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DSA或临床证实的5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象特点,并结合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的重建显示方式,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的形态.结果 5例病例轴位及重建图象均能很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与DSA或临床结果相符.结论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DSA或临床证实的5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象特点,并结合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的重建显示方式,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的形态。结果 5例病例轴位及重建图象均能很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与DSA或临床结果相符。结论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1981~83年国外发表有关核磁共振光谱内容的文章与参考书共计221篇(本),其中有关医药生物学方面的占一半以上,说明核磁共振光谱已广泛地被应用于医学。核磁共振图象装置已从实验室阶段走向临床试验阶段,这种技术在许多方面优于 X-射线扫描仪,它不仅能显示形态结构,而且还可以显示原子核水平上的生物化学结构。X-射线扫描仪图象主要提供密度测量值,而核磁共振信号能显示出分子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的运动,因此核磁共振技术是生物化学和药学最常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2年用SCT-100N_2型CT扫描机以来,眼科共做CT检查73例,病例统计如下: CT检查能使密度差别小的组织或病灶显影,并获得不同扫描断层的薄层图象。眶区内的显影是由低密度的球后脂肪与不同CT值的眼球,视神经及眼外肌构成良好对比,故图象清晰,分辨力强,CT给眼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将我科已做CT检查病例介绍如下: 一、眼球突出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头颅 CT 扫描图象上对活体侧脑室体积的体视学研究,我们认为体视学方法是在 CT 扫描图象上估计活体器官体积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病历资料完整的髋臼骨折40例,分析其MPR、SSD、MIP技术获得的多平面和三维图象.结果 MPR、SSD、MIP重建图象清晰显示了40例共46处髋臼骨折.MPR能较好地显示骨折;MIP、SSD在显示骨折位置、范围、移位骨片等方面较佳;几者结合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结论 螺旋CT断层图象(2D)结合MPR、SSD、MIP是诊断髋臼骨折、指导治疗的有意义方法.  相似文献   

7.
CT环形伪影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图象的环形伪影是CT最常见的伪影。其形成原因复杂 ,本文对 10台CT ,4种机型的环形伪影95例进行分析如下。1 CT环形伪影构成比及原因1 1 校准文件失效 ,积分电路板参数变化 33例 ,占35%校准文件因使用时间过久。逐渐失效。这类伪影多为多环伪影 (多个同心圆 )。环的密度略低于或高于周围的图象密度。积分板某一通道参数变化形成的伪影为细单环伪影 (环宽 1mm左右 )。环的密度略低于或高于周围的图象密度。如果积分板的整个参数变化 ,则形成的环为多环 ,其环的密度略低于或高于周围图象。整个积分板参数变化。多为电路板老化。…  相似文献   

8.
电子显微镜照片一般都是黑白的,研究人员是根据照片上图象黑白密度的不同来分析样品的信息。由于不同信息的黑白密度差异甚小,而人眼对黑白密度的分辩能力又远低于对彩色的分辩能力,所以,非常希望将黑白底片转变成彩色照片,以增加图象中微细结构的可辩信息。目前将黑白底片转换成彩色照片的方法有许多种。例如,可使用电  相似文献   

9.
幻灯是教学和学术活动中广泛应用的工具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幻灯片制作方法、演示方式和保存方式,已逐步被计算机技术所取代。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其优点主要在于它本身具有强大的图象和文字处理功能,不但使幻灯片的制作和修改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90年起,即开始将CT视频反转技术应用于临床,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通过对500例次的CT视频反转影像和常规CT图象相比较,我们体会在下列方面优于常规CT图象:①在CT导向活检,CT导向下颅由血肿清除时,用反转像观察穿刺针转常规CT图象清晰,特别是胸部疾患的活检和颅内血肿清除时。②在骨关节疾患诊断时,CT视频反转图象可清楚显示骨折线,骨破坏病灶的境界,有无死骨,骨膜反应情况等。③在肺部显示支气管树的情况优于常规CT显象,特别是支气管扩张,移位,变形等。④对于混杂密度病灶,特别是在低密度背景下之高密…  相似文献   

11.
改良常规的甲苯胺蓝半薄切片染色为硼砂甲苯胺蓝染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染色步骤简捷、结构清晰、色调适度,改良后的方法可作为半薄切片染色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院显微镜室在电化教学小组的协助下,自制白昼投影机和显微投影机获得成功。它减少了教师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了教学效果。显微投影机是把切片放在投影机上,经过放大镜再放大到银幕上。教师按放大后的图象进行讲解,使学生看得清、容易懂,起到  相似文献   

13.
用CT高分辨率成象扫描检查颅脑外伤254例,分析其中42例硬膜外血肿和65例硬膜下血肿的CT所见。CT对血肿的定位、定性十分可靠,其可靠性的关键是与扫描机性能和用高分辨率成象以得到清晰的图象有关。图象能分辨出脑沟、脑回及白质十分重要,如发现病灶一侧脑沟闭塞再加相应区脑回、脑白质、侧脑室受压移位以至不等程度的闭塞,和中线结构移位,作者认为这些是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特别是等密度血肿的可靠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4.
白纹伊蚊监测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83~1988年对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指数监测,本区年密度等级在2~6级之间,而常年七、八、九三个月份的密度等级一般较高,如1984年高达六至九级之间。按世界卫生组织“密度在病疫上的价值”……密度等级共分九级,若超过五级的地区,将出现高度传播的危险性。由于本区四个街道地处闹市中心,人口流动量大,潜在危险很大,如果在六~九月份白纹伊蚊繁殖活动高峰季节,若有传染源进入,将会发生登革热流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与 X 线摄影诊断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灵敏的检测器(detector)测量通过人体的X线强度值,能检出微小的密度差别,从而识别普通 X 线照片无法显出的组织结构和病变。2.采用电轴位体层扫描装置,可以得出人体横断矢状和额面图象,这是普通 X 线摄影所不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16.
液晶热图象为近年来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上的一种新技术。液晶为液态晶体的简称,它具有液体的机械性能以及晶体的光学性能。它对温度特别敏感,临床上利用这一特点,检测乳房的表皮温度,由于乳房肿瘤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彩色热图象,根据不同颜色,判断肿物性质以  相似文献   

17.
前言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放射线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由新型的 x 线成象系统所获得的图象信息,为 x 线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同时,x 线诊断和治疗方面对照片图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 x 线影象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已是放射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技术问题。以前放射界是眼观照片的密度、对比度、清晰度、失真度等来  相似文献   

18.
X 线计算机横断层扫描(CT)简介CT 机主要由 X 线扫描装置和计算机系统构成,其工作程序概括为三个阶段:1.信息收集。X 线管从各个方向沿体内某一选定断面进行照射,然后由对侧的探测器测定透过的 X 线衰减量;2.影象重建。由电子计算机将扫描所得光量信息换算成图象,其间需磁盘作为中间储存手段;3.影象处理。通过诊断台,计算机可对图象作进一步处理,如调节黑白度,放大重点观察部位,测量病变直径、面积及密度并作图象摄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很多血细胞分析仪不仅能对血小板进行计数,同时还能测定血小板的体积分布图象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等指标。但血小板体积分布图象的临床意义,目前国际、国内报道较少。为此,近年我科将血小板图象的不同形状与血小板数量及功能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拟探索血小板图象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广义模糊吉波斯随机场的噪声图象分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吉波斯随机场分割模型的图象分割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广义模糊集理论,针对噪声大的模糊图象分割问题,重新定义了吉波斯场的集团势函数,将广义模糊隶属度引入势函数,建立了新的分割模型。在此基础上用条件迭代模式(ICM)法对图象进行了优化分割。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分割退化的模糊图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