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铜锆中间合金中铜、锆的测定方法。试样经高氯酸、硝酸分解后,采用电解法测定铜:分离铜后的电解液,经盐酸处理后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测定锆。该方法简便,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铜0.19%。锆0.15%。  相似文献   

2.
大孔树脂脱除中药水煎液中铅、镉和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D001、D113和D7513种大孔树脂对葛根、毛冬青、乌药和苦参4种中药水煎液中模拟超标的铅、铜和镉离子的脱除效果,将中药水提取液经浓硝酸消化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中药水煎液经大孔树脂处理前后铅、铜和镉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表明,4种中药水煎液经3种大孔树脂处理后,铅、铜和镉含量都普遍降低。可认为D001、D113与D751都能够显著脱除4种中药水提取液中的铅、铜和镉,尤其对镉的脱除效果最好,对铜的脱除效果相对较差,但脱除率都在58.9%以上;大孔螯合树脂D751的脱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分析速度降低成本,我们进行铜铅锌精矿中铅、铜、铁、锌四个元素容量法连续测定试验研究,经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本法重现性好、准确、简便、成本低廉、易于掌握。分析步骤称取0.4000克试样于400毫升烧杯中加入少许水湿润后,加入10毫升盐酸,加热3—4分钟加入20毫升硝硫混酸(7+3),继续加热溶解並蒸发  相似文献   

4.
关于铝合金中镁的络合滴定,常用的方法是将试样经氢氧化钠分解,用酸溶解铁、镁等氢氧化物沉淀借铜试剂分离或借氰化物等掩蔽干扰元素后用EDTA滴定。本文报告采用多种掩蔽剂联用有效地消除钙、锰、铝、铁、稀土、铜、铅、锌、镍等干扰元素的影响,用DCTA或EDTA无氰直接络合滴定镁的方法。经分析多种牌号的铝合金标样,获得了满  相似文献   

5.
在有过量氢氧化氨的溶液中,铜(Ⅱ)形成深蓝色的铜氨络离子。其色深与铜浓度成正比,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4,铜量在65—90毫克/100毫升范围符合比尔定律。此显色反应的灵敏度虽低,但经增加取样量和加大吸收池厚度,可应用于黄铜中铜的差示光度测定。共存组份元素铅、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5种元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84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的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铜,铁及宏量元素钙,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组血清中锌,铁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中铜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7.
高吸水性树脂在铜锌微肥的水溶液经吸水、溶胀、过滤,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滤液中铜、锌含量,计算出高吸水性树脂对铜、锌吸持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2.1%~103.6%.  相似文献   

8.
肝豆状核变性病与人体内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理与人体内铜的关系,结合本实验室分析条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509名患者的24小时尿铜、血清铜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09名患者的24小时尿铜含量远高于正常人水平,血清铜含量低于正常人水平,经诊断证实这些患者患有肝豆状核变性病。本文进一步对这些患者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进行了分析,为肝豆状核变性病的成因、发展、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硬铝合金中铜元素进行测定,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并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经计算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硬铝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33%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17%(k=2)。  相似文献   

10.
以电解铜和铜–铬、铜–锆中间合金为原材料,通过真空熔炼和热锻加工工艺,研制了铜–铬–锆合金光谱分析用标准物质。将样品分成4组,每组85块后,采用金相检验和光电直读光谱仪进行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分析。从样品中随机抽取15块进行均匀性检验,经F检验表明,在9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样品均匀性良好;稳定性考察12个月,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内样品稳定性良好;标准物质样品经国内3家具有分析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协作定值,并评定了定值结果的不确定。铜–铬–锆合金标准物质样品中Cr,Zr元素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15%~0.036%,0.019%~0.033%(k=2)。该标准物质达到了国家标准物质的技术要求,可用于有关铜–铬–锆合金产品中铬、锆元素的方法校准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对氯偶氮氯膦与铜显色反应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铜与对氯偶氮氯膦(CPApC)的显色反应。在HOAc-NaOAc介质中,铜与CPApC形成了12的蓝紫色络合物,其ε628nm=1.93×104,铜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可不经分离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湿法冶炼产出的析出锌,经过冲床冲压脱模、马弗炉高温熔化、模具浇铸成型、车床切削等过程,于直读光谱仪上测定析出锌中铅、铜、铁、镉、锡、铝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认了仪器的工作条件、熔样器皿、熔样温度、析出锌取样位置,并对熔样铸锭后铅、铜、铁、镉、锡、铝的偏析情况进行了分析,铅最大偏差达到30%,经玻璃棒搅动后保温,铅的偏差消除,拟定了直读光谱法测定析出锌中铅、铜、铁、镉、锡、铝含量的方法,应用后可以快速出具分析结果,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铜螯合率测定光度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试剂对羧基偶氮安替比林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建立测定氨基酸铜螯合率的光度方法。在乙酸介质中,Cu2 与对羧基偶氮安替比林反应形成组成比为2∶1的蓝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2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3.03×104L·mol-1·cm-1,Cu2 的质量浓度在0~0.80μg/mL符合比耳定律。此外,显色体系有很高的选择性,大多数金属离子允许量在mg级以上。氨基酸铜螯合率的测定包括结合态和游离态铜的分析,由于在氨基酸铜的水溶液中加入对羧基偶氮安替比林试剂时,氨基酸铜被试剂立即分解并转化为稳定的对羧基偶氮安替比林铜配合物,因此,总铜量的测定不需消化样品而直接进行。游离态的铜经葡聚糖凝胶(G-15)吸附后,用稀HCl洗脱后按上述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14.
林荣会 《合成化学》2017,25(11):927-932
利用甲醛与硫酸铜还原反应,通过添加铜晶核,控制反应液的pH和温度等条件,在酚醛树脂合成体系内原位生成了球形、粒度分布30~50 nm的铜纳米粒子,制得铜纳米粒子改性酚醛树脂,其结构和性能经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和冲击试验表征。结果表明:与纯酚醛树脂相比,铜纳米粒子对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和韧性有显著影响,初始分解温度提高51 ℃,冲击强度可提高约52%。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品处理、干扰实验、方法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铜磁铁矿中铜、锰、铝、钙、镁、钛和磷含量的方法。试料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用盐酸溶解盐类,过滤,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滤液中铜、锰、铝、钙、镁、钛和磷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锰、钛和磷小于0.00085%,其它元素小于0.0054%,分析结果与分光光度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分析结果一致,8个实验室对5个水平样品进行协同实验给出了方法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小儿脑性瘫痪(CP)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测定了128例脑性瘫痪患者血钙、锌、铁、铜、镁含量,随机选择128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病例血锌、铜、镁均在正常范围,脑瘫组血钙56例、铁45例低于正常参考值,健康组血钙16例、铁11例低于正常参考值。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中血钙、铁、铜、镁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锌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脑瘫儿童血钙、铁、铜、镁含量均低于正常儿童,补充钙、铁、镁等可能有利于脑瘫康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样品处理、干扰试验、方法检出限、准确性和精密度试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磁铁矿中铜、锰、铝、钙、镁、钛和磷含量的方法。试料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用盐酸溶解盐类,过滤,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滤液中铜、锰、铝、钙、镁、钛和磷量。方法检出限:锰、钛和磷小于0.00085%,其它元素小于0.0054%,分析结果与分光光度法、XRF法和AAS法分析结果一致,8个实验室对5个水平样品进行协同试验给出了方法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18.
乳液和水类美白化妆品经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消解,粉类美白化妆品经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混合液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和铜的含量。在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下,铅和铜的质量浓度分别在9.0 mg·L-1和11.0 mg·L-1以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21.8μg·L-1和16.2μg·L-1。方法用于美白化妆品中铅、铜的测定,测得回收率分别在98.0%~102.5%和96.7%~105.0%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胃癌患者血清铜、锌水平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及分期的关系,对经病理确诊的110例胃癌患者血清铜、锌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Ⅳ期患者血清铜高于不足Ⅳ期患者,P〈0.05;分化不良型胃癌中Ⅳ期者血清铜高于不足Ⅳ期者,P〈0.05;分化型胃癌中Ⅳ期者血清铜与不足Ⅳ期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Ⅳ期患者中分化不良型胃癌血清铜高于分化型胃癌,P〈0.05;血清锌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病期间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猕猴桃根茎叶中微量铜钴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样经高氯酸、硝酸、盐酸分解,在pH6.8 ̄8.0的酒石酸铵介质中,利用铁的增敏作用,用乙酸丁酯萃取1-亚硝基-2-萘酚(NNP)-铜、钴、镍的配合物,在有机相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回收率在96% ̄106%,适宜于猕猴桃各部位微量铜、钴、镍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