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调查护士对卧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知识和态度,为临床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降低卧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对卧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知识、态度问卷》对广东省8所医院795名护士进行调查,得出护士对卧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护理知识、态度的现状,并比较不同特征护士泌尿系统感染护理知识、态度得分的差异。结果 护士对卧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护理知识、态度总分分别为(9.49±1.06)分和(27.53±2.67)分,平均得分率分别为84.90%和86.03% 。不同级别医院、是否为手术科室、最高学历、职称、职务护士的泌尿系统感染护理知识总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护士的泌尿系统感染护理态度总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对卧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护理的 知识、态度尚可。各级医院,尤其是一、二级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分级培训,同时,注重提高低职称、低学历、无职务护士的知识水平和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2.
陈海燕  李丽  欧玉兰 《当代护士》2021,28(10):29-32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知识和预防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压力性损伤知识、预防态度量表对湖南省8所医院12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得分为(12.52±2.81)分,预防态度得分为(38.25±3.17)分.平均得分率分别为71.3%和74.1%.不同医院级别、文化程度、职称的临床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级别、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PI培训、是否护理过PI患者的临床护士压力性损伤预防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士对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压力性损伤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临床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增强预防态度,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开展相关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护士预防危重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量表,使用便利抽样法从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中各选取1所三级医院及1所二级医院成人ICU的1 66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610份。ICU护士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总量表、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36.93±20.42)分、(50.21±11.28)分、(38.14±5.46)分和(48.58±9.0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职称、职务、科室类别,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知识、态度、年龄、性别及职务。结论 ICU护士对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态度较为积极,但知识及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进行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识的培训,通过强化知识建立积极态度,从而带动护理行为改变,提高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护士对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的知识及态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来自全国6个省份的6所三级医院、11所二级医院及8所一级医院的3 903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卧床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与护理知识及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知识获取途径以科内培训(90.55%)常见,不同医院级别间护士知识获取途径有差异(P0.05);护士对卧床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与护理知识及态度的得分分别为(9.95±1.77)分、(28.71±3.37)分;科室性质、年龄、学历、职称和职务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护士态度得分则受所在医院等级、学历以及聘用形式的影响(P0.05)。结论:护士对卧床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与护理相关知识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态度积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应定期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和评估,加强其对卧床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护理的正性态度,规范其预防与护理行为,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工作坊在康复科护士压力性损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中心8个护理单元9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设置6个培训主题,包括压力性损伤分期、预防、各期处理、体位管理、常见敷料的使用及疼痛管理,通过理论分析、操作体验、案例参与、探讨与总结等环节开展相关内容培训,每周培训1个主题(2学时,共12学时)。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和态度得分,并调查护士对工作坊培训的认可度。结果 96名护士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和态度得分培训前为6.50±1.50和22.65±2.55,培训3个月后为10.50±2.50和27.50±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9%的护士认为工作坊可提高动手能力,97.9%的护士对授课形式认可,96.9%的护士认为工作坊能够调动学习兴趣。结论通过将工作坊应用于压力性损伤培训中,康复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和态度有所提升,工作坊培训方式可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培训效果,可为护理领域实践性较强的培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浙江省临床护士对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知识及态度。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卧床患者下肢DVT预防与护理知识、态度问卷"对浙江省三级、二级、一级各1家医院DVT高危科室45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5名临床护士对卧床患者DVT护理知识得分为(10.16±1.74)分,呈良好水平;各条目正确率在53.85%~95.60%;"监护室"和"同事间交流"是影响DVT护理知识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临床护士对卧床患者DVT护理态度得分为(27.00±3.02)分;态度与知识不存在线性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士对卧床患者下肢DVT护理知识较好且态度积极,但知识掌握不全面,护理管理者应采用多样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护士的DVT护理知识水平,从而规范临床护士对卧床患者下肢DVT预防与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在手术室全期护理期间的需求及护士实际护理情况,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法,对90例冠心病患者在手术室全期护理期间的需求和护士实际护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0例患者术前对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必要性态度总分为(71.44±22.28)分,其中男性患者得分为(74.10±21.78)分,女性得分为(62.70±22.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2,P〈0.05)。患者术中对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必要性态度总分为(75.37±15.13)分,术后态度总分为(50.89±29.47)分;术前与术中态度点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中分别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791,7.922;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应结合护理工作重点和患者需求,有重点地开展术前护理,术中应热情接待患者,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而今后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实施高质量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及知识共享行为的现状,并分析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5月—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分别从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等13个省份的25家医院中抽取591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临床护士知识共享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591名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均分为(3.73±0.81)分,知识共享行为均分为(2.82±0.88)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与知识共享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515,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压力性损伤知识培训总次数、医院成立压力性损伤小组及知识共享行为(P均<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知识共享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其知识共享水平就越强。提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管理的自我效能感与知识共享行为,从而降低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昆明市综合医院护士姑息照护知识及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综合医院护士的姑息照护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昆明市综合医院护士共664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姑息照护知识问卷(PCQN)和姑息照护Bradley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昆明市综合医院护士姑息照护知识总分为(9.43±2.44)分,态度总分为(35.35±3.0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室、职称、教育培训是综合医院护士姑息照护知识总分的影响因素,而科室、职称是姑息照护态度总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昆明市综合医院护士姑息照护知识欠佳、态度有待改善。建议对综合医院护士,特别是低职称、非肿瘤科室护士进行姑息照护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规范化护理方案在提升卧床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基于证据总结和专家咨询法制订卧床常见并发症(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对 25 所医院的护士进行规范化护理培训,并在临床推行,比较干预前后卧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规范化护理方案实施后,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均有下降;患者对护士的解答与帮助、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技术、康复指导和总体满意度得分均有提高,与方案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规范化护理有助于降低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生率,提高卧床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12.
高原与平原冲击波物理参数和生物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高原冲击波与平原冲击波的物理参数和生物效应。方法实验猪25只,随机分为高原组15只和平原组10只,分别布放于距离爆心5.0m和6.0m处,用10kg TNT爆炸致空气冲击伤,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28h动物存活情况和大体形态学改变。结果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冲击波传播速度两组间差异未见显著性,高原组超压峰值总体趋势稍低于平原组,但正压持续时间和冲量总体趋势略高于平原组。伤后28h高原组动物存活12只,平原组存活8只。病理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和肺水肿,部分动物有肠道浆膜下出血和心内膜下出血,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肺损伤程度更重,可加重1个等级。结论高原环境下冲击波传播速度未见明显改变,超压峰值有所降低,持续时间和冲量有所增加,肺损伤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3.
病人对节假日护理工作满意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萍  周瑞珍 《护理学报》2005,12(9):21-23
目的 探讨节假日护理工作薄弱点,提出改进对策,提高病人满意率.方法 随机选取175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同一病人对正常工作日及节假日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10个项目满意情况分别填写.结果 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10个项目满意率对比,经x^2检验,其中9项有显著性差异(P<0.005),分别为:病区环境主动介绍,疾病知识康复指导,介绍治疗护理的配合要求,主动交谈、了解病人需求,观察饮食、介绍饮食知识,告知药物不良反应及帮助服药到口,主动巡视病房,床单、病员服随脏随换,及时帮助解决所遇问题.结论 持续质量监测,改变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模式,病人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14.
15.
护士营养知识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护士营养知识认知状况的分布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80名护士进行相关营养知识调查,并对其不同学历、年龄、科室及不同类型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护士临床营养知识平均分高于基础营养知识;非手术科室护士平均分高于手术科室护士;不同学历层次与不同年龄段护士的平均分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士营养知识认知状况分布不均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黄痘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游泳组)100例和对照组(单纯沐浴组)100例,观察新生儿出生时及生后7d的体重、身长、摄奶量和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7d的体重、身长、摄奶量和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黄疸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和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体系的构建,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拓展了新的学术领域。体质是通过组织器官表现出来的脏腑气血阴阳之偏颇和功能活动之差异,是人体生理活动综合状况的反映。《灵枢·本藏》说:“五脏者,固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颇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由于个体的五脏六腑的特质差异,造成了个体的体质差异。1胃质的概念及研究意义胃质,是指胃的形态和功能相对稳定的特质。脏有大小、坚脆、偏颇之异,腑有小大、长短、厚薄之别,因此胃也有形态的不同和功能的差别。如《灵枢·论痛》说“:筋骨之强弱,肌肉之…  相似文献   

18.
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黄疸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黄疸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游泳组)100例和对照组(单纯沐浴组)100例,观察新生儿出生时及生后7d的体重、身长、摄奶量和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7d的体重、身长、摄奶量和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黄疸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和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与HCV-RNA检测的相关性及其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HCV-c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以了解两者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在160例HCV-RNA阳性血清中,HCV-cAg阳性148例,阳性符合率92.5%;在60例HCV-cAg阳性血清中,HCV-RNA阳性59例,阳性符合率98.3%。结论通过对HCV-RNA与HCV-cAg检测,说明HCV核心抗原与HCV-RNA检测可作为反映HCV复制的间接指标,预防窗口期感染。由于HCV-cAg在方法学上与HCV-RNA相比,具有方法简便、快速、价廉,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普及应用等优点,特别是在不具备HCV-RNA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作为HCV感染检测的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