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9年12月脑系科收治的25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外科救治方法 及疗效.结果 恢复良好15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加颞肌贴敷不仅可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预后.对高度怀疑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急时行CT或MRI检查,以便得到更积极的抢救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重视神经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神经胶质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神经肿瘤,手术治疗仍是当前临床上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1-2].研究表明,胶质瘤手术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而且与术后的肿瘤复发、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非手术综合治疗效果以及患病生存期密切相关[3-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的综合治疗,包括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合理控制血压和降低颅内高压,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对高血糖、消化道出血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150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27例,病死率18%;经治疗后3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daily living,ADL)标准判定,Ⅰ~Ⅲ级占80.49%。结论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不仅需要早期或超早期的手术治疗,同时也需要围手术期合理的控制血压、降颅内压、良好的呼吸道护理、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这对危重患者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和较好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组疾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卒中后心理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防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分析了90例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性研究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生存时间 及影响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伽玛刀治疗50例脑转移瘤患(174个病 )。通过Kaplan-Meier法时序检验(og rank test)对影响患生存 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变量统计学分析。结果: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3-28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0.35个月。对伽玛刀治疗后的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的因素是:患年龄、原发病灶切除;全脑放疗;原发病灶切除+化疗。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脑转移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急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或是原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加重。PSCI不仅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患者对规范治疗的判断力和依从性,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对PSCI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诊断步骤、神经心理学评估、影像学表现以及干预和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重点聚焦于PSCI发病机制和影像学表现的最新进展,以期为PSCI的早期诊断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脑血管病是目前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类疾病之一,而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心理障碍[1],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2].本文对8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抑郁情绪及其与脑血管病损害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及治疗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孤独症起病早,以语言障碍、社会交往(人际关系)障碍、兴趣狭窄及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伴有智能落后。由于孤独症是一种全面的发育障碍,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由于孤独症致病因素众多,目前尚无特异的治愈手段,如何有效治疗孤独症仍是世界难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探索性的治疗成果提示积极的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质量。现将近年来康复治疗取得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PCNSL)的外科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5年收治的16例PCNSL的临床特征、影像资料及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 16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术中全切9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11例手术患者于术后2周辅以放射治疗,6例病人予以化疗,采用CHOP方案.术后除1例因反复术野出血早期死亡外,其他病例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12例随访3-60个月,目前仍有3例存活,采用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病例生存时间比单一治疗方法生存时间长.结论 PCNSL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无特征性,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手术病理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手术仍为PCNSL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尽管单纯的外科干预还不能治愈弥漫浸润性胶质瘤,但在临床处理原则中,手术通常是恶性胶质瘤起始和主要的治疗步骤。在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弥漫性胶质瘤切除程度与患者生存期获益的评估主要依赖于回顾性临床数据分析。现有证据表明,广泛的手术切除可以延长高级别肿瘤患者的生存预期。外科治疗不仅可以明确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诊断、减少肿瘤细胞负荷、降低颅内压、缓解神经功能障碍,还可以为制定和实施辅助放化疗方案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外科处理对胶质瘤治疗的意义是肯定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