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锤状指的改良手术方法。方法对23例锤状指患者采用Y形切口及肌腱骨内植入法治疗,随访时间12~21个月,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Dargan功能评定法,优15例,良6例,可2例。结论 Y形切口及肌腱骨内植入法治疗锤状指,视野暴露充分,固定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
锤状指手术通常所用的切口种类较多,但各有利弊.自2001年起我们将似"H"形切口用于锤状指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术中显露充分,术后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新鲜无骨折锤状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远节背侧"H"形切口,远节指间关节背伸位克氏针固定,5-0无损伤线缝合修复断裂肌腱及皮肤切口,术后近侧指间关节屈曲位30~40°、远节背伸位石膏托固定。结果 46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8个月。根据TAM评分:优36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5.65%。结论手术治疗无骨折锤状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锤状指手术切口和克氏针纽扣治疗伸肌腱止点重建,与钻孔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伸肌腱止点撕脱伤的新方法。方法对18例伸肌腱止点撕脱采用切开手术,其中8例采用"Z"字切口克氏针纽扣固定;10例采用改良为倒"U"形切口,形成向指近端翻转的弧形皮瓣,术后肌腱缝合处由正常皮瓣覆盖,末节基底部背侧1/3处横向钻孔,肌腱线缝合贯穿末节指骨基底部。铝托掌侧固定,远侧指间关节(DIP)过伸,近侧指间关节(PIP)屈曲位固定。结果随访7~12个月,其中采"Z"字切口皮肤发生坏死3例,10例改良为倒"U"形切口未见皮肤坏死。按照TAM法评定:优16例,良2例。结论采用改良倒"U"形切口,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皮肤不易坏死,治疗费用低,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改良石黑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本科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8例骨性锤状指患者,采用改良石黑法进行手术治疗,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随访时间4~11个月,平均(7.53±1.04)个月,未出现切口及针道感染,切口一期愈合。按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价体系评估:优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改良石黑法治疗骨性锤状指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是治疗骨性锤状指畸形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末节指骨横行骨隧道缝合法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例腱性锤状指畸形患者,采用经皮末节指骨横行骨隧道缝合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后功能锻炼,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4~10个月,平均(6.89±1.8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按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价体系评估:优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经皮末节指骨横行骨隧道缝合法治疗腱性锤状指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临床效果好,是治疗锤状指畸形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多小切口联合末节指骨骨隧道缝合法治疗腱性锤状指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 烟台山医院手外科采用多小切口联合末节指骨骨隧道缝合法治疗腱性锤状指畸形9例, 均为单指、闭合性新鲜损伤, 男7例, 女2例;年龄23~51岁, 平均3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于近端小切口内缝线套圈缝合肌腱断端近侧, 向远端牵拉并通过远端骨隧道打结固定, 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骨间关节(DIP)背伸位, 肌腱断端间断加强缝合。术后予石膏托功能位保护性固定3周, 3周后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骨间关节(PIP)正常活动, 6周后拔除克氏针。出院后采取门诊、微信等方式随访, 观察患指外形及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17个月, 平均9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感染, 无皮肤坏死及线结外露等并发症, 采用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总主动活动度(TAM)功能评定法评定DIP活动, 优7例, 良2例。结论采用多小切口联合末节指骨骨隧道缝合法治疗闭合性腱性锤状指畸形, 能实现肌腱断端低张力连接, 手术创伤小, 并发症少, 是一种治疗腱性锤状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 目的 探讨微型金属螺钉法在临床中治疗骨性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12例骨性锤状指畸形患者,采用手指背侧“S”形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应用微型金属螺钉固定末节指骨骨折块,术后低温塑料夹板伸指间关节位单指固定4周后去除外固定开始主动功能锻炼,然后被动活动,循环渐进,练习程度早期以伤指轻度肿胀为止,晚期根据复查的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予以加强,术后随访标准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标准评定其功能。 结果 术后全部12例获得随访,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未出现伤口感染,关节无明显疼痛,通过4~20个月的随访,优良率为:91.6%,较传统的Ishiguro法固定时间短,功能恢复早。结论 作者发现微型金属螺钉在骨性锤状指的治疗手术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术后患指可以早期活动,避免了关节僵直及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功能恢复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微型锚钉在治疗锤状指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田敏  李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4):1906-1907
[目的]评价微型锚钉治疗锤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2月-2006年3月,应用微型锚钉治疗8例锤状指患者。[结果]8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1.5年,平均8个月,术后4-8周全部愈合,无患肢疼痛及功能障碍,无1例复发。疗效评定:优5指,良3指,优良率100%。[结论]经初步临床验证,应用微型锚钉治疗锤状指,能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5例锤状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骨性锤状指36例,腱性锤状指9例。根据杜冬锤状指分型法,Ⅰ型10例、Ⅱ型23例、Ⅲ型7例、Ⅳ5例。术中采用1.0 mm克氏针呈背伸5°~10°纵穿固定远指间关节,末节指骨基底钻孔做骨性隧道,0.3 mm钢丝横穿末节指骨基底,复位加压固定骨折块。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对45例进行6~24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肌腱二次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经X线片检查所有病例全部骨性愈合、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平整。依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定法(TAM)进行评定,优36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骨与肌腱同时损伤锤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8—2015-06诊治的10例(10指)同时存在撕脱骨折与伸肌腱止点断裂的锤状指,切开复位骨折,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抽出钢丝法加压固定骨折块,并行伸肌腱止点重建术。结果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指甲无畸形生长。复查X线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骨性愈合,关节面平整。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18)个月。末次随访时按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优6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同时存在撕脱骨折及伸肌腱止点断裂的锤状指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架在腱性锤状指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6-03采用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腱性锤状指21例。术后9个月根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本组21例获得随访9~11个月,平均9.7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无指端感觉异常存在。术后1例克氏针外固定架松动,经加固后未影响固定效果。术后9个月疗效根据TAM评分系统评定: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架治疗腱性锤状指临床效果满意,且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同时,该克氏针外固定架同样适用于开放性或陈旧性锤状指、中央腱束损伤等其他需要跨关节固定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2):2106-2108
[目的]探讨克氏针联合钢丝局部绑扎治疗新鲜锤状指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以来收治的新鲜锤状指骨折患者34例,均给予克氏针联合钢丝局部绑扎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5~12个月,平均(8.71±1.24)个月,除1例再次外伤后出现锤指畸形外,其余病例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均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无手指畸形、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18%。[结论]克氏针联合局部钢丝绑扎治疗新鲜锤状指骨折效果良好,且手术简单、费用低,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骨隧道腱-骨缝合手术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5-08采用经骨隧道腱-骨缝合法手术治疗的27例腱性锤状指。均为单指损伤,示指3例,中指11例,环指5例,小指8例。开放性损伤9例,闭合性损伤18例。新鲜损伤12例,陈旧性损伤15例。结果术后切口或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17)个月。1例术后出现轻度甲板畸形。手指功能根据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14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85.2%。结论采用经骨隧道腱-骨缝合手术治疗腱性锤状指可矫正锤状指畸形,获得肌腱止点解剖重建,具有固定牢靠、关节活动度良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微型锚钉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姜国  范存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4):251-253,I0002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微型锚钉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方法,通过观察临床效果来探讨该方法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陈旧性锤状指患者临床应用微型锚钉治疗。于远侧指间关节(DIP)背侧做“и”形切口,显露伸指肌腱,将断端间疤痕切除,用1枚1mm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DIP)固定于伸直位,用肌腱缝合线水平褥式缝合伸指肌腱断端,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钻孔后安装微型锚钉,将锚钉尾部携带的肌腱缝线与伸指肌腱近断端缝合以加强缝合强度。术后前臂掌侧面石膏托固定腕关节背神30°,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伸直位3周,6周后拔除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个月~1年,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其中1例远侧指间关节(DIP)屈曲功能障碍,无畸形复发。优良率85.7%。[结论]应用微型锚钉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具有缝合强度高,畸形复发率低,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的优点,是一种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小磊  赵亮  李大村 《骨科》2015,6(5):248-251
目的 探讨微型金属螺钉治疗骨性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12例骨性锤状指畸形患者,采用手指背侧“S”形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应用微型金属螺钉固定末节指骨骨折块。术后以低温塑料夹板行单指固定,4周后去除外固定并开始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早期练习程度以患指轻度肿胀为止,晚期根据X线片显示的骨折愈合情况予以加强,术后随访时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12例全部获得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伤口感染,关节无明显疼痛,通过4~20个月的随访,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1.7%。结论 微型金属螺钉治疗骨性锤状指的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术后患指可以早期活动,避免了关节僵直及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功能恢复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瘢痕折叠缝合和指伸肌腱侧腱束转位治疗陈旧性腱性锤状指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腱性锤状指患者,根据术中所见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8例采用指伸肌腱远、近断端瘢痕折叠缝合+克氏针内固定;22例采用指伸肌腱远端与近端伸肌腱单侧侧腱束转位后钢丝Kessler钮扣肌腱缝合+克氏针固定.术后均用石膏固定患指于远指间关节过伸位、近指间关节屈曲位6周.结果 术后30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24个月,平均(13.0±4.5)个月,疗效评价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分: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陈旧性腱性锤状指断端间若形成松弛瘢痕连接,可采用瘢痕折叠缝合法强化;若断端分离短缩,可采用指伸肌腱单侧侧腱束转位治疗.依术中所见不同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陈旧性腱性锤状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陈旧性腱性锤状指的方法。方法回顾运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的23例陈旧性腱性锤状指病例。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9~30岁,平均22岁。分析陈旧性锤状指手术治疗的关键点、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显微手术的优势以及术后处理的原则。结果所有病例外观及功能均得到改善,随访6个月~4年,平均1.2年,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优16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91.3%。结论运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陈旧性腱性锤状指,可以达到精细修复指伸肌腱正常力学结构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的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间我科应用改进的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21例腱性锤状指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6.1岁;小指8例,环指3例,中指5例,食指5例。术后根据Dargan锤状指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1个月,平均9.7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缘坏死,无指端麻木现象;末次随访根据Dargan标准评定患指关节功能,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应用改进的克氏针固定方式能避免指间关节面的人为破坏,效果确切,适用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83例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方法 2010-2018年应用微型骨锚对83例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进行止点重建手术,对术后43例随访3个月~5年,平均10.4个月。结果根据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术后优36例,良18例,可16例,差13例。通过随访发现手术后近期并发症22例,远期并发症21例。结论应用微型骨锚治疗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术后并发症与手术切口、骨锚的置入方向等手术操作密切相关,远侧指间关节背侧"C"形切口可降低术后线结反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