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及生存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及影响肺癌病人5年生存的因素。[方法]对19931996年到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对10个可能影响肺癌生存的因素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使用寿命表分析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结果]肿瘤偏大或虽不大但累及的周围组织、结构较多,有远端淋巴转移是影响肺癌病人5年生存的危险因素;对癌肿采取手术治疗、化疗,首发症状距就诊时间长是其保护因素;肺癌病人的1~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7%、49.78%、33.57%、21.36%和14.24%,中位生存时间为23.9月。[结论]肿瘤的大小、治疗手段、淋巴转移和首发症状距就诊时间与肺癌的病人5年生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参数对宫颈鳞癌、腺癌预后的影响。 [方法 ]用单因素和COX回归生存模型多因素分析法探讨宫颈鳞、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70 2例宫颈癌组织中 ,鳞癌 6 30例 ,占 89.7%,腺癌 72例 ,占 10 .3%;宫颈癌 5年生存率为 5 7.4 %,其中鳞癌 5 8.3%,腺癌 5 7.3%,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宫颈鳞、腺癌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化程度 ;多因素分析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进入鳞、腺癌Cox回归方程。 [结论 ]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可作为独立的评价宫颈鳞、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分析,了解影响该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的诊治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710例食管癌病例的基本信息、危险因素、家族史、手术记录、术后病理报告、随访资料等相关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56.9%、27.0%,中位生存期为900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病理形态、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层次、切缘、淋巴结是否转移、转移数量、手术方式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侵犯层次、手术方式、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与食管癌预后有关。[结论]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低,临床分期是食管癌术后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分期较早的病例术后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对复发性卵巢癌减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2-2005年复发性卵巢癌患者34例,均采取手术方法对复发肿瘤及转移病灶进行减灭治疗,评价患者手术情况、生存率以及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3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改善,再次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3%、38.2%、20.6%,平均生存时间为35.5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初次手术肿瘤分期及再次手术切除范围是患者再次手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再次肿瘤减灭术治疗复发卵巢癌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改善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 17.0软件分析患者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4例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1.13%、54.03%、23.39%,中位生存时间为41个月;Ⅰ期+Ⅱ期患者3年生存率最高,为85.71%,复发患者3年生存率最低,为11.5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远处转移、复发、分化程度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TNM分期、远处转移、分化程度、复发是老年直肠癌患者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患者预后重要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湖南省某三甲医院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临床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与防控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方法收集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001-2005年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寿命表(life table)法和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survival rate)和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并绘制生存函数曲线;用对数秩和检验(Log-rank)法分析各组因素反映在生存时间上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影响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001年1月-2005年12月在湖南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341例小细胞肺癌病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随访结局生存40例,中途失访2例,完全失访3例,死亡296例。随访应答率为98.53%,数据删失比例为12.9%。全组患者MST为19.65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0%、32%和1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喝酒、症状出现至首次治疗开始时间间隔、体重下降、临床分期、是否手术、是否联合治疗、首治疗效等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吸烟、疾病临床分期、是否联合治疗是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性别、吸烟、临床分期、是否联合治疗是影响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001-2005年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生存率与同期国内外文献报道比较,已经达到或略超过同级医院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并且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8例病历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接受单纯的三维适形放疗,42例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应用多因素分析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1月,失访2例,失访率为2.94%;患者6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50%、11%和7%,中位生存时间为12.0个月,有效率为82.35%;联合化疗、放疗剂量、后程补充精确放疗、配合药物治疗、病理类型和转移器官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化疗、高剂量放疗、腺癌及转移器官数少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而联合化疗、高剂量放疗、腺癌及转移器官数少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延长生存率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以非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胃癌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状况。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940例,根据首发症状类型,将非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设为观察组(105例),以胃相关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为对照组(83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WHO分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是影响胃癌首发症状类型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8、7.55、14.38、8.00,P0.05)。进一步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0.00)、TNM分期(P=0.03)是影响患者首发症状类型的独立性影响因素。观察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4.29%(36/105),55.93%(467/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00,P=0.000)。贫血组、低热待查组、进行性消瘦组、乏力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19%(19/54)、33.33%(9/27)、23.53%(4/17)、57.1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46,P=0.109)。与对照组比较,贫血组(χ2=14.110,P=0.000),进行性消瘦组(χ2=17.910,P=0.000)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热待查组(χ2=1.614,P=0.203)、乏力组(χ2=0.023,P=0.879)患者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州市胃癌患者中以非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比例较高,值得临床警惕。肿瘤直径、TNM分期是影响首发症状类型的独立性影响因素。患者若以贫血、低热待查为首发症状,是预后不良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影响脑转移瘤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脑转移瘤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 6组 ,统计分析各组治疗结果。结果  1年生存率为 4 8.6 % ,2年生存率为 14 .3% ,5年生存率为 2 .9%。手术加放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4 .6± 1.8)个月 ,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的 (8.3± 1.9)个月 (P <0 .0 5 )。手术加化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3.0± 3.5 )个月 ,与单纯手术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转移瘤经外科治疗后预后仍差。手术后结合放疗优于单纯手术 ,而手术后化疗不能有效地延长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5年于我院经手术治疗的103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时间,Lon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患者不同性别、年龄、分期、肺癌病理类型及分期等变量的生存差异。结果肺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86.3%,3年生存率:63.0%。非小细胞肺癌PTNM分期、肺癌病理类型及特殊职业史与预后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影响肺癌手术患者的生存因素有肺癌的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PTNM分期及特殊职业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焦化工肺癌的疾病预后及其影响因子。方法分析70例焦炉工肺癌的年龄、暴露工龄、潜隐期、诊断年龄、治疗方法和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评价影响因子。结果 Cox回归评价显示患者的暴露工龄、潜隐期、发病年龄等因素对患者的生存期无影响,均P0.05,外科治疗病例的生存时间长于非外科治疗病例,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885和181 d;Cox回归也提示外科治疗是肺癌预后的保护性因子。结论焦炉工的职业接触史与肺癌的预后无联系,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是焦炉工肺癌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上海某专科医院女性肺癌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期间于上海市胸科医院诊治的全部沪籍女性肺癌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回顾收集相关资料,并跟踪随访至2009年3月30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346名病例的平均患病年龄为(59.0±10.4)岁,其中为19例(5.5%)吸烟者;34例(9.8%)为有肿瘤家族史者;腺癌比例最高,为253例(80.8%),腺鳞型、鳞型其次。从病程分期看,65%的病例首次诊断时都已是Ⅲ、Ⅳ期;单纯手术治疗110例、手术联合放化疗5例、手术加化疗76例、单纯化疗92例、放化疗29例及未治疗患者34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Ⅳ期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0、9.0、9.0、2.2、1.9、1.2、0.9年(P〈0.01),鳞、腺、腺鳞及小细胞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7.0、2.0、1.7、1.2年(P〈0.01)。单纯手术、手术联合放化疗、手术加化疗、单纯化疗、放化疗及未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8.3、6.3、2.9、1.0、0.9、0.7年。[结论]女性肺癌以腺癌为主,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不同治疗方式的女性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不同。要加强人群定期体检的意识,提高肺癌高危人群定期体检率,早期诊断,提高组织病理学的确诊率,争取手术治疗时机,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手术与否的早中期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探讨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 2016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688例,通过倾向性评分方法(PSM)对手术组及非手术组基线资料进行匹配,使组间均衡可比,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Kaplan - 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采用Log - 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最终纳入男性464例(67.4%),女性242例(32.6%),性别比2.1∶1,汉族占大多数(88.7%),平均年龄(62.8±11.1)岁,PSM后基线水平均衡可比。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4%、54.8%、40.1%,非手术组为63.7%、23.8%、12.7%,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民族、年龄、是否手术、是否化疗、T分期、N分期和肿瘤部位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新疆地区早中期肺癌患者手术组的预后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男性、少数民族、高龄、低BMI、未手术、未化疗、低KPS、高T分期、高N分期及中央型预后相对更差。  相似文献   

14.
荣成市乡镇肿瘤患者的生存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以社区为单位观察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方法 随访观察获取资料,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结果 不同肿瘤2年以上的生存期仅占7.29%,早期诊治的病人很少,还有7.16%的病人没有治疗。讨论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必须开展肿瘤的定期查、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的因素,为肿瘤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宁养院收治的674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计算其中位生存期、生存率,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全部因所患肿瘤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12.0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5.05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为(0.518±0.020),5年累计生存率为(0.088±0.012)。性别、确诊年龄、原发诊断、手术与否和疼痛出现的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短,早发现、早确诊,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疼痛控制,合理的营养供给和积极的综合干预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最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外科治疗中纵隔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7年3月132例IA~ⅢA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例,总结其肿瘤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根据术中纵隔淋巴结清除方式分成纵隔淋巴结采样组(采样组)和纵隔淋巴结系统清扫组(清扫组),比较生存率的变化。结果不同肿瘤类型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较大,其中腺癌比鳞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清扫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和38.8%,明显高于采样组50.6%和28.9%。结论纵隔淋巴结清扫是肺癌外科治疗的关键,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可以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万才珍  崔彩岩  刘克俭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175-2177
目的分析某焦化厂近40年间焦炉工人肺癌的发病特征。方法收集、整理该焦化厂1970—2008年间焦炉工人肺癌的发病资料,利用SPSS18.0软件并对其发病年龄、潜伏期、生存期及病理特点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①67例焦炉工人肺癌病例主要分布于炉顶工段,占62.7%;其次为炉侧区,占26.9%;②发病平均年龄为61.4岁,大都集中在50~70岁;③焦炉工人肺癌的潜伏期平均为35a,生存期较短,1、3、5a生存率分别为48.6%、12.9%、8.6%;④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55%;其次为鳞癌,占41%。结论焦炉工人肺癌主要分布于炉顶工段,其潜伏期较长而生存期较短,腺癌占的比例较大。该焦化厂近年来肺癌发病人数增加较快,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徐汇区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队列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病及生存情况,为今后的筛查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2001--2004年新发的652名原发性肝癌患者队列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发病年龄分布,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构成呈双峰分布,第1个发病高峰在45—50岁,第2个发病高峰在70~75岁。652名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9个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较未手术患者死亡风险降低(RR=O.3155,95%C1为0.2432-0.4093),手术患者5a累积生存率为40.90%,未手术患者5a累积生存率仅3.95%。性别、年龄、家族史等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的筛查和干预工作重点应放在高危人群发病年龄高峰之前,早发现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量实施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肖洪涛 《医疗保健器具》2014,(2):223-224,227
目的 探讨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以及单独放疗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为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单独放射治疗手段,研究组52例患者采用同步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制定疗效判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统计患者在治疗后的5年内生存、复发、肿瘤转移等情况,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短期时间内,总有效率均为100%,无显著差异(P>0.05),但缓解率与部分缓解率有显著差异(P<0.01);5年随访期内,对照组患者9例死亡,25例存活,其中无进展生存患者4例,肿瘤向远传转移患者2例,复发患者6例,13例患者生存质量较好;研究组患者4例死亡,48例存活,其中无进展生存患者5例,肿瘤向远传转移患者2例,复发患者5例,36例患者生存质量较好.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当患者手术时并未完全清除病灶的情况下,放疗效果无法对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较为显著的提高,但同步放化疗可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不良预后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后无论接受同步放化疗或单独放射治疗,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提高其生存概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往远处进行转移是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建立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预后模型。方法收集1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个体预后指数并据此进行分组,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3%,25%,1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以及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对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P0.05)。按照预后指数进行分组,高、中、低危组患者生存时间具有差异(P0.001),高危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95%可信区间为5.8~8.2个月;中危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95%可信区间为14.1~17.9个月;低危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95%CI为31.1~39.8个月。结论 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以及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以上因素所建立的预后指数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