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蜱传斑点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斑点热群立克次本 (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e ,SF GR)是引起斑点热的病原体 ,该病原体是立克次体目中最复杂的一群。 1984年版《Bergey’s鉴定细菌手册 )中收录了 8种SFGR ,其中 5种对人有致病性 ,另外 3种对人的致病性尚未证实。近年在世界各地又陆续发现了 10余种SFGR新种及其引致的斑点热。我国科研工作者经过 4 0余年的不懈努力 ,经病原学证实共发现 4种SFGR ,除国际上已知而在我国发现的引致北亚热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Rickettsiasibiri ca ,R .s)外 ,还发现了黑龙江立克次体 (R .heilongjiangii,R .hei)、内蒙古立克次…  相似文献   

2.
斑点热(spotted fever)是蜱螨叮咬传播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和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蜱传斑点热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实验诊断和分子生物学方面都有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 1983年,我们于黑龙江省罗北县与绥芬河市,从三种蜱体内分离得一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种,暂命名为黑龙江立克次体。为查明该立克次体感染情况,我们采集了黑龙江省罗北县、绥芬河市、东宁县、爱辉县、内蒙东部喜桂图旗及沈阳市健康人血清243份,以斑点热群四个不同种的立克次体:黑龙江立克次体嗜群血蜱株、新疆立克次体精河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FS127株、小蛛立克次体Kapian株为抗原,应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抗体分型检测。判定标准,≥1∶64为阳性,按滴度高者判别阳性血清的抗体型别。同时以西伯利亚立克次体Barbash株可溶性补结抗原作补体结合试验,滴度≥1∶8为阳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2岁,林业工人。10d前左侧腋下曾被硬蝉叮咬,次日发现后自行拔除。6月24日出现发热,体温在39℃~40℃之间,同时伴剧烈头痛,恶心,周身肌肉酸痛。于2001年6月29日入院。初诊为:森林脑炎。因治疗无效转入我院。体检:T  相似文献   

5.
斑点热立克次体病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 SFGR) 引起的蜱、螨传播的人兽共患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采自广东省连平县的3种硬蜱进行蜱传斑点热立克次体检测分析。方法斑点热立克次体的ompA基因片段扩增并测定扩增片段的DNA序列。结果20只蜱分为17组,其中15组PCR检测阳性。对4个测序成功的标本进行聚类分析,证实其中3个序列单独聚为一类,与引起Flinders岛蜱传斑点热的弗诺立克次体(R.honei)、非洲蜱咬热的非洲立克次体(R.africa)、未定名斑点热的斯洛伐克立克次体(R.slovaca)以及西伯利亚立克次体BJ-90株等亲缘关系较近,另一序列与我国长白山地区检测到的JL-0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本研究提示该地区除了已证实的西伯利亚斑点热外,还存在新的蜱传斑点热。  相似文献   

7.
<正> 1984年5月,我们在呼盟呼和诺尔草原从捕获的纳氏革蜱(D.nuttalli)中分离出1株立克次体,经微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斑点热国际参考株作鉴定,确为斑点热立克次体。为查明当地军民感染蜱传斑点热的情况,我们于1985年4~5月,对上述同一地区的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其结果为,调查的161人,有蜱咬史者6人(3.7%),蜱咬后有临床症状者1人(16.7%),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斑点热抗体为14.9%(24/161),几何平均滴度为1∶57.01。在  相似文献   

8.
<正> 蜱传斑点热是一种以蜱为媒介,临床表现以原发性病灶、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皮疹为特征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已知分布于苏联、蒙古和我国的东北与西北地区。本病在我国,于1962年在黑龙江省虎饶地区首次发现。之后,仅有少数病例发生。1980年4~9月份,我们又在东宁县进行了蜱传斑点热自然疫源地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8年4月在通辽市收治1例疑似北亚蜱传斑点热(北亚热)患者,经中国预防医科院流研所协助检测,其血清学和病原学结果判定为北亚热,为我国城市发现该病的首例报道,现介绍如下。 一、病例报告 患者男,47岁,蒙族,久居通辽市区,但常去乡间走访。以发热、畏寒、咽痛、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以下肢为重)3天,于1988年4月 19日求治本院。住院后体温波动在 37℃~38.4℃之间,持续不退。按上呼吸道感染,用青霉素、病毒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黑龙江逊克地区蜱传斑点热自然疫源地,发现该地区蜱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的种类。方法 采用斑点热立克次体ompA和gltA基因特异的PCR,检测该地区森林革蜱的DNA样本,并对扩得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聚类分析。结果 从60只森林革蜱中检测有14只扩得斑点热立克次体ompA和gltA基因片段,阳性率为23.33%。随机选择2只蜱的阳性片段进行测序,二者同源性为100%,ompA基因序列与Rickettsia sp.JL-02同源性为99.30%, 与Rickettsia raoultii为99.18%。结论 黑龙江省逊克地区森林革蜱携带与Rickettsia sp.JL-02株亲缘关系相近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了解我国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存在的多样性,发现可能存在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成员、潜在媒介和动物宿主。方法 建立了扩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190kDa rOmpA基因片段的PCR检测、鉴定方法,并用此方法检测了采用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蜱、动物和人血液标本。对扩增于越原血蜱、森林革蜱和FNH97未鉴定菌株的PCR产物采用PHYLIP软件包进行了序列分析。同时,为了寻找特异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类检测方法,建立了针对四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半巢式PCR方法,并对斑点热立克次体阳性标本进行了分类检测。结果 采用190kDa rOmpA.701/70p引物可以从7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的6株扩增出外膜蛋白A基因片段(小蛛立克次体除外)。并从采自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多种蜱及野生动物、人血液标本中扩增出了斑点热立克次体DNA片段,其中越原血蜱、卵形硬蜱、中华硬蜱、豪猪血蜱、森林革蜱、野鼠血块和人群血块的阳性率分别为15.69%、56.94%、8.70%、7.70%、43.56%、82.51%和0.98%。对来自越原血蜱和森林革蜱以及FNH97菌株的斑点热立克次体190kDa外膜蛋白A630bp左右核苷酸片段序列分析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福建越原血蜱立克次体(福建立克次体)核苷酸序列与日本立克次体的该序列同源性最高(94%)。推测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也与该立克次体最高(94%)。推测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也与该立克次体最高(89%);内蒙古森林革蜱立克次体(森林革蜱立克次体)核苷酸序列与扇头蜱立克次的该序列同源性最高(97%),测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也最高(95%)。遗传发育分析,这两种立克次体分别与日本立克次体和扇头蜱立克次体均为同一个分支。序列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位点也显示了对应的相似性。但是它们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康氏立克次体和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以及内蒙古立克次体(HA-91)差别较大。提示,这两种蜱携带的立克次体可能是我国尚未发现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成员。用初步分类引物对蜱标本、血液标本检测结果显示,以“福建立克次体”序列设计的引物检测越原血蜱阳性率为8.49%,卵形硬蜱阳性率为20.83%,中华硬蜱阳性率为4.35%,豪猪血蜱为阴性;以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序列设计的引物检测卵形硬蜱阳性率24.39%,越原血蜱阳性率为5.56%,中华硬蜱和豪猪血蜱均为阴性。以内蒙革蜱立克次体序列设计的引物扩增森林革蜱阳性率为43.56%。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在以下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越原血蜱、卵形硬蜱、豪猪血蜱和中华硬蜱是福建南方蜱传斑点热立克次体的媒介或潜在媒介,其中卵形硬蜱、豪猪血蜱和中华硬蜱为我国首次证实的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福建的越原血蜱和内蒙古的森林革蜱分别携带一种未知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并分别与日本立克次体和扇头蜱立克次体近缘;取自斑点热立克次体rOmpA基因的引物用于PCR,作为一种快速简便手段可直接用于斑点热立克次体初步分类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可能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多个成员及其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2.
<正> 位于新疆天山北麓的精河县库勒堤(海拔1,750~2,000米),每年春季在当地居民中,被蜱叮咬后屡有以初发病灶、局部淋巴结肿、皮疹及发烧为主临床表现的病人发生。1974年新疆军区医科所与军事医科院五所等单位调查当地人群,斑点热补结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3.
龚文平  温博海 《传染病信息》2015,28(2):75-78,95
斑点热是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类重要传染病,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斑点热的一种重要措施. 灭活立氏立克次体接种能够刺激实验动物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有效对抗该立克次体的致死性攻击,但对人体免疫的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已发现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保护性抗原主要有外膜蛋白A、外膜蛋白B、YbgF和Adr2等表面蛋白,是研发斑点热分子疫苗的潜在候选分子. 单个保护性抗原免疫虽然能够诱导动物产生良好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但是不能提供完全保护. 多个保护性抗原组合或保护性抗原的T和B淋巴细胞表位组合是研发斑点热分子疫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斑点热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属中种类最多的一群,《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年版收录了8种,包括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rickettsii)、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ibirica)、康氏立克次体(R.conorii)、小蛛立克次体(R.akari)、澳大利亚立克次体(R.australia)、派氏立克次体(R.parkeri)、蒙他拿立克次体(R.montana)和扇头蜱立克次体(R.rhipicephali)。其中前5种对人致病,后三种的致病作用尚未肯定。  近年来,世界各地又…  相似文献   

15.
斑点热(Spotted Fever)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中病原性立克次体引起的1组蜱、螨传立克次体病。该群立克次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菌,蜱、螨为保菌宿主,在节肢动物和小哺乳动物间维持着持久的感染循环,人类偶然接触到这个环链,发生感染和发病。SFGR通过媒介生物的叮咬而传染给人,待其侵入机体,主要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及网状细胞系统中繁殖,引起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器官病变,出现发热、发疹、头痛、虫咬溃疡、焦痂(Eschar)及局部淋巴结肿胀(Lymphadenopathy)等症状和体征。治疗药物为广谱抗生素,首选…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84年在东北地区北部边境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研究中,从黑龙江省绥芬河等地三种蜱体内分离到数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命名为SFG黑龙江立克次体。为明确该立克次体的分类学位置、对人致病性及疫源地特征与范围,我们进行了较系统的病原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从病  相似文献   

17.
<正> 斑点热群(Spotted Fever Group,SFG)立克次体是引起斑点热的病原体。该群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目中最复杂的一群。目前已定论并记载在《Bergey’s细菌学鉴定手册》第九版上的有8种,即:引起落矶山斑点热的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ickettsii),引起北亚热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ibiria),引起钮扣热的康氏立克次体(R.conorii),引起昆士兰斑点热的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8.
斑点热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点热(spotted fever)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中病原性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组以急性发热和皮疹为按症状的疾病的总称,包括落基山斑点热、北亚热、纽扣热、立克次体痘和昆士兰热等。斑点热分布很广,遍布于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大洲。近年来,一些新的斑点热病种不断涌现,如日本的东方斑点热、前苏联的Astrakhan热、以色列蜱传斑疹伤寒、非洲蜱传热、Hinders岛蜱传斑疹伤寒及其他一些尚未命名的斑点热。  相似文献   

19.
蜱的肠道内储存着大量的微生物,是多种蜱传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布鲁氏菌(Brucella)就是蜱肠道微生物之一。生态可塑性以及多致病性使布鲁氏菌能在蜱中存活。布鲁氏菌不具有宿主特异性,使布鲁氏菌在种间传播过程中具有重大流行病学的研究意义。蜱不仅可以传播布鲁氏菌,而且在动物间跨物种的布鲁氏菌病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防控和根除布鲁氏菌病的措施应包括蜱的消除。蜱作为储存宿主而不是特异性宿主可以引起布鲁氏菌的种间传播。本综述旨在探讨布鲁氏菌在储存宿主和非特异性宿主尤其是蜱中的检测,为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并且为实施有效防控措施以及疫苗的接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东方斑点热     
<正> 斑点热是由一群斑点热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包括落矶山斑点热、北亚热、钮扣热(或称马赛热、地中海斑点热)、昆士兰热和立克次体痘。1984年在日本又发现一种新的斑点热,称为东方斑点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