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42例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观察组),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体征、心电图的改善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达90.5%,与对照组疗效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的有效率分别为95.2%和66.6%(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23.8%(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好,可以降低AM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需要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否则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我院在常规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及生脉注射液治疗UAP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舒血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类型,它是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中间类型,治疗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预后,本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治疗UAP 60例,临床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与丹参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丹参注射液治疗UAP患者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目前已趋向将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不稳定性心绞痛继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重,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需要在医生的监控下精心治疗.我们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所谓中间综合征,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自2001年10月~2004年9月,笔者采用碟脉灵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结果表明,碟脉灵注射液能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效果.方法 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39例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39例,疗程为2周.结果 丹红治疗有效率为94.9%,单硝酸异山梨酯93.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丹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其疗效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58例UAP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静脉点滴,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缓解UAP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变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治疗UAP有良好的疗效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潘淑荣 《中外医疗》2009,28(13):59-5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笔者使用氯吡格雷加丹参注射液对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梁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18-1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观察对UAP患者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7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微循环指标改善是安全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我们通过对UAP患者用红花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加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信丽丽 《吉林医学》2008,29(21):1931-193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病情往往较重,而且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所以积极有效的治疗对UAP患者极为重要,现将美托洛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UAP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肖俊营 《当代医学》2010,16(1):144-14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为稳定性劳累性和心肌梗死之间的状态,它包括了除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外的所有类型的心绞痛,还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绞痛等新近提出的心绞痛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我们通过对UAP患者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贾学斌  刘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145-146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供血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症状,其急性阶段的猝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都很高,治疗目的是缓解心绞痛,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疼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发生猝死.目前低分子肝素治疗UAP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某些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及疗效不明显的UAP病例,使用曲美他嗪联用传统的扩血管药单硝酸异山梨酯能否加强UAP的治疗效果,尚未见到报道.本文作者对32例UAP急性发作期患者用曲美他嗪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Ie angina pectoris,UAP)的疗效及对UAP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UA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其它处理两组相同,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UAP疗效肯定,可能通过降低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不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硝酸酯类制剂、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用15天。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控制心绞痛有效率为95.00%,改善心电图有效率为80.00%,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丹红治疗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n=5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结果:丹红治疗组治疗2周后Hs-CRP及Hcy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Hs-CRP及Hcy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病情不稳定。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MI,甚至猝死。故有效控制UAP的频繁发作非常重要,为进一步探讨UAP治疗新途径,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商品名:顺来康)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立迈青)治疗患者48例。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吸氧,扩冠,抗凝,溶栓,镇静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2周后心肌酶回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改善心肌梗死病人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