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对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94例,根据有无血压晨峰分为对照组(无血压晨峰,n=43)和观察组(有血压晨峰,n=51)。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实验室检查指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 p65阳性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白天、夜间及晨峰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24 h、白天、夜间及晨峰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CAM-1、VCAM-1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 p65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于对照组,Gensini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晨峰主要表现为收缩压晨峰,而血压晨峰可导致血清ICAM-1、VCAM-1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 p65表达升高,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核因子kappa B(NF-κB)的活性及两者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之间的关系,探讨ACS预测和治疗的新思路。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入选对象外周血清sCD40L、MMP-9的浓度及PBMCs中NF-κB的活性。结果:ACS组外周血清sCD40L的浓度及PBMCs中NF-κB的活性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sCD40L水平、PBMCs中NF-κB的活性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及PBMCs中NF-κB的活性升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之一;CD40L、NF-κB可能通过促使MMP-9的表达增加而促使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关系.方法 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共81例.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ACS组50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选择同期CAG正常者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结合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标准比较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管腔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0.85±0.18、0.75±0.21和0.71±0.23(F=3.72,P<0.05);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无相关性(r=0.07,P>O.05).结论 ACS患者存在NF-κB的激活,且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DMs)表达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中的影响。方法提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得MDMs;分亚组用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干预;免疫组化法测定各亚组MDMs表达NF-κB亚单位P65(NF-κB P65),RT-PCR测定MMP-9和TIMP-1 mRNA的表达。分析比较ACS组与SA组间及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亚组间在表达NF-κB P65、MMP-9和TIMP-1 mRNA上的差异。结果罗格列酮干预使ACS组及SA组MDMs表达MMP-9 mRNA下调;ACS组MDMs表达NF-κB P65下调;对两组中MDMs表达TIMP-1 mRNA无影响。ACS组MDMs表达MMP-9 mRNA及NF-κB P65水平显著高于SA组。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MDMs表达MMP-9 mRNA及NF-κB P65水平显著高于SA组。罗格列酮干预可抑制ACS组外周血MDMs的NF-κB活性,在转录水平上抑制ACS患者和SA患者的外周血MDMs表达MMP-9;但不影响TIMP-1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5.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 - 9(MMP- 9)血清水平以及与冠状动脉内径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MMP- 9在冠心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诊断为冠心病者 32例 ,另选 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 ,用 EL ISA法测定两组之间血清 MMP- 9水平 ,并探讨 MMP- 9与冠状动脉内径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 MMP- 9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冠状动脉内径狭窄程度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浓度值呈正相关 (r=0 .6 0 1,P<0 .0 1)。结论  MMP- 9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KN)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FKN影响人单个核细胞表达NFκB过程与Ras/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细胞预处理后分为:空白1组、FKN 1组、FKN+Ras抑制剂组(FTI-277组)、空白2组、FKN 2组、FKN|p38抑制剂组(SB203580组)。分别于30 min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磷酸化p38及NF-κB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与空白1组、空白2组比较,FKN 1组、FKN 2组NF-κB和p38相对吸光度值明显增加(P<0.01),与FKN 1组、FKN 2组比较,FTI-277组、SB203580组NF-κB和p38相对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FKN可以使NF-κB表达和磷酸化p38增加;Ras/p38介导了FKN刺激单个核细胞引起NF-κB活化的增加;Ras/p38途径为FKN诱导NF-κB活化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98例冠心病病人(合并高血压28例,血压正常者70例)和78例非冠心病病人(合并高血压22例,血压正常者56例)的血清TGF-β_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心病血压正常组、高血压组、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_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高血压影响因素后,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_1水平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0.05)。TGF-β_1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及血管狭窄因素均可影响血清TGF-β_1的水平,且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血清TGF-β_1水平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血管壁核因子-κB/p65(NF-κB/p65)含量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胆固醇组(B组)和氯吡格雷组(C组)。酶法检测血脂;原位杂交法检测血管壁NF-κB/p65 mRNA表达;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MP-9及血管壁NF-ΚB/p65含量;组织形态学分析AS斑块/内膜面积比值及斑块最厚处内膜/中膜厚度比值。结果:B组和C组血清MMP-9、血管壁NF-κB/p65含量及 mRNA表达均较A组显著升高(P<0.05);C组较B组AS病变明显减轻(P<0.05),MMP-9、血管壁NF-κB/p65含量及 mRNA及p65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能具有一定抗AS作用,且抗AS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p65及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揭示白藜芦醇抑制脑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功能上调的分子机制及其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联系.方法 建立大鼠四动脉前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缺血后再灌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的变化;给予自由基清除剂白藜芦醇或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DTC),识别NF-κ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白藜芦醇对脑缺血MMP-9蛋白表达的调控.结果 脑缺血/再灌诱导海马脑区MMP-9蛋白水平和NF-κB核易位增加(P<0.05).PDTC能一定程度的抑制缺血后MMP-9基因表达(P<0.05).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脑缺血NF-κB核易位和MMP-9表达上调(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诱导MMP-9依赖NF-κB通路的蛋白水平增加,白藜芦醇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下调MMP-9的功能,继而阻断MMP-9激活介导的胞外基质降解及海马脑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家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MI后心衰模型组、BMSCs移植组。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兔AMI后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5-氮胞苷诱导、DAPI进行细胞标记。经透射电镜观察5-氮胞苷诱导的BMSCs。在AMI后14~21 d时,开胸移植自体BMSCs。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功能。采用ELISA检测血清MMP-9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于28 d检测心肌组织NF-кB、MMP-9 mRNA表达。结果①细胞移植后28 d,AMI后心衰模型组左室舒张未内径(EDD)明显超过正常对照组及BMSCs组,EF及FS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BMSCs组(P=0.005)。②手术后7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MI后心衰模型组、BMSCs组的血清MMP-9的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移植后28 d,BMSCs组的血清MMP-9的浓度比AMI后心衰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③BMSCs组心肌组织NF-κB、MMP-9 mRNA表达比AMI后心衰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④细胞移植后28 d时,EF与MMP-9呈负相关,与心肌NF-кB呈负相关。结论家兔自体BMSCs心肌移植可以抑制NF-κB活化,降低MMP-9mRNA表达,减轻左室重塑,改善AMI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核因子-κB(NF-κB)活性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流式细胞术快速、定量检测NF-κB的实验方法。方法将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同时设立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AMI组和UA组患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A组患者NF-κB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可快速、灵敏、特异地定量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B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见。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4例ACS,42例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及36例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和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分析NF-κB活性与sICAM-1浓度相关性。结果ASC组NF-κB活性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1),而且ACS血NF-κB活性与sICAM-1水平显著正相关。但SCHD组NF-κB活性和sICA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明显升高,NF-κB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标志,并可能通过上调sICAM-1表达而促发AC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水平、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的患者129例,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及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YKL-40浓度及NF-κB活性变化,并比较各组之间两指标的相关性。同时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脉病变程度,并与血浆YKL-40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YKL-40水平及NF-κB活性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YKL-40水平及NF-κB活性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冠心病组YKL-40水平与NF-κB活性、Gensin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517、0.297,均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YKL-40水平与NF-κB活性、Gensin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541、0.381,均P0.01)。结论:YKL-40及NF-κB可能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溶血磷脂酶(LPA)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LPA(0~10 μmol/L)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4 h,RT-PCR法测定MMP-9 mRNA表达,酶谱法检测MMP-9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蛋白NF-κB p65表达变化.结果 随着LPA剂量的增加,MMP-9表达及活性,核蛋白NF-κB p65表达逐渐增强,在LPA 1 μmol/L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减弱,LP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激活NF-κB,在转录水平促进THP-1细胞MMP-9 mRNA表达,增强MMP-9活性.结论 LPA可能通过激活NF-κB,在转录水平促进THP-1细胞MMP-9 mRNA表达,并增强其活性,促进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κappaB(NF-κB)/p65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并将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白细胞介素-10组,共培养24小时,对3组培养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非常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22±8)%vs(9±2)%,P<0.01].脂多糖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在白细胞介素-10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脂多糖组比较则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NF-κB/p65表达增高,而白细胞介素-10可下调脂多糖刺激下NF-κB/p65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核因子kappa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163例患者,冠心病患者103例,其中冠脉综合症患者7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2例,另60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作为对照。检测患者外周血浆NF-κB和MMP-9浓度。同时经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病变情况。结果:①冠脉综合症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较对照患者血浆NF-κB、MMP-9浓度明显升高,且冠脉综合症患者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脉综合症患者双支、三支病变患者血浆NF-κB较单支病变及对照患者明显升高,三支病变患者较双支病变患者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及对照患者血浆MMP-9浓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脉综合症重度病变患者血浆NF-κB较中度、轻度病变及对照患者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病变及对照患者血浆MMP-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MMP-9与NF-κB呈正相关;⑤Gensini积分与冠心病非传统危险因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hs-CRP、MMP-9、NF-κB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结论:NF-κB和MMP-9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尤其在冠脉综合症患者,随着NF-κB水平的增加MMP-9的水平增加更明显,NF-κB可能通过对MMP-9的调节在冠脉综合症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 ,研究核因子κB活性与C反应蛋白、斑块稳定型等的关系 ,以明确核因子κB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判断价值。测定入院时 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例高血压患者和 15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p5 0吸光度值 ,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 2周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p5 0吸光度值 ,并行血压、血脂、血C反应蛋白等检查。结果发现 ,入院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的核因子κBp5 0吸光度值为 0 .6 94± 0 .16 ,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入院两周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n =2 8)核因子κBp5 0吸光度值降低 (0 .15 7± 0 .0 5 9) ,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p5 0的吸光度值与血糖水平有正相关关系 (r=0 .5 12 ,P <0 .0 1) ,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有正相关关系 (r=0 .771,P <0 .0 1)。结果提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增高 ,可以反映斑块的不稳定型与破裂 ,并有助于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核因子(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方法以110例肾透明细胞癌术后蜡块为观察组,50例正常肾组织蜡块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中NF-κB、MMP-9和VEGF表达,观察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 NF-κB、MMP-9和VE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 1),NF-κB、MMP-9和VEGF表达与肿瘤体积、Fuhrman分级及TNM分期有关。肾透明细胞癌中NF-κB、MMP-9和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NF-κB、MMP-9和VE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三者均可以促进疾病进展。三者联合检测可能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内科确诊的冠心病病人200例为病例组,根据冠状动脉狭窄总积分分组,14分为重度狭窄组(50例)、8~14分为中度狭窄组(30例)、0~7分为轻度狭窄组(120例)。选择同期本院门诊正常体检者176名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Cr)、MMP-9、25(OH)D_3、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病例组MMP-9、Cr、TC、TG、LDL-C、FIB、UA、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_3、HDL-C、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组MMP-9、Cr、TC、TG、LDL-C、FIB、UA、hs-CRP水平高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25(OH)D_3、LVEF水平低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P0.05)。MMP-9与HDL-C、LVEF呈负相关,与Cr、TC、TG、LDL-C、FIB、UA、hs-CRP呈正相关(P0.05)。25(OH)D_3与HDL-C、LVEF呈正相关,与Cr、TC、TG、LDL-C、FIB、UA、hs-CRP呈负相关(P0.05)。高水平的MMP-9、Cr以及低水平的25(OH)D_3均为冠心病病人发生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清25(OH)D_3降低,MMP-9升高;高水平的MMP-9及低水平的25(OH)D_3均为冠心病病人出现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提取物对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分泌的作用,为开发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药的研发提供基础实验数据。方法以LPS损伤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MMP-9的含量;同时,采用NF-κB-RE基因转染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检测试剂检测细胞内NF-κB的变化,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筛选出提取物的有效组分。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2、3、4、6号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LPS作用后MMP-9的分泌,并具有浓度依赖关系;1、2、3、4、6、7号提取物对NF-κB信号通路具有阻断作用。结论四妙勇安汤部分提取物可抑制LPS刺激后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同时减轻MMP-9的分泌,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