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刘桂兰 《全科护理》2015,(4):332-33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病人整体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病人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入院时和随访3个月采用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简短精神记忆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缺损情况、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活动能力(ADL),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价整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NIHSS、ADL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SIS评分显示,病人在手功能、行动能力、力量、日常生活能力、交流能力、情感、思维与记忆、社会参与8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脑梗死后的继发损伤、促进整体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系统化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病人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风后遗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康复训练,干预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中的运动功能部分对病人的功能进行评价;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病人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系统化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运动能力恢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后抑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后抑郁病人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抑郁病人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对社区中风后遗症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外洗、穴位按摩,以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卒中后第3周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自行功能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干预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中国中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后、随访时比较,中国中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及SF-36总体健康评分、生理职能评分均改善明显(P〈0.01)。[结论]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等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安神护理对中风后抑郁病人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中风后抑郁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实施中医安神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对两组病人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AMD评分、HAMA评分、PSQI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IS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安神护理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病人不良情绪,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对社区中风后遗症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外洗、穴位按摩,以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卒中后第3周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自行功能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干预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中国中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后、随访时比较,中国中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及SF-36总体健康评分、生理职能评分均改善明显(P<0.01)。[结论]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等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2):2152-215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P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连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抑郁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疗效及各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MA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SD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病人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的运动功能(FMA)、神经功能(NIHSS)和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干预后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均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运用西医康复护理,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对住院老年卒中后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66例住院老年卒中后尿失禁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维度协同护理。两组病人均护理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整体康复效果,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心理状态、睡眠障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病人干预后SF-36总体健康、AD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NIHSS、HAMA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PSQI总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整体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改善住院老年卒中后尿失禁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维度康复护理策略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多维度康复护理策略进行干预,采用功能活动调查表(FAQ)、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社区人群功能测定量表(COOP/WONCA)、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L-index)、卡氏评分(KPS)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技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ADL、FAQ、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COOP/WONCA、QL-index、KPS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维度康复护理策略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干预,在提高其生活技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具备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分别于入院及出院时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应用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对两组病人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病人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孔丽  宋杏花 《全科护理》2016,(25):2620-262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病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BI)进行评定,护理满意度采用院内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后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MoCA评分、MMSE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FMA评分、BI评分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后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循证护理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冯秀玲  萧碧婷 《全科护理》2016,(17):1744-1746
[目的]研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脑梗死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病人遵循随机平等原则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康复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1个月后康复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家庭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病人,可促进病人肢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上下肢肌力水平、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66例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病人治疗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的上下肢肌力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干预后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分别为2.81分±0.52分、3.43分±0.5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032、4.187,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CSS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7.61分±1.45分、78.69分±20.8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5、10.932,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提供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人上下肢肌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配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病人分为对照组、导入组、艾灸组和综合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艾灸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离子导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离子导入治疗,综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法和离子导入治疗。每个项目每次治疗20 min,每日2次,干预时间14 d。干预第1天和第14天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4组病人治疗前后C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CSS、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子导入治疗配合艾灸能有效改善中风病人肢体麻木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典型护理问题版块集中处理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幸存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幸存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典型护理问题版块集中处理法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功能独立能力评价量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分,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典型护理问题版块集中处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实施康复期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5年1月—2016年6月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12月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基础上于术后24 h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与干预。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Hillis关节评分评价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活动能力、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lthel评分、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手术后24 h有计划地进行关节功能与肌力康复、手指精细动作的康复、失语康复、吞咽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等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选取本院中医门诊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IL)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身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能有效减轻中风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5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时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F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时两组FMA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时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时两组ADL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时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P<0.05)。结论:应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能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对脑出血病人神经缺损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128例脑出血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2个月,干预前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肢体感觉功能(22.98分±3.15分)、上肢运动功能(24.56分±2.78分)、下肢运动功能(17.45分±3.25分)、关节活动度(10.96分±2.02分)评分高于对照组肢体感觉功能(16.93分±4.52分)、上肢运动功能(16.23分±2.36分)、下肢运动功能(13.96分±1.89分)、关节活动度(6.39分±1.4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57.98分±3.96分)高于对照组(46.22分±4.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12.59分±3.45分)低于对照组(16.85分±4.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生活质量评分(175.22分±32.02分)高于对照组(135.45分±25.7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有助于改善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