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3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收治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38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均按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其中男218例,女168例;年龄22~86岁。脑出血2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脑梗塞136例。入院查体时神志清148...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24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P0.05);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为38.84%,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类型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加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监护,积极诊治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ACVD)急性期易发生脑心综合征,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们对收治的96例ACVD患者进行了心电图(EKG)及血清心肌酶谱分析,以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 临床资料:本组男58例,女38例;年龄38~78岁,平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症(cerebrocardiac syndrome,CCS)的发生率,与脑血管病因和意识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5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症发生率81.9%。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率最高,达94.4%,其次为脑出血88.8%,脑梗死为72.5%;意识障碍者脑心综合症发生率高,为90.91%;脑心综合症死亡率高,达30.23%。结论脑心综合症与脑卒中类型有关;与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冠状动脉痉挛,高颅内压有关;脑心综合症的防治尚无理想的方法,积极治疗原发性脑部疾病是根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急性期脑心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玉 《山东医药》2006,46(22):55-55
脑血管病急性期极易发生脑心综合征,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复杂化,病死率升高。2001年5月~2005年12月,我们对208例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进行EKG及血清心肌酶谱监测,以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率和发病机制。方法分析162例急性脑血管病发生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变。结果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6.9%,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T改变(67.6%)、心律失常(61.8%)、心肌酶谱增高(47.1%)。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预后呈正相关。早期诊断,加强心电监测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讨脑心综合征(BHS)的心电图改变,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81例ACVD脑CT、MRI、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ACVD可引起程度不同的心脏改变,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及累及脑干、丘脑的病变多有心电图改变。结论 表明BHS其发生与原发病性质、损害部位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脑心综合征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急性期,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通过对我院2000年-2004年住院的133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无心脏病史)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ECG)监测,观察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及转归,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ECG)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就4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CT、MRI)确诊的脑血管意外的患的心电图改变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变化机制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83.3%均伴有ECG改变。结论:加强急性脑血管病ECG的分析,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卒中伴脑心综合征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伴脑心综合征患者的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分析117例急性脑卒中伴脑心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卒中较缺血性卒中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P0.05)。合并脑心综合征者病死率16.24%,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心综合征者的5.26%(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于脑卒中的性质有关,合并脑心综合征比不合并脑心综合征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管病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就138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变化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8%伴有。电图改变。结论 加强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CCS)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 31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一侧基底节区脑梗死112例、脑干梗死94例、一侧小脑梗死105例。291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一侧基底节区脑出血108例,脑干出血87例,一侧小脑出血96例。分别进行不同部位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比较,并进行同一部位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比较。结果在缺血性脑卒中,脑干梗死、一侧基底节区脑梗死及一侧小脑梗死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干梗死与其他两组比较上述指标变化有明显差异(P<0.01),而一侧基底节脑梗死与一侧小脑梗死上述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血性脑卒中,脑干出血与一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及一侧小脑出血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变化差异显著(P<0.01),而一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与一侧小脑出血心电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脑干梗死与脑干出血相比,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变化差异显著(P<0.01),一侧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变化亦有差异(P<0.05),一侧小脑梗死与出血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变化无差异(P>0.10)。结论急性脑干卒中较一侧基底节、一侧小脑卒中更易发生CCS,且脑干、基底节区出血性脑卒中较对应部位的缺血性脑卒中更易发生CCS。临床上应加强对急性脑卒中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监测,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同时应加强对CCS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90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卒中CCS发生率为30.0%,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T改变(75.6%)、心律失常(65.8%)、心肌酶谱增高(70.0%)。其中72h内CCS发生率为82.0%,治疗好转率为93.2%,病死率为6.0%。结论积极心电监测、保护心脏功能、控制心律失常等对患者安全渡过CCS期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出血268例脑心综合征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学东  唐小凤  王波  魏东 《心脏杂志》2006,18(3):351-353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8例脑出血的患者按出血部位分为3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急性期查血清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对68例条件允许基底节出血的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动态监测。结果脑出血患者出血早期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vs17%,P<0.05),脑干和丘脑出血心电图异常率(81%)显著高于基底节出血(41%)和脑叶出血(35%,均P<0.05)。动态观察表明,3 d内心肌酶谱最高,2周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脑出血患者出血早期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心电图异常率显著增加,其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临床脑卒中与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分析脑卒中与心血管的联系。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60例脑卒中患者心血管改变的比例。结果随机选取的患者中心电图改变占85%。结论因此脑卒中可致脑心综合征(BH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解放军第463医院神经内科43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26.2%,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脑心综合征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为31.3%,明显高于非脑心综合征组的病死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可并发脑心综合征,常导致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丘脑卒中脑心综合征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丘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998-06-2004-03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203例急性丘脑卒中,合并有BHS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BHS的发生率为64.0%,其中136例出血性丘脑卒中,BHS发生率为71.3%;67例梗死性丘脑卒中,BHS发生率为49.2%。出血性丘脑卒中发生BHs明显高于梗死性丘脑卒中(P<0.05)。BHS的94.6%发生在12h至3d内。BH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非低钾性U波、类心肌梗死或缺血、各类型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异常率为47.3%。BHS病死率为45.5%,明显高于无发生BHS丘脑卒中患者(16%)(P<0.05)。并且BHS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好转。结论急性丘脑卒中,BHS发生率较高,尤以出血性丘脑卒中BHS发生率高。BHS与丘脑卒中有明显相关性。合并BHS丘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18.
脑心综合征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160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期脑卒中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53.3%,大部分脑心综合征在脑卒中后2d之内发生,2周内恢复。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以及心肌酶谱的增高。结论发病机制可能与特定部位受损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的痉挛状态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者急性期心电图(ECG)、心肌酶谱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检测96例ACVD者的ECG、心肌酶谱与血糖,比较脑心综合征(CCS)组(A组)与ECG正常组(B组)间心肌酶谱、血糖值异常的比例高低。结果①71例A组者83.1%(59例)心肌酶谱增高,63.4%(45例)血糖增高,78.9%(56例)有意识障碍;25例B组中16%(4例)心肌酶谱增高,12%(3例)血糖增高,20%(5例)有意识障碍。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②A组血清心肌酶谱与血糖水平随着病情控制与好转逐渐下降。结论ACVD者需加强心电监护,积极防治CCS。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6岁,因心前区不适伴头痛、呕吐半小时于我院心内科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6次/分,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V2~V4ST段压低(图1A);心肌损伤标记物(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