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影响评价模型是建立在对区域性海面-地面升降运动及其相应的海陆关系演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虚拟试验及动态监测、预测基础之上的一种未来海面上升影响预估模型,它为抵御未来海面上升对沿海低平区域的潜在威胁,提供可供决策参考的定量化的空间和属性信息。与以往的海面上升影响预估方法相比,设计的模型在GIS软件平台上进行开发,采用菜单式用户界面,可以就预估的海面-地面系统变化所导致的综合影响进行快速的动态评价,并且在评价中考虑了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差异性以及经济产值的时空分布差异性。用该模型对太湖流域地区进行了模拟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浙江沿海岛屿众多,其高程基准一般采用当地平均海面。国家标准《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90)明确规定:远离大陆的岛礁,其高程基准可采用当地平均海面。近几年来,对平均海面的研究和应用,已大大超出了大地测量学和海洋学的范畴。研究并了解当地平均海面的变化及其对岛屿高程精度的影响,对进行沿海岛屿调查测量是有积极意义的。 经过一代又一代测绘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国家三角点已控制了沿海各地;特别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维高分辨率大气边界层模式(OSUPBL),模拟了南海海面低层大气,得到高分辨率的海面低层大气的各种气象要素及界面通量和能量平衡关系,并将模拟结果和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观测结果和日本气象厅(JMA)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指出,OSUPBL模式模拟得到的海面大气边界层的风速、温、湿垂直廓线,大气边界层高度以及海表面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感热、潜热通量、净辐射和海面热收支等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基于加密的非结构三角网格,以Holland模型风场叠加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海面风场构造的合成风场驱动第三代浅水波浪数值模型(SWAN)对2017年影响闽东海域的"纳沙"和"泰利"台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运用浮标站的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风速、有效波高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合成风场能较好地模拟台风期间的风速变化过程,SWAN模式能够合理地再现闽东沿海台风浪的时空分布特征.由模拟结果可见:台风"纳沙"中心越过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北部海面,受海峡地形的约束,其波浪场呈NE—SW向椭圆状分布,北部海域的浪高大于南部,闽东沿海遍布大范围的巨浪到狂浪;超强台风"泰利"未登陆闽东,当其台风中心与大陆的距离最近时,海面波浪场分布与台风风场结构一致,台风中心附近海域为14 m以上的怒涛区,巨浪遍布于闽东沿海.研究结果可为闽东沿海台风浪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走航式海面遥感参数自动观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合卫星遥感数据与实测数据之校验,研制了走航式海面遥感参数自动观测系统,既满足了改善遥感数据精度的需要,又可为传统海洋学研究(海面微结构,海面温度与各种海面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等)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数据,独特的自校设计,保证了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台风影响下渤海及邻域海面风场演变过程的MM5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装有 L inux操作系统的 PC机上运行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 NCAR)的非静力中尺度大气模式 MM5。运用 MM5的嵌套功能 ,以 30 km水平分辨率对台风 KAI- TAK( 2 0 0 0年第 4号 )影响渤海海区的时段进行数值模拟 ,同时给出了水平分辨率为 10 km的嵌套区内逐时的渤海海面风场。通过对台风中心位置、中心气压、风速分布与雨区分布等要素的模拟结果与实况的比较 ,证实该实验对台风过程的模拟较为成功。嵌套区内渤海海面风场也明显体现出了地形影响的特征。并尝试以T10 6格点资料的三维客观分析场结合高空及地面观测为模式提供初值场 ,6h/次预报场为模式提供时变边界条件 ,对渤海海面风场进行了 2 4 h时预报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趋势浅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GIS技术功能、应用及GIS硬件、软件、数据及模型4要素论述了信息时代GIS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地理信息系统(GIS)认识和发展趋势的争论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无闻 《海洋信息》1998,(2):22-23
海洋水文(如海流、潮流、潮汐、水位、海浪等)信息和海上天气信息在沿海存在广泛需求,拥有大量用户。例如,海上航运业需要有关水位、海流、海浪、风和海雾等信息,以保证航行安全,提高航运效率;为了有效地清除海面油膜和其他污染物,需开展海面油膜及污染物运动预报,并获得污染海域海流和海浪数据;因为幼鱼  相似文献   

9.
应用水文资料计算中国近海海面地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近海存在着海水密度变化与海面地形相关的规律,以及华南沿海(包括厦门)由于大气扰动使沿岸平均海面升高的现象,研究了多年水文资料计算海面地形、日水文资料计算海面地形、一次水文资料计算海面地形的有关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结果,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沿岸多年来已有的当地平均海面高程资料和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联测成果,分析并研究了福建沿岸主要验潮站的当地平均海面的高程情况和变化趋势,对福建沿岸当地平均海面的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阐述了福建沿岸与浙江、广东沿海平均海面高程的连续性和与我国海区平均海面高程的一致性,论述了当地平均海面高程的应用方法,以解决福建沿海海岸地形图和水深图的基准统一及高度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结合GPS、RS、GIS技术的特点,分别阐述了它们在海岸带调查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即如何利用GPS实现岸线定位和剖面地形测量;如何利用RS技术实现海岸线提取、海岸带地表形态观察与分类、岸滩冲淤动态调查;以及如何建立海岸带空间数据模型,从而在GIS中实现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接着根据3S技术的发展趋势,简述了3S集成技术,并初步探讨了其在海岸带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海域勘界的理论方法,在“3S”技术支持下,以天津、河北勘界为例,探讨了建立省际间海域勘界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实践证明,利用“3S”技术建立省际间海域勘界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是一条可行的途径,“3S”技术是勘界工作的重要辅助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通过海岸海洋地貌调查获得的数据急剧增长。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不同学科、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分析和表达已成为当前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重点。系统介绍了GIS技术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新的方法体系,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表达四个部分,重点研究了GIS空间技术、海底地形建模和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解译海洋地学,探索陆海交互作用中隐含信息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沿海城市规划、海港选址、大陆架岛礁地貌环境研究的具体实例中,研究范围从陆到海涵盖整个海陆交互作用带,为海岸海洋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及外交权益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支持。通过上述方法体系与应用研究说明,以GIS为核心建立的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使传统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范围、内容及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多源数据信息的精确解译和成功应用必须同时具有空间信息学和地貌学专家知识。  相似文献   

14.
应用模式输出统计的逐步判别方法,对山东南部沿海4~7月海雾出现作24h的判别预报。候选预报因子包括:日本数值预报传真图、近岸台站的观测、经验设计因子及其一些组合因子。对1993年4~7月独立资料,进行试报检验,结果表明,预报准确率达77%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pObjects组件的海岸带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最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组件式 GIS软件 Map Objects2 .1和编程工具 Visual Basic6 .0对海岸带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思路、对象类型、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等做出讨论 ,并对海岸带地区的矢量与栅格数据在 Map Objects2 .1中的配准以及编程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Map Objects2 .1由于其灵活、高效、独立性强、兼容性强等特点可以有效管理海岸带数据 ,为海岸带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raphic 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iques, the traditional work mod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hinese Marine Safety Administration Bureau (CMSAB). Aiming at the separation of chart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 new idea that is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is presen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Office Automation (OA) and Spatial Database Management (SDM) advanced techniqu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workflows in CMSAB. To realize information sharing, a mixed mode with Browser/Server (B/S) mode and Client/Serve (C/S) mode are adopted. Based on the above ideas and strategies, an integrated system named Hydrographic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YPAMIS) was developed. The whole workflow and three subworkflows including survey management workflow, production workflow, and quality control workflow of are outlined after re-engineering the CMSAB organization. Some design principles and key techniques of the HYPAMIS including the cooperation of GIS and MIS, object-oriented spatial data model and management, data management based on database, and security control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 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s introduced briefly. Finall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and future work is given.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raphic 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iques, the traditional work mod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hinese Marine Safety Administration Bureau (CMSAB). Aiming at the separation of chart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 new idea that is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is presen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Office Automation (OA) and Spatial Database Management (SDM) advanced techniqu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workflows in CMSAB. To realize information sharing, a mixed mode with Browser/Server (B/S) mode and Client/Serve (C/S) mode are adopted. Based on the above ideas and strategies, an integrated system named Hydrographic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YPAMIS) was developed. The whole workflow and three subworkflows including survey management workflow, production workflow, and quality control workflow of are outlined after re-engineering the CMSAB organization. Some design principles and key techniques of the HYPAMIS including the cooperation of GIS and MIS, object-oriented spatial data model and management, data management based on database, and security control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 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s introduced briefly. Finall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and future work is given.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福建省海洋生态灾害防控的业务需求,开发海洋生态灾害防控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该系统采用B/S架构,借助GIS技术,以Web方式实现,包括赤潮、溢油和水环境异常3个子系统,可快速和规范化地实现对3种主要海洋生态灾害的应急监视监测、模式预测、应急处置和辅助决策支持的信息化全流程管理,可全面提高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灾害应急响应能力,有效减轻海洋生态灾害损失,为福建省海洋生态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岸带信息管理系统与风暴潮预警子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鹰  李红 《海洋预报》2000,17(2):64-72
使用GIS工具软件MapInfo的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及可视化开发语言Delphi,初步完成了江苏省海岸带信息管理系统及风暴预警子系统的开发。结果表明:(1)研制的风暴潮预警系统有较好的可操作性;(2)应用GIS技术与风暴潮数值预报等应用模型相结合是实现风暴潮预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海岸带开发与保护是我国保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莱州湾为示范区 ,利用 GIS技术建立海岸带空间要素分析查询系统 ,旨在为实施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构建一个高技术支撑的信息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