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麻与硬外麻醉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麻与硬外麻醉有相同的作用部位,但作用机制不同。近年临床上全麻与硬外麻醉的联合使用增多,笔者对两种麻醉方式对脊髓的复合作用及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1994年~1998年在婴幼儿腹部、会阴及下肢手术中应用单次硬膜外麻醉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1天~3岁,ASAⅠ~Ⅲ级,体重3~17kg,腹部手术50例,会阴部...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Propofol)是近年引进我国的一种静脉麻醉药。具有催眠、降低血压、作用时限短、苏醒快的特点。本组病例对异丙酚诱导静吸复合麻醉的中、短时手术临床效果作一观察。1临床资料择期胸腹手术26例,分为2组,每组13例。全部病例术前ASAⅠ~Ⅱ级,无...  相似文献   

4.
报告一种自制的功能麻醉环路,其结构特点为将呼气瓣移至呼气管的近心端,瓣后有一排气孔,关闭和开放该孔而改变环路功能。打开排气孔,具有Bain环路功能;关闭气孔,可与普通麻醉机连接构成紧闭环路。178例临床应用中,行半开放通气73例,其重吸入CO2浓度为0.2±0.2kPa,表明其半开放通所功能可靠;行紧闭闭循环通气105例,其VT、VE、PETCO2、PinCO2和Paw的均值与多种国产和进口麻醉机  相似文献   

5.
6.
低血压反应是硬膜外麻醉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保证手术中血压,心率平稳,采用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分别在麻醉前等八个手术步骤对血压,心率进行监护,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小,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阐述了麻醉机的发展史、结构原理与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联合脊麻-硬膜外麻醉技术(CSEA),在许多国家的临床麻醉中日益普及,我们采用此技术用于剖宫产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ASAⅠ~Ⅱ级剖宫产手术178例,年龄25~32岁,体重58~78kg,平均62kg,分为CSEA组89例,对照组单纯硬膜外麻醉(EA)89例。病人入室开放静脉后,取右侧屈曲卧位,头高脚低10~15°,头枕高枕并前曲10°。采用B-D公司的Duvasafe针于L2~3间隙先做标准的硬膜外穿刺,而后将配置的25号脊麻针插入硬外针穿刺至蛛网膜下腔,见…  相似文献   

9.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临床已多有报道[1~3],脊麻用药各有不同。现将我院在联合麻醉中有关脊麻用药问题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ASAI级,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所见的剖宫产病例783例。年龄27.45±3.63岁,孕龄39.38±I.06周,体重67.73±4.43kg,血红蛋白106.41±5.92g/L。1.2方法783例产妇,入室后监测血压、脉率、SPO_2并记录,开放上肢静脉,输注林乳液或/和佳施乐的同时,摆放侧卧体位,经L_2、3间隙,采用B-D公司生产的脊麻…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麻醉的特点及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正世 《医学文选》1999,18(3):472-474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为了方便起见,通常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内的婴儿,包括怀孕不足37周的早产儿。新生儿并非成人的缩影,其解剖生理及疾病的病理生理与成人和年长儿不同,其麻醉管理也有其特殊性,现将新生儿麻醉的特点(不包括剖心术的麻醉)及若干进展综述如下。1 新生儿的术前禁食  过去的观点认为禁食时间越长,误吸的可能性越小。但晚近的研究表明,术前2~3小时口服少量液体并不增加诱导时胃液量及降低pH值[1]。目前认为禁食时间可以缩短,建议麻醉前6小时停止进牛奶及食物,麻醉前2小时还可进糖水或果汁…  相似文献   

11.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脐以下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探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ombinedspinalandepidduralanesthesia,CSEA)在脐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CSEA用于129例脐以下手术病人,观察CSEA的麻醉效果,对循环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CSEA起效时间为1~3(1.3±1.2)min,阻滞完善时间5~12(88±3.4)min,麻醉平面固定时间10~20(15.6±31)min,手术时间20~360min,肌松满意率100%,15例发生术后轻微头痛,蛛网膜下腔注射局麻药后低血压发生率为43%.结论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即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满意,可持续给药满足长时间手术要求,术后头痛率低,留置硬膜外导管可用于术后镇痛.但需特别注意对腰麻后低血压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13.
依托咪酯在静吸复合全麻诱导中的应用(附268例临床观察)郭永军王立文马秀光梁华我院自1990年6月~1996年10月应用国产依托咪酯作静吸复合全麻诱导用药共268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0例,女98例...  相似文献   

14.
罗超军  陈遇源 《海南医学》2011,22(12):123-125
麻醉安全问题一直是麻醉的中心问题。本文就麻醉意外发生情况、常见原因、加强麻醉监测和处理、及如何降低麻醉危险提高安全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复合脊麻硬膜外麻醉(CSEA)自1984年Carrie等报道用于剖宫产以来已10余年,渐受临床麻醉医师的关注。本报道我院应用80例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6.
17.
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已广泛应用于开胸手术,联合麻醉对人体内环境的影响,目前研究尚少,为此,我们观察这种麻醉方法对术中胃粘膜pH和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正> 肺癌、支气管损伤等疾病手术治疗时,理想的麻醉是实施单侧健肺通气未完成手术,若医院有备用卡伦氏双腔导管或支气管导管则可用一次性气管导管代替。但由于左右支气管的解剖特点,常见的一次性气管导管因受长度限制而不适宜于单侧健肺支气管通气,为此我们将一次性气管导管加以改进,并在临床应用8例,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全麻术中知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洪忆 《浙江医学》1998,20(6):366-367
提供一个适当深度的麻醉,以消除病人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和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是麻醉医师的任务。全麻深度掌握不当可致术中知晓,这一麻醉并发症将对病人产生精神和行为的不良影响,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和健康。本院麻醉科1994年至1996年268例气管插管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