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二次雷达在民用航空飞行安全保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接收机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结构复杂,运行环境要求高。整个雷达系统的稳定性也依赖于完善的告警机制。文章以SELEX_SIR-S二次雷达为例,介绍了其接收机单元风扇告警机制,对该型号雷达接收机单元风扇出现告警的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通过介绍硬件设备和监控信号,阐述了接收机控制和监视板的基本作用及SELEX_SIR-S二次雷达接收机单元风扇自检信号检测机制。  相似文献   

2.
严浩  朱磊  文敏 《通讯世界》2017,(13):282-283
方位编码器是二次雷达设备的重要部件,用于确定雷达天线波束中心的指向角.SELEX SIR-S二次雷达使用的编码器型号CODECHAMP COI 25002A,是14位增量式编码器.SELEX雷达对编码器有完备的脉冲处理、状态监视和控制电路.本文针对可能出现的编码器故障,总结了更换编码器的调试过程.  相似文献   

3.
航管二次雷达测试应答机机房往往为无人值守机房。为了满足对航管二次雷达测试应答机机房环境的监测需要,文章以NodeMCU开发板和OneNET物联网平台为核心,设计一种设备机房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对航管二次雷达测试应答机机房市电状态和温湿度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显示,达到提前发现测试应答机机房环境异常的目的,提高了对航管二次雷达的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讯技术》2003,43(3)
敌我识别系统数据链中RS码编译码研究RS码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纠错码 ,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以应对传输中发生的错误。本文研究了在敌我识别系统数据链中所引入的RS码的性能 ,介绍了RS码的编码和译码算法 ,进行了性能仿真 ,并给出了仿真结论。VXI二次雷达自动测试系统作为VXI总线测试平台的具体应用 ,针对二次雷达整机测试的需要 ,成功地研制了VXI二次雷达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VXI总线结构 ,并在LabwindowsCVI 5.0软件开发平台的基础上 ,编制了系统测试软件。经实践证明 ,该系统实现了整机指标自动测试 ,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5.
侯彦 《现代导航》2010,1(3):61-65
详细介绍一种 DBF 体制雷达多通道接收机的实现过程。该接收机采用超外差式二次混频, 低噪声大动态接收,多通道同步采样技术。并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实现了良好的幅度和相位一致性。各项测试结果满足系统设计指标,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天线波瓣测量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单脉冲二次雷达工作原理作简要介绍,分析天线波瓣外部测量法与内部测量法的优缺点以及波瓣发生变形产生的后果,从而对外部测量法进行相应改进。使用振幅一相位法测试二次雷达天线水平极化图和垂直极化图,并给出幅相不一致和交叉极化影响的解决方法,最终设计了一套二次雷达天线极化测量系统。该系统为民航雷达检测中心的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分析仪的雷达功放模块相位测试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详述了其在某航管二次雷达功放模块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并总结出移相器组选择、频谱分析仪设置、算法实现,以及相关射频转接头和参考线使用等要点。与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了对比测试,并从移相器精度、最小值所在状态偏差和测试条件三方面分析了结果差异。两种方法测试结果接近,但文中方法成本优势明显,是雷达功放模块相位测试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陈倩 《现代雷达》2017,(7):85-87
自动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已成为地面雷达的重要功能,高质量的测试性设计是实现该功能的基础。地面雷达测试性设计包括系统、分系统和模块三个层级的测试性设计。针对地面雷达的系统级测试性需求,提出了系统级测试性设计流程、系统机内测试的设计方法和中央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了新型数字阵雷达的系统功能测试和故障隔离方案。提出的设计方法对于提高地面雷达测试性设计质量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笔者研制的一套雷达天线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法,并对该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和主要性能指标作了介绍,最后介绍了一些投入使用的情况,表明该测试系统是一部高精度、多功能自动化的测试系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徐鹏 《电子测试》2020,(6):69-71
航管一次雷达维修测试平台是在国产航管一次雷达基础上,具有设备维修、维护、软件升级、雷达模拟、人员培训等功能,以满足技术保障人员对雷达设备维护、维修的要求。该测试平台按照功能可化分为维修参考系统、维修测试工装和维修测试软件等。本文叙述了航管一次雷达维修测试平台的设计原理和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1.
模糊综合评判在雷达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雷达工作状态的好坏通过雷达的性能参数反映出来,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测得参数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对被测雷达装备性能做出综合评估,会大大提高评判结果的可信度。文中结合雷达性能测试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阐述了该模型在雷达性能测试与评估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该测试评估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实现测试评估的软件表述和模块构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雷达装备对自动测试设备的通用化要求,文中采用混合总线技术,开发了基于PXI和VXI总线的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连接器-适配器的接口设计方法实现测试接口的通用性设计,并采用面向信号的思想开发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平台。文中对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和通用硬件平台、测试接口适配器及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该系统可用于多种现役雷达装备的自动测试,克服了雷达装备维修测试中自动化程度低、设备复用率低和人员素质要求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一种机内测试(BIT)设计提高了二次雷达系统的任务可靠性,将二次雷达集成系统中原本独立的雷达敌我识别(IFF)和航管(ATC)二次雷达通道变为互备份通道,在一路通道正常的情况下就能成功执行两种二次雷达任务,无需人工干预,切换时间为微秒级,大大提高了任务实时、可靠的完成能力。同时,系统BIT设计中采用了集中-分布式相结合的BIT设计方式,融合两者的优势,完成通道状态的准确判断,能够将故障定位到现场可更换单元(LRU)。这种BIT设计方法的优点在于提高故障检测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虚警概率,提高了系统的测试性和维修性;在不增加硬件资源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活的热备份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任务可靠性。这种设计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种机内测试( BIT)设计提高了二次雷达系统的任务可靠性,将二次雷达集成系统中原本独立的雷达敌我识别( IFF)和航管( ATC)二次雷达通道变为互备份通道,在一路通道正常的情况下就能成功执行两种二次雷达任务,无需人工干预,切换时间为微秒级,大大提高了任务实时、可靠的完成能力。同时,系统BIT设计中采用了集中-分布式相结合的BIT设计方式,融合两者的优势,完成通道状态的准确判断,能够将故障定位到现场可更换单元( LRU)。这种BIT设计方法的优点在于提高故障检测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虚警概率,提高了系统的测试性和维修性;在不增加硬件资源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活的热备份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任务可靠性。这种设计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航管二次雷达威力试飞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推导出航管二次雷达在一定概率置信度和置信区间的条件下,一定单景概率所对应的观测点数,进一步推导出试飞航次数和架次数,这对试飞计划很有用。其次针对航管二次雷达的特点,采用分方向、高度和距离段,当一、二次雷达同时工作时扣除二次雷达不能扫到配试机圈数的统计方法,编出了航管二次雷达试飞数据处理软件,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该技术对后续项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连续波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系统级机内测试(BIT,built-in self-sest)方法,该方法设计简单,观测直观,易于实现,故障覆盖率高。  相似文献   

17.
王波 《电讯技术》2019,59(9):1031-1036
测距精度决定了二次雷达系统的目标分辨能力。针对现有二次雷达测距算法测距精度低的问题,分析了二次雷达的测距原理和引入的误差,提出了改进的自适应测距方法。在不更改二次雷达信号格式和硬件设计的前提下,采用分布式处理方式,使询问机和应答机能自动周期性测试本机内部延时,并在询问应答过程中自动分别扣除本设备的内部延时,从而提高二次雷达系统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仿真技术,实现了一种雷达软件测试方法。搭建了基于仿真技术的雷达软件测试架构,将仿真信号注入雷达系统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模块的测试。重点研究雷达目标航路模拟及射频信号仿真,并针对性的测试雷达软件异常值、边界值、丢帧、大数据量等情况。该雷达仿真系统在实际雷达软件测试中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型雷达强大的功能需要多种工作模式来支撑,而多模式系统的故障特性、诊断测试等与工作模式紧密关联。文中针对新型雷达多模式系统测试性工程设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系统级机内测试(BIT)优化设计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基于系统工作模式,结合系统性能测试设置系统级测试项目,并通过对测试资源的优化,确定系统BIT故障检测项目和故障隔离逻辑,实现系统BIT性能的提升。同时借助构建雷达测试性模型,仿真系统BIT优化设计过程,验证了该方法可明显提高系统的故障检测率和故障隔离率。该项技术已经在一种新型雷达BIT工程设计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毫米波雷达性能优越,作为重要的探测感知部件,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及智能汽车领域。该雷达专业集成度高,测试难度较大。从探测指标及射频基础条件两方面设计需求出发,围绕探测指标的理论计算、测试系统设计方案、测试指标验证,分析了基于雷达目标模拟的探测指标实现及验证方法。从暗室屏蔽效能、暗室尺寸计算到暗室静区性能仿真设计,研究了该测试系统射频基础条件的形成过程。探测性能测试系统为完善高性能毫米波雷达测试评价技术,构建协同开发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