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输流程中的能耗主要是热能消耗,约占90%~97%,对油井实施不加热集油是国内外矿场油气集输系统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提出了不加热集输的技术界限、水力热力计算方法、运行管理方法等三个特高含水不加热集输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萨南油田已经开发40多年,生产工艺流程基本上为双管掺水、热洗分开流程,油井单井日产液量一般在10~400t/d,含水在51%~98%。随着原油含水率不断上升,继续采用加热集输流程,势必导致原油集输能耗升高,造成能源大量消耗,为此,探索实施了不加热集油集输方式。萨南油田开展不加热集油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即单管不加热集油、双管不加热集油、掺常温水不加热集油。  相似文献   

3.
浅谈萨南油田不加热集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庆萨南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导致原油集输热力系统自耗天然气呈上升趋势。目前在萨南油田采用的不加热集油方式有多种。其中掺常(低)温水不加热集油方式适合于在中转站内所辖的电泵井或高产液井较多及含有部分低产液井的情况。“一站、两制”不加热集油方式则既能满足掺常(低)温水—老井的不加热集油需要,又可以保证低产液、低合水的油井的安全生产。1996年在萨南油田又进行了“三不”复合试验,对产液量较高的油井采用掺常温水不加热集油方式。萨南油田采用的常规单管不加热集油方式适用于单井回油温度不低于32℃、回压不超过0.5MPa外情况。此外萨南油田还采用双管不加热集油、单管电加热环状不加热集油等不加热集油方式。  相似文献   

4.
杏南油田不加热集油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杏南油田原油流变特性的研究,初步给出了杏南油田的不加热集油理论技术界限.在该技术界限的指导下,不断摸索现场试验效果,逐步扩大了实施规模,取得了较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特别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油田产出液的含水率不断上升。大庆油田许多区块的原油综合含水率已达到90%,有的甚至超过了95%。管道的压降是集输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 本文对大庆油田高含水采油期油气水集输管道压降进行了测试,分析了高含水采油期油气水混输管路压降规律。  相似文献   

7.
大庆萨南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随着采油站采油井数量的逐年增加,集输系统的总能耗也增加。文中介绍了大庆第二采油厂针对高含水井的现状.采取了单管不加热集油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为高含水井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喇嘛甸油田不加热集输的大面积推广,为解决由于工艺流程不完善、不适应而导致的生产实际问题,在不加热集输中,逐步完善配套工艺和应用技术.通过改进井间工艺流程、转油站工艺流程、设备内部结构,并应用新型实用技术和设备等措施,确保了不加热集输技术在全油田的规模化推广.  相似文献   

9.
论“三高”原油不加热集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庆萨南油田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及矿场生产实际为论据,对油井出油温度,油井生产状况,原油流变特性,原油含水率四个影响“三高”(高含蜡,高凝点,高粘度)原油不加热集油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给出了油井实施不加热集油的可行性及其工艺方法;提出了在低温不加热集同条件下,“三高”原油生产井出油管道结蜡轻微或基本不结蜡,井口回压高的主要原因是“三高”原油的低温高粘特性所致,低温集油基本不影响油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导致原油集输热力系统自耗天然气呈上升趋势.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开展了喇萨杏水驱高含水油田不加热集油节气技术研究.2007~2011年,在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低温集油技术在大庆油田大规模推广,先后有42座联合站系统、392座转油站系统和37200口油井实施了采出液低温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累计节约天然气6.57×108 m3,取得经济效益10.58亿元.  相似文献   

11.
1.试验区概况试验地点在大庆油田采油三厂北Ⅱ-2联合站,该站辖4座转油站、40座计量间、381口油井,产液量25590t/d,产油量2132t/d。试验区内不同井的采出原油含蜡量、含胶量相差不大,含蜡量基本在20%~25%之间,含胶量基本在20%以下,粘度为30mPa·s左右,凝固点在31~36℃之间。集  相似文献   

12.
对双管掺水集油流程的不同运行方式与用能进行探讨,分析了双管掺水集油过程的能量,对运行方式改变后的用能进行了分析,提出运行方式与用能关系的差别公式;利用判别式,分别可以对用电、用热是否合理作出定量分析。作为生产运行方式的选择依据。目前,不少集油系统采用了增加井口掺水、停止中转站外输加热的运行方式,但并未对其用能是否合理作出判断。从本文的分析可知,断定某种运行方式用能是否合理,对于不同的集油系统,结论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不同生产系统的用能情况应作具体分析,以避免经验性决策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3.
目前,萨南油田采出液综合含水为86·9%,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随着井、站数量的增加,集输系统的总能耗也在上升。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集输条件发生了变化,为进一步挖掘集输系统的节能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为了获得特高含水阶段的最优集油方式,并确定合理的技术界限参数,萨南油田开展了特高含水井常年单管不加热集油现场试验,以探索特高含水期集输系统节能降耗的新途径。1·现场试验情况截止2004年底,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已实施降温集油的转油站共34座,降温集油的油井2438口,分别占全厂转油站和油井总数的53·9%和53·2%。目前含水8…  相似文献   

14.
HW-01系列防蜡降粘剂在不加热集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解决大庆油田环状集油流程“三不”(油井采出液不掺水、不加热 ,油井不用热水洗井 )集油试验中集油管道压降上升过快、抽油机不能正常生产的困难 ,在油井油套环形空间连续点滴和批加HW 0 1系列油井及集油管道防蜡降粘剂 ,取得了油井防蜡和降低集油管道压降双重功效 ,既实现了试验集油环秋季、冬季和春季 2 2 1天“三不”集油 ,又节省了大量的油井清防蜡剂 ,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本文对该试验作了简要的介绍 ,指出了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张洪涛 《油田节能》2006,17(2):7-12
高含蜡、易凝原油不加热集输技术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其在集输系统中取得了明显的节能降耗效果,而得到不断的发展。文中介绍了第五采油厂在常温集油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使降温集油技术取得了可喜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及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刘静  曲虎  卜明哲  赵向苗  李宏伟  张小玲  任秉鹏 《焊管》2023,46(1):31-36,41
为了解决部分油井无法单管输送的问题,采用PIPESIM模拟软件对不同含水率、不同集输半径和不同产液量油井的集输管线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结合各油田单管集输设计经验,得出中质原油站外系统单管集油工艺改造的技术界限,而对于达不到技术界限的油井,可以通过辅助措施实现单管集油,通过对比电磁加热器、空气源热泵、管道内置电伴热、井口气电加热器、油井保温隔热油管、地热、太阳能光热技术及井口加药等单管辅助措施的原理及工艺特点,最终确定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辅助单管集输措施,为油田站外单管集输工艺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气集输过程中加热设备自耗大量天然气的现状 ,辽河油田某油区在两个计量间进行“煤代气”节能改造试验 ,在原加热设备外增加新的燃烧型煤热水锅炉加热系统 ,双加热系统通过切换可实现冬季燃煤加热 ,夏季燃气加热。两个计量间“煤代气”加热系统运行半年 ,节约燃料成本约 18 6万元 ,运行 4个半月即可收回全部改造成本。“煤代气”节能改造技术既能为企业节约成本 ,增加天然气外供量 ,又能保证城镇居民用气 ,降低城市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在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北一区断东产能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单管集油工艺试验,部分集油工艺采用了单管深埋、通球或单管不掺水工艺.新中208转油站单管通球集油工艺油井已经平稳运行2年,运行情况良好.单管通球集油技术工艺简化,投资较低,且能大幅度降低运行能耗,适合高含水期油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在高寒地区对高含蜡、高凝固点原油实施不加热集油的机理和大庆萨南油田实际采用的四种不加热集油流程及其配套技术。推广不加热集油技术后,大庆萨南油田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项技术对油田大面积推广不加热集油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掺温水不加热集油是利用井底油气到达井口后的余热和联合站(或中转站)含水原油经脱水后所产生的含油污水余热,在中转站停止供热,采取在井口掺含油污水的方法,把单井集油管中原油的综合含水提高到76%以上,使含水原油乳状液由油包水型变为水包油型,转相后粘度迅速下降,则可在较低温度下长期输送。本文结合试验情况对掺温水不加热集油工艺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