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因某些原因如动脉粥样硬化、外伤或大动脉炎等原因所致的动脉瘤样病变.临床上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易被忽视;重者可产生压迫症状,当瘤体破裂出血时可引起大出血而死亡.可通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治愈,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因此术中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deyⅢb型)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的临床疗效和围手术期的监护效果。方法10例患者术前给予绝对卧床、降血压、镇痛等综合治疗。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4~12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恰当的治疗、手术前及手术后严密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多种影像学检查,获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解剖学资料,术中在DSA监视下对1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了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术后行螺旋CT检查,观察手术疗效以及有无内漏、移位和人工血管内支架塌陷等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内死亡患者,无术后截瘫患者,术后2例发生内漏,3例有上肢乏力症状。结论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夹层动脉瘤系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动脉壁内膜破裂并在内膜与外层之间,由于血液体力学的压力沿此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病变主要局限在升主动脉或降主动脉,但也可广泛涉及整个胸主动脉、降主动脉及分支血管。此病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易发生动脉瘤破裂而死亡,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主动脉带瓣管道移植及人造血管置换术。但手术复杂,转流时间长,术后护理要求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0例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各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在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许浏  钟征翔等 《嘉兴医学》2000,16(4):206-20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开窗术治疗一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果:手术成功,无并发症,随访近半年无不适。结论:开窗术是一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瘤既不是真性动脉瘤,也不是假性动脉瘤,而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内膜与中层的损伤,血管沿撕裂的内膜在中层形成血肿,并将动脉壁剥离成两层,形成不同范围的中层分离膨胀。该病起病急剧,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胸痛,休克和压迫症状,预后险恶,发病24h内死亡率40%。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70%病人存在)和囊性主动脉中层坏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本院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治疗患者行整体护理。结果 4例患者均获手术成功,1例不明病因于手术后第3天死亡,1例合并急性动脉瘤,术后再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其他2例术后15d康复出院,合并急性动脉瘤者第2次术后20d出院。术后分别于3个月~6个月CT追踪随访,未发现移植血管移位,无内瘘现象,患者血压稳定,身体状况及日常生活均正常,自我护理能力强。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渗入主动脉壁损伤其中层并在中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血肿,并可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导致心血管严重损伤的一种急症.临床上常出现剧烈疼痛、休克及压迫症状,夹层动脉瘤向外膜撕裂则发生大出血,通常破入心包和胸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1].我科于2011年6月29日收治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经过施行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隔绝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杰贤  季文进  宋兴荣  罗沙 《广东医学》2006,27(12):1869-1870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麻醉处理。方法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21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3例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18倒采用单纯静脉麻醉,术中以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结果术中麻醉平稳,无控制性降压引起的并发症,术毕患者均清醒回病房。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中以咪唑安定、氯胺酮及复合异丙酚维持静脉全麻.加强麻醉管理可使该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管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3年4月行腔内隔绝术手术治疗的8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管理的情况,其中5例患者先行颈部血管搭桥,再行腔内隔绝术。结果7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结论整体化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治疗方案更好地实施,改善患者的住院体验,提高满意度,使患者很好地配合临床治疗,促进患者全面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2.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以及评价其效果。方法:采有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对手术时机、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后5例夹层动脉瘤的假腔立刻消失,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大动脉瘤具有安全、创伤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开展腔内隔绝术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陶建双  王俭 《新疆医学》2007,37(3):145-14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最常见与最危险的主动脉急性疾病,其自然经过十分险恶。我院心外科自2004年12月开展(Bentall)主动脉根部替换+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支撑型人工血管“象鼻”手术以来,共对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yⅠ型1例,DebakyⅢ型2例)患者进行了此种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其技术专业性强,病人病情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8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治疗经过。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85年8月~2003年8月,对8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行手术治疗。及时准确闭合主动脉窦瘤破裂及矫正合并心内其它畸形。其中窦瘤切除修补术35例,窦瘤切除加房、室间隔修补术3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不予处理,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悬吊成形术,重度主动脉瓣不全宜行置换术。结果:全组围术期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纵膈感染心脏大出血;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余患者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均痊愈出院。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及时手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钟小娟  李英茹  朱颖  郑莹 《海南医学》2013,24(2):305-307
目的总结主动脉置换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主动脉置换手术,术前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做好病情观察、疼痛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加强呼吸系统管理、循环系统管理及营养支持。结果 39例患者中35例康复出院,占89.75%,4例术后死亡,占10.2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病情重,术后死亡发生率高,围手术期有效的处理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窦瘤破裂,又名valsalva窦动脉瘤破裂或主动脉心脏漏,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脏畸形。我院自1991年2月7日-2007年1月1日,共施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手术51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分析手术方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  相似文献   

18.
常青  王文英 《新疆医学》2004,34(5):69-7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裂,在内膜和中外层间有血流通过时,压力导致大血管纵向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夹层动脉瘤是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疾病,如未能及时准确诊断治疗,其后果严重。我院自1998年4月-2004年8月共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16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腔内隔绝术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回顾与分析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采取腔内隔绝术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手术以后恢复情况较好,手术1 d到2 g以后采取腔内修复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在手术7d到10d以后出院,无死亡情况。对患者进行6个月到24个月的随访,其中胸痛患者1例,采取对症处理以后症状缓解,其他患者情况良好,没有夹层剥离或者是内漏状况。结论腔内隔绝术疗效理想、术后恢复较快、对患者造成创伤小,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采取血管旁路移植术联合腔内隔绝术,能使腔内隔绝术适应证得以扩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自1985年1月-2004年5月对3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行手术治疗,及时准确地修补主动脉窦瘤及矫治合并的心脏畸形。对有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病例,轻度不予处理,中度行成形术,重度行主动脉瓣膜替换术。结果 早期无死亡。1例术后早期发生主动脉窦瘤残漏,再次手术修补康复。术后随访3个月-19年,随访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NYHA)。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同时矫治合并畸形,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