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模型,针对其在发生版权纠纷时无法提供有效版权凭证缺陷,构建了一种利用加密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相结合的DRM(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模型。运用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内容中嵌入版权水印和用户水印,为数字作品在发生版权纠纷时,提供版权认证和用户认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水印技术在版权保护、广播监视、内容认证等领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数字水印技术在理论、算法和应用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已有的水印研究大都针对单水印技术,多水印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水印技术有其特殊的应用场合和应用价值,针对多水印技术及其应用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研究了多次嵌入、分块嵌入、融合嵌入和基于扩展变换的嵌入等典型多水印算法的优缺点;然后分析了数字作品交易过程中的版权和盗版等问题,以选定的分块多水印算法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多水印技术的数字作品交易系统。该系统在原创作品中首先加入包含作者身份和创作时间等信息的水印;然后将作品转交给发行商,在其中嵌入发行商的相关信息;当用户购买作品时,再将包含用户信息的水印嵌入作品中卖给用户。文章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文章最后展望了多水印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数字水印技术是应用于开放性网络上的多媒体信息隐藏技术,为解决版权保护和内容完整性认证、来源认证、篡改认证、网上发行、用户跟踪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研究方向,因此在数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隐蔽标识、篡改提示、隐蔽通信和防伪等方面具有十分看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数字水印的定义及使用现状,归纳了其特性及分类,通过总结数字水印的算法,结合实际,对数字水印在版权保护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虽然数字水印的主要用途是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和认证,但它还存在其它一些应用,包括多媒体数据内部附加服务的嵌入式传输以及对媒体数据的管理和发行路径的跟踪等.这篇文字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数字水印的研究集中在版权保护和多媒体认证两大方面,相对应的水印分别称为鲁棒水印和易损水印.  相似文献   

5.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产品安全认证的有效办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的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能够将强度较大的一般性处理造成的失真与恶意篡改操作造成内容失真区分开来,因此,可有效的用在电子政务数字信息安全认证中去。  相似文献   

6.
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全新的数字产品保护技术。多功能水印克服了传统数字水印的不足,将多个功能水印嵌入到载体中,具有版权保护、用户跟踪和内容完整性认证三种功能。本文介绍了多功能水印的基本原理,并对典型的多功能水印算法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指出了多功能水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用于图象认证的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字信息的安全维护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 ,采用数字水印技术 (即脆弱性数字水印和半脆弱性数字水印 )进行数字图象的真实性、完整性认证已成为信息认证领域的研究热点 .为使国内广大科技人员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数字水印图象认证技术的发展现状 ,给出了用于图象认证的数字水印系统的基本框架、性能要求及常见的攻击方法 ,介绍了现有的各种算法 ,分析和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 ,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相似文献   

8.
数字水印技术是作为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版权保护、内容认证、复制控制、质量监测、播放监控等。该文主要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概念、模型、特性等内容。它是一种新的信息伪装技术,是解决数字产品版权保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数字水印是利用数字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冗余数据和随机性,把标识版权的水印信息嵌入到数字作品中,从而可以起到保护数字作品的版权完整性的一种技术.离散余弦变换(DCT)方法在数字水印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研究.该技术首先对载体进行DCT变换,然后选择特定的嵌入位置,实现数字信息的嵌入.使用DCT方法获得的水印通常具有很好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并能够抵抗诸如JPEG压缩等攻击手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实现版权保护以及安全认证的有效方法,已经成为多媒体信息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脆弱性数字水印算法,能够将强度较大的一般性处理造成的失真与恶意篡改操作造成内容失真区分开采.可以被用来进行安全认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网络、通信以及多媒体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交流越来越便利。同时,数字信息的版权保护方法却比较简单,导致数字作品极易被非法传播、剽窃以及篡改,对数字作品作者的合法权益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图像数字水印技术使这种情况得以改善。本文以图像数字水印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DCT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有着良好的健壮性,能够有效抵御JPEG压缩、剪切等操作攻击。  相似文献   

12.
一种用于图像认证的半脆弱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水印作为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有效办法之一,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新型的基于CDMA调制可以进行图像认证的半脆弱数字水印算法.首先利用混沌序列生成的规格化序列将二值水印数据进行加密并扩频调制后嵌入到图像的DWT低频域,检测时利用规格化序列的特性不仅有效实现了盲检测,又实现了图像内容认证和图像的篡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JPEG有损压缩、滤波和噪声等水印攻击显示出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BMP图像的防伪数字水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的大量出现,数字水印作为一种信息安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经有许多BMP图像的数字水印算法,但是这些算法生成的数字水印图像很容易受到拷贝攻击,所谓拷贝攻击是指敌手将水印从一个作品拷贝到另一个作品的攻击方法。BMP图像的防伪数字水印算法把密码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结合起来,其生成的数字水印图像可以克服拷贝攻击。  相似文献   

14.
陆唯杰  陈克非 《计算机科学》2002,29(12):164-167
1.引言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多媒体的版权和完整性保护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做各方面的研究,而数字水印技术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研究的数字水印,按其特性主要可以分为两类:鲁棒数字水印和易损数字水印。鲁棒数字水印(Robust Watermarking),要求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操作时,不会或者很难去除或破坏嵌在数据中的数字水印,也就是要求保证水印的鲁棒性。主要用于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比如在数字作品中表示著作权信息,如作者、作品序号等,它要求嵌入  相似文献   

15.
张弘  王颖 《计算机工程》2008,34(3):174-177
脆弱性数字水印能为多媒体内容完整性认证和篡改检测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该文对用于图像认证的脆弱性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现状、一般原理、基本特征、典型算法进行了综述,并对4种典型算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比较它们在经过剪切、缩放、JPEG压缩、局部修改等处理时的脆弱性,给出脆弱性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于晓敏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8):69-70,78
本文将数字水印技术应用于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中,可以在MP3、CD等作品中嵌入水印,在人耳不能察觉的情况下达到版权保护的目的,并提出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音频数字水印方案和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音频数字水印的隐藏和检测算法--基于信噪比确定伸缩因子α的自适应加性音频水印算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字水印技术是目前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是一种可以在开放网络环境下保护版权和认证来源及完整性的新型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保护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原理,讨论了数字水印技术在电子签章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鉴于目前彩信增值业务无法对彩信内容进行数字权限管理,应用需要终端支持的OMA数字权限管理的时机尚未成熟,而且密码学方法又不能完全解决有关问题的情况下,提出一种以数字水印技术为核心,辅以密码学的网络侧权限管理方案,以解决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彩信业务的版权问题.给出方案设计原则、系统原理结构、基本业务流程、版权注册和认证原理以及与OMA数字权限管理的对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谢勍 《微计算机应用》2006,27(1):98-100
介绍了在识别用户身份时,将数字水印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相结合,实行对用户身份的双重认证,阐明了两者进行认证的过程。本文将数字水印与指纹识别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数字水印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的双重个人身份识别系统。从而确保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对JPEG XR的编解码过程、频率结构和码流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一种半脆弱数字水印技术实现图像的鲁棒性认证和内容认证.提取频率模式码流的DC系数和低通系数构造基于图像的二值数字水印,置乱后嵌入到JPEG XR解码后的图像对应像素的Y分量的最低有效位中,然后再对含有水印的图像进行JPEG XR编码实现水印嵌入.对基于图像的二值信息和嵌入在图像的二值水印信息比较实现篡改定位.通过篡改定位实验及压缩、噪声、剪切等常见攻击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半脆弱数字水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内容认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