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12例又行CT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17例软骨肉瘤患者中,普通型13例,间质型2例,透明细胞型及去分化型各1例。发病部位包括股骨远端5例,股骨近端3例,髂骨4例,肩胛骨、肱骨远端、尺骨、腰椎、耻骨各1例。膨胀性骨质破坏和溶骨性骨质破坏分别见于5例和11例。肿瘤有扇贝状分叶边缘13例,瘤内钙化17例。肿瘤CT值等于或低于肌肉CT值,CT增强显示小叶分隔呈弓环状进行性持续强化,小叶自身不强化。结论扇贝状分叶边缘和弓环状进行性强化是各型软骨肉瘤共有的特征性CT表现,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碧华  吴朋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0):1691-1691,1706
患者 男性.发现胸壁肿物3年.3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侧胸壁针刺样疼痛,间歇性,无放射痛,且发现右胸壁一直径约2cm大小肿物,渐增大,无发热、盗汗.专科检查:气管居中,右胸壁第8、9肋水平可见一约6cm×8cm大小肿物,因患者曾贴膏药,皮肤呈紫红色,皮温不高,质硬,不活动.肺肝浊音界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余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3.
林倩  赵年  秦燕  陈涛 《放射学实践》2013,28(1):109-109
病例资料患者,女,56岁。胸痛、咳嗽、咳痰10天入院就诊。查体:左侧腰背部第8后肋处压痛,左下肺呼吸音稍减弱,叩诊呈浊音,无特殊既往史。胸部CT检查:CT平扫示第8胸椎左侧一大小约5.8cm×6.4cm团状软组织影,突向肺野,边缘尚光整,密度不均,内可见斑片状、沙粒状高密度钙化灶(图1),邻近左侧第8后肋骨骨质膨胀,可见虫蚀样不规则骨质破坏(图2),考虑为周围性肺癌合并肋骨转移可能性大。手术所见: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2 5岁。左臀部肿物 3个月 ,伴左下肢麻木、疼痛及感觉减退。CT平扫示 :左臀部软组织内见 8.0cm×5 0cm× 6 .0cm之大肿块 ,呈哑铃状通过坐骨大孔与子宫、直肠相邻。肿块密度不均 ,中心有珊瑚样钙化影 ,CT值 30 .9~图 1 左臀部软组织内 8.0cm× 5 .0cm× 6.0cm大小肿块 ,密度不均 ,中心有珊瑚样钙化密度影 ,CT值 3 0 .9~ 3 2 8.9HU不等 图 2 肿块软组织部分及瘤骨均强化明显32 9.8HU不等 ,增强扫描肿块软组织部分及瘤骨均强化明化明显 ,CT值 78.5~ 4 38.5HU不等 ,肿块边界清 ,有分叶与周围组织有清晰的低密度间隙。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32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5例行CT检查,MR检查14例。结果:32例平片发现病变内钙化28例。25例做CT者均见骨质破坏和钙化影,软组织肿块21例,骨膜反应2例。MR表现:肿瘤呈等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可见长T1短T2信号分隔,增强扫描示分隔强化和肿块周边部强化,钙化呈长T1短T2信号。结论:骨质破坏、钙化、软组织肿块、弓环状分隔等构成软骨肉瘤的主要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67岁.因"左鼻阻、溢泪伴左鼻面部、头部疼痛1月"入院.体查:外鼻无明显畸形,左鼻孔及鼻咽部见一肿物填充,质硬,表明坏死,鼻腔内结构不能窥及,鼻中隔向右偏曲.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副鼻窦CT(图1,2):左侧鼻腔见最大层面约32mm×28mm软组织影填充,累及左侧上颌窦、筛窦及鼻咽部,内见斑点状钙化影,左侧鼻甲、上颌窦壁骨质破坏.镜示:肿瘤由软骨基质及软骨细胞构成、排列紊乱,部分核异型.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S-100(+),CD68(-),CK(-),HMB45(-),Desimn(-),CD34(-).病理诊断:软骨肉瘤Ⅱ级(图3,4).  相似文献   

7.
袁明智  黄永  任瑞美   《放射学实践》2012,27(8):893-897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资料。结果:25例软骨肉瘤中原发23例,其中普通型20例,去分化型、黏液型及透明细胞型各1例;继发2例。X线及CT表现:原发的23例中溶骨性骨破坏5例,混合性骨破坏18例,形成软组织肿块20例,其中表现为低密度19例,等密度1例。20例普通型及1例黏液型见散在钙化。MRI表现:普通型软骨肉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黏液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低的混杂信号,钙化T2WI呈低信号;透明细胞型病例T1WI及T2WI呈近乎等信号;去分化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6例普通型及1例继发型出现环形、间隔样中等-明显强化,黏液型及去分化型呈不均匀中等-明显强化。结论:普通X线及CT是软骨肉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MRI显示软骨信号为重要提示。MRI显示病变范围更为清楚、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原发软骨肉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患者年龄范围13~63岁,中位年龄41岁,其中40岁以上7例。10例行x线平片检查,表现为溶骨/混合性骨质破坏,5例病灶内见钙化,仅1例见骨膜反应;3例行CT检查,病灶内均可见环一弧状钙化及骨内膜“扇贝样”压迹;9例行MRI平扫+增强检查,T2WI上以高信号为主,内可见低信号间隔,部分病灶内散在斑片状钙化低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均呈较明显的弓一环形强化;其中3例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软骨肉瘤具有一定的特征,综合分析影像表现可提高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鼻眶部软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眶部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眶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中起源于鼻腔4例,鼻窦5例,眼眶3例.普通型软骨肉瘤8例,去分化型和间叶型软骨肉瘤各2例.CT表现:肿瘤呈卵圆形2例,分叶形6例,不规则形4例;内见散在点、环、结节、斑片状或不定型钙化;边界清楚9例,模糊3例;3例增强后呈不均匀低度强化.7例鼻软骨肉瘤出现骨质破坏,并侵犯周围结构;眼眶软骨肉瘤骨质破坏1例,并侵犯同侧额部.MRI表现:普通型和去分化型软骨肉瘤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6例(与脑组织比较,以下同),等信号4例,T2WI表现为高信号8例,等信号2例,信号不均匀,内见散在低信号区,增强后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普通型软骨肉瘤边缘及间隔呈明显强化,内部不强化,呈斑驳状3例,蜂窝状2例;间叶型软骨肉瘤在T1、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和不均匀显著强化各1例.结论CT是鼻眶部软骨肉瘤诊断和鉴别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典型间隔及边缘强化的MRI表现也能够提示诊断,MRI可更清楚、准确地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颅底软骨肉瘤的CT和MRI影像征象,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颅底软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8例软骨肉瘤的CT、MRI影像学特点。本组中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6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均位于颅底中线旁的硬膜外,其中鞍旁4例、颈静脉孔区2例、前颅窝底及后颅窝底各1例。病变呈分叶状7例,呈类圆形1例。周围骨质呈溶骨性破坏6例,膨胀性破坏1例,侵蚀性破坏1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瘤内可见形态不一钙化,多呈稀疏散在分布(6例),大部分钙化灶边缘较模糊;增强扫描轻度至中度不均匀强化。MR信号不均匀,平扫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4例表现为周边及内部分隔中度强化,呈花环状或蜂窝状强化改变(病理类型为高分化型软骨肉瘤Ⅰ~Ⅱ级),2例呈不均匀斑片状明显强化(高分化型Ⅲ级及间叶性软骨肉瘤)。结论颅底软骨肉瘤好发于颅底中线旁,CT可以清晰显示瘤内特征性的钙化及周围骨质破坏征象,MRI增强扫描强化特点有助于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两者结合有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骨肉瘤虽然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但是本院近年来发病率不高,其64层螺旋CT检查的表现相对少见,报道本院2例64层螺旋CT诊断骨肉瘤病例,探讨64层螺旋CT对骨肉瘤诊断的优势及价值. 病例1 患者,女,16岁,左膝疼痛3 d来医院就诊.无发热,无明显肿块及运动障碍,无麻木感,局部体检示局部皮温略高,轻度压痛,无明显红肿.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极为罕见,本院遇到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价值(附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探讨其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未做细胞学分类。病变发生于鼻前庭5例,鼻前部、鼻前庭上方16例,占据整个鼻腔5例。左侧鼻腔11例,右侧鼻腔9例,双侧鼻腔6例;肿瘤呈结节肿块型19例,黏膜增厚型7例。7例伴有相邻骨质呈虫蚀样破坏。病变累及鼻背皮肤致其增厚13例,其中有4例皮下脂肪消失。10例手术治疗,20例放射治疗(包括4例术后复发,局部放疗) 化学治疗。结论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鼻腔前部肿物无明显骨质破坏,多并存限局性鼻背皮肤增厚,对放疗敏感,应考虑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4.
We report the CT diagnosis of two cases of alimentary tract perforation caused by the ingestion of foreign bodies. The first case was a common fish bone perforation of the ileum with postoperative scar. The second case was a rare perforation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an uncooked rice cake on sigmoid colon diverticula. Helical CT scan clearly revealed the fish bone as a linear high-density area in the soft tissue between the right abdominal oblique muscles and ileum, and demonstrated the rice cake as high-density material in the bowel.  相似文献   

15.
16.
原发性副神经节瘤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华  文阳  王伯胤   《放射学实践》2010,25(5):533-536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副神经节瘤患者影像资料,其中29例行平扫加单期增强扫描,13例行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结果:全部病例均为单发。32例位于肾上腺,其中右侧20例,左侧12例;10例位于肾上腺外。CT平扫特点为肿块密度不均,常伴有坏死与囊变,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显著强化,延迟扫描肿瘤呈进行性强化。结论:CT检查能很好显示原发性副神经节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是对定位和定性诊断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嗜铬细胞瘤 4例 ,现将其CT表现与鉴别诊断分析讨论如下。1 材料与方法   4例中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38岁、49岁、61岁和6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阵发性高血压和头晕。原发生于肾上腺者 3例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 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扫描机为GFSYTEC - 1 60 0I型 ,平扫和增强横断扫描 ,层厚及层间距为 5 .0mm ,较大肿瘤加冠状矢状重建。2 结果  本组报告嗜铬细胞瘤 4例 ,5个肿瘤。 3例原发生在肾上腺 (其中 1例为双侧发病 ) ,1例发生在主动脉旁肠系膜下动脉开口处。发生在肾上腺的肿瘤中 …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肺部淀粉样变性的CT诊断(附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部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淀粉样变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气管支气管型2例,CT表现为管壁不均质增厚,可见斑块状钙化灶,管腔内壁不光滑性狭窄;肺实质型2例,CT表现为多发单发或多发团块,可见粟粒状高密度灶及结节状高密度灶,1例合并胸膜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灶.结论:实质型CT表现单发或多发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灶,气管支气管型CT表现为管壁增厚,可见颗粒或不规则钙化或"骨化岛",具有一定特征.CT对肺部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阑尾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原发性阑尾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阑尾肿瘤病人的腹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阑尾直径、阑尾壁厚度、阑尾腔内改变及阑尾浆膜面改变等,并注意盲肠、末段回肠、阑尾周围脂肪改变和腹腔淋巴结肿大等.结果24例原发性阑尾肿瘤为黏液性腺瘤(n=11)、黏液性腺癌(n=5)、结肠型腺癌(n=4)和类癌(n=4).阑尾最大直径为12 mm~52 mm,19例(79%)最大直径超过15 mm;阑尾壁最大厚度3 mm~16 mm,13例(58%)在5 mm以上;10例(42%)可见阑尾腔内肿块阑尾内壁不规则隆起,1例(4%)可见阑尾表面外突性肿块.使用阑尾肿块/囊状扩张/直径大于15 mm的综合标准诊断率为92%.如附加阑尾壁厚度大于5 mm的标准则诊断率为100%.结论CT是发现阑尾肿瘤的有效方法,表现为阑尾肿块、阑尾腔囊状扩张、直径大于15 mm和壁厚超过5 mm.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性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部淀粉样变性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经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部淀粉样变性患者,分析其CT表现。结果:气管支气管型3例,CT表现为管壁不均质增厚,可见斑块状钙化灶,管腔内壁不光滑性狭窄;肺实质型2例,CT表现为主支气管旁单发团块,段支气管狭窄,周围肺组织萎缩,叶间裂增厚。结论:肺实质型CT表现单发或多发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灶,气管支气管型CT表现为管壁增厚,可见颗粒或不规则钙化或"骨化岛",具有一定特征。CT对肺部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