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联勤某部官兵吸烟、饮酒情况,分析部队官兵吸烟、饮酒特点和主要原因,为部队制定相应的戒烟控酒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部队官兵吸烟饮酒调查问卷,对联勤某部1102名官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95.6%官兵知道吸烟影响健康,94.1%官兵知道饮酒危害健康,干部、士官和义务兵认知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知率与学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5%官兵通过吸烟或饮酒减压.官兵吸烟率64.7%,饮酒率72.6%,干部、士官和义务兵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13名吸烟的官兵中,偶尔吸烟者28.3%,少量吸烟25.8%,经常吸烟45.9%.800名饮酒官兵中,偶尔饮酒者56.6%,有时饮酒32.3%,经常饮酒11.1%.官兵主要以饮啤酒为主,达45.9%,饮用白酒、葡萄酒和洋酒的官兵分别占11.5%、12.1%和5.5%,其中干部以饮用啤酒和白酒为主,占49.2%和30.8%,士官和义务兵以饮用啤酒为主,分别占40.6%和59.3%.每次饮白酒250g以上者干部占16.9%,士官占1.6%,义务兵为0.结论 应加强部队健康教育,采取相应的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部队戒烟控酒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岛市35~74岁居民吸烟状况,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青岛市抽取市南、市北、黄岛、胶南、四方、即墨35~74岁居民共5 072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居民的一般情况、吸烟状况及对吸烟的认识态度等,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青岛市35~74岁居民吸烟率为31.7%,男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9.0%和7.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2 118.34,P<0.01);戒烟率为11.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率受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饮酒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结论青岛市35~74岁居民吸烟率较高,应加强控烟工作,特别是对男性更应制定相应的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银川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相关行为和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医院22个科室的所有在岗医生共计33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华西医科大学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调查的医生中尝试吸烟率46.0%,其中男性为61.7%,女性为19.7%;吸烟率为24.1%,其中男性36.4%,女性3.3%;2)男性尝试吸烟率高于女性,麻醉、康复、外科等科室医生的吸烟率均在57%以上,高于其它科室,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0.0%的医生认为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与肺部疾病相关,但对与其他系统疾病关系认识不足;4)95.1%的医生认为医务人员应该在控烟活动中起表率作用;73.1%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周里建议过自己的患者戒烟。结论银川市某医院吸烟人群以男性为重点人群,以麻醉、外科等科室为重点科室;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和戒烟、控烟知识培训,以培养其控烟意识,并提高其戒烟服务能力和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现状以及学校的控烟管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4个区的38所中学(28所初中,7所高中,3所职校)的2 696名教职员工作为调研对象,使用问卷进行现场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烟情况、认知态度、控烟培训和学校控烟环境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总吸烟率为13.2%,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35.9%和1.6%)(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吸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与40岁以下者比较,40岁以上男性的吸烟率明显升高(P0.001)。男性调研对象中,教师的吸烟率(30.2%)明显低于行政管理(45.6%)和其他人员(50.0%)(P0.001)。调研对象对于吸烟会上瘾、会导致肺癌和心脏病的认识正确率仅为64.1%,且吸烟者显著低于不吸烟者(43.1%和67.3%)(P0.001)。认为学校严格执行禁止教职员工吸烟相关规定的调研对象仅占54.5%;严格执行规定学校的吸烟率显著低于未严格执行规定学校(9.8%和14.0%)(P0.05)。41.7%吸烟者报告在过去的1年内在学校内吸过烟。结论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率低于中国成人吸烟率的平均水平,但对于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学校对于教职员工的控烟管理,尤其对于40岁以上男性及非教学岗位的教职员工的控烟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铜川市居民吸烟现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按容量比例概率(PPS)抽样方法,利用全国吸烟状况调查问卷,在全市抽取2244名居民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 我市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35.07%,男性吸烟率为52.70%,女性吸烟率为11.7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居民吸烟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51~岁居民、企业职工、初中学历人群吸烟率均较高(39.25%;39.41%;37.74%);我市15岁以上吸烟者平均吸烟量为13.28支/天,男性为13.64支/天,女性为11.10支/天;全市15岁以上吸烟者中戒烟率为45.78%。结论 我市居民吸烟率较高,烟草流行形势严峻,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健康干预,有效控制烟草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吸烟、饮酒行为状况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调查表"(自填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7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02双轨录入调查表数据,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447份,收回合格问卷1418份,有效应答率98.0%。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0.5%,女性占69.5%,平均年龄(35.6±11.1)岁。总吸烟率为10.0%,男性吸烟率为31.2%,女性为0.8%,按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进行标化,标化后总吸烟率为11.7%,男性吸烟率为26.6%,女性吸烟率为1.3%;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以医技人员(25.8%)为主。总饮酒率为14.0%,男性饮酒率为40.4%,女性饮酒率为2.6%,标化后的总饮酒率为16.3%,男性饮酒率为37.0%,女性饮酒率为1.4%;男性饮酒率显著高于女性,以医技人员(28.9%)为主。除敌对、偏执、精神病性3个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在吸烟与不吸烟医务人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化、恐怖2个因子在饮酒与不饮酒两组医务人员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他因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总吸烟率和总饮酒率均低于我国人群水平,但吸烟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2年宁夏山区农村地区居民吸烟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宁夏山区农村居民的吸烟状况。结果 1共调查宁夏山区农村居民6795例,吸烟率为26.5%,重度吸烟率为14.3%。汉族重度吸烟率(23.8%)高于回族(5.1%),男性重度吸烟率(21.1%)高于女性(1.4%)(P均<0.01)。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经济收入人群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男性吸烟者日均吸烟量高于女性吸烟者(P<0.01)。回族和汉族不同年龄组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男性不同年龄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吸烟可造成心脏疾病、肺癌和肺气肿的知晓情况有所不同(P均<0.05)。结论宁夏山区农村居民吸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男性吸烟量高于女性,对吸烟危害仍然认识不足,需加强吸烟相关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河南省15~69岁居民2056人的吸烟情况。结果:河南省居民的吸烟率为21.11%;男性吸烟率为44.49%(420/944),女性为1.26%(14/1112),男性高于女性(χ2=573.034,P<0.001);现在吸烟率为20.09%(413/2056)。不同年龄、职业和收入水平居民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72,69.101和54.166,P<0.001)。吸烟者中有25.35%的人尝试过戒烟,戒烟成功率仅为4.84%,而且仅有13.32%的人打算在1a内戒烟。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平均为21.92岁(95%CI为21.25~22.58岁),超过83.82%的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不到25周岁。男性开始吸烟年龄早于女性(Z=2.219,P=0.027),烟龄长于女性(Z=2.219,P=0.027),但吸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46,P=0.081)。79.18%的调查对象知晓吸烟危害健康;现在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8,P=0.332)。结论:河南省居民吸烟率仍然较高,控烟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的吸烟行为、态度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对象960人,其中958人完成了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20.04%和18.73%,男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41.05%和30.07%,女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0.80%和1.70%,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RR=0.02,95%CI:0.01~0.03);25岁以上各年龄组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RR=0.45,95%CI:0.25~0.79);饮酒人群吸烟率高于不饮酒人群(RR=2.68,95%CI:1.76~4.09).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烟草危害知识得分越高的人群越反对吸烟,赞同禁烟.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情况是影响吸烟情况的因素.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的控烟教育;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加强吸烟有害知识的宣传,纠正其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在控烟教育的同时应强调控制饮酒.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被动吸烟现状,为制定适宜农村地区的控烟政策、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全球成人吸烟行为调查(GATS)设计调查表,在山东省莒南、梁山和平阴3县中抽取9个自然村,面对面调查15岁及以上居民的被动吸烟情况。结果被动吸烟率为39.00%,其中男性被动吸烟率为38.26%,女性为39.35%;低年龄组男性被动吸烟率高于女性,高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男性中未婚者被动吸烟率较高(42.61%),女性中已婚者被动吸烟率较高(41.19%);男性中打工者的被动吸烟率较高(48.99%),女性中商业/服务业从业者的被动吸烟率较高(46.42%);男性被动吸烟的地点主要为工作场所(54.30%),女性则为自己家中(88.31%)。结论与之前的研究相比,山东省三县农村地区的被动吸烟率高于山东其他地区,虽然人们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抵制香烟,今后的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兵的心理状况、压力源和心理倾诉的首选对象,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自编《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和压力源调查问卷》,对新兵进行调查。共调查新兵1330人,其中男1280人,女50人。同期调研男性士官655人,作为对照。结果 77.6%的男性新兵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感到满意,显著高于女性新兵;54.7%的男性新兵和60.0%的女性新兵心理压力来源于对前途的担忧;72.4%的男性新兵和82.0%的女性新兵有心理压力或思想困惑时找朋友倾诉,仅有8.8%的男性新兵、8.0%的女性新兵及11.1%的男性士官选择心理医生作为倾诉对象。结论本组资料中新兵的心理状况良好,但新兵集训期间仍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心理负荷,其中女兵心理状况尤需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的吸烟行为、态度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对象960人,其中958人完成了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20.04%和18.73%,男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41.05%和30.07%,女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0.80%和1.70%,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RR=0.02,95%CI:0.01~0.03);25岁以上各年龄组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RR=0.45,95%CI:0.25~0.79);饮酒人群吸烟率高于不饮酒人群(RR=2.68,95%CI:1.76~4.09)。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烟草危害知识得分越高的人群越反对吸烟,赞同禁烟。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情况是影响吸烟情况的因素。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的控烟教育;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加强吸烟有害知识的宣传,纠正其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在控烟教育的同时应强调控制饮酒。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市区居民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了解青岛市市区居民吸烟情况及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及态度。②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方法,对青岛市市区800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③结果青岛市市区居民的吸烟率为18.3%,有97.9%的不吸烟居民和96.3%吸烟居民知道吸烟对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但两组居民对吸烟、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程度的认知率不同(uc=5.14、4.79,P〈0.01)。70%以上的居民知道吸烟会引起肺癌、慢性支气管炎,但对吸烟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的认知率低于35%。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戒烟的吸烟者为43.1%。④结论青岛市城市居民缺乏吸烟对健康有害的认知,应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社区居民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率。  相似文献   

14.
常向东  胡静雅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288-1291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犯罪与饮酒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对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的947名犯人施测自编饮酒情况调查问卷,以t检验和x2检验比较犯罪当天饮酒者与未饮酒者之间的差别,以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酒后犯罪的相关因素。结果:未成年犯中,男性比女性在犯罪当天饮酒率高出约12%,饮酒的男性比女性更易有违法犯罪倾向(P<0.05)。犯罪当天饮酒者与未饮酒者之间性别、平均犯罪年龄、首次饮酒年龄、平时喜欢饮酒类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犯罪前科、犯罪类型、刑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时好饮白酒者犯罪可能性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时喜欢饮酒,曾喝醉过,曾因喝酒打架扰乱治安,一天内能喝4两白酒、2斤黄酒(或果酒)或4瓶啤酒,有过连续半个月每天至少喝2两白酒、1斤黄酒(或果酒)或2瓶啤酒,借酒消愁,空腹饮酒的青少年,如当天饮酒则犯罪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未成年人犯罪与饮酒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海军官兵茶、咖啡饮用情况与睡眠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自编人口学问卷、物质使用情况条目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海军1149名官兵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茶、咖啡饮用情况与睡眠状况的关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一般人口学信息和茶、咖啡饮用情况对睡眠的影响.结果 在1149名海军官兵中,38.8%(446人)的官兵几乎很少喝茶,49.9%(573人)有时喝茶,11.3%(130人)几乎每天喝茶;60.8%(699人)很少或几乎不喝咖啡,36.0%(414人)有时喝咖啡,3.1%(36人)几乎每天喝咖啡.茶的饮用情况与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催眠药物呈负相关(P<0.01).咖啡的饮用情况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控制一般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人员类别)后,发现咖啡饮用越频繁睡眠质量越差.结论 长期饮用咖啡会对海军官兵的睡眠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1077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量化评估入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健康宣教和心理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性元情绪量表(TMMS)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对1 200名新兵实施团体心理测验,回收有效问卷1 077份,将SCL-90结果与军队常模和地方常模进行比较,SCL-90总分与TMM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作相关性检验.结果:新兵SCL-90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P<0.01),与军人常模比较强迫、焦虑因子偏高(P<0.01,P<0.05),而忧郁偏低(P<0.05),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别;不同来源、文化程度的新兵的SCL-90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对躯体化和偏执2个因子得分有影响(P<0.01,P<0.05),而父母关系对其影响较大(P<0.05);SCL-90总分与TMM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入伍新兵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心身症状,但从总体看心理健康状况尚可.结果提示对新兵进行心理干预时,要充分考虑其家庭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重视培养其对情绪的辨别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moking and health status including healthful life habits was evaluated in subjects living in a rural Japanese area.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subjects who were smokers and ex-smokers ranging in age from 40 to 59 years who participated in health examinations in 1993 in 17 towns of Gunma Prefecture, Japan. A total of 4,629 of 6,076 subjects (76.2%) agreed to an interview by our public health nurses. Numbers of smokers and ex-smokers among subjects were 2,681 and 245, respectively. RESULTS: Percentages of subjects in their 40s (p <0.01) who ate breakfast daily and those of subjects in their 50s (p <0.05) who exercised more than once a week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ex-smokers than among smokers. Mean body mass index (BMI) was higher in ex-smokers than in current smokers in their 40s (p <0.05) and 50s (p <0.01), and mea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HDLC)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x-smokers than in current smokers in their 40s (p <0.05). Furthermore,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on BMI and HDLC was conducted considering smoking and drinking habits. BMI was related only with smoking both in subjects in their 40s (p <0.05) and those in their 50s (p <0.001). HDLC was related with both smoking and drinking in subjects in their 40s and to only drinking in subjects in their 50s (p <0.001). CONCLUSIONS: Ex-smokers performed regular exercise more often and showed improvement of lipid metabolism. To clarify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and health status or habits, a follow-up study including factors such as smoking status, pulmonary function, exercise habits, and obesity should be conducted.  相似文献   

18.
背景 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大超过世界均值,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是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重点人群。目的 探索自评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为建设保障老年人口健康的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是由北京大学主持的大型跨学科数据调查项目,调查样本覆盖全国28个省市的150个区县、450个村居、约1.8万余名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一套代表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的跟踪调查数据库。CHARLS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结构和经济支持、健康状况、体格测量、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险、工作、退休和养老金、收入、消费、资产,以及社区基本情况等。本研究利用2015年CHARLS追踪调查数据,选取60岁及以上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变量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中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收入、消费、资产中的收入;体格测量中的身高、体质量;健康状况中的一般健康状况和疾病史;生活方式中的体育锻炼、社交活动、吸烟、饮酒;医疗服务利用情况中的是否门诊就诊、是否住院等。以Andersen 模型为理论框架,使用SPSS 20.0软件通过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选取的研究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 089名老年人应答了自评健康状况,其中3 266(79.87%)名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差;自评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中,265(8.11%)名过去1年应住院而未住院。8 340名老年人应答了最近4周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其中1 681名老年人有门诊就医经历,门诊服务利用率为20.16%;8 344名老年人应答了过去1年住院情况,其中1 382名老年人有住院经历,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率为16.5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戒烟者、自评健康状况差者门诊服务利用率分别是仍然在吸烟者、自评健康状况好者的1.505、2.636倍(P<0.05);≥80岁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率是60~69岁老年人的1.666倍,不饮酒者住院服务利用率是每月饮酒超过1次者的1.613倍,已戒烟和从未吸烟者住院服务利用率分别是仍然在吸烟者的2.204、1.698倍,自评健康状况差者住院服务利用率是自评健康状况好者的2.630倍(P<0.05)。结论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整体欠佳,自评健康状况显著影响卫生服务利用,应进一步加强自评健康在卫生服务利用中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