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X线定位系统碎石机治疗泌尿系阴性结石的定位方法。应用国产HX902型碎石机,采用静脉尿路造影术(IVU)和逆行尿路造影术(RGU)定位法,X线双重定位碎石机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阴性结石63例,首次碎石治愈率为87.3%(55/63)。观察上尿路不同部位阴性结石的碎石效果,首次碎石治愈率分别为:肾阴性结石40%(2/5);输尿管上中段阴性结石88.24%(30/34);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95.83%(23/24),疗效满意。提出了利用双束交叉X线定位碎石机,通过尿路造影协助,对阴性结石进行ESWL治疗时的几种定位方法,认为X线定位碎石机,只要在尿路造影协助下,治疗阴性结石可取得同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治疗水平。方法:对286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顺行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显影好,一次碎石后排尽率87%(249/286);37例进行复碎,8例改为其它方法治疗。结论:顺行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结石处有造影剂受阻或充盈缺损明显的病例,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首选,治疗效果好。不显影或显影差病例则采用腔镜或其它治疗方法更佳。本组病例结石一次碎石成功排尽率高与病例严格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在选择近2.00 cm直径大小肾结石治疗方法上的价值。方法对120例结石直径在1.50~2.00 cm的肾结石患者,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主要观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和输尿管的显影情况,分为显影良好通畅、显影狭窄中断或不显影。结果选择UPJ和输尿管显影通畅的患者84例,作为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依据。进行1~3次体外碎石,其中部分患者联合输尿管镜碎石,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总体结石净石率达80%(67/84)。36例显影提示UPJ和输尿管狭窄、中断的患者,选择行经皮肾镜碎石(PCNL)治疗,总结石净石率为89%(32/36)。结论静脉尿路造影在选择近2.00 cm大小肾结石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法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在输尿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38例输尿管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X线尿路造影、B超、CTU影像表现.比较X线尿路造影、B超、CTU对输尿管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的符合率.观察MSCT轴位图像与重建图像的影像表现,比较3种成像方式在输尿管疾病诊断的符合率,评估CTU图像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疾病应用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尿路造影、B超、CTU对输尿管疾病中的定位诊断符合率(45%、68%、96%)和定性诊断符合率(20%、57%、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39和7.15,P<0.05);CTU轴位图像对输尿管疾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79%、73%)低于轴位结合三维重建图像(9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7和6.40,P<0.05).结论 CTU对于输尿管疾病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尿路造影、B超,MSCT轴位图像结合三维重建图像可提高输尿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复式脉冲体外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经验。方法应用复式脉冲体外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1206例,其中肾结石508例,输尿管结石603例,膀胱结石95例,结石大小0.4cm×0.5cm~2.5cm×2.5cm。碎石机工作电压4~8.5kV,放电次数1500~3000。结果肾结石的治愈率58.3%(296/508),输尿管结石的治愈率72.7%(438/603),膀胱结石的治愈率82.4%(78/95),并发症:81.8%(986/1206)的患者复式脉冲体外碎石治疗后有不同程度肉眼血尿,13.6%(164/1206)的患者出现肾绞痛,14例患者治疗后出现高热,2例患者出现肾被膜下血肿。结论体外复式脉冲碎石技术应作为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急诊和普通IVU对急性输尿管绞痛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急诊IVU(EIVU)和普通IVU(CIVU)对于急性输尿管结石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搜集用IVU检查的急性输尿管绞痛患者 130例 ,男 75例 ,女 5 5例 ,年龄 2 0~ 6 6岁 ,平均 35 .2岁。分成两组 ,第一组是用EIVU检查的连续 6 5例 ,其中发现输尿管结石 5 1例 ( 78.4% ) ;第二组是CIVU检查的连续 6 5例 ,其中发现输尿管结石 32例 ( 4 9.2 % )。对于尿路造影像上未能直接显示的透X线结石 ,在IVU2 4小时后施行CT平扫。结果 EIVU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 ( 78.4% )远高于CIVU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 ( 4 9.2 % ) ,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EIVU能较多地显示输尿管结石阻塞的尿路造影征象 ,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对于急性输尿管绞痛患者 ,应尽早用EIVU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输尿管息肉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息肉13例,所有病例均行IVP检查,9例进行逆行性尿路造影。结果:85%(11/13)病变位于输尿管中上段、肾盂输尿管交界部及肾盂,IVP和逆行性尿路造影显示梗阻段输尿管扩张,其内可见充盈缺损影,其形态在不同时间的照片上可发生变化。结论:输尿管息肉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IVP和逆行尿路造影是发现和诊断输尿管息肉的常用方法,尤其是逆行尿路造影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DR静脉尿路造影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DR静脉尿路造影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价值。方法:利用DR设备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180例,男123例,女57例,年龄8-75岁,平均41岁。造影中动态透视观察,DR点片,2例造影后又行CT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CT扫描证实。结果:利用DR检查,发现输尿管阴性结石42例,占180例输尿管结石23.33%,超过以往文献报道的约10%。输尿管阴性结石X线表现分为五型:①输尿管某段突然狭窄型18例;②充盈缺损型13例;③输尿管间嵴增宽伴全程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型6例;④一侧肾盂肾盏不显影型4例;⑤结石染色型1例。结论:DR在造影中可做动态观察,利用DR行IVU检查可以更容易发现输尿管阴性结石,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造影检查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附2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泌尿系造影在小儿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 2 8例行静脉尿路造影 (IVU) ,8例行逆行尿路造影(RP)检查 ,6例行肾穿刺造影 ,7例行膀胱尿道造影。结果 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获得明确诊断。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18例 ,重肾双输尿管畸形 3例 ,巨输尿管症 4例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 3例。结论 尿路造影检查是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影像学检查(尿路造影、CT、MRI)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16例经尿路造影诊断并经手术、病理或膀胱镜、输尿管镜检证实为上尿路梗阻疾病的病例,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尿路造影对上尿路梗阻疾病的梗阻存在、定位诊断的灵敏度为100%(127/127)、97.7%(126/129),对良恶性梗阻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均为95.3%(121/127),定性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分别为85%(108/127)、83.7%(108/129),对梗阻与扩张程度判断的灵敏度为97.6%(124/127),均优于螺旋CT和MRI(Ρ<0.025和P<0.05);但对腔壁和尿路外的病变方面,SCT、MRI则具有明显优势。结论尿路造影是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的主导手段,CT、MRI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对泌尿系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130例临床疑诊泌尿系病变的患者,先进行IVU,再行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通过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比较两者结果。结果 IVU诊断正常3例,诊断泌尿系结石95例,其中肾结石50例,输尿管结石44例,膀胱结石1例,输尿管外压病变2例,泌尿系畸形6例,肿瘤7例,感染性病变1例。CTU诊断正常2例,诊断泌尿系结石106例,其中肾结石60例,输尿管结石45例,膀胱结石1例,外压病变4例,泌尿系畸形9例,肿瘤20例,感染性病变17例。对于泌尿系结石、畸形的诊断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泌尿系肿瘤、感染的诊断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层螺旋CT通过多种后处理方法,既可全景显示泌尿系的形态结构,也可观察局部病变细节,对泌尿系各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对于泌尿系单纯结石性梗阻亦可采用IVU。  相似文献   

12.
B超诊断无肾积水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无同侧肾积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三分段区域扫查法 ,对 42例经X线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及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或综合疗法排石证实的无同侧肾积水的输尿管结石进行检查。结果 根据输尿管结石的特征性表现 ,超声对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检出率约 75 .0 % (9/12 ) ,下段结石的检出率约 84.6% (11/13 ) ,末端结石的检出率 10 0 % (17/17)。结论 超声显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X线表现与病因分析(附23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通过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PUJ)梗阻的X线表现与病因分析,提高X线检查对PUJ梗阻的病因诊断.方法本组22例经静脉尿路造影(IVU),15例行逆行尿路造影(RGU),6例经皮肾穿造影.结果PUJ狭窄12例,迷走血管4例,纤维束带3例,输尿管高位附着2例,输尿管瓣膜1例,胎生残留结构1例.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结论IVU、RGU和经皮肾穿造影为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对部分PUJ梗阻可作出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4.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多发病,以往主要依靠X线平片及排泄性尿路造影进行诊断,近几年来随着B超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为泌尿系结石诊断提供了一项简易、迅速、无创伤的检查手段[1,2]。笔者对366例输尿管结石进行了腹部加压X线排泄性尿路造影与B超检查的比较,兹分...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输尿管不全梗阻的X线与B超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天性输尿管不全梗阻的X线与B超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先天性输尿管不全梗阻的X线B超检查资料。全部病例均经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ghy,IVU),8例行逆行尿路造影(retrograde ruography,RUG),4例行经皮肾穿刺造影,3例行经肾造瘘造影;24例均行B超检查。结果:2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输尿管狭窄16例;迷走血管压迫3例,1例伴肾旋转不良;纤维束带粘连、牵拉和压迫3例;输尿管瓣膜形成2例。泌尿系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0.7%、B超诊断符合率为58.3%,两者互补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经皮肾穿刺造影和B超检查优势相互弥补,可对此病做出较确切诊断。  相似文献   

16.
静脉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结石X线诊断评价(附7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结石占泌尿系结石的首位,绝大多数由肾结石下降进入输尿管所致。静脉尿路造影术(IVU)为确诊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其X线诊断符合率较高,但亦存在一些局限性或影响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2003年间,经药物排石或手术取石证实的资料完整的73例输尿管结石病例的治疗前X线诊断,旨在提高输尿管结石IVU X线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螺旋CT、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经过IVP检查确诊和怀疑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患者180例(所有患者的输尿管结石最后均经过手术及排石后证实),对怀疑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患者进一步做CT检查的有140例,选取怀疑阴性结石所在范围做10cm长度范围的CT平扫。未做CT而进一步做MRU检查的28例。结果经IVP检查的180例患者中结石染色直接明确诊断阴性结石的仅有12例,诊断率为6.7%。对其余怀疑阴性结石的患者经螺旋CT检查的有140例患者,其中132例患者明确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率为94.2%。MRU检查的28例患者明确诊断结石共14例,诊断率为50%。结论 IVP检查是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检查方法,但对于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率较低,螺旋CT具有图像质量好,对结石的检出率高,诊断率可达到94.2%,可作为明确阴性结石首选检查方法。MRU对阴性结石的显示不如螺旋CT高,但是可作为对阴性结石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174例排泄性尿路造影哑肾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74例排泄性尿路造影分析哑肾的原因,结果提示:发病部位为上泌尿系结石占哑肾数63.25%,其中输尿管结石占40.46%。技术性所致哑肾不哑占3.25%。提出肾假性不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三分段区域扫查法 ,对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进行扫查 ,并与同期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 19例经X线腹部平片、尿路造影、体外震波碎石排石或手术取石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 91 14 % (473/ 5 19) ,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检出率 95 35 % ,中段结石的检出率 6 6 34% ,下段结石的检出率 98 37% ,4 73例均未发现假阳性结果。结论 三分段区域扫查法是提高输尿管结石检出率的关键 ,超声是临床检查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CT尿路造影(MS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3例因上尿路梗阻就诊患者的MSCT和CT尿路造影(CTU)后处理图像资料。结果本组93例上尿路梗阻患者中,结石嵌顿致上尿路梗阻者32例,尿路先天畸形引起上尿路梗阻积水12例,肾盂囊肿或泌尿系肿瘤引起上尿路梗阻者28例,炎性病变、结核致肾盂、输尿管狭窄者14例,非泌尿系肿瘤包埋或压迫上尿路致梗阻积水者7例。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扫描、图像分辨率优良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MSCTU对上尿路梗阻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