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橙汁中3种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溶剂提取,盐析后浓缩,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检测.[结果]在此条件下,不同添加水平的高效氯氰菊酯、哒螨酮、腐霉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8%~106.2%、92.6%~102.4%和97.2%~99.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10%~7.65%、2.70%~9.22%和2.13%~5.44%.[结论]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适合于橙汁中3种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中药半夏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半夏中8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经HP-5石英柱程序升温技术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计算含量。该方法对8种有机氯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5.5%~97.3%RSD为3.38%~4.56%;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用于半夏中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蔬菜中农药残留(有机磷)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有机磷)的方法,试验表明该法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对有机磷的回收率在98.5%多次平行测定变异系数小于3.5%,基本满足蔬菜中农药残留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MSPD/UPLC-TOFMS法测定草莓中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红  吴国杰  梁世强  白旭 《农药》2012,51(5):360-363
[目的]建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同时检测草莓中敌敌畏、毒死蜱、乐果、氧乐果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试样经改进的基质固相分散法进行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4种有机磷农药在质量浓度10~2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下限均为10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107%,相对标准偏差为3.4%~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靠、稳定,可用于草莓中敌敌畏、毒死蜱、乐果、氧乐果4种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与确证.  相似文献   

5.
氟硅唑乳油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价氟硅唑在葡萄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及环境安全性,在北京和长春市郊区进行了其在葡萄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葡萄和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液液分配净化,用带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测定了其残留量.氟硅唑的最低检出量为3.0×10-11g,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均为0.01 mg/kg.在葡萄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2.6%~99.0%,变异系数为1.7%~13.3%,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氟硅唑在葡萄上的半衰期为5.8~7.0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0~14.0 d.40%氟硅唑EC按推荐剂量0.05 g a.i./kg和推荐剂量的2倍0.1 g a.i./kg使用3、4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28、35 d,氟硅唑在葡萄中的残留量为0.084~0.216 mg/kg,土壤中为0.025~0.318 mg/kg,残留量低于FAO规定的氟硅唑在葡萄中的MRL值0.5 mg/kg,所以40%氟硅唑EC按推荐剂量0.05 g a.i./kg在葡萄上使用3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28 d,收获的葡萄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建立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蔬菜经均质,用乙腈提取,CARB/NH2柱净化,丙酮溶解定容,采用DB–1701毛细管柱和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一次进行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0.2%~102.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5%~5.32%之间,检出限在0.004 2~0.027 mg/kg之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蔬菜中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艳艳  陈勇辉  卢庆宇 《广东化工》2010,37(8):287-288,241
文章对NY/761-2008、GB/T5009.146-2008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探讨了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点,建立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改进后的9中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7.6%~99.1%,表明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并用此方法检测分析了农药使用间隔时间长短农药残留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萘乙酸钠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情况,建立了大豆和土壤中萘乙酸钠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乙腈和水混合溶剂提取,液液分配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萘乙酸钠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0.01、0.10 mg/kg两个质量分数水平进行了添加回收率试验,回收率80.5%~103.4%,相对标准偏差3.7%~9.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快速准确测定复杂基质样品中烟碱类农药残留,建立了含硫蔬菜中烯啶虫胺等烟碱类农药多残留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用PSA、C18填料净化后,以BEH 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结果]烯啶虫胺等7种农药在10-500 μg/L的范围内均成线性,回收率范围在70%~120%之间,方法的检出限在0.2~2.5 μg/kg之间.[结论]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可满足含硫蔬菜中烟碱类农药残留限量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刘建国  孙慧  程昕  杨晶  侯志广 《农药》2012,51(5):358-359,363
[目的]建立蔬菜中多效唑、吡虫啉、甲霜灵、灭多威、克百威5种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采用HPLC-MS/MS正离子模式下选择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测定.[结果]5种农药在0.01~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8~0.9997.在0.05~0.5 mg/kg添加范围内,回收率在85.9%~10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6%~12.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精密度和检测限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热"与"冷"     
  相似文献   

12.
赵全生 《中国涂料》2005,20(8):13-14
对“涂料”与“油漆”词语内涵的历史演变,国家标准、辞典的注释进行解读和讨论,并提出对“涂料”、“油漆”、“漆”、“水性漆”及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定义。  相似文献   

13.
江宁 《粘接》2010,31(8):33-33
人类多少年的发展模式,让经济与环境成了一对“冤家”,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现在人类终于找到了能让“冤家”变“亲家”的模式,就是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4.
李旭 《粘接》2011,(5):40-40
近日,笔者发现有些企业的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喜欢坐在办公室里抓安全,坐等职工的电话,坐等基层的汇报,坐等上级安排的统一检查行动。除此之外,就乐于坐在办公室里,造计划,写规章,办一下安全宣传板报之类的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陶瓷艺术界,只要一提起阎夫立的名字,业内人士就会想起由他发明的名闻遐迩绿色环保高温低碳新瓷种"郑商瓷"。阎夫立教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市郑商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省管优秀专家、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作为我国陶瓷界的领军人物,新中国绿色环保艺术陶瓷的创始人,他被誉为"东方瓷魂"、荣获国家级德艺双馨艺术家的称号、成为我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个人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艺术中"气韵"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神内涵.倘若说,在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气"还停留在一种内在的审美阶段,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成分,那么,"韵"则是一种将其以某些程式套子加以外化的过程而达到艺术美,古人说"尽善尽美",此中受制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气"与由之派生的具有中国气派的"韵"就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7.
张海 《中华手工》2004,(4):51-52
我国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品类繁多,其中许多优秀民间文化品种堪称国之瑰宝,在中国长期的农耕时代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发生过重大影响。以我所在的河南为例,河南民间文化蕴藏量极为丰富,除史诗之外,我国民间文学的所有类型都在这里存在。  相似文献   

18.
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形容的是陶瓷坯体最后经过柴窑"火"的烧炼后,成为了精美的瓷品.这是一道难过的"坎",这期间陶瓷坯和"马尾松柴"以及窑炉三者都发生化学与物理的变化,演绎出了用什么样的"柴",什么样的"窑",什么样的火温烧出什么样的"瓷"的神秘变化.  相似文献   

19.
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我国的消费品行业在二十世纪末摆脱了定量计划供应的困境,提出了"提高有效供给,满足人民需求"的目标.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和谐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包涵了"精神的"和"物质的"两大领域,洗涤用品和化妆品与这两大领域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绿色纤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绿色纤维的特征 ,介绍了分别来自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人工合成的 3大类绿色纤维。其中 ,各种取自天然可再生原料的绿色棉纤维、Lyocell纤维、麻类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纤维 ,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 ;各种可回收的合成纤维 ,如涤纶、锦纶 ,具有紧迫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