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1例同种抗-C、抗-e、抗-Jk^b联合抗体漏检造成的无效输注,探讨提高抗体检出率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输血前红细胞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吸收放散、交叉配血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果第1次输血由于同种抗-C、抗-e漏检造成无效输注,输血造成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同时由于e抗原的输入中和了抗-e,造成第2次输血前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抗-e的漏检,通过酶处理细胞使抗-e检出;第3次输血前检查又检测出同种抗-Jk^b。结论患者多次输血产生同种抗-C、抗-e、抗-Jk^b,通过酶处理细胞提高Rh系统和Kidd系统抗体的检测;同时当遇到近期输血而输注效果不好(排除其他原因)且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患者需要考虑抗体漏检造成的输注无效,应考虑改进试验方法,提高抗体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抗-As)、抗子宫内膜抗体(抗-EM)、抗卵巢抗体(抗-Ao)、抗透明带(AZP)抗体和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与人工流产后継发不孕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为532例人工流产后不孕妇女,对照组为180例健康育龄妇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抗-As)、抗子宫内膜抗体(抗-EM)、抗卵巢抗体(抗-Ao)、抗透明带抗体(抗-AZP)和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抗-AhcG).结果 实验组中抗-As、抗-EM、抗-Ao、AZP抗体和AhcGAb的阳性率分别为47.6%、43.0%、17.5%、17.3%和16.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上抗体是人工流产后引起女性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的本质仍不清楚,但大多学认为是一组酸性磷脂的异质性自身抗体的总称.它包括狼疮抗凝因子(lupus anticoagulant,LA)、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两大类,抗磷脂酸抗体、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抗磷脂酰胆碱抗体、抗磷脂酰肌醇抗体等均可归于这两大类中.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清抗-HAV IgM、HBsAg和抗-HCV的应用情况,并探讨抗-HEV IgM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2年11月1日-2004年10月31日送检的血清标本抗-HAV IgM、HBsAg及抗-HCV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786份标本检测抗-HEV IgM。结果抗-HAV IgM阳性12例(0.43%),HBsAg阳性9673例(17.69%),抗-HCV阳性56例(0.71%),抗-HEV IgM阳性63例(8.02%)。结论应加强肝功能正常的普通人群的血清抗-HCV检测和肝功能显著异常患者的血清抗-HEV IgM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SSa抗体(包括抗R052抗体和抗R060抗体)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月-2013年12月23145例抗核抗体结果阳性并同时进行抗可提取眭核抗原(ENA)抗体谱(包括抗Sm、抗R052、抗R060、抗SSb、抗RNP、抗Scl-70、抗Jo-1及抗Rib-P抗体)的患者,分析抗R052、抗R060分别与其他检测结果及临床信息的关系。结果23145例患者中抗R060抗体阳性率为35.19%(8145/23145),抗R052抗体阳性率为13.16%(3046/23145)。且抗R060抗体在抗SSb、抗RNP、抗Sm及抗Rib-P阳性患者中的阳性率较抗R052高(P〈0.05);抗R052抗体阴性而抗R060抗体阳性(R052-R060’)结果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非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症状患者组中所占比例较抗R052抗体阳性而抗R060抗体阴性(R052+R060-)结果均较高(P〈0.05)。结论抗R060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阳性率较抗R052抗体高,抗R060抗体的检测敏感度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预示价值较抗R052抗体高,但两者的诊断特异性均较差,临床疾病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6.
潘露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750-752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输血前的2 600名患者进行常规抽血,对抗-HIV、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抗-TP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HBeAg、抗-HBe、抗-HBc的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均<0.05),其中HBsAg的检出率平均为10.8%,平均有21.7%的患者乙肝疫苗免疫成功.抗-HBs+抗-HBe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最高,为2.04%.HBsAg+抗-HCV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最低,为0.08%.不同年龄段患者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输血前开展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发生,早期发现患者的隐匿性疾病,提高社会的整体风险防范意识,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液传染病标志物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结果 55923例献血公民中HBs Ag阳性率为5.45‰,抗-HCV阳性率为1.86‰,抗-HIV阳性率为0.57‰,抗-TP阳性率为3.15‰;不同年份间HBs Ag、抗-HCV阳性率在平均值范围左右波动,而抗-HIV和抗-TP阳性率在2009~2012年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无偿献血公民携带着血源性致病因子,血站应不断加强无偿献血公民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输血而发生的传染病的案例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确定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解除屏蔽的时间,为建立高质量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抗-TP其中1项或1项以上单试剂阳性、或ALT单、双试剂不合格者,6个月后抽血用2个不同厂家试剂进行追踪检测,对仍为单试剂阳性的献血者1年后再检测。结果 6个月后追踪检测各个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HBsAg为37.0%、抗-HCV为43.8%、抗-HIV为47.8%、抗-TP为15.0%,ALT为71.1%,总的合格率为45.4%。追踪检测前、后单试剂阳性标本中HBsAg、抗-HCV、抗-HIV的进口试剂所占比率比国产试剂明显升高(P<0.01)。1年后第2次追踪检测各个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HBsAg为37.5%、抗-HCV为47.4%、抗-HIV为40.0%、抗-TP为29.6%,ALT为66.7%,总的合格率为41.6%。结论通过对暂时屏蔽的不合格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可以减少假阳性筛查结果对献血者流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结果的阳性率及其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预防与诊断依据。方法选取492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根据年龄分成8组:0~10岁组、>10~20岁组、>20~30岁组、>30~40岁组、>40~50岁组、>50~60岁组、>60~70岁组、>70~80岁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929例健康体检者人群中,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2.89%、31.04%、43.56%、49.56%,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的阳性率与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岁的儿童和大于20~50岁的青年人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的阳性率较高。结论将幽门螺杆菌抗CagA抗体、抗Va‐cA抗体、抗UreA抗体、抗UreB抗体的检测纳入体检项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朱国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2):201+211-201,211
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检查结果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需输血治疗的1700例住院患者输血前进行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感染率。结果男性组和女性组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仅19—35岁患者HBsAg阳性率与〈18岁患者比较差异具有佩著性(P〈0.05),其余年龄度患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能够准确发现医源性感染并进行有效控制.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