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灸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灸疗仪器研制的启发。方法:从艾的药物特性,温热刺激,艾的光谱、光辐射特性、穿透效应来探讨艾灸的作用机制。结果:艾灸的作用是艾的药物特性和温热效应及非热效应的综合作用。结论:研制中医药现代化的灸疗仪器必须结合艾灸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设计一种可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位及关节艾灸的电控艾灸床,主要结构包括床板和艾灸箱。床板装在四角的支撑脚上,床板上开有若干与人体部位相对应的透气通道,床板下面装有开口朝向透气通道的艾灸箱;艾灸箱内装有水平的艾条固定网,网下设有电控推杆,可根据需要调节艾条与艾灸部位的距离;艾灸箱上部两侧壁配有卡体,卡体置于床板下面的活动卡槽内,构成可拆卸结构。电控多部位艾灸床设计科学、制作简单、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对人体多个部位施灸,艾灸效果好,舒适无烟,且可根据需要调节灸箱内艾条的高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迎香、印堂穴位注射,肺俞、肾俞和脾俞进行无烟艾条温和灸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半年评定疗效。结果:治愈32例,好转5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6.51%。结论:病位局部穴位注射配合背俞穴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艾燃烧生成物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大脑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6月龄雄性快速老化模型小鼠50只,其中SAM-R/1系10只作为空白组,SAM-P/8系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艾烟熏吸组、无烟艾灸组和常规艾灸组,每组10只.选取关元穴为治疗穴位,对小鼠进行艾灸干预.治疗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一种改良的自动控温的艾灸仪器,以使其安全、易推广。方法:分析当前常用艾灸仪器的缺陷,针对艾灸有灰尘、不能自动调节温度、操作不便、仪器昂贵、有烫伤风险等缺陷,设计了一种改良的可自动控制温度的艾灸仪器。结果:本仪器具有温度自动控制、艾灰处理集中、无烫伤风险等优势。结论:本仪器是一种操作方便、经济实惠、无烫伤风险、自动调控温度、易推广的艾灸仪器。  相似文献   

6.
冯氏热灸器是我们发明研制的新一代无烟热灸治疗器,是一种目前比较理想的大众化保健康复用品,经过一年不同人群使用证实,冯氏热灸器确实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热企器研制缘起传统的灸疗选用艾绒作为燃烧的材料,并一直延用至今。由于艾灸烟雾弥漫,使用操作不便,明火烧烫衣物或身体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隔物灸要反复更换,热量不易控制,放置移动麻烦,故人们一直在探索对灸疗方法进行改进,曾推出了不少灸疗用具,如灸盒、灸筒、调温艾灸器、无烟艾条、代灸膏等,但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即艾绒燃烧引起的烟雾和明火燃烧。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艾条支架行艾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艾灸的1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完成艾灸治疗总耗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自制艾条支架行艾灸治疗,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无烟艾灸器艾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艾灸治疗,3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及脂肪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艾~?温灸仪联合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较好,且子午艾R温灸仪无艾烟之毒,又有传统艾灸的全部功效,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常用艾灸和艾烟熏灸仪器艾灸灰烬不能自动去除、艾灸和艾烟温度难以稳定控制和调节、装置复杂成本高等缺陷,设计了一种艾灸烟、热分离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艾灰自动去除并保存在隔离网上;艾灸口温度维持在43~48℃(有效灸温)40 min以上,且无肉眼可见艾烟出现;出烟口温度在28~75℃之间可控,并无需外接动力设备即能实现艾烟有效排出。本装置具有艾灸口和出烟口温度稳定可控、艾灰自动去除收集、无动力艾烟分离等优势,可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用于艾烟熏灸、艾灸除烟等。  相似文献   

10.
传统艾灸存在三个问题:使用时处于燃烧状态导致容易烫伤、烟雾大导致不环保、以及使用不方便,解决以上问题有助于艾灸的传播。受熨法用布包裹加热材料作用于人体的操作方法启示,以艾绒加适量植物油后制作成含油艾条。这种含油艾条使用时可以用布或纸包裹后瞬间灭火,然后以熨法的操作方法作用于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由于使用时处于灭火状态,不再产生烟,而且以熨法操作可以灵活移动,所以相比于传统艾灸,这种含油艾条环保、安全、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设计一种能够解决家兔的固定与艾灸治疗同时进行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家兔固定箱和艾灸架,家兔固定箱与艾灸架为可拆卸式连接,能对家兔背部或胸腹部进行艾灸。艾灸架上设置艾灸器,艾灸器能在艾灸架上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可满足背部及胸腹部多条经络或多个穴位同时艾灸。艾灸器内置有艾炷或艾条,既保证了艾绒充分燃烧,又可防止艾绒掉出烫伤动物。本装置结构新颖独特,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是艾灸实验装置上的创新,有利于推动艾灸的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2.
乳蛾即西医之扁桃体炎。近2年来,我们用艾灸照海穴治疗此病,收到很满意。方法:选用药用艾条或用艾叶搓后自制艾条均可,点燃后在照海穴上熏灸,开始距离穴3cm 远,有热感后用雀啄灸,以局部温热感为适度,一般可灸5~15分钟。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石墨烯无烟艾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或住院的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烟艾灸组和常规艾灸组,每组30例。无烟艾灸组患者给予石墨烯无烟艾灸治疗,常规艾灸组患者给予常规艾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疼痛强度VAS评分变化情况,并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的水平。结果:无烟艾灸组有效率为96.67%,常规艾灸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典型症状及伴随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烟艾灸组治疗后伴随症状积分低于常规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NO的表达均显著降低,β-EP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墨烯无烟艾灸疗法能有效改变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虚寒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其治疗机理可能与降低胃脘痛患者NO的含量、提高患者β-EP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6,(7)
目的:研究艾灸烟雾化学成分,并对所测得的成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两种市售艾条(药艾条和清艾条)烟雾进行收集后制成二氯甲烷溶液,利用GC-MS联用仪进行了检测,并利用仪器工作站自带"自动质谱解卷积鉴定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了解析,进而对分辨出化合物的毒副作用或益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两种艾条烟雾共鉴定出165种化合物,其中药艾条120种,清艾条119种,两者共有成分74种;只在药艾条烟雾中检出的有46种,只在清艾条烟雾中检出的有45种。两种艾条化学成分相差很大,而单从化合物品种数来看,二者差别不大。艾灸烟雾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含有许多种高毒性甚至剧毒物质,也含有大量药用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香料等。结论:艾灸烟雾对一些病症有很好疗效,但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所以艾灸时间不宜过长,艾灸结束后应尽快离开艾灸环境。  相似文献   

15.
何婧  李璟  顾沐恩  李琪  王毅  陆佳婧 《陕西中医》2022,43(6):797-800
目的:探讨传统艾条隔姜灸和无烟艾条隔姜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传统艾条隔姜灸,观察组采用无烟灸条隔姜灸。比较两组皮肤温度-时间曲线、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学指标。结果:试验组穴位皮肤最高温度低于观察组(P<0.05),试验组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晚于观察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5.0%,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GAS水平升高,试验组PGⅠ水平升高(P<0.05)。结论:传统艾条隔姜灸和无烟艾条隔姜灸均可改善CAG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指标,但传统艾条隔姜灸适宜温度刺激时间长于无烟灸条隔姜灸,疗效更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艾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赋予艾文化新的内容,其传承形式和内涵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艾的生命力依然十分顽强。对"艾"在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属性,如艾与火、艾与儒家经典、艾与民间习俗、艾与灸、艾与灸疗法、艾灸疗法的形成和发展等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自制艾灸床薰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对河车路阙极段进行艾灸治疗,治疗组运用艾灸床用8段直径18 mm、长50 mm艾柱放于艾灸托盘上进行薰灸治疗,对照组运用4支直径18 mm、长200 mm艾条捆绑成一柱进行传统悬灸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资料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制艾灸床薰灸治疗可替代传统悬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前者艾烟少,灸感传导快,患者舒适易于接受,操作简单方便,不需手持,而且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等特点,有推广普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炷灸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血清、脑组织胰岛素(IN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每组15只。艾灸1组艾炷灸足三里穴+悬钟穴,艾灸2组艾炷灸百会穴+关元穴,艾灸3组艾炷灸腕背关节上1mm与膝髌正中上沿上2mm。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力,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及脑组织INS水平。结果:治疗前各组小鼠水迷宫各项指标及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造模组与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血清和脑组织INS水平较对照组、艾灸1组和艾灸2组升高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炷灸足三里穴+悬钟穴、关元穴+百会穴均能显著提高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降低外周循环胰岛素水平、提高脑组织的胰岛素浓度有关,具有延缓脑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设计一种艾灸足部使用的、可以调节温度、提高艾灸热量利用率、提高艾灸疗效的艾灸箱。方法:灸箱由箱体、"足"形防护网、"足"形框、艾条固定架、通气孔和温度计等部分组成。"足"形防护网用于固定足部,可避免艾火灼伤足部皮肤。"足"形框用于支撑"足"形防护网,及焊接艾条固定架。艾条固定架用于固定燃烧的艾条。通气孔和塞子用于调节灸箱内的温度。温度计用于实时监测箱内温度。结果:此灸箱可同时对足内侧、外侧、足背部、脚踝部同时施灸且艾灸效果好。结论:本灸箱结构独特、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是足部艾灸设备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艾条在不同距离施灸对大鼠"足三里"穴区局部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探讨动物艾灸实验中艾条规格和施灸距离的选择标准。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20组,每组6只。艾条直径分为0.5、0.9、1.2、1.8 cm,设置5种施灸距离(1、2、3、4、5 cm),每组选取其中1种规格的艾条在上述1个施灸距离上对大鼠右侧"足三里"穴区进行艾灸,施灸时间均为10 min,左侧"足三里"穴区不施灸作对照观察。使用红外测温仪每30 s扫描1次施灸穴区和对照穴区的皮肤表面温度并记录,对比各组大鼠的穴区皮肤表面温度变化。结果:施灸中,大鼠"足三里"穴区的皮肤表面温度总体表现为波动性升高,施灸穴区皮肤表面温度总体随艾条直径增加而升高,随施灸距离增加而降低。0.5 cm直径艾条在1 cm以上距离艾灸时的皮肤表面温度较难达到40℃以上;0.9 cm直径艾条在2 cm距离内施灸时穴区皮肤表面温度上升后能维持在43~55℃;1.2 cm直径艾条在3 cm以内施灸的皮肤表面温度可达到43℃;1.8 cm直径艾条在3~5 cm施灸的皮肤表面温度上升后能维持在43~61℃,距离1~2 cm施灸时的皮肤表面温度上升后可维持在71~93℃,并引起局部明显灼伤现象。结论:从艾灸过程大鼠皮肤表面温度变化考虑,在动物艾灸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规格的艾条,并控制适宜的施灸距离。0.5 cm直径的艾条施灸距离建议小于1 cm; 0.9 cm直径的艾条施灸距离以1~2 cm为宜;1.2 cm直径的艾条施灸距离以2~3 cm为宜;1.8 cm直径的艾条施灸距离以3~5 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