名羁押人员进行胸部X线缩影片筛查,可疑肺部阴影者全部行X线胸片复查和痰涂片3次检查.结果 X线胸片异常阴影92例,其中稳定性病灶34例(37.0%),活动性病灶50例(54.3%)(6例新发涂阳肺结核),8例感染病灶.44例涂阴肺结核病人中,入看守所前有结核病史11例(25%);6例新发涂阳肺结核均有症状,44例涂阴肺结核中,有症状者17例(38.6%);活动性病灶、临床症状和最终确诊时间均大多发生在入看守所后2~6个月和6~12个月2个时间段内.结论 看守所羁押人员结核病患病率显著高于社区,且症状不典型,存在延迟诊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某看守所结核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羁押人群结核病发病情况,为今后羁押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某看守所4 228名羁押人员进行胸部X线缩影片筛查,可疑肺部阴影者全部行X线胸片复查和痰涂片3次检查。结果X线胸片异常阴影92例,其中稳定性病灶34例(37.0%),活动性病灶50例(54.3%)(6例新发涂阳肺结核),8例感染病灶。44例涂阴肺结核病人中,入看守所前有结核病史11例(25%);6例新发涂阳肺结核均有症状,44例涂阴肺结核中,有症状者17例(38.6%);活动性病灶、临床症状和最终确诊时间均大多发生在入看守所后26个月和612个月2个时间段内。结论看守所羁押人员结核病患病率显著高于社区,且症状不典型,存在延迟诊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北京口岸移民人群日市结核的发病及感染情况,建立出入境口岸防控结核病科学有效的监测管理体系,防止结核病通过口岸跨境传播。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l5598名赴美移民结核病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5岁组的2488名儿童均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7下扰素体外释放试验;≥15岁组13110名均摄x线胸片,对所有x线胸片可疑的401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对11例培养阳性菌株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照美国CIX"结核病筛查指南要求并参照我国肺结核诊断标准确定:(1)继发(}舌动)性肺结核:≥15岁组13110名x线胸片提示可疑肺结核401例,从中确诊肺结核患者15例(检出率114.42/10万),其中菌阳11例,菌阴4例(检出率分别为83.91/10万和30.51/10万);(2)非活动性肺结核:≥15岁组确诊非活动性肺结核386例,检出率2944.32/10万;(3)儿童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15岁组2488名儿童中共444例确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其中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0mm、者423例,7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阳性者2l例,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17845.66/10万,444例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4)≥15岁组密切接触者2例;(5)细菌学检测:≥15岁组中X线胸片异常的401例均进行3个痰标本检测。检出涂阳培阳4例、涂阴培阳7例和涂阴培阴390例;1l例菌株均属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敏感株9例,耐药株2例(1例为MDKTB,1例为PDRTB);(6)活动性肺结核以60岁及以上组检出率最高,为371.52/10万(6/1615);15~〈30岁组次之,检出率为145.88/10万(G/4113)。结论对口岸地区的≥15岁年龄组x线胸片异常者作为肺结核的防控重点人群,2~〈15岁组人群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0mm或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阳性者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痰涂片查到抗酸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病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国有50%~70%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阴性,而这些患者可能也是传染源或发展为新的传染源[1]。由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大多仅以临床症状及X线胸片作诊断,其特异性不高,存在过诊、漏诊等现象。本实验应用噬菌体扩增法(PhaB)及痰培养法检测痰涂片阴性(涂阴)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并结合血清结核抗体(LAM-IgG)检测和PPD皮肤试验,探讨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痰涂片查到抗酸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病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国有50%~70%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阴性,而这些患者可能也是传染源或发展为新的传染源。由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大多仅以临床症状及X线胸片作诊断,其特异性不高,存在过诊、漏诊等现象。本实验应用噬菌体扩增法(PhaB)及痰培养法检测痰涂片阴性(涂阴)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并结合血清结核抗体(LAM—IgG)检测和PPD皮肤试验,探讨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部队结核病疫情现状,评价结核病防治措施效果,并为制定军队结核病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998年3月~10月对全区部队进行了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法 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区抽取10个调查点,采用结核菌素(PPD)试验?X线检查和痰涂片?培养等方法对调查点人员进行普查?结果 1.本次共检查18114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32例,其中菌阳6例,涂阳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76.66/10万,菌阳患病率为33.12/10万,涂阳患病率为22.08/10万?32例中新发现8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密切接触者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1—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登记报告的11 41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排除死亡、无密切接触者及信息不全者58例,实际纳入11 35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指示病例。通过入户访谈、面对面问卷调查等方式识别密切接触者,建立队列,获取一般人口学资料,并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胸部X线摄片检查及痰涂片检查等,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专家组进行综合诊断,对未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进行3年随访观察(每年1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密切接触者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响因素。结果:11 353例指示病例共发现密切接触者25 577名,平均每例指示病例约追踪到2.25名密切接触者。在3年随访期内检出活动性肺结核2106例,发病率为8.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指示病例为男性[OR(95%CI)=1.396(1.260~1.546)]、初治[OR(95%CI)=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