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魏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师夷”思想,将“制夷”与“强国”有机结合起来,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先河。他提出“去人心之积患”与“筹夷情”思想,促进观念的近代化;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的主张,促进外交的近代化;提出“师夷之长技”的思想,促进军事的近代化;主张创办新式工业企业,萌发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向往西方民主制度,萌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此外,他还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魏源的“师夷”思想,在中国乃至亚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魏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师夷"思想,将"制夷"与"强国"有机结合起来,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先河.他提出"去人心之积患"与"筹夷情"思想,促进观念的近代化;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的主张,促进外交的近代化;提出"师夷之长技"的思想,促进军事的近代化;主张创办新式工业企业,萌发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向往西方民主制度,萌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此外,他还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魏源的"师夷"思想,在中国乃至亚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学东渐记>是展示容闳社会和教育思想以及历史贡献的重要窗口.从事"西学东渐"事业和促进中国文明富强是他终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以图实现"维新中国"的人生志愿.这种社会理想贯穿于他所从事的社会、政治和教育实践的全部活动.容闳的社会理想及其社会、政治和教育实践开创了中国社会和教育近代化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瑶 《文教资料》2009,(6):81-82
中国人认识博物馆,是伴随着晚清"西学东渐"的进程而开始的."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两种方式引入中国,一是洋务运动以后.清政府向西方国家派出的官员和留学生将"博物馆"的概念及对博物馆的最初认识写入游记中带回中国;一是自鸦片战争后.从西方来到中国的不少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是中国人见到的最旱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体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重要的范畴,最能体现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一直是历代哲学家广泛探讨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古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之中。“体用”范畴在传统哲学中经历了长期的争辩、发展,在近代哲学中,“体用”范畴逐渐从本体论向价值观嬗变,形成了“中体西用”这一应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命题,对鸦片战争至维新变法60年间传统文化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传统观点认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其实,在中国人抵御外辱的同时,各仁人志士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现代化探索的脚步.中国近代史即是一部屈辱史与抗争史,更是一部既要独立又要现代化的历史.可以说从鸦片战争后西学渐入中国时起,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开始启蒙.  相似文献   

7.
陈长春 《考试周刊》2013,(47):134-135
<正>2012年,吴江市历史特级教师唐琴主持的唐秦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主题为"共读丰厚学养,学术引领课堂"的读书开课活动,要求工作室成员研读相关书籍,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设公开课。这次活动主题意旨深远,我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研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及沈渭滨先生的"导读",并做  相似文献   

8.
张华腾、苏全有合著的《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化》一书 ,是一部与传统观点大不相同的学术著作。认为袁氏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曾做出过贡献 ,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但在肯定袁氏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同时 ,又认为他给中国的现代化造成了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化"相辅相成,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而中国近代化进程又不断作用于近代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近代教育的萌芽、发展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并对近代教育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中国第一个留美大学生容闳的一生,志在以西学救国,论述学洋与爱国思想的统一,他的《西学东渐记》是我国东西文化接轨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背景。我校是一所市级普通中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虽不及市重点高中学生,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展开,各学科以各种形式开展了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探究、勇于表现、视野开阔的品质毫不逊色于重点中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近代化问题一直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热议的主题之一,但对于近代化过程中农民的角色却论述不多,对农民意识的研究尤为贫乏。《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一书,以大历史的书写方式描述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视角独特,分析深刻,不仅给人以历史研究方法论的启迪,而且书中对重大历史事件与农民意识变迁的阐释,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和拓展历史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学术界已有了诸多的成果。然而近日看到河北师范大学刘虹教授的新作《洋务教育与西学东渐》,还是被它的独特个性所吸引。书中选取了中国近代教育进程中的一个环节作为研究对象,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属于中观层面的个案研究,然而其眼光并未孤立静止地看待这个个案,  相似文献   

14.
从19世纪60年代的艰难起步到20世纪初期的全面发展,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艰辛探索的求知之路,作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求索之路上的一个显著路标的近代留学教育,无疑起到了一盏指路明灯的奇效。而作为近代留学史上一场特殊运动的庚款留学,则是这盏明灯中最灿烂绚丽的灯心。三十多年的持续时间,两千多名的庚款留美学生,一大批名震当世的学者专家,无论从质的角度还是从量的方面而言,庚款留学对于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进步都有着功勋卓著的伟绩丰功。  相似文献   

15.
魏源作为晚清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都被放置在今古文之争的儒学思想史脉络中考察。但是,魏源虽受今文经学影响,其思想却杂糅了道家、佛家观念而有新的创见。魏源以"经世"思想为枢纽,试图重新理解传统思想中的"体用论",并以老子、《易》之"道"重新充实被乾嘉之学淘空的清儒之道统,进而发扬公羊学的"微言大义"精神。魏源的皈依佛教,并非晚年的消极隐逸,而是其寻"道"之路的自然结果。魏源所强调的净土观念虽然依托于华严宗的理事圆融观之下,但是,却因历史意识的限制,无法将净土思想中的乌托邦性格通过人类世俗历史的脉络加以展开,这也使得他无法像康有为那样,能够借助佛教的净土思想来发展出具有现代乌托邦性格的大同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一、缘起和思路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这是教材对辛亥革命的基本定性。按照教科书的叙事,完成这一节课的教学,并不费力。但革命化的历史将原本色彩斑斓的画面涂成红彤彤的一片,让人看不到真像。只有将事实摆放来,理出逻辑关系,学生才能了解那时的中国~[2]。辛亥革命成功之后的第二年,一个西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体西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束缚,对中国的近代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中体西用”思想未能使中国实现真正意义的近代化。本文从“中体西用”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基本内容与发展等角度出发,探讨其重要历史影响和对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为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士提供借...  相似文献   

18.
自晚清以来,中国学始终在中外化交汇撞击的大潮流中,开拓着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俄苏学在众多外来化学因素中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以来,在中国现代学和比较学研究界,加强了对中国现代学与外国学的关系、对俄苏学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出现了一批富有学术创见和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历次对外战争,历来便有分歧,并基本形成了"主和"与"主战"两种观点.从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质以及近代中国历次对外战争的实际情况来看,"主和"并不能制止战争的发生,中国人民抵抗外侵的行动也并非必然失败.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抗争正是近代中国历次对外战争的实质.因此,和还是战,实质就是要不要反抗西方侵略、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并进而成为关系到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是第11课的内容,本课主干内容为两块:一是法兰西最终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二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其所确立的共和政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