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场MRCP结合MRCP薄层原始图像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低场MRCP结合MRCP薄层原始图像(或轴位T2WI)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胆系结石患者的低场(0.2T)MRCP、MRCP结合MRCP薄层原始图像(或轴位T2WI)及US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CP结合MRCP薄层原始图像(或轴位T2WI)对胆系结石的检出率为95.3 %,MRCP、US的检出率分别为72.1 %、76.7%.MRCP结合MRCP薄层原始图像(或轴位T2WI)与MRCP、US的检出率比较,相差具有显著意义(χ2=6.34,P<0.05;χ2=5.96,P<0.05).结论:低场MRCP结合MRCP薄层原始图像(或轴位T2WI)可进一步提高胆系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MRCP结合薄层扫描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评价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 (或MRI原始图像 )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6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胆系结石病人的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 (或MRI原始图像 )、MRCP、US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 (或MRI原始图像 )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 97.9% ,MRCP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 89.0 % ,US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 89.7% ,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与MRCP、US的诊断总准确率比较 ,相差具有显著性意义 (χ12 =4.52 ,P1<0 .0 5;χ2 2 =4.2 8,P2 <0 .0 5)。结论 :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 (或MRI原始图像 )可进一步提高对胆系结石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诊断胆系结石及其影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在胆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RCP检查和诊断为胆系结石的 1 2 0例病人与手术和临床诊断及其它影像学检查作比较分析。结果 :MRCP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 79.6 % ,MRCP结合原始MR图像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 92 .3%。MRCP结合原始MR图像与MRCP、US的总准确率比较 ,McNemarχ2 检验 ,P <0 .0 1。MRCP结合原始MR图像与CT、ERCP/PTC的检出率比较 ,Chi2 检验 ,P >0 .0 5。结论 :MRCP结合原始MR图像对胆系结石的诊断有较高的检出率 ,了解和熟悉MRCP的诊断误区 ,可进一步提高胆系结石的诊断准确率。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可取代诊断性的直接胰胆管造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0T MRI的内插扰相快速梯度回波T1WI(LAVA-Flex)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127例临床可疑胆系结石患者行上腹部磁共振检查(LAVA-Flex+ MRCP);回顾性分析胆系结石的LAVA-Flex序列的信号特点及MRCP的表现,比较分析MRCP、LAVA-Flex+ MRCP 2种方法对胆系结石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MRCP发现结石110例,阳性检出率为86.6%;增加LAVA-Flex序列后发现结石121例,阳性检出率为95.3%;LAVA-Flex序列新发现的结石均为直径≤5 mm的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LAVA-Flex序列联合MRCP诊断结石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的MRCP,其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LAVA-Flex序列可以发现微小的胆系结石,MRCP增加LAVA-Flex序列后能够提高胆系小结石阳性检出率,LAVA-Flex序列可以作为MRCP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MRI及MRCP诊断胆系泥沙样结石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及轴位T2WI诊断胆系结石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52例患者(33例胆囊结石和19例胆总管结石)行MRCP及轴位T2WI. 结果 胆系泥沙样结石在T2WI均特征性地显示为胆囊或胆总管内分层状改变,上层为均匀高信号胆汁,下层为低信号泥沙样结石.但在MRCP的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图像上仅仅显示为局部信号模糊、减低或信号不均匀;在MRCP原始图像上仅在某一幅图像上显示为胆总管信号减低或信号不均匀. 结论 T2WI较直观地显示胆系泥沙样结石的分层状改变,而MRCP均不能准确显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在胆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RCP检查和诊断为胆系结石的120例病人与手术和临床诊断及其它影像学检查作比较分析。结果:MRCP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79.6%,MRCP结合原始MR图像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92.3%。MRCP结合原始MR图像与MRCP、US的总准确率比较,McNemarX^2检验,P<0.01。MRCP结合原始MR图像与CT、ERCP/PTC的检出率比较,Chi^2检验,P>0.05。结论;MRCP结合原始MR图像对胆系结石的诊断有较高的检出率,了解和熟悉MRCP的诊断误区,可进一步提高胆系结石的诊断准确率。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可取代诊断性的直接胰胆管造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节低场强(0.3T)MRFSE重T2加权扫描参数,改进扫描角度,评估所获MRCP图像质量及对胆系梗阻疾病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50例胆系梗阻患者分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全部病例先行常规MRI横轴位T1WI、T2WI扫描;20例为FSET2WI固定参数冠状位扫描;30例改变扫描角度,增强扫描层数,减少层间距,减少信号采集(NSA)次数,缩短扫描时间,其成像效果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调节FSET2WI扫描参数后所获MRCP图像清晰,胆胰管显示边缘清楚,胰管显示率由20%提高到83.3%;定性诊断由88.9%提高到93.3%;梗阻定位诊断为100%.结论低场强MRCP可通过调节扫描参数,提高图像质量和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述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系疾病的潜能。方法 70例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胰胆疾病患者包括胆囊切除术后胆管代偿性扩张2例,胆总管直径临界值4例,胆系结石49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胰头癌4例以及胆管癌7例均经低场MRCP检查。全部操作是在0.35 TSIEMENS磁共振扫描仪上采用TSE T1WI、T2WI序列和MIP重建进行的。结果本组70例中,低场MRCP正确诊断胆系结石49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胰头癌4例以及胆管癌7例,其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89.8%,准确性91.4%,阳性预测值100%以及阴性预测值90.7%。结论低场MRCP是诊断胰胆疾病的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影像技术,尤其对恶性病变极为敏感而提示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结合后处理技术在胆系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取石证实的胆系结石患者13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并结合后处理技术检查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所得影像资料,并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胆系结石的检出率。采用Pearson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结合后处理技术与增强结合后处理技术比较,在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9,P=0.010;χ^2=5.471,P=0.019;χ2=5.891,P=0.015);多层螺旋CT增强结合后处理技术与超声比较,在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59,P<0.01),在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χ^2=0.433,P=0.510)。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结合后处理技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效果优于超声,可提高胆系结石检出率,能获得胆道系统更加完整的信息,为胆系结石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精准、高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系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系梗阻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胆系梗阻性病变46例,均作了厚层法及薄层法MRCP和MRI检查,39例作了FSPGR T1WI抑脂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类病变在MRCP及MRI上的表现。结果MRCP厚层法与薄层法各有优点,对胆管结石总的检出率为100%,对胆管炎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扩张显示清晰,炎性病变呈移形性扩张,肿瘤性病变呈截断征或圆锥征。结论厚层法及薄层法MRCP是诊断胆系结石的一种理想方法,结合运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胆系炎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低场MRCP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及B超、CT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低场MRCP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 55例,同时与所做CT和B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55例梗阻性黄疸,其中胆管结石 30例、肿瘤 21例,其他 4例;MRCP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准确性达 100%,确定梗阻病因的准确性为 81. 8%。结论 低场MRCP可对胆管梗阻性疾病准确定位, 3D-FSEMRCP联合MR常规T1WI、T2WI断层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单次屏气超快速MRI在胆系梗阻性疾患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目的 ⑴评估单次屏气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胆胰管造影(HASTE-MRCP)对于胆系梗阻性疾患胆胰管的显示情况及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⑵评估单次屏气HASTE-MRCP与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ISP)T2*W1相结合在胆系梗阻性疾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2例胆系梗阻患者术前行MR检查(Siemens1.5T Magnetojm Vision)。所有扫描序列均采用单次屏气快速扫描并配以体部相控  相似文献   

13.
肝吸虫性胆管炎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吸虫性胆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3D-FASE(三维高级快速自旋回波)重T2加权扫描技术对54例肝吸虫性胆管炎患者进行MRCP检查,并对照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本组54例肝吸虫性胆管炎的MRCP的定性诊断率为88.9%,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46例),末梢胆管囊状扩张(43例),肝外胆管扩张(15例)和狭窄(19例),胆总管及胆囊内充盈缺损性低信号(6例)。结论 采用3D FASE重T2WI序列能获得清晰的MRCP图像。肝吸虫性胆管炎的MRCP特征性表现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合并末梢胆管的小囊状扩张,MRCP是诊断肝吸虫性胆管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低场MRI在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资料与方法对45例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胆管结石29例、炎症5例、胆总管囊肿2例、恶性肿瘤9例。29例胆管结石在T1WI及T2WI一般表现为胆管内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的低信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示梗阻端呈圆形或杯口状信号缺失;9例恶性肿瘤中7例显示梗阻部位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等、稍高信号的肿块灶,MRCP示梗阻端呈"截断"状或"鼠尾"状狭窄。结论低场MRI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MRI的断面图像与MRCP图像结合,可提高胆管梗阻性疾病定性和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对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T2加权像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TzwI+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82例,包括胆总管结石36例,Mirizzi综合征5例,胆囊癌4例,胆管癌14例,胰头癌20例,壶腹癌3例,治疗前均经B超、磁共振T2加权平扫和MRCP检查,其中,73例还经CT检查。将T2WI结合MRCP和单独的MRCP、CT、B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T2WI结合MRCP对于梗阻性黄疸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独MRCP片(P〈0.05),定位诊断无差异,同时也优于CT,B超检查。结论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T2WI结合MRCP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中成像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时,应用胃肠道阴性对比剂(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后,不同成像方法的优,缺点。方法:50例受检者口服12% V/V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后进行MRCP检查;采用GE1.5T MRI扫描机,常规薄层MIP成像及厚层单次激发成像(Single-Shot),薄层单次激发MIP成像。结果:随着TE时间的延长,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对胃肠道液体信号的抑制作用增强,使MRCP时胆胰管显影更加清晰,尤其在单次激发成像时,结合MIP与厚层单次激发图像可以得到更多信息。结论:口服胃肠道4阴性对比剂后行MRCP检查,能够抑制胃肠道内液体信号,使胆胰管显影更加清晰,特别是在单次激发成像时。  相似文献   

17.
MRCP结合薄层T_2WI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RCP及薄层轴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临床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上腹部磁共振检查(MRCP加常规MRI),且对感兴趣区行薄层T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比较分析增加薄层扫描前后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符合率。结果:MRCP加常规MRI以及增加薄层扫描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96%、96.3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增加感兴趣区薄层扫描有助于小病变直接征象的显示。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B-FFE序列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磁共振平衡全稳态快速场梯度回波(B-FFE)序列在胆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04例胆系疾病息者术前行MRI检查,包括冠状位B-FFE,轴位T1WI/FFE、T2WI/TSE、T2WI/SPIR、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及动态增强,所有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B-FFE序列既可显示胆管病变,又可显示病变对周围结构的影响。B-FFE序列诊断胆系疾病准确率为90.4%,综合各种序列,MR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2.3%。结论 B-FFE序列能满意显示胰胆管系统,与MRCP和传统MRI相结合,可提高胆系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