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前猪场的保健方法多种多样,疫苗和药品也是越用越多,但猪却越来越难养。笔者在此将临床中一些影响猪群健康的主要因素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1限饲阶段划分限制饲养,是在自由采食的前提下,限制猪的日采食量,不使猪吃得过饱。一般是前期任其自由采食,后期限饲,限饲量为20%~30%。即60千克前的猪,每日供给充足的营养价值高的精料,任猪吃饱,充分发挥此阶段长瘦肉多的优势,争取较大的日增重,为后期奠定基础。体重达到60千克以后,猪沉积脂肪能力日渐增强,往往是吃得越多,长得脂肪就越多,降低采食量,有利于限制脂肪的沉积。一是限量饲喂,即限制猪的采食量。在育肥后期,按饲养标准配制日粮,以自由采食的75%~80%为限度饲喂;二是限质饲喂,即喂给低营…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养猪人遭遇了罕见的寒冬,这个寒冬不仅是严寒来临得早,低温时间长,而且还有猪市和人们心里的两个寒冬。猪市的寒冬是由于长时间的猪价低落和料价的上涨,而人们心里的寒冬却来自甲型H1N1流感。所以,今年的冬天养猪的问题要多于往年,也就是说猪更难养了。  相似文献   

4.
用药物防治猪病是养猪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近几年,许多养猪场、户,虽然为防治猪病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结果还是因猪病使养猪的利润损失殆尽,而亏损倒闭的也不少见,猪病确实成了养猪生产的“瓶颈”。许多人反映“药越用越多,病越治越多”,这究竟是怎么了?是病的问题?还是药的问题?现就当前的猪病发生、药物在当前猪病防治中的地位,以及对药物的科学使用等问题做一浅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发展得很快,受胎率可以达到90%左右。但在生产中,为了简化输精程序,充分利用优质种公猪的遗传资源,解决偏远地区输精难的问题,降低输精污染和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尝试进行了一次性输精试验。  相似文献   

6.
猪亚硝酸盐中毒俗称饱潲风,是由于猪采食含大量亚硝酸盐的饲料引起的,其特点是中毒快,一般采食后10~30分钟死亡,特别是吃得越多的猪,中毒越快,不易发现而延误治疗时间,导致死亡。笔者经临床放血治疗48例,治愈45例,治愈率高达93.8%,且治疗方法简单,现选择两个典型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闫恒普 《养猪》2011,(1):68-69
猪病是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一大难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时刻有人们预想不到的"说不清的传染病"发生,而且表现得很复杂,使我们养猪人始料不及、难以防控,深感猪越来越难养,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养猪究竟     
一、猪为什么越来越难养 现在养猪越来越难了,不论是散户饲养还是规模养猪户,都有共同的感受,养猪利润空间下降,养殖者赚不到钱。那么,猪为什么越来越难养?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猪病治疗难是目前养殖户和畜牧兽医人员普遍反映的问题,这种治疗难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要想提高治疗的效率,需要相关人员注意猪病的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并做好养殖管理工作,使得治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1猪病治疗难的主要原因1.1混合感染较为严重当猪患有一种疾病之后,较为容易治愈,但是,如果猪患有多种疾病,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从单一病原变为多病原混合感染,这样诊断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给预防和治疗带来障碍,所以,在养殖工作中,要避免猪  相似文献   

10.
1 影响猪群疾病的概念。1.1 猪群病原越多。复合感染综合征越多,疾病越复杂。感染越严重如多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RC)和断奶猪后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疾病表现非常复杂,往往造成大量死亡:气喘病猪群,若饲喂发霉玉米、麸皮、花生饼则发生严重肺感染;口蹄疫与链球菌并发感染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11.
1猪病治疗难的具体原因 (1)病情复杂造成诊断困难。当前,猪病的形式难以把握,病情表现各不相同,复杂多变,猪病并不是以前的单纯感染形式,而是以多病原混合感染为主,给猪病的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猪病表现形式的多变导致兽医在诊断过程中常出现诊断不清或方法不当等问题。清楚地诊断病情是治疗疾病的前提条件,所以这也就成了目前猪病治疗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广大养猪企业和养猪户抱怨猪越来越难养!特别是2007年高热病流行以来,发出这样感叹的猪场主越来越多,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猪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治疗,时时危及着猪场的生死存亡。而各种猪病的发生无一不是因为猪群整体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差引起的。其原因既不是猪场主没有预防意识,也不是舍不得成本投入,而是养殖场主滥用抗生素,没有实施综合性的养殖管理方案。大量的实验证明,用抗生素来解决养猪难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编读互动     
, 《猪业科学》2012,29(11):11
<正>读者:上期贵刊主题策划《猪群动态监测与保健》我认为做得很好,从检测技术、病样采集、数据分析以及临床案例分析等各个层面系统地阐述了监测工作的开展方法。猪群健康是养猪人最关心的问题,越来越难控制的疫病给猪场造成的损失巨大。只有猪群健康了,猪场的经济效益才能上去。建议以后围绕猪场的生物安全控制做一期主题,祝《猪业科学》越办越好!本刊:谢谢您的肯定!我们认真考虑您的建议,并继续努力!读者:10期杂志中《分类型,有重点地团结队伍——规模化猪场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养猪户销售猪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大的规模场甚至每周都会有销售。正因为该项工作经常在猪场出现,而且也是猪在猪场逗留的最后环节,大家似乎不是很注重一些细节,忽略了猪的习性,动用木棍驱赶活猪,甚至用铁钩划伤猪,造成售猪时猪体满身伤痕,出现红斑血斑,造成猪的外表品相不好。笔者在下乡时也很关注猪场售猪时面临猪难赶、装车难的问题,通过调查思考提出了改进建议。一、装猪台的类型目前,从丹凤县猪场实际来看,  相似文献   

15.
<正>任晓明研究猪病40余年,看到了中国养猪业从起步到今天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也目睹了国内养猪业数十年来猪病复杂的变迁过程。在国内,养猪变成了防病。面对层出不穷的猪病,养猪人"摁下葫芦起来瓢",并且就病治病,越治越多,越防越多。原因在哪里?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来养猪防病才是出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猪的膘厚是猪种改良方面的主要性状之一。近年来由于应用了超声波测膘仪,故可以测定活猪的背膘厚度了,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猪种改良。不过,活猪背膘要测定三个部位,即肩、背、腰三处,这比起测定屠体膘厚要难操作得多了。因此,现在都以体长和骨骼为基础,规定固定测定一定的部位。本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养猪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药物的滥用导致猪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防治效果不显著;免疫抑制导致猪体接种疫苗后不产生应答和抗体;霉菌毒素中毒现象普遍;整体猪群不稳定等,让养猪人应接不暇。猪群亚健康、免疫抑制、霉菌毒素中毒已成为养猪业最大的隐性杀手,加之营养"过盛"等问题的存在使猪越来越难养。  相似文献   

18.
1亚硝酸盐中毒 马铃薯叶、萝卜叶、白菜叶、甜菜叶等青绿饲料堆置过久,或加盖焖煮而未充分搅拌。煮后焖放时间过久等,均会产生亚硝酸盐,猪吃了易引起中毒。猪越强壮吃得越多,中毒越陕越厉害。患猪多在采食后30分钟左右发病,狂躁不安,前冲蹦跳,突然倒地痉挛,口流白色泡沫,起卧不安,眼、口可视黏膜发绀,鼻端耳尖和四肢末端甚至腹部等处的皮肤呈紫蓝色,体温多数偏低,肌肉震颤。血液凝固不良呈酱油状。  相似文献   

19.
(一)亚硝酸盐中毒多因马铃薯叶、萝卜叶、白菜叶、甜菜叶等青绿饲料堆置过久,或加盖焖煮而未充分搅拌,煮后焖放过久等,均会产生亚硝酸盐,猪吃了易引起中毒,猪越强壮吃得越多,中毒越快越厉害.患猪多在采食后30分钟左右发病,狂躁不安,前冲蹦跳,突然倒地,倒地痉挛,口流白泡沫,起卧不安,眼、口可视黏膜发绀,鼻端耳尖和四肢末端甚至腹部等处的皮肤呈紫蓝色,体温多数偏低,肌肉震颤.血液凝固不良呈酱油状.  相似文献   

20.
正猪伪狂犬病在现代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呈高发态势,尤其是引种及交易环节存在极高的安全隐患。由于本病在国内规模猪场阳性检出率居高不下,对养猪业构成的危害极大,于是专业人员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和总结出开展本病综合防控的重点环节及有效措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猪伪狂犬病难防、难治、难诊断的问题。1临床特点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 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重点危害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