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同时给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诊断后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经过诊断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为95.00%,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具有诊断的准确率,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一样,都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诊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全部患者均行MRI诊断与临床诊断,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诊断方法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MRI诊断真阳性率高于临床诊断,假阴性率低于临床诊断,P0.05;MRI诊断准确率高于临床诊断,P0.05。结论与临床诊断相比,MRI诊断具有无创性特点,诊断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CT、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分别实施CT、MRI诊断,并跟访至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不同诊断方法对应的诊断结果。结果在诊断准确率方面,CT诊断与MRI诊断组间差异性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诊断方法的总体诊断准确率较低。结论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CT与MR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诊断准确率并不理想,因而在实际诊断中可将两组方法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24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比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特点。方法 选择248例进行过肝组织病理活检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现行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别作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最好,为90.7%。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度的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6%,有部分慢性肝炎中度的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8%,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为5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78.6%。结论 临床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炎的诊断有指导意义.但仍不能完全客观反映肝脏的实际状况,必要时应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通过采用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以后,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率。方法在本院随机挑选2000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对所有患者进行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率。结果宫腔镜诊断的诊断准确率为67.25%,与病理诊断具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通过采用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以后,其诊断结果具有差异,影响该差异的原因主要与患者的患病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并分析MRI补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心型肺癌患者43例,对其进行CT诊断以及在CT诊断基础上的MRI补充诊断。比较单纯CT诊断与CT诊断基础上MRI补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单纯CT诊断的准确率为79.1%,CT诊断基础上MRI补充诊断的准确率为93.0%,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心型肺癌患者,在CT诊断的基础上,可以采用MRI进行补充诊断,这样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早期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9月一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传统诊断组和新型诊断组,每组40例患者,传统诊断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诊断,新型诊断组采用颈动脉超声诊断,分析两种方法在冠心病中的诊断准确率。应用效果。结果新型诊断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为97.5%,传统诊断组诊断准确率为65.0%,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在临床的诊断中准确率较高,能够作为临床的诊断依据,提高临床对冠心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100-102
目的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乳头肌功能失调(Papillary muscle dysfunction,PMD)的临床与超声诊断对比价值。方法患者诊治时间介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间,共计CHD-PMD患者89例。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和超声诊断,对比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夜间伴间断性呼吸困难几率为78.65%,临床诊断为70.79%;超声诊断活动后伴气短心慌几率为77.53%,临床诊断为71.91%;超声诊断肺啰音率为74.16%,临床诊断为67.42%;超声诊断心界向左增大几率为80.90%,临床诊断为7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的阳性率为86.52%,临床诊断阳性率为71.91%;以病理诊断书为标准,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7.33%,临床诊断为74.24%;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为71.43%,临床诊断为34.78%;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3.26%,临床诊断为6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的发病-诊断时间为(1.29±0.34)月,临床诊断为(5.88±0.4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CHD-PMD的精准度显著优于临床诊断,但二者对于临床表现的诊断效果具有一致性,可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进行超声检查,以增强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军事训练所致应力性骨折诊断技术。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军事训练所致应力性骨折解放军战士85例为研究对象,将MRI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常规X线摄片、MRI诊断、骨代谢生化指标诊断等技术。结果 X线诊断的正确率为75.29%,MRI诊断的准确率为90.59%,骨代谢生化指标诊断准确率为89.41%。其中MRI与骨代谢生化诊断,差异不明显,P0.05,X线诊断准确性最低,P0.05。结论骨代谢诊断与MRI诊断差异不明显,说明骨代谢诊断应力性骨折的效果较好,且较比的MRI诊断,骨代谢诊断的成本较低,其可用于早期军事训练所致应力性骨折,MRI诊断可用于具体诊断骨折部位等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10.
王悦欣 《中外医疗》2014,(16):185-185
目的探讨阑尾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及超声双重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76例阑尾病变患者,分别采取超声诊断及超声双重造影诊断,分析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和超声双重造影在诊断单纯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时,诊断效果相似;在诊断坏疽性阑尾炎、阑尾黏液性囊肿、阑尾黏液腺癌及阑尾腺癌时,超声双重造影诊断效果明显高于超声诊断效果。结论超声及超声双重造影在诊断阑尾病变时,均可有效诊断阑尾病变,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但超声诊断会受到阑尾肿瘤的体积、周围组织、血供等因素影响,无法有效诊断,超声双重造影可明确诊断阑尾病变肿瘤情况;因此,针对复杂阑尾病变诊断,超声双重造影诊断价值高于超声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燕嫦  莫彩建 《黑龙江医学》2017,(12):1234-1235
目的研究颅脑超声与CT对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2017-03—2017-06间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颅内出血新生儿24例作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接受颅脑超声诊断以及CT诊断,对比两种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经过超声诊断后,24例颅内出血患儿1例漏诊,其诊断准确率为95.83%;经过CT诊断后,24例颅内出血的患儿诊断全部符合,其诊断准确率为100.00%;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5.83%,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以及CT诊断在临床中都是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各有优缺点,应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优势互补,为新生儿的颅内出血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乳腺肿块穿刺诊断和超声诊断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乳腺肿块诊断准确性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先后接受超声诊断和细胞穿刺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6.67%,细胞穿刺的诊断符合率为80.00%,2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诊断和细胞穿刺诊断均能够较为准确地对乳腺肿块进行诊断,但临床诊断符合率不高,可将超声检查和穿刺检查2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断,以有效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张惠媛 《当代医学》2014,(31):81-82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经阴道彩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阴道彩超诊断和腹部彩超诊断,分析诊断效果。结果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确诊53例,诊断符合率为94.64%;经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确诊42例,诊断符合率为75.00%。两种诊断符合率比较,经阴道彩超诊断符合率高于经腹部彩超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更高,发现更及时,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在急性右下腹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203例,对上述患者行右下腹B超检查:对右下腹行横向和纵行扫查,沿着右侧肋缘下中线行纵行扫查,而后再在麦氏点为中心向周围多角度扫查,而后扫查盆腔,观察盆腔积液情况。结果:本组200例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B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76.0%。B超诊断为急性盆腔炎诊断符合率为98.4%。B超诊断为腹腔淋巴结核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阑尾粘液腺癌诊断符合率为83.3%。B超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破裂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输尿管结石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卵泡破裂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卵巢囊肿扭转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B超在急性右下腹疼痛病因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较低,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印片细胞学作为初步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相结合,提高消化道组织活检的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和阳性率,减少漏诊。方法用印片法进行细胞学检查,对活检组织进行初步诊断,结合一次石蜡诊断结果,对细胞学检查阳性而石蜡切片阴性结果的组织进行反复切片诊断。结果在用细胞学作初步诊断的病例,病理诊断阳性率提高7.2%。结论将细胞学诊断作为初步诊断应用于消化道组织活检的病理诊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问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40-141
目的分析应用胃镜和病理切片诊断慢性胃炎的结果及其差异性。方法选择290例经胃镜或者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分析其诊断符合率。参照病理诊断,分析胃镜对慢性胃炎病理类型分型的准确率。结果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NAG)290例,其中萎缩性胃炎(CAG)55例。与病理诊断比较,非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92.86%,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68.75%。结论非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可信度较高,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变态反应病的特异性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态反应病的诊断包括非特异性诊断与特异性诊断,前者系指对一般变态反应疾病作出临床通用的病名诊断;而后者指病因诊断,要求查清具体致病物质即过敏原,对指导病人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特异性诊断又分为体内特异性诊断和体外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超声、CT以及X线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68例经手术确诊为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进行之前通过超声、多层螺旋CT以及X线进行扫描诊断,对比3种手段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在诊断阳性率方面优于超声,超声诊断在发病原因和梗阻部位方面的诊断准确率优于CT诊断(P0.05);此外,超声在各方面的诊断符合率均优于X线(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作为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手段,将CT诊断与多普勒超声诊断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12月胃镜检查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病例对照分析计算。分别总结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各种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CAG的镜下表现的临床价值。结果:胃镜诊断的70例CAG病例中,病理诊断CAG51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85%。结论:CAG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病理诊断中的镜下描述及临床意义价值较高,但胃镜检查有助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X线和CT诊断在胸腰椎骨折额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椎骨这患者88例,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患者分别进行X线和CT影像技术进行诊断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度。结果采用X线诊断其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72.7%,而采用CT诊断的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88.6%,CT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影像诊断中,采用CT诊断其诊断准确率由于X线诊断结果,可作为胸腰椎骨折诊断的首要影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