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的超声心动描记术特征及可能的漏诊原因,探讨超声心动描记术对临床诊断AHCM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45例AHCM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包括超声心动描记术45例、心电图45例、冠状动脉造影10例及左心室造影结果 4例,进行分析。结果 (1)41例患者的超声心动描记术像显示左心室心尖部心肌明显增厚;4例超声心动描记术结果正常者,行左心室造影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心尖部室壁肥厚,呈"黑桃征",最后诊断AHCM。(2)41例超声图像表现为AHCM的患者中,17例收缩期左心室腔心尖部狭小、几乎呈闭塞状;5例患者左心室腔中部梗阻,其平均压力梯度为(59.1±10.9)mm Hg(1 mm Hg=0.133 kPa)。(3)1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AHCM患者中,2例合并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并行支架植入术,2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可见心肌桥,6例冠状动脉正常。结论典型超声心动描记术表现,结合特征性心电图,有助于临床确诊。将心尖部左心室短轴切面作为常规扫查切面,特别对心电图有特异性改变的患者(如心前区导联V4-6导T波对称性深倒),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充盈情况判断心内膜边界,可明显提高检出率。超声心动描记术可为临床诊断AHCM提供重要依据,是协助临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判断预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AHCM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及放射学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结果 ,尤其是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征.结果 15例AHCM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或缺如,心脏体征无特异性,生化检查大致正常,全部病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室造影有5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呈"黑桃"样改变.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2-V6)T波对称性倒置>1mV,最深达1.7mV,酷似"冠状T波",以胸导V3~V5为主,且呈TV4>TV5>TV3的改变关系;伴有胸导联及肢体导联的ST段降低明显(0.1~0.3mV);胸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呈RV4>RV5>RV3的规律变化;所有病例均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心尖部(乳头肌水平以下)肥厚,最厚处可达28mm.结论 AHCM的诊断应主要依靠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来确定,磁共振检查对确诊AHC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HCM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及放射学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结果,尤其是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征。结果15例AHCM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或缺如,心脏体征无特异性,生化检查大致正常,全部病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室造影有5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呈“黑桃”样改变。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2-V6)T波对称性倒置>1mV,最深达1.7mV,酷似“冠状T波”,以胸导V3~V5为主,且呈TV4>TV5>TV3的改变关系;伴有胸导联及肢体导联的ST段降低明显(0.1~0.3mV);胸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呈RV4>RV5>RV3的规律变化;所有病例均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心尖部(乳头肌水平以下)肥厚,最厚处可达28mm。结论AHCM的诊断应主要依靠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来确定,磁共振检查对确诊AHC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99mTc-MIBI腺苷心肌灌注显像对胸痛患者疑诊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筛查的价值。方法 86例有胸痛、胸闷不适,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结果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94.3%、84%。心肌灌注异常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达93.3%。结论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胸痛患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选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给予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结果负荷超声心动图因而应运而生,增加了识别冠心病的敏感性,提高了冠心病检出的阳性率。使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达80%~90%,特异性约78%~87%,大大高于心电图运动试验。结论多巴酚丁胺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分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性和特异性,分析其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7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电图检查;经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诊断后,对所有患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敏感度分别为70.2%、70.8%,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略低于心电图;两者的准确性相等均为73%;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特异性分别为86%、79%,超声心动图的特异性强于心电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各有其特点和优势,有较高的互补性,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不同的诊断方法,这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整体水平,从而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茜  张文杰  马巧珍 《东南国防医药》2006,8(4):266-267,278
目的探讨即刻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冠心病上的价值。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患者,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即刻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即刻心电图的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66.7%,准确率为83.7%;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为23.0%,特异性为83.3%,准确率为31.4%。结论即刻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明显优于静息状态超声心动图,静息状态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导管法左心室造影定量评价左心功能,探讨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对左心功能评价的相关性及640层螺旋CT在冠心病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58例,均行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检查。结果 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等三种方法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EDV、ESV、SV相关性高(r值分别为0.853、0.799、0.778)。640层螺旋CT、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等三种方法检测EF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高(r值分别为0.696、0.677、0.654)。结论 640层螺旋CT在左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一次640层CT检查可以同时评估冠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功能。超声心动图也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酒精性心肌病(AHCM)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180例长期大量饮酒所致酒精依赖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从心脏各腔室内径、室壁厚度、心肌内回声、室壁运动幅度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和室壁增厚率等指标方面观察,结合病史,做出超声诊断或超声提示。结果①心脏左室内径增大者94例,占52.2%;左心房增大者56例,占31.1%;②心肌肥厚68例,占37.8%;③心肌内出现异常散在斑点状强回声者102例,占56.7%;④运动幅度降低者78例,占43.3%;⑤心功能改变者86例,占47.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酒精性心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是临床确诊AHCM的重要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影像资料。结果28例AHCM患者中,心尖部心肌厚度为17~29mm,其中单纯心尖部心肌增厚5例,室间隔心尖段、左室侧壁心尖段心肌增厚10例,室间隔心尖段、左室下后壁心尖段心肌增厚6例,室间隔心尖段、左室游离壁心尖段均增厚6例,室间隔心尖段、右室游离壁心尖部心肌增厚1例。全部均获确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AHCM有很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在早期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4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检查,其中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检查为研究组。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最终检出冠心病阳性43例,阴性3例,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35%、100.00%、84.78%及89.13%,对照组患者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37%、66.67%、95.65%及82.6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组患者在左心功能中的评估能力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能有效提高早期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且诊断效能较高,在左心功能中的评估能力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冠心病(cAD)的诊断方法。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介入治疗的HCM患者88例,其中男60例,女28例,所有患者均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磁共振检查,并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HCM的诊断以二维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作为标准,并除外能够引起心室肥厚的其他疾病。结果:两组在性别、胸痛、心功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室肥厚的部位、心电图ST—T改变及异常Q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M合并CAD临床诊断困难,其鉴别有赖于冠状动脉造影,建议对年龄大于45岁和(或)合并高血压的HCM患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其部位;对上述病人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三支冠脉有无病变,狭窄及狭窄程度,狭窄大于50%则可诊断为冠心病。结果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93.1%,定位准确率为82.9%,与冠脉造影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超声表现特征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消失或矛盾运动。结论对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病人,超声心动图是一项首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在47例冠心病中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准确率较高,而二维超声诊断冠心病准确率较低,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较能客观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的一种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AHCM患者分为冠状动脉异常组(A组)6例及冠状动脉正常组(B组)19例,对两组临床特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均年龄A组(63.7±13.7)岁,B组(51.7±9.8)岁,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1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A组4例,B组1例,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心电图比较,左室高电压、T波倒置深度以及ST段平均下移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现异常Q波,A组2例,B组1例.两组超声心动图比较,心肌肥厚程度、左室内径、左室容积以及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AHCM患者存在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则可能合并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余洋 《中国基层医药》2014,(7):1021-102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的冠心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价值。结果108例受检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74例,阳性检出率68.5%;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43、6.37、163.55,均P<0.05)。单支病变中19例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狭窄<50%)或正常,而根据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表现及家族史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临床作出了冠心病的诊断。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最重要的微创手段,与其他无创检查方法相比,对冠心病的检出率及准确性高,并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位置、范围,宜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来我院进行诊疗的4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准,将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阴性检出率,以及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为68.89%,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检出率48.89%,差异显著,P <0.05;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33%、71.88%、76.92%,均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别为48.89%、38.71%、71.43%),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过程简单,阳性诊出率、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厚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对68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为63%,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为25%。结论: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受心外影响因素大,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肥厚比心电图敏感。  相似文献   

19.
肥厚型心肌病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其中以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为主要病理类型,此外还有心肌均匀肥厚或心尖部肥厚的类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指主要局限于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心肌肥厚,常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压力阶差。此病临床症状可不典型,心电图可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部分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低,临床上易误诊为冠心病。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AHCM患者15例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AHCM,男性12例,…  相似文献   

20.
刘晓英  杨晓青  赵玮  吕新湖 《河北医药》2012,34(7):1046-1048
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仍是冠状动脉造影(CAG),但其有创伤且费用昂贵,患者难接受,可重复性差.近年来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核素心肌显像等无创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肯定,但其价格昂贵,对危重症患者可行性差.常规超声心动图(UCG)和心肌声学造影心动图(MCE)是目前超声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简便易行,可在床旁进行.本文旨在与CAG比较,评价常规UCG与MCE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