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云  宋琪  龚娟  汪晴  郑吉  刘毅  刁庆春 《河南中医》2020,40(1):78-81
玫瑰痤疮发病原因与风、热有关,外受风寒之邪侵袭,内有热邪积聚,风热相搏,郁于肌肤,久而郁滞成本病,日久又可损伤血络,导致血瘀凝滞。肝郁为女子的基本生理特点,肝郁日久常生热、化火,郁热为本病的关键病机。由于长期的郁火上炎,熏蒸面部从而产生不易消退的潮红、红斑,故治以疏肝解郁、清火养阴,予化肝煎治疗,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刘瑞利  丁世芹 《河南中医》2022,42(2):293-296
目的:观察清心镇肝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治疗,研究组给予清心镇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  相似文献   

3.
“化肝煎”出自《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寒阵》之中,方由青皮、陈皮、栀子、丹皮、泽泻、白芍、土贝母组成。用治因怒气伤肝,气逆动火所致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本方善于解肝气之郁,平气逆散郁火,笔者以该方加减治疗月经病,其效卓佳,现举病例以阐其微。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着重介绍临床运用化肝煎加减治疗胸咽痞塞、气窜疼痛、烦热失眠、脘胁疼痛、气郁闭经、月经一月再行、指端麻木等多种疾病的病机特点及方药作用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肝郁化火证是中医情志致病理论的重要病机之一,其在临床各科均十分常见,病因多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致郁而化火.肝郁化火证的病机演变比较复杂,可伤阴,还可犯胃、刑金、扰肾、冲心、甚动风夹痰,形成更复杂的病机.肝郁化火证属于里实热证,治疗时除了清肝泻火,还要疏肝解郁.目前,对于肝郁化火证的基础研究,一般认为,肝郁化火时,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神经-体液代谢失调;交感神经机能偏亢;机体代谢旺盛,能量储备减少.肝郁化火证患者的易感因素可能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关系较密切,心理学也证实了TABP之人肝火证的易感性.本文就目前肝郁化火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其相关的现代本质研究进行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失眠效果理想,尤其是针灸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受到广泛采用。近年来由肝郁化火导致的失眠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系统地阐述目前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研究进展,包括体针疗法、头针疗法、电针疗法、刺络拔罐疗法、发泡疗法及多种疗法结合的综合疗法,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疗失眠效果理想,以其辨证论治、整体调整且毒副作用小为其特色及优势,受到广泛采用。近年来由肝郁化火导致的失眠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查阅近15年来的相关文献,系统地阐述目前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中药治疗概况,包括经方、自拟方、中成药及针药结合治疗,并探究常用方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9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组,针刺组予针刺治疗,中药组予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针药组予针刺配合龙胆泻肝汤治疗,2星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6.7%)优于针刺组(80.0%)、中药组(83.3%)(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下降更显著,针药组治疗后PSQI与针刺组、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用针灸和龙胆泻肝丸联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124例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联合组(62例)。124例患者均以龙胆泻肝丸治疗,62例联合组患者另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分析证候积分和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为98.39%,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和龙胆泻肝丸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和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钱丽芳 《四川中医》1999,17(12):51-52
江苏省名中医王益谦,业医60余载,精于内科,尤擅儿科,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现举其运用景岳化肝煎方治验数例,以飨同道。1失音徐××,女,57岁,农民。3年前因丧夫悲痛,突然失音,说话只见唇动,不闻一丝声音,代以手势示意,在当地医院医治1年无效,后来我院求治。经五宫科、神经科检查,诊断为功能性失音。苔薄黄腻,舌质红,脉弦。方造化肝煎加味:白芍、泽泻、山栀、连各10g,新贝母、青陈皮各6g,丹皮、柴胡、射干各8g,蝉衣、木蝴蝶各5g,夏枯草15g。服药4刺后,自觉舌根稍能转动并发出低音。方去夏枯草、泽泻,加括蒌、丹参各15…  相似文献   

12.
肝郁化火型失眠为临床中常见证型,笔者近年采用针刺治疗36例,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中医证型由多到少依次是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等,肝郁化火型失眠成为主要证型,多由情志失常而导致,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郁结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则不寐,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灼,扰动心神而不寐,或嬉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而不寐,或受惊吓,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七情过级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发生不寐。单纯西药治疗缺乏针对性,远期疗效不理想,且有一定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有独特优势,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内外结合疗法及音乐疗法等多种形式,均具有一定效果,但疗效判定缺乏统一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焦洁  张心海 《四川中医》2013,(12):20-22
张心海教授是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四川I省优秀专家。张师从事医疗、教学三十余年,理论基础扎实,I临床经验丰富,教学严谨,善于临床运用古方,选药精准。张师在诊治上注重辨证施治,治病求本,处方用药精,用量少,疗效甚佳,深受广大患者好评。笔者跟师体会尤深,现将其师运用化肝煎经验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不寐是指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古代文献中称其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当今社会,随着工作、学习压力加大,发病率特别是城市人群中发病率大为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6.
肝主疏泄,其病理变化集中体现于肝失疏泄,肝气郁而不疏,并由此衍生出动火、动血、血瘀、痰凝等病理变化,影响肌肤气血运行。化肝煎功用特点为解肝郁、平气逆,兼清郁火。黄莺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运用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方法,通过辨病辨证相结合原则运用化肝煎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气郁化火型、气滞血瘀型、肝火亢盛、破血妄行、气滞痰凝型皮肤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用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72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偏头痛病因复杂,不能以一种发病机制解释,因此产生了多种学说。如:神经源性炎症学说、周围及中枢神经感觉敏感化、神经元异常兴奋及电压依赖通道异常、皮层扩散性抑制、神经递质学说等,每一种学说都有相对可靠的证据。本病病机复杂,目前尚难以彻底治愈。如何减少复发,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本文着重探讨赵德喜教授运用和解止痛方治疗偏头痛肝郁化火证的临床经验。赵德喜教授在长期的临床过程,重新审视本病的特点,方证相应,本病符合《伤寒论》中少阳病表现,提出了偏头痛的病机关键是"少阳枢机不利"的学术观点。从六经辨证角度,以少阳病论治偏头痛,和枢机、解郁结,并以经方小柴胡汤化裁,拟定"和解止痛方"治疗偏头痛,自2005年至今积累6100余份病例中,偏头痛病人约2500例,均采用和解止痛法化裁而取得了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 胃次全切除后的残胃及吻合口,往往合并炎症存在,即为残胃炎。临床症状有胃脘灼痛、胀闷、口干口苦等症。笔者以化肝煎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效果,兹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有胃脘部灼痛,胀闷不舒,经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各种胃病之首。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中上腹部不适、饱胀、钝痛和有烧灼感,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较重;其次有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笔者自2009年2月~2009年12月以来采用化肝煎加减治疗本病33例,取得明显疗效,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2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