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轮转新护士工作培训中注重人文关怀的培养对新护士自身能力及工作的影响。方法对36名整形外科轮转护士,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教育,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并比较其培训前后人文关怀能力的变化。结果对轮转新护士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后,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轮转新护士采取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及综合素质,帮助新护士更好更快进入工作角色,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探讨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实施人文关怀培训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3名入职护士开展"情感教育"人文关怀课程,分四个主题,采取四种方式,将课程贯穿于整个培训班中,通过自我关怀、人与人的关怀、住院患者的关怀、临终患者的关怀等主题来开展培训,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关怀能力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护士关怀能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改善。结论进行"情感教育"有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护理工作,提高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课程设置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于本院新入职的护士143名,开展"中日人文交流——关怀技巧分享——体验就医感受"人文关怀系列培训,采取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书籍自学法等多种培训形式,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关爱能力及关怀照护行为改变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融合人文关怀理念的岗前培训,新入职护士关爱能力评价表总分和各维度干预后均分均高于干预前,认知维度t值29. 47,勇气维度t值25. 73,耐心维度t值19. 45,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培训,能有效提升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调动其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多元化培训方式对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对107名新护士在岗前培训阶段予人文关怀理论、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理论等教育,同时参加患者体验实践活动及年轻护士成长历程分享活动。结果 107名新护士培训后参加理论考核,合格率100%;患者体验实践活动汇报评分75~93分,每年度评选出6名优秀者;采纳新护士意见及建议完善就诊流程和管理制度6项。结论多元化培训方式能提升新护士人文关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多元化培训方式对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 对107名新护士在岗前培训阶段予人文关怀理论、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理论等教育,同时参加患者体验实践活动及年轻护士成长历程分享活动.结果 107名新护士培训后参加理论考核,合格率100%;患者体验实践活动汇报评分75~93分,每年度评选出6名优秀者;采纳新护士意见及建议完善就诊流程和管理制度6项.结论 多元化培训方式能提升新护士人文关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用于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对提升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某民营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之间新入职护士19名为实验组,以“常模”数据作为对照,进行单样本t检验。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调查。该问卷是由美国护理学教授Nkonghon编制,刘义兰等进行翻译,现国内广泛使用。分析比较实验组护士关怀能力与国外“常模”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护士关怀能力与各维度得分与常模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经培训后达到欧美国家护士平均水平,说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有效,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工作中,采用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ing,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了解对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对2014年5-12月入科的50名新护士采用PBL与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1个月岗前人文关怀能力培训。运用中文版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调查培训前后的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状况。结果培训后新护士在认知、勇气、耐心人文关怀能力三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者来说,采用PBL与情景模拟教学结合培训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帮助新护士更好地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从而为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学姐妹"带教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93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2017年至2018年92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导师制模式进行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学姐妹"带教模式,包括组建培训师资和"学姐妹"带教团队、制订培训体系、实施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及人文关怀品质。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及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学姐妹"带教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和人文关怀品质,而且对稳定护理队伍、提升团队协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模式提供了借鉴,值得护理管理者关注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老年病房新入职护士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培训认知的质性研究,了解新入职护士对人文关怀护理培训的认知情况,以期优化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提高老年病房人文关怀质量。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1月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房新入职护士共16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访谈了16名新入职护士,共提炼了4个主题,分别为授课形式单一、重视程度不够、理论与实际脱节、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病房至关重要。结论 老年病房新入职护士对人文关怀护理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理论与实际结合还需要时间,各大护理院校应增加人文课程,拓展授课形式,各大医院应重视人文关怀护理,对带教老师进行资历审核,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制定合理的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提升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护理能力,从而提高老年病房人文关怀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制订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特色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并对培训前后的关怀行为感知和关怀能力进行了对照。培训后新护士的关怀行为感知和关怀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提示以人文关怀能力为导向的中医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可明显提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关怀能力和关怀技巧。  相似文献   

11.
杨鹤 《当代护士》2017,(11):6-7
目的调查ICU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探讨开展人文关怀培训与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职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开展多元化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职业认同感、患者关怀感知进行量表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开展护士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干预后,护士关怀能力、职业认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重视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吕亚兰  李丽  李瑞  赵书娅  赵明月 《全科护理》2020,18(26):3563-3565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对提高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作用。[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160名新入职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人,观察组采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人文关怀培训方法,两组均培训6个月。在培训结束3个月后对临床护士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病人关怀感知问卷由新入职护士连续护理7 d以上的病人填写。[结果]观察组护士干预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评分提升(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病人关怀感知问卷得分升高(P0.05)。[结论]通过巴林特小组培训能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和病人关怀感知度。  相似文献   

13.
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某大学附属医院在岗护士,对其进行人文关怀知识和技能培训;医院增设人文关怀制度以规范其行为。结果护士的关怀能力得以提高,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增设人文关怀制度,能够增强护士的关怀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导向型造口护理工作坊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两所三甲医院普外科一线护士78名。其中A医院38名护士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造口护理培训;B医院40名护士为观察组,接受导向型造口护理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后人文关怀能力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人文关怀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人文关怀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向型造口护理工作坊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从而提升住院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护士对围生期丧失产妇人文关怀培训的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某三甲妇产专科医院15名接受围生期丧失产妇人文关怀培训的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归纳出3个主题: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护士职业素质的提高、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结论 人文关怀对围生期丧失产妇的身心恢复至关重要,人文关怀培训不仅可以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还可以改善围生期丧失产妇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在新冠肺炎患者护理中的需求。方法:对380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护士一般资料量表、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及人文关怀能力培训需求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条目平评分为(3. 87±1. 34)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灾害过程护理(4. 18±1. 69)分;关怀能力评价量表中认知维度得分为(76. 38±13. 15)分,勇气维度得分为(56. 27±11. 96)分,耐心维度得分为(53. 42±12. 59)分,均低于常模;高达100%的护士提出需要接受人文关怀培训,并且大多数选择人际沟通与叙事护理等培训内容。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护士对人文关怀培训的需求较高,医院应引起重视,在培训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体验式培训提升老年病房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老年专科病房5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对其实施为期6周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培训,并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研究对象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人文关怀理念得分、人文关怀知识得分、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人文关怀感知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体验式培训,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以提升叙事护理能力为主导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模式,并探讨其在临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2名叙事护理执行水平相近的临床科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础理论课程与叙事故事共情理论教学相结合,结合嵌入临床实践体验、总结反思写作以及参与人文素材开发创作的沉浸体验式培训方式。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在叙事能力、共情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方面的表现。结果:培训后护士的叙事能力明显提高(P<0.05);共情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提升(P<0.05),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也明显增强(P<0.05)。有95.1%的学员认为培训方案科学合理、易于接受,并具有实用性。结论:以提升叙事护理能力为主导的人文关怀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叙事护理能力,提升其人文关怀素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在老年病房护士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影响。方法:对86名老年科护士采用叙事医学模式的培训,包括精细阅读、写作"平行护理记录"、自我反思、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分享人文关怀故事、人文关怀故事征文及演讲、人文关怀技能竞赛等,将100例患者按护士实施培训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关怀能力及两组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关怀能力高于实施前,且观察组人文关怀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叙事医学模式能够提高老年科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文工作坊对于提高肿瘤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836名肿瘤医院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组建人文工作坊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理论培训,实施前后对护士进行关怀能力评价,同时测评护士对人文工作坊的认可度及患者、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开展人文工作坊后,护士关怀能力总分及认知、勇气、耐心各维度得分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