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糖肾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体重、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p27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该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①在抑制肾脏肥大方面,糖肾康组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②糖肾康组、依那普利组均能抑制肾组织p27蛋白含量的影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肾康预防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制作SD大鼠糖尿病模型。全部大鼠测血糖、尿糖及尿蛋白,并取一侧肾脏切片作HE染色及PAS染色,光镜观察,并在图像分析仪上测量肾小球面积、毛细血管丛面积及PAS染色阳性物质面积。结果①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蛋白尿,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增大,PAS阳性物质增多。②糖肾康组的尿蛋白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1)。③与模型组比较,糖肾康组肾小球及毛细血管丛增大明显(P<0.01,P<0.05),PAS阳性物质减少(P<0.05)。④两组间血糖、尿糖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肾康合剂可减轻STZ糖尿病大鼠尿蛋白、减少PAS阳性物质的沉积及阻止肾小球的肥大,无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保护糖尿病大鼠肾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5只大鼠除正常组(9只)外,其余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35 mg/kg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次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41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吡格列酮组和丹蛭高、低剂量组各10只。丹蛭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丹蛭降糖胶囊1.08、0.54 g/(kg·d)灌胃,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片10 mg/(kg·d)灌胃,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kg·d)灌胃。连续灌胃8周,测定血糖,血脂,留取肾脏,做肾脏病理及肾组织骨桥蛋白(OPN)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肾脏受损较重,而丹蛭高剂量组肾脏病变不显著,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基本清晰,丹蛭高剂量组病理改变程度轻于丹蛭低剂量组。模型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及肾组织中OPN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丹蛭高、低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和肾组织OPN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程度,有良好的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疗效,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OPN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肾胶囊对单侧肾切除加链脲霉素诱发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选健康雄性SD大鼠,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开博通组和模型+糖肾胶囊组,糖肾胶囊1.5g生药/kg,3.0g生药/kg,阳性对照药为开博通12.5mg/kg,模型对照组给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灌胃给药12周。12周后分别收集24小时尿液,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检查,取血做生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解剖动物取肾称重计算肾指数,观察大体颜色、大小。结果:1.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p<0.01),降低血清总胆固醇(p<0.05),改善动物一般状况。2.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肾功能,显著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p<0.05或p<0.01),降低肾系数,并显著减轻肾脏病理组织的病变程度。3.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降低血浆粘度(p<0.05)。结论:糖肾胶囊对单侧肾切除加链脲霉素诱发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有显著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肾功方(Fushengong decoction,FSGD)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Klotho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复肾功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1只。采用腺嘌呤含量为0.5%的饲料建立CRF模型,连续喂养21 d。模型复制成功后,所有大鼠改用常规饲料喂养;复肾功方低、中、高剂量组按照体质量分别以含生药4、8、16 g·kg^-1的复肾功方水煎剂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体积20 mL·kg^-1·d^-1,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30 d。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血清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含量;HE染色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Klotho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肾脏组织Klotho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病理损害明显,肾脏Klotho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肾功方各剂量组大鼠的肾脏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血清SCr、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大鼠肾脏组织Klotho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复肾功方能够降低CRF大鼠血清SCr、BUN的含量,减轻肾损伤,可能与上调肾脏组织的Klotho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番石榴叶总三萜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uang QT  Zhao JJ  Ye CL  Wang JR  Ye KH  Zhang XQ  Wang Y  Ye WC 《中药材》2012,35(1):94-97
目的:探讨番石榴叶总三萜(TTPGL)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模型组,番石榴叶总三萜低、中、高剂量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6 w。取血清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另取肾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升高;肾脏病理形态学显示:肾小球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腔变窄,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肿大、肾小囊变窄,肾小管水肿等。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TTPGL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P0.01或P0.05);同时,TTPGL给药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肾脏病理形态学损伤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番石榴叶总三萜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并对糖尿病肾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当归补血汤对气血双虚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环磷酰胺和放血法建立气血双虚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检测成功后模型大鼠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补血汤(DBD)高剂量组、DBD低剂量组、贝那普利(BN)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另选10只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当归补血汤前检测各组受试动物的血液学指标,灌胃给予当归补血汤8周后称量各组受试动物的体质量,计算肾体比,检测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液学等指标,并对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各组受试动物的血液学指标与给药前相比有显著提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DBD受试动物的体质量显著增加,肾体比显著减小,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有明显改善。结论:当归补血汤对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具有补气补血,控制肾脏肥大,改善肾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克煎剂对早期糖尿病大鼠TGF-β1/Smad4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克煎剂防治早期糖尿病肾保护作用的效果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10只)、中药预防组(10只)、中药治疗组(10只)、西药对照组(10只)。中药预防组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灌服糖克煎剂(18 g/kg);其余各组均在造模成功4周后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西药对照组予灌服贝那普利混悬液(1 mg/kg),中药治疗组给予灌服糖克煎剂(18 g/kg)。中药预防组共给药12周,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给药8周,均每日1次。实验结束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肾重、肾重指数、空腹血糖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HE染色、Masson染色及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内部传导分子Smad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肾重、肾重指数、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肾脏TGF-β1和Smad4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用药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预防组肾重、肾重指数、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蛋白排泄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脏病理变化以模型组最为明显,各用药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糖克煎剂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症状,并且下调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和Smad4的表达。说明糖克煎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通过高脂高糖饮食饲养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番茄红素5 mg/kg组、番茄红素10 mg/kg组、番茄红素20 mg/kg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每组16只。另取16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连续灌胃生理盐水,番茄红素各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分别连续灌胃相应剂量番茄红素和盐酸二甲双胍(200 mg/kg),每天1次,连续28 d。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7,14,28天测定各组大鼠胰岛素和空腹血糖水平。给药28 d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肾脏指数、24 h尿量、24 h尿蛋白量(UPro)及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通过TUNEL染色观察肾小球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番茄红素各组大鼠一般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以20 mg/kg组效果最为显著。番茄红素10mg/kg组灌胃第28天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番茄红素20 mg/kg组灌胃第14,21,28天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番茄红素20 mg/kg组灌胃第21,28天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番茄红素10 mg/kg组和番茄红素20 mg/kg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肾脏指数、尿量、UPro及血清BUN、SCr、UA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肾脏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中番茄红素20 mg/kg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番茄红素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和肾脏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其中以20 mg/kg组效果最为显著;并且番茄红素10 mg/kg组和番茄红素20 mg/kg组大鼠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番茄红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糖瘀平丸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GEs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糖瘀平丸对链脲佐菌素 ( STZ)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糖化终产物 ( AGEs)的影响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机制。方法 :对 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分别给予糖瘀平丸高剂量 ( 8g/kg·d- 1 )、中剂量 ( 6g/kg· d- 1 )及低剂量 ( 4g/kg· d- 1 )灌胃 ,对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 ,药物对照组给予水飞蓟素 ( 10 0 m g/kg· d- 1 )灌胃。处理 9周后 ,观察各组大鼠血糖、果糖胺及肾皮质 AGE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糖瘀丸平能降低血糖 ,对早期糖化产物果糖胺及肾皮质 AGEs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糖瘀平丸可降低血糖 ,抑制糖尿病大鼠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 ,提示其可能具有控制糖尿病发展 ,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诗平  刘康丽  葛茂功  张静  冯伟峰  孙升云 《中成药》2011,33(11):1854-185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24只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EGb761组和氯沙坦治疗组。EGb761治疗组大鼠予银杏叶提取物片[100 mg/(kg.d)]混悬液灌胃;氯沙坦治疗组大鼠予氯沙坦[10 mg/(kg.d)]混悬液灌胃;模型组予等量蒸溜水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8只予等量蒸溜水灌胃,治疗周期为30 d。在实验结束时,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进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量(24 h MTP)等检测,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和定量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测定肾组织ACE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EGB761组和氯沙坦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ACE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银杏叶提取片、氯沙坦均可增加ACE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能降低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减少24 h MTP,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CE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F-κB表达及血清中PDGF-β及ICAM-1的影响。方法取大鼠55只,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余为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采用链尿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35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120h后测血糖。造模成功后,再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和健脾方组,每组各10只。除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健脾方组按3.0g/(kg·d)、吡格列酮组按10m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按5mL/(kg·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测定血糖、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及血清中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β)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予健脾方后,肾组织中NF-κB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疗效与吡格列酮组近似。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PDGF-β、ICAM-1升高(P0.01);予药物后,健脾组与吡格列酮组中上述指标下降(P0.01)。造模后,模型组血糖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健脾方组与吡格列酮组血糖明显降低(P0.01)。结论健脾方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NF-κB的高表达,下调血清中PDGF-β及ICAM-1的水平,降低血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灯盏花素片对大鼠肾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0.45 mg/kg组、灯盏花素片5.5、11、22 mg/kg组。造模大鼠采用灌胃给药腺嘌呤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1次/d,连续30 d。末次给药2 h后,深度麻醉大鼠,取血,用于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含量;取出肾脏,检测肾脏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马松(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肾脏中Notch1、Jagged1、Hes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脏指数、血清BUN和Scr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BUN/Scr比值明显降低(P<0.05);肾脏组织HE染色见肾小管结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呈现蓝色阳性染色面积增加,肾脏中Notch1、Jagged1、Hes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灯盏花素片各组均能明显降低肾脏指数及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研究绞股蓝颗粒保护肾功能、抑制异常活化的糖尿病肾病肾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分子机制,并探讨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绞股蓝颗粒在临床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健康SD大鼠64只,体质量180-220g,雌雄各半,采用单侧肾切除加STZ注射法改良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F组:灌胃同体积9%生理盐水),其余随机分为5组:绞股蓝颗粒高剂量组、绞股蓝颗粒中剂量组、绞股蓝颗粒低剂量组、缬沙坦组、模型对照组。每组分别观察血糖、血脂、肾功能、24h尿微量白蛋白、肾脏肥大指数、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血浆及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以及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肾组织的表达等。结果:①大鼠一般情况:各给药组大鼠的精神状况、反应、毛色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②对糖代谢影响:除缬沙坦外(P>0.05),各给药组均有降低血糖代谢的作用;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③对脂代谢影响:高、中剂量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较为显著(P<0.05,P<0.01),高剂量组降脂作用第28d较第7d有明显优势(P<0.05);④对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TG)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大鼠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雷公藤多苷治疗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治疗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糖脲病大鼠模型,实验第4、8周末。测定大鼠体重、血糖、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24 h尿蛋白定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糖、BUN、Cr、24h尿蛋白定量在第4、8周末显著增加(P<0.01);雷公藤多苷干预后,上述增高的指标除血糖外与同时期模型组比较显著抑制(P<0.05或P<0.01);同时肾脏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雷公藤多苷能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抑制肾脏肥大并减轻其纤维硬化程度,明显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怡肾丸对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大鼠肾脏LC3及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6只)、UUO模型组(16只)、UUO模型+怡肾丸组(16只)、UUO模型+依那普利组(16只)。手术组大鼠游离并结扎左侧输尿管制备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只游离不结扎左侧输尿管。各给药组于造模当日开始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灌胃3周。于术后第3、7、21天分批处死各组大鼠,取血清及左肾标本,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及qRT-PCR法分别检测肾组织LC3及Beclin-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肌酐、尿素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肾功能上升速度缓慢(P<0.05);假手术组大鼠肾脏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高度扩张萎缩,小管基底膜变薄,间质区细胞大量增生及纤维化,并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治疗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胶原纤维沉积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LC3、Becl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阳振衰颗粒对心肾综合征大鼠心功能、肾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阳振衰组、依那普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阿霉素3mg/kg腹腔注射,每周1次,共6周建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3周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每次1ml/100g灌胃,温阳振衰组每次给予0.72g/kg温阳振衰颗粒灌胃,依那普利组每次给予0.9mg/kg依那普利片灌胃。每天给药2次,连续4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心肌及肾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率,检测心功能、肾功能及血清N端前脑钠素(NT-pro BNP)、肾损伤分子1(KIM-1)含量,检测心脏和肾脏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及mRNA表达,检测血浆外泌体定量,心脏、肾脏组织及血浆外泌体miR-155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肾功能损伤,心肌及肾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率增加,血清NT-pro BNP、KIM-1含量升高,心脏和肾脏p-p38MAPK蛋白、p38MAPK mRNA表达均升高,心脏、肾脏和血浆外泌体miR-155均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振衰组和依那普利组上述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P0.01)。结论温阳振衰颗粒可改善心肾综合征模型大鼠心功能、肾功能,其作用可能与增加外泌体miR-155抑制p-p38MAPK表达,从而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肾康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糖脉康治疗组(C组)、伊那普利治疗组(D组)、糖肾康治疗组(E组),每组10只.观察8周后,用RT-PCR检测各组肾皮质TNF-α mRNA的表达.检测体重、血糖、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重指数.结果:B组8周后出现体重显著降低(P<0.01);血糖、肾重指数、血BUN与Cr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皮质TNF-α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经过糖肾康8周的治疗后,体重显著回升(P<0.01);血糖、肾重指数、UAER显著降低(P<0.01);肾皮质TNF-α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糖肾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糖肾康下调TNF-α系统的表达,后者有抑制细胞肥大、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宝肾方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宝肾方治疗组(DB组)。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生化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肾组织CT-GF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肾组织CT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0.234±0.009)vs(0.146±0.007),P(0.01],而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0.146±0.006)vs(0.236±0.007),P(0.01],肾脏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血糖、胆固醇、血肌酐明显升高(P(0.01);和糖尿病组相比,宝肾方治疗组肾组织CTGF蛋白表达降低[(0.194±0.008)vs(0.234±0.009),P(0.01],而MMP-9蛋白表达升高[(0.175±0.007)vs(0.146±0.006),P(0.01],肾脏肥大指数降低(P(0.05),24 h尿蛋白、胆固醇、血肌酐降低(P(0.01)。结论:宝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肾组织CTGF和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内皮素-1(ET-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并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以探讨其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益肾汤大剂量组、益肾汤小剂量组、洛汀新组,每组10只。对照组行左肾摘除假手术,其余4组摘除左肾。1周后,各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益肾汤大剂量组灌胃1.0 g/mL;益肾汤小剂量组灌胃0.5 g/mL;洛汀新组0.33 mg/mL。对照组和模型组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4、8周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心脏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HE染色肾组织送病理科评价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ET-1及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各组大鼠BUN、SCr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比较:4周末时,模型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洛汀新组与益肾汤大、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8周末时,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洛汀新组与益肾汤大、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益肾汤大、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肾组织病理改变:肾小球增生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减轻,肾小囊腔轻度狭窄,治疗8周后益肾汤组较同期模型组减轻,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减少。3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和ET-1表达比较:4周时模型组TGF-β1、ET-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8周时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益肾汤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益肾汤大剂量组表达减少;益肾汤小剂量组、洛汀新组表达水平均高于益肾汤大剂量组(P0.01),益肾汤小剂量组与洛汀新组无差异(P0.05)。结论:益肾汤可通过减少TGF-β1和ET-1在DN模型组肾组织中的表达,减轻DN大鼠的肾脏组织损伤,提示益肾汤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部分的是通过调节TGF-β1和ET-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