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春林 《采矿技术》2004,4(1):18-19
员工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常规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教学手段、方法、内容已有些陈旧过时,因而很难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针对现代员工的心理接受特点,运用行为科学和系统安全工程等现代科学理论,为安全教育提出了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多样性的方式方法,从而完善了安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莉 《当代矿工》2006,(8):14-14
近日,在燕子山矿井口服务站多了个“新鲜事物”,只见员工们依次上前,并用手指在它的上面轻轻地触摸,尝试它带来的新奇,完成它提出的问题,这就是该矿新增的触摸式安全教育培训考试系统。该矿十分注重员工安全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教育模式丰富员工安全知识,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提升员工安全教育档次。为此,该矿购置了2台触摸式安全考试系统电脑,对每天入井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抽查测试,每人测试两道题,分单选、判断两种题型,全部答对者方可入井,答错者取消当天入井资格,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领导台上讲,员工台下听的单一枯燥的…  相似文献   

3.
任显臣 《当代矿工》2012,(11):22-22
吉煤集团珲春矿业公司八连城煤矿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把开展“三醒(省)”活动作为抓好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培训员工安全操作技能的重要平台,解决了过去员工安全思想教育滞后等问题,调动了员工监督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安全管理由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转变。“三醒(省)”安全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为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该矿2011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目标,今年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呈现出持续稳定好转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殷馨 《当代矿工》2015,(1):28-29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和追求。伴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员工思想日趋多元的实际,煤炭企业要实现安全发展,就应该积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着力培育本质安全型员工,以人的本质安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注重环境教育,增强渗透力。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员工的安全心态、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以及归属感和幸福感。工作在人人都讲求安全的环境里,员工自然就会被感染熏陶。企业安  相似文献   

5.
王继峰  徐瑞 《煤矿安全》2007,38(12):I0008
肥城矿业集团公司曹庄煤矿秉承“安全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员工是企业永不毕业的学生”的企业安全培训理念,积极探索安全教育新模式,对职工实施365培训工程,进行全方位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6.
班组作为煤矿企业的直接生产者,始终处在生产一线,经常处在各类危险环境之中,便自然形成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点组织。班组安全教育是班组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班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关健环节。通过做好班前会安全教育,将班组安全教育落实到现场,并结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班组安全教育制度,对班组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促使员工了解、掌握危险状况的特性,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或阻止危险状况的演变和发生,最终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雁崖煤业公司始终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作为员工的第一福利和企业改革发展的第一效益,积极构建思想教育网、隐患排查网、现场管理网的"三位一体"员工安全防护网,为提升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孙博 《当代矿工》2010,(5):21-21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煤矿企业,员工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操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状况。而青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技能参差不齐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违规违纪现象屡禁不止。在2008年开滦集团的死亡事故案例中,青年员工占到了70%。青年员工是企业的生力军,如何教育、培养、引导青年员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已成为企业共青团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实际,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更生  王爱华 《中州煤炭》2007,(6):113-113,128
阐述了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应采取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安全教育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员工违章的原因,并提出了搞好安全教育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对指导和改善煤矿安全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