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酶法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采用Alcalase蛋白酶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酶法改性试验。试验表明,酶法水解能显著提高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酶解的最佳条件是pH8.5、温度62℃、底物浓度5%,酶浓度2%(E/S),在此条件下酶解4h,大豆浓缩蛋白的水解度在12%以上,大豆浓缩蛋白的NSI从10%提高到85%左右,有较好的溶解性。并利用浊度法测定了不同水解度条件下酶解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特性,结果表明水解度约为8%时乳化性最大,水解度约为6%时乳化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物理方法对酸沉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旨在提高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探讨加入热水温度、蛋白溶液pH、超声波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氮溶解指数(NSI)的影响,得出物理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热水温度100℃,蛋白溶液pH 9,超声波功率300 W,频率25 kHz,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改性后产品的NSI由64.00%提高到88.06%.此外,产品的乳化性、吸油性和持水性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性能测定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研究功能性(物理和酶法改性)大豆浓缩蛋白(FSPC)的NSI值、乳化能力、凝胶性、持水性及吸油性等变化。结果表明,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NSI值明显提高,大豆蛋白功能特性有不同程度提高和改善;FSPC应用试验,即乳化体凝胶强度试验表明,FSPCI(物理改性)大豆浓缩蛋白有较好凝胶、乳化、持油和持水性;而FSPC2(酶法改性)大豆浓缩蛋白有较好溶解、乳化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超声空化作用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改性的作用机理。经过超声空化改性,大豆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及凝胶性等功能特性有了显著地提高。改性后的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可以代替大豆分离蛋白应用在肉灌制品、乳制品以及其它食品领域中。  相似文献   

5.
制取低成本、高蛋白含量的大豆浓缩蛋白时,乙醇会产生变性作用,从而降低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微波技术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对固液比、微波功率、改性时间的单因素实验,针对乳化性进行研究,然后进行正交实验方差分析,最终得出微波技术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1:9、功率500W、时间3min,可提高乳化能力129.9%,乳化稳定性28.0%。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改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针对乳化性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影响范围,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最终得出超声波技术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为1∶9、功率密度为0.6 W/cm^2、时间为5min,可提高乳化活力171.4%,乳化稳定性13.0%.利用电子显微镜扫描仪观察改性前后大豆蛋白,证明超声波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性.  相似文献   

7.
氨作碱性剂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作碱性剂,通过均质、物化改性、喷雾干燥等方法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SPC)进行改性,以期获得功能性较好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实验表明,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加入氨水后经均质、物化改性、喷雾干燥等步骤可获得溶解性、凝胶性、乳化性等功能性较佳大豆浓缩蛋白。  相似文献   

8.
微波处理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功能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红  卢俊香 《食品科技》2007,32(11):55-58
利用微波处理对醇法生产的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微波改性对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性、吸油性和吸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能够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性、吸油性和吸水性,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11、改性时间80s、功率630W、料液比1∶8。最佳改性条件下改性的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性、吸油性和吸水性为0.227OD、1.543g/g和5.669g/g,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6.55%、17.7%和50.53%。  相似文献   

9.
大豆浓缩蛋白的限制性水解及其功能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醇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性,采用限制酶解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利用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作为水解酶,在25℃或35℃、底物浓度10%、酶添加量400U/g或1700U/g的条件下,水解处理大豆浓缩蛋白1h或4h,得到水解度约为1%和2%的改性大豆浓缩蛋白.对主要功能性进行分析,发现溶解性、保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有改善,但胶凝性则有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木瓜蛋白酶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冰玉  石彦国  朱会芳 《食品科学》2006,27(12):505-508
制取低成本、高蛋白含量的大豆浓缩蛋白时,乙醇产生变性作用,从而降低了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因此本研究采用木瓜蛋白酶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通过对酶浓度、底物浓度、改性时间与改性温度的单因素实验,针对乳化性进行研究,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最终得出木瓜蛋白酶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最佳工艺条件:酶用量(E/S)为3%、底物浓度为(W/V)8%、改性时间为2h、改性温度为50℃,改性中pH值为6.0,可提高乳化能力3.8倍,乳化稳定性3.9倍。  相似文献   

11.
不溶性大豆浓缩蛋白物理改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研究了醇法浓缩大豆蛋白(ALSPC)的物理增溶机理。通过蛋白质溶出物分布可知,分子间力均匀作用于各个ALSPC蛋白分子,而MSPC蛋白分子则通过共价键形成聚集体,聚集体间无任何形式的作用力。荧光光谱证明疏水性基团处于聚集体内部,因而具有可溶性蛋白结构。对可溶性聚集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叙述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加工工艺、物理改性、挤压组织化应用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微波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微波对醇变性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的方法,分析了改性时间、微波功率、pH及原料均质时间对微波改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波改性的最佳条件:浆液均质时间8min,pH 9,改性时间50 s,微波功率800 W.最佳改性条件下改性的大豆浓缩蛋白的NSI可达到67.28%,乳化稳定性达90%.  相似文献   

14.
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在火腿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添加到肉制品中,考察其在肉制品中的添加效果。经实验得出添加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火腿肠表现出良好的蒸煮率、持水性以及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添加效果与加入大豆分离蛋白效果相似,比添加未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效果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微波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和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功能特性,采用微波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并以微波功率、改性时间、均质时间、pH、料液比、溶液质量、NaC l浓度及不同种类盐为改性影响因素,研究了其对改性蛋白乳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蛋白浆液处理量为55 g,均质6 m in,微波功率640 W,改性时间1.5 m in,料液比1∶9(W/V),pH为9时,可使乳化能力达到96.9%。  相似文献   

16.
大豆糖蜜是醇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副产物,主要成分有糖类、蛋白质、异黄酮和皂苷等.介绍了大豆糖蜜的综合利用:即从大豆糖蜜中提取异黄酮、皂苷和大豆低聚糖等的研究进展;利用大豆糖蜜作发酵底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及大豆糖蜜的其他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分离蛋白性能优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华欲飞 《中国油脂》2001,26(6):79-81
大豆分离蛋白的性能包括相容性和功能性,相容性决定了大豆蛋白的应用范围,功能性则最终反映大豆蛋白用户的收益大小,通过醇洗法脱除异味,选择性分离分级,控制蛋白质变性,蛋白质改性,以及干燥后处理可以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相容性和功能性,并对它们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