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概述万安县建立了以"池塘培育斑点叉尾苗种,网箱养殖斑点叉尾成鱼"为核心的斑点叉尾健康养殖模式——万安模式。到2010年底,全县斑点叉尾养殖池塘达1万亩,网箱养殖突破10万米2,斑点叉尾产量达1万吨,总产值达1.3亿元。二、池塘培育斑点叉尾优质苗种技术要点1.鱼种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鱼种池要求水源方便、水质良好、进排水设施完善;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特性,随机选取传统池塘(TP)、高密度循环水系统(HD-RAS)和水泥池塘(CP)养殖模式下的鲜活斑点叉尾,测定其生长状况,以及肌肉营养成分、颜色、持水力和质构特性。结果显示,TP和HDRAS的斑点叉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CP;CP的肝体比(2.35%±0.22%)显著高于TP和HD-RAS;与TP相比,HD-RAS和CP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更低,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更高;HD-RAS肌肉的亮度值(L*)(58.18±3.56)、红度值(a*)(6.05±1.08)最高,CP最低,分别为48.15±6.04和4.81±0.84;传统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熟肉率最低,离心损失、滴水损失和失水率最高,HD-RAS和CP之间差异不显著;HD-RAS和CP肌肉的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高于TP,但3处理组间的内聚性和回复性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相比,水泥池塘养殖模式易造成斑点叉尾生长减慢,而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并且在该养殖模式下肌肉具有更高的持水力、质构特性,同时呈现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俗称美国鱼,因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高蛋白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广受消费者欢迎。我站于1992年引进原种斑点叉尾亲鱼,并于1993年繁殖成功,在池塘养殖中得到大规模推广。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斑点叉尾的品质和养殖效益,我站进行了高密度流水养殖斑点叉尾试验。经过半年多  相似文献   

4.
<正>盐城市沿海滩涂资源得天独厚,利用滩涂围堤筑塘引入淡水,一般经二三年池塘中水体盐度可降至5以下,可开展异育银鲫、斑点叉尾养殖。2007-2008年,我们在东台沿海利用围堤池塘开展斑点叉尾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池塘和水库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对斑点叉尾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系水力、质构特性及肌肉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池塘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含肉率都在65%以上;池塘组的贮存损失和失水率(分别为1.73%和17.19%)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2.37%和27.16%),而冷冻渗出率(3.96%)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3.35%);水库网箱养殖组的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78%和1.03%)均显著高于池塘组(分别为16.69%和0.90%),而粗脂肪含量(2.99%)显著低于池塘组(3.90%);两组矿物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水库网箱养殖组肌肉中钾、磷、钙、镁、锌和铁6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3 951、2 325、110、312、5.15和4.94 mg/kg)均显著高于池塘组(分别为3 184、1 787、78.8、246、4.19和3.58 mg/kg);池塘组肌肉的凝聚性和回复性(分别为0.45和0.31)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0.38和0.24),而肌肉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分别为2 721、1 209和397 g)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4 552、1 738和578 g)。研究表明,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肌肉具有较好的系水力,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更丰富和肉质硬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斑点叉尾属鲇形目、科鱼类,其肉质好,抗逆性强,该鱼具有生长快、适温广、抗病力强、个体大、易饲养的特点。目前饲养途径已从池塘养殖扩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池塘养殖中,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该病与放养密度过大、池塘淤泥较厚、养殖水体环境质量差以及饲料质量等有关。笔者现将在实践中诊断与治疗该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2017,(5):85-92
本研究利用常规生化和物理分析方法对红色斑点叉尾(Red Ictalurus punctatus)(简称红)和黑色斑点叉尾(Black Ictalurus punctatus)(简称黑)背部肌肉一般营养成分、质构特性、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黑水分显著高于红,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红。红肌肉咀嚼性显著高于黑。红和黑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含量占鲜肉的15.75%和15.07%;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18%和5.91%,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24%和39.22%,必需氨基酸中均是赖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4.99和83.84;根据氨基酸评分(AAS),红和黑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S),红和黑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红和黑肌肉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红∑MUFA、∑PUFA、EPA+DHA含量以及n-6/n-3PUFA均高于黑。结果表明,红和黑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红的营养价值略高于黑。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亦称沟鲶,属鲶形目,科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溶氧3.5-7mg/L,pH值5-8.5,适盐0.1-8。杂食性,多栖息于水体底层,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红雁水产公司近年来开展了斑点叉尾高密度流水养殖,首创新疆地区斑点叉尾高密度流水养殖模式,并获得乌市2002年科技进步三等奖。1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影响斑点叉尾亲鱼自然产卵率的关键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是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本文从斑点叉尾亲鱼年龄、放养密度、产卵槽类型、饲料类型、池塘局部气候条件、池塘底质类型等方面对影响斑点叉尾自然产卵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挑选4~5龄的亲鱼,在冬季气温、水温适当偏低的山区风口处建培育池,培育池底质为黏土硬底质或鹅卵石带沙底质,每667 m^2放亲鱼10~30组,全部投喂动物性饲料,用特制的土瓦罐作产卵槽,获得较高的自然产卵率。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是三大淡水出口创汇品种,万安县已建立3000亩网箱养殖原料供应基地。为满足出口产品质量要求,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需要首先解决优质大规格鱼种的供应问题,为此,2006年万安县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时着力开展了池塘80∶20培育大规格斑点叉尾鱼种技术示范,经过4个月的养殖,将体长3cm~4cm的鱼苗培育成体重达50g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且鱼种适应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三种不同养殖品种池塘水质变化特征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养殖泥鳅、翘嘴红鲌和青虾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并用VIKOR算法比较了三种养殖品种的池塘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三种养殖品种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基本相同,但是三种池塘中,青虾养殖池塘水质最优,泥鳅池塘次之,翘嘴红鲌池塘最差。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斑点叉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水环境条件的持续恶化,近些年斑点叉尾的病害问题日益加剧,对斑点叉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斑点叉尾常见疾病按致病病原分类,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及寄生虫病等4种类型。目前国内发现的斑点叉尾主要疾病包括:斑点叉尾呼肠孤病毒病、爱德华氏菌病、柱状黄杆菌病、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链球菌病以及肠套叠症等,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海水池塘内放养不同密度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构建"红鳍东方鲀-日本对虾-硬壳蛤"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将养殖尾水排入养殖尾水处理池塘,在尾水处理池塘内采用池塘表面栽种海马齿,池塘中层吊养牡蛎,池塘底层底播硬壳蛤的方式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该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又称美国、沟鲶、河鲶,隶属于鲶形目,鲶科,为淡水温水性鱼类。从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作为饲养鱼类以来,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现将其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人工繁育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2000~3333m~2(3~5亩)为宜,要求临近水源,排灌方便,水深1.5~1.8m,东西向长方形为好。保水性能好,池底平整,淤泥少或硬底,水质良好,进排水口装好拦鱼设施。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探索红螯螯虾更加适宜的养殖方式,增加红螯螯虾年生产能力,提高养殖产量与效益,笔者于2020年在仙游县大济镇标准化池塘养殖示范场开展了红螯螯虾池塘一年两茬生态养殖试验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该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与增氧池塘土质以黏壤土为宜,底部平整,无或少淤泥,保水性能好,形状以长方形为佳,通风向阳,环境安静,面积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大小皆可。池塘安装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设置网罩,严防青蛙、老鼠、蛇类等敌害进入以及红螯螯虾逃逸,同时池塘使用铁丝、聚乙烯网片、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在闽西北山区进行红螯螯虾池塘健康养殖生产试验,经过5个月的养殖,结果8口池塘共产红螯螯虾19095kg,平均单产达0.57kg/m2,养殖成活率64.2%,饲料系数1.31,投入产出比1∶1.69。试验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红螯螯虾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属鲶形目、科,又称沟鲶,原产美国,它具有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生长快,易捕捞,肉味鲜美,出肉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名贵养殖品种。根据斑点叉尾聚群,易驯化,食人工饲料等生物学特性,开发斑点叉尾高密度养殖,易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五、六年以前,开封市就已经有了零星的鱼养殖,但由于在当地销售还没有得到市民认可,鱼价格与鲤鱼价格持平,经济效益较低,推广养殖面积不大。但随着国内消费需求及加工出口量的增加,鱼供应呈现供不应求现象,市场价格上扬,每公斤达到10元左右,利润达到3~4元/kg左右,比养殖传统鲤、草  相似文献   

20.
正红草鲫,俗称红草,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观赏鱼,有长尾红草(又称燕尾)和短尾红草(俗名草金)之分,其体色艳丽、抗病力强。近年来,北方多地均有养殖,红草养殖技术简单易学,是目前较有前景的一个池塘养殖品种。一、池塘及设施养殖红草普通土池塘即可,养殖面积5~8亩为宜,池深1.5~2.5米,塘体无渗漏,进排水方便。放苗前对塘底清淤,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