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12月,我们在一位女性患者的颈部脓肿中分离出一株革兰阴性杆菌,经鉴定为山夫顿堡沙门菌。一、病例 患者女,42岁,有非何杰金淋巴瘤史。在化疗中,发现左颈部曾做淋巴结活检处有一4×5cm肿块,红肿,波动感明显。近20天来疼痛加剧,伴有发热畏寒,于12月15日入院。WBC15.2×109/L,N0.88,L0.12。脓肿中培养出山夫顿堡沙门菌,经药敏试验用敏感药物治疗,患者痊愈出院。二、细菌鉴定 无菌抽取脓液,接种于血平板,经35℃,24h培养,形成灰白色、圆形菌落,湿润,直径1~2mm。革兰染色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克氏双糖铁底层产酸产气、斜面…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以“发热待查”入院.入院后于治疗前抽取静脉血行常规血液细菌培养.37℃培养4天后,移种血平板,37℃培养24h 后生长,菌落直径2mm,圆而扁平,表面光滑,湿润,无溶血;涂片染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6 3岁 ,经本院检查确诊贲门癌 ,现有发热 ,体温 39 2℃畏寒 ,C反应蛋白 (CRP)为 33g/L ,提示感染存在 ,做血培养 2次 ,细菌鉴定均阳性 ,经鉴定为溶组织梭菌 ,现报告如下。培养特征 :抽取患者静脉血 5ml于血培养瓶中 ,经Bact/Alert12 0自动监测培养仪培养 ,36h仪器显示结果阳性 ,然后复种血平板 ,35℃培养 2 4 ,4 8,72h在血平板上均不生长(即无菌落出现 ) ;于是我们再次复种哥伦比亚琼脂血平板 ,巧克力平板 ,普通平板且放置于 10 %CO2 环境中 ,继续培养 ,结果在 2 4、4 8、72h之后 ,所有平皿上均未长出菌落。通过数次多种固体…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8月 2 3日我们从一位骨折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 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44K74(L)型(EPECO44K74(L)型 ) ,结果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患者 ,男性 ,37岁 ,因车祸造成腿部骨折 ,合并伤口感染化脓 ,入我院治疗。取伤口分泌物三次培养 ,均检出EPECO44K74(L)型 ,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1月后伤口愈合出院。2 细菌培养与鉴定 取脓性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SS平板 ,37℃ 2 4h ,血平板中长出灰白色、凸起、湿润光滑、边缘整齐、直径 3mm的不溶血菌落 ,SS平板中长出湿润光滑、边缘整齐的红色菌…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3月龄,因腹泻2 d收入我院感染科.入院时体温37 ℃,粪便呈脓血样.取新鲜黏液样大便直接接种SS、麦康凯及血平板,置36.5 ℃培养18~24 h,观察菌落形态,染色镜检,进行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小瑛  许慧 《华西医学》2002,17(1):126-126
患者女 ,8岁。因阴道分泌物增多二月余。口服多种抗生素未见效而就诊。查体 :患者体温 36 7℃ ,WBC5 4× 1 0 9/L ,阴道分泌物呈淡褐色。 3次阴道拭子培养均为福氏志贺菌 2a型。根据药敏结果 ,口服黄连素 ,局部用环丙沙星联合治疗 ,患者分泌物减少 ,两次阴道拭子培养均为阴性。细菌鉴定 :阴道拭子接种于营养肉汤中 ,35℃增菌 2 4小时后转种血平板及中国蓝平板 ,35℃孵育 2 4小时。血平板上长出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中等大小的菌落 ;中国蓝平板上长出边缘整齐、无色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 ;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生化反…  相似文献   

7.
我院小儿科于 1 999年 1 0月收住 1例初诊为发热腹泻患儿 ,入院后从粪便中分离出发酵乳糖不产生硫化氢的非典型鼠伤寒沙门菌。此后半月内小儿科 1个月~ 3岁住院婴幼儿 1 0例发病 ,且均为非肠道病入院。入院后 2~ 4d开始腹泻 ,粪便培养和药敏结果均与初发病例相同。一、培养鉴定 新鲜粘液便接种 SS平板 ,37℃温育 2 4 h生长出中等大小、半透明菌落。克氏双糖底层及斜面均产酸 ,不产硫化氢 ,不产气。生化反应 :O- F试验为 F型 ,乳糖采用单糖发酵管 2 4 h内均为阳性 ,动力、硝酸盐还原、麦芽糖、甘露醇、木糖、山梨醇、赖氨酸、鸟氨酸、M…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一败血症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产单核李斯特菌。患者男,50岁,1997年3月因发热入院。取静脉血接种于葡萄糖肉场,经35℃24h,肉汤变混浊;转种于血平板,35℃24h后,见灰白色菌落,呈圆形、光滑、直径1~2mm、有狭窄的卜溶血。涂片染色为革兰氏阳性短小杆菌,成双排列。生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一患者痰中检出一株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鲍氏不动杆菌(A。Baumanii)。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72岁,2000年4月因咳嗽咳痰发热入院,诊断为肺炎,住院期间痰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据药敏试验结果给患者用丁胺卡那霉素及综合治疗措施,一周后治愈出院。 2 细菌学鉴定 取患者痰液接种血琼脂平板37℃24h,菌落灰白色,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镜检为G-球杆菌;本菌葡萄糖,硝酸盐  相似文献   

10.
1991年9月,我们先后2次从一例男性、81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尿培养中,均分离出克柔氏念珠菌,其菌株鉴定程序如下.取中段尿,接种在血琼脂平板,经37℃18h 培养,呈针尖样湿润菌落,42h 后,菌落呈扁平状、白色,不透明;在TTC 沙保弱氏琼脂培养基中,菌落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1月,我们从一例胆总管结石伴腹膜腔积液患者的血、胆汁、腹腔积液三种标本中同时分离出芳香黄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一、病例 患者男,60岁,急性腹疼伴高热入院,血培养连续两次分离出芳香黄杆菌及大肠埃希菌。行胆总管取石手术时见腹腔有黄色积液约250ml,取此液及胆汁作细菌培养,结果与血培养相同。经敏感药物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治疗,血培养转阴,痊愈出院。二、细菌鉴定 血液经肉汤增菌后转种血平板,胆汁及腹腔积液直接种血平板。37℃24h后血平板上均生长出两种菌落,一种为黄色、圆形菌落,直径约1.5~2.5mm、凸起、光滑、湿润、边缘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M—H琼脂鉴别葡萄球菌和真菌(酵母菌)。血平板上18—24h的培养物,通过菌落形态和染色后的细菌形态很难区分葡萄球菌和真菌(酵母菌),方法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葡萄球菌有抑菌圈,形成菌苔:真菌没有抑菌圈,形成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大的单个菌落,革兰氏染色为大的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瓜子仁形)。结论通过M—H琼脂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可以明确地鉴别葡萄球菌和真菌的低龄培养物。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1999年3月份从一男婴脑脊液中分离培养出费劳地枸橼酸杆菌一株。一、病例 患儿男,3个月,因腹泻、高烧、抽风入院。血WBC11.0×109/L,N0.70,L0.30。脑脊液外观微混,潘氏试验( ),WBC15×106/L(单核0.67,多核0.33),氯化物100.8mmol/L,糖0.01mmol/L。入院后第二天抽取脑脊液,分离培养出费劳地枸橼酸杆菌,给予敏感药物治疗,两周后痊愈出院。二、培养特性 取脑脊液离心沉淀物接种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置5%CO2下,35℃24h。在巧克力平板上长成灰色、中等大小的菌落,表面光滑、湿润、凸起。在血平板上的菌落为灰白色、稍凸起、光滑湿润…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男,23岁。外伤,颅底骨折,50%体表面积损伤。入院时神志清、烦躁、无呕吐、无抽搐。T36.5℃,P80次/min,R19次/min,BP100/70mm Hg,WBC9.8×109/L,其中L0.134、N0.794、M0.072,Hb125g/L,RBC3.86×1012/L。给予导尿、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入院后10d病情加重,连续2d从尿中分离出阿萨丝孢酵母,菌落计数为105cfu/ml,给予氟康唑静滴,病情逐渐好转,尿培养转为阴性。细菌鉴定:无菌取中段尿接种血平板及沙保弱培养基,35℃培养24h,血平板及沙保弱培养基上长出白色、中等大小菌落,菌落中心凹陷,外周为短绒状,革兰氏染色及KOH湿片观察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一例内科发热女性病人及另一例泌尿外科女性病人的中段尿进行培养,结果培养出纯腐生葡萄球菌.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培养与鉴定用定量接种环挑取一环,接种于羊血琼脂平板,(?)5℃培养24h,两例菌落计数均大于10万/ml.纯培养:在血平板上菌落为白色、光滑、湿润、圆整、  相似文献   

16.
现将我院1996年至1999年期间引起乳腺感染的278株革兰阳性球菌种类及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实验菌株我院就诊的乳腺感染患者,由临床医师用75%酒精消毒患者乳头,再用无菌棉拭子在患者乳头处取分泌物,立即送检。1. 2细菌分离和鉴定标本接种于一块血平板, 35℃ 24 h,生长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及生化反应。1.3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药敏纸片、药敏平板每周均用标准ATCC质控菌株监测,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2结果2.1菌种分类引起乳腺感染的…  相似文献   

17.
赵艳 《临床荟萃》2007,22(24):1771-1771
患者,男,5岁,于2007年7月8日皮肤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后发展为水疱疹(黄豆大小),伴有皮肤瘙痒。私人诊所考虑“水痘”,给予“阿奇霉素、尼美舒利(颗粒)、利巴韦林、抗病毒口服液”口服,2天后出现发热,体温38.1℃,并出现大水疱(杏仁大小),且其周围多处表皮大片状松解、坏死、脱落,面积4cm×6cm,疑似药物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7×109/L,中性粒细胞0.61,淋巴细胞0.31,嗜酸性粒细胞0.03,疱液血平板细菌培养20小时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水痘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G均敏感。该患者…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连续三次从一名19岁男性,因左侧胸痛伴咳嗽、咳痰、发热3月余、带有黄色恶臭味并混有血丝的痰中,分离出鼠伤寒杆菌,其鉴定结果如下.1.将痰液接种于5%的脱纤羊血琼脂平板上,同时接种肉汤管.经37℃24h 培养后,血平板细菌生长旺盛,呈中等大小、湿润、半透明菌落.肉汤管中呈均匀混浊.移种于SS 经18h 培养后多数菌落呈半透明、淡黄色、菌落中心呈黑色.涂片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2岁,原患风湿性心脏病,近数月左胸疼痛,间歇性发热38℃左右,畏寒。临床诊断为心内膜炎,血培养检出普氏消化链球菌,患者经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好转出院。菌株的分高鉴定患者静脉血于Hemoline双相培养瓶37℃培养5天后,培养液微混,转种两块血平板,分别放需氧和无氧环境37℃24h,前者无菌生长,后者长出纯菌落直径0.5mm左右、圆形、凸起、光滑、灰白色;48h后。苗落增大并出现草绿色溶血环。徐片染色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或集聚成小堆。虽多数菌着复红色,但KOH溶液的拉丝试验仍为革兰氏阳性菌反应,并对万古霉素呈高…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9天。因发热抽风两天于1985年8月10日以新生儿破伤风入院。15日做血及脐分泌物培养。脐分泌物因涂紫药水,没有培养出细菌。血培养于17日转种血平板.次日获纯培养。生成光滑、湿润、边齐、稍扁平、乳白色中等菌落。涂片染色为革兰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