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笔者几年前曾写过一篇题材相似的文章,介绍日常检测中遇到的一些相对少见的非常规品种。转眼几年过去了,笔者继续把这几年间收集的一些东西以及在鉴定过程中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1绿龙晶以前在介绍苏纪石的时候提到过"紫龙晶"(图1),其正式的学名是紫硅碱钙石,又叫查罗石,紫龙晶其实是它的行业俗称。而行业习俗的特点之一是把貌似相关的两个品种相提并论,由于外观相像,又一个新的品种在市场上被称为"绿龙  相似文献   

2.
"绿龙晶"(俗称)为一种产自俄罗斯的绿泥石玉,目前普遍认为其矿物组成为斜绿泥石。本次研究用"绿龙晶"样品具有独特的深绿色至灰绿色,呈鳞片状至叶片状结构,密度为2.61~2.62 g/cm3,折射率约为1.57,摩氏硬度约为2.5,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绿泥石的亚种叶绿泥石。通过在显微镜下薄片观察发现,叶绿泥石具有靛蓝色、锈褐色和紫色异常干涉色,近平行消光。电子探针结果表明,该"绿龙晶"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MgO,其次为Al2O3和FeOT;计算其晶体化学式并根据Fe2+/R2+和Si的原子数量进行投影,恰好落于叶绿泥石的区域范围。在其X射线衍射图谱中出现了叶绿泥石的14.532 0,7.215 6,4.789 7,3.597 2处的特征衍射峰;其红外光谱中,高频区3 637,3 465 cm-1处的吸收谱带、中频区1 000 cm-1左右分裂的1 048,1 001,967 cm-1吸收峰和低频区444 cm-1处的强吸收谱带显示了叶绿泥石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3.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外观酷似翡翠的透辉石微晶玻璃,利用常规宝石学检测仪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该材料样品的宝石学特征、物相组成及谱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宝石显微镜下透辉石微晶玻璃显示特征的放射状晶花,具球晶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其主要物相为透辉石和玻璃质;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样品的谱学特征与翡翠的红外光谱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绿龙晶”是产于俄罗斯的绿泥石玉,因其独特的颜色和花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有关“绿龙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常规宝石学仪器测试,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以及X射线粉晶衍射等测试技术手段,对俄罗斯“绿龙晶”的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及颜色成因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绿龙晶”颜色为深绿色至灰绿色,折射率约为1.57,相对密度为2.43~2.59,紫外长短波下呈荧光惰性,放大观察可见绿泥石晶体交叉排列,形成独特的花纹图案。红外吸收光谱测试表明,3660 cm-1吸收峰为OH的伸缩振动所致,1045、1002、972 cm-1三个吸收峰为Si-O对称伸缩振动所致,同时也是鉴定叶绿泥石的红外光谱特征峰;拉曼光谱测试表明,“绿龙晶”的拉曼特征峰出现在127 cm-1、196 cm-1、241 cm-1、284 cm-1、354 cm-1、390 cm-1、472 cm-1<...  相似文献   

5.
宝石学文摘     
激光烧蚀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在宝石学中的应用,库里南钻石百年纪念:库里南Ⅰ号和Ⅱ号钻石的历史与宝石学分析,斯里兰卡宝石级塔菲石和铍镁晶石的宝石学特征及其化学成分的差别,宝石级珊瑚,美国GemEx推出IdentiView系统,拥有贵族气息的紫色双星——南非国宝石舒俱徕石及前苏联稀有宝石紫龙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佛经与我国史籍中均记载有一种名为"火珠"的宝石,但其宝石学成分究竟是什么,历来争论颇大.三国时期,"火珠"开始从外国进口,被帝王看作是祥瑞的标志.晋代时期其用于装饰皇太子的玉具剑.隋唐时期,其价值进一步提升,专用于装饰皇帝的玉具剑.自唐朝末年开始,"火珠"一词的宝石学意义逐渐减弱.探讨"火珠"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宝石的使用情况,对构建中国古代宝石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火珠"的产地,颜色、稀有性等宝石学特征以及与出土宝石实物比照,对其成分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结果发现,"火珠"是巴利文"Phalika"("颇黎")以及梵文"Sphatika"("塞颇胝迦")的意译."火珠"也就是"颇黎",并不是我国常见的水晶,最可能为无色刚玉.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曾经不被用作首饰加工的低价钙质珊瑚种因其具有与宝石级红珊瑚相似的特征而出现于市场.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宝石级红珊瑚与几种低价珊瑚种样品的生物学归属,按照生物学分类界定了其种属.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放大观察以及常规宝石学测试,初步分析了这些低价钙质珊瑚样品的结构、优化处理以及市场价格特征.结果表明,这些低价钙质珊瑚样品与宝石级红珊瑚样品属于不同的生物学种属,由不同科属的珊瑚生物体分泌而成,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与宝石级红珊瑚不同的外观结构、宝石学参数和拉曼光谱,常经过优化处理后出现于珠宝市场,可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韩国料”软玉的宝石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国料"是目前软玉市场上出现的一个"新品种"玉石产品.对一批典型的"韩国料"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韩国料"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其常规宝石学特征以及红外光谱均与软玉的吻合;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其鉴定名称可命名为"软玉"或"和田玉99 o同时,有部分测试结果可作为该"韩国料"样品的产地鉴别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种俗称"白水牛松石"的宝石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其外观与绿松石极其相似,样品主体为白色,局部蓝色-蓝紫色,含黑褐色脉状铁线,常规宝石学数据与绿松石相差较大。为确定样品名称,采用宝石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能谱仪(EDS)等测试方法对该绿松石仿制品的宝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绿松石仿制品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磷钡铝石,可定名为磷钡铝石或磷钡铝石玉,已知的优化方法为浸蜡处理。  相似文献   

10.
绿辉石玉,又名墨翠,是近年来在珠宝市场上出现的宝玉石新品种,其外观与翡翠非常相似。通过对样品进行常规宝石仪器检测、薄片观察、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粉晶衍射线分析,对其宝石学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昌化鸡血石"地"的研究及其质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种昌化鸡血石的"地"进行了常规宝石学特征鉴定、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红外光谱的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昌化鸡血石"地"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呈明显的规律性和过渡性:地开石的质量分数越高,结构有序度越好,其"地"的质量就越好;随着明矾石的加入,"地"的透明度逐渐变差,摩氏硬度也增大;伴随明矾石的增多以及石英的加入,昌化鸡血石的"地"从"软地"过渡到"刚地";当石英的质量分数达到25%以上时,昌化鸡血石的"地"则属于质量较差的"硬地"。  相似文献   

12.
“美国苹果绿”的宝石学特征及矿物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美国苹果绿"新玉石产品,其主要作为摆件和雕件销售,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美国苹果绿"为苹果绿色,有的可见大小不同的白色斑点,折射率为1.560,密度为2.555g/cm3,与磷铝石的折射率(约1.560)和密度(2.500±0.080g/cm3)相近。通过常规宝石学检测、激光诱导离解光谱(LIBS)、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方法,确认该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磷铝石,含少量的磷钙铝石,白色斑点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隐晶质石英。初步断定,"美国苹果绿"应为产自美国的绿磷铝石。  相似文献   

13.
以碱土硼铝酸盐为基质,添加稀土元素Eu作为主激活剂,并添加适量的辅助激活剂,人工制备了一种具有特殊晶格结构的高亮度夜光宝石,它一次吸光后持续发光可达60~70 h,被命名为“庆隆夜光合成发光宝石”(简称“庆隆夜光宝石”),于2003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简述了“庆隆夜光宝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基本特征,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为了消除大众对“庆隆夜光宝石”有无放射性的疑虑,对其进行了放射性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宝石学方法对"天珠"样品的材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无机试剂染色实验和加温固色实验,初步探讨了"天珠"的染色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郧县产有一种矿石,因其色如黄米而俗称为"米黄玉",其质细腻柔润、色泽纯净剔透。本研究选取6件"米黄玉"样品,采用常规宝石学方法、薄片观察、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LA-ICP-MS等测试手段,对其矿物学、宝石学和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品质评价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米黄玉"样品的组分纯净,结构呈短柱状晶体镶嵌排列,单个晶体的颗粒大小在长0.240~0.880 mm、宽0.064~0.160 mm范围内波动,并呈定向排列;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含少量的MgCO3,成分纯净,杂质元素较少。依照GB/T 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对宝石级"米黄玉"应直接采用"大理石"的名称,可在备注中注明:俗称"米黄玉"。  相似文献   

16.
"银线石"是在广州市场上销售的一种低档宝石材料,已有检测机构将其定名为顽火辉石。为了确定其定名,为珠宝鉴定工作提供有用信息,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方法,EPMA,IR,XRD及SEM等大型仪器对"银线石"样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银线石"为黑色-灰黑色,具交替闪现的金属状反光条带的特征外观,折射率为1.69(点测),摩氏硬度为5~6,密度为3.45g/cm3;主要矿物组成为斜方辉石亚种的紫苏辉石;紫苏辉石矿物的微细纤维状结构及相邻纤维带存在角度的排列方式,可能是"银线石"呈现特征外观的原因。"银线石"的外观特征和较高的密度值均属其鉴定特征,可与顽火辉石区分。  相似文献   

17.
对南红玛瑙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旨在总结南红玛瑙的宝石学特征并探索其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南红玛瑙的宝石学性质与玉髓基本一致,但也具有独特之处,其原石和成品均有明显胶质感,放大检查发现红色半透明部分中可见颜色由大量红色点状颗粒组成,而红色不透明部分观察不到红色点状颗粒;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到南红玛瑙中含有大量Si元素,其次为Fe元素及少量K、Ca、Ti、Zn、Cr等元素,因此推测南红玛瑙由Fe3+元素致色,红色半透明部分中红色点状颗粒成分可能为Fe2O3,并且红色鲜艳程度与Fe元素质量分数呈正比;南红玛瑙的红外光谱与玉髓和石英岩的匹配度均很好,因此推断其结构介于隐晶质和显晶质之间,属于石英质向玉髓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以泰国曼谷Tairus有限公司生产的Tairus水热法合成绿柱石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宝石学特征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果显示,样品的常规宝石学特征(如RI,相对密度)与其天然绿柱石的相同;肉眼可见其锯齿状生长纹,可作为其合成绿柱石的特征.当这种合成绿柱石产品的内部特征不明显时,可采用FTIR和EDXRF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诊断性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