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截面法的树木点云提取方法。首先联合三维格网和二维格网滤除地面和低矮地物的点云数据。其次运用水平截面法截取距地面一定高度的树干,将其投影到二维平面,利用八邻域算法进行聚类,根据聚类后的每一类树干点云数据,运用AlphaShape算法求取各个树干的轮廓线,将轮廓线的点连成多边形求取最小外接圆圆心即是该树的位置。最后利用树木的位置坐标和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依据最近距离原则遍历滤波后的点云,完成树木的分割。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树木的提取,避免了传统树木提取方法中过度依靠经验值并且设置参数过多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胡啸  黄明  周海霞 《测绘科学》2019,44(3):101-106,158
针对车载激光扫描技术存在数据量大、点云散乱、目标复杂以及地物相互遮挡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高速道路自动提取方法。①对激光点云进行基于扫描线的自适应滤波,剔除路面点。②对于滤波后激光点云数据,使用平滑度约束下的欧式聚类算法进行聚类。③对道路边界进行优化追踪,提取出完整的道路边界和道路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高速公路道路边界和路面点云,提取结果的准确率、完整率和检测质量分别为97.52%、94.23%和92.69%。  相似文献   

3.
廖晓和 《测绘通报》2020,(11):163-166
本文基于高速公路高精度点云数据,首先通过点云数据的分类处理实现对树木点云数据的提取,将树木点云投影到水平面,采用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实现单根树木的提取;然后在数据密集区域存在树木树冠点云重叠的区域,本文结合树干几何特征提取树干的位置信息,计算所有点云到树干中心的欧氏距离,将所有点云归类到最近的树干进行粗分割;最后根据粗分割的树木轮廓特征确定树冠模型与树冠中心,提出了采用基于密度特征的格网竞争算法对重叠的区域进行精细分割。试验表明,本文采用的树木分割方法能够实现单棵树木精确提取。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对点云特征信息进行聚类的方法,以提取机载LiDAR数据中的道路。通过采用软件ENVI 5.3反复建立三角网实现点云滤波获取地面点云,且采用零—均值标准化对地面点云进行标准化,以消除其量纲。然后进一步利用K-means++方法对点云三维坐标聚类实现点云分割,以获取包含道路点云的类别,且对该类别中点云的高度信息进行聚类以提取道路点云。以荒漠植被区机载LiDAR为研究区,对比直接对点云高度信息聚类的结果表明:在设置相同聚类参数的基础上,直接进行高度聚类的SSE总和为2 550.714,所提出的先分割后聚类方法获取的SSE总和为73.696,比直接进行高度聚类的SSE总和低2 477.018,说明本方法使K-means++性能更好。对比运算速度发现,虽然采用该方法聚类消耗时间比直接聚类消耗时间多16 s,但提取结果更好,可去除非道路点云3 673个。  相似文献   

5.
采用模糊C均值方法进行激光点云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DAR波形数据的分解可以获得地物的几何坐标属性和物理属性信息。基于几何特征的点云分类方法较多,而对于波形特征分类方法的研究较少。本文首先对全波形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了振幅、波宽属性,并结合振幅邻域特征提取振幅方差,得到了具有3个属性的激光点云数据;然后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了激光点云数据的分割。试验使用Riegl vz-400激光扫描仪采集到的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可成功将研究区域中的树木、地面、建筑等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城市行道树三维信息是城市智慧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之一,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车载激光点云数据的行道树三维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首先,根据行道树点云和周围地面点计算树高;然后,针对残缺树冠点云,应用点云不同方位距离对比计算冠幅;最后,根据树干扫描分层点云,运用RANSAC算子拟合圆模型,计算胸径。通过实际测量数据进行验证,本文方法提取出的行道树信息误差较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精细三维模型的重建方法,本文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地物立面点云,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生成地物顶部和立面点云,滤除无人机的地面点云后,将二者精配准形成完整的地物点云。通过融合后的点云重建三维建筑物模型和景观小品模型,再从激光点云中过滤出地面点类构建地面模型,将三种模型组合成为完整的三维场景。建模结果表明,所融合点云的相对位置精度为9cm,该建模方法可以保证融合点云数据的完整性和三维模型的准确性,为三维模型的精确重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载LiDAR数据构建格网,提取行道树点云并分割树干点云,首先以格网为单位,进行滤波处理提取非地面点云;再对提取的点云进行降噪处理;然后基于格网对处理后的点云块进行聚类,依据行道树与其他地物的形态以及投影等差异从聚类单元中提取行道树,并对相连树进行分割;最后针对提取的单株行道树依据分层投影的原理,分割行道树树干点云与树冠点云.采用一段车载LiDAR数据进行算法实验并与人工提取方式对比验证算法提取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王龙阳  周桃勇 《北京测绘》2023,(11):1496-1501
机载激光雷达(LiDAR)测量技术点云数据采集效率高、覆盖范围大,在树木三维空间采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在城市绿化林地、农村果树林地、山区经济林地这三种典型场景中各选取了一块实验区,采用多级分类的思路,通过粗差点检测、点云滤波、高度阈值分割、平面生长等处理步骤,对整个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语义标号,相关的语义类别包括:粗差、地面、植被和建筑物,再使用谱聚类算法对植被类点云进行单木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城市绿化林地树木分布规整,树冠彼此相对独立,检测率最高(83.6%);而农村果树林地存在植被点与房屋点更难区分,低矮树木漏识别多于城市场景,检测率略低于城市场景(81.2%);山区经济林地树木密度最高,树冠相互粘连、遮盖,检测率最低(76.8%)。  相似文献   

10.
拼接是地面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的必要步骤,但基于同名点的点云拼接方式已成为阻碍点云处理效率提升的长期瓶颈,而直接匹配点云识别同名特征的方法亦对点云重叠区域具有较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融合语义特征与GPS位置的地面激光点云拼接方法,通过语义知识自动识别出原始三维点云中所包含的地面特征与建筑物立面特征,并使用这两种面状特征结合点云测站中心的GPS位置作为同名标靶进行点云初始拼接,随后使用点到面最小距离约束下的ICP进行点云精确拼接。实验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面激光点云拼接的整体效率,尤其对于包含平面结构(如马路、建筑物)的场景具有良好的拼接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由于树木生长的不规则性,造成对其各部分组件的测定与建模具有复杂性与挑战性。本文利用3维激光扫描仪获得树木的点云数据,对树干进行分离提取与3维建模研究。通过对四棵树的树干点云进行分离与提取、3维建模并计算其体积,得出由于遮挡等问题,全部提取树干点云难以实现。在提取主要树干点云的基础上,采用最大距离封装树干表面效果较好,封装表面采用网格修补可建立树干3维立体模型,实现体积计算。  相似文献   

12.
轨道扣件数据量大、体积小,轨道扣件病害的检测工作繁重、效率低下,因此亟须改进轨道扣件检测技术。线结构激光技术发展迅速,其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响应等特点。本文采用线结构激光测量技术快速获取轨道扣件精细三维点云,利用决策树分类和区域生长算法对精细扣件三维点云进行分析,实现扣件病害快速检测和扣件几何参数计算。利用该技术对广州18号线轨道交通扣件进行检测,由检测结果可知,该方法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精准。  相似文献   

13.
点云数据分割是点云数据处理的主要工作,也是实现地物自动识别的前提和关键环节,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点云数据分割自动化程度不高,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以机载云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密度聚类方法的激光点云数据分割方法,该方法具有速度快、分割效果好、适应性强等优势,为后续的地物自动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骨架点是单株树木几何模型重建的基础。本文结合水平集、聚类方法和图论3种方法,采用ILMSVP和天宝SX10获取模拟与实测单株树木点云数据,并实现单株树木骨架点提取,其中模拟数据用于方法实现,实测数据用于验证。为解决单株树木点云数据缺失情况,本文重复利用水平集、聚类方法和图论方法得到较完整的单株树木骨架点。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单株树木骨架点提取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海宁市4种代表行道树(广玉兰、无患子、悬铃木、香樟树)为研究对象,结合无人机(UAV)影像和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利用ContextCapture、LiDAR360软件完成点云拼接、滤波、降噪和编辑,通过迭代最近点算法实现点云精细匹配,完成多平台点云数据融合,进而得到数字表面模型与数字高程模型,并制作冠层高度模型;采用分水岭分割算法对不同行道树树种的冠层高度模型进行单木分割,并综合局部最大值法实现单木树高、冠幅的参数提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进行行道树单木分割的精度高,树高、冠幅参数提取值的效果好,满足行道树几何参数调查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人机激光雷达估测低矮植被高度的精度大小,本文以3m以下低矮树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不同航高、不同扫描角情况下激光脚点坐标和点云估测单一树木高度的最大测量误差值;对比实测树高,分析了激光点云估测树高的精度。结果表明,在航高为30m、扫描范围为(-50°,5°)的情况下,无人机激光雷达获取的激光脚点坐标误差和由激光点云估测低矮树高(3m以下)的误差均可以达到cm级;激光点云估测单一树木高度与实测高度的决定系数为0.977,均方根差为5cm,标准均方根差为4%。因此,应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可以快速、精确获取低矮植被高度信息,进而为反演植被生物量和植被长势信息监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尺度点云噪声检测的密度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和影像匹配得到的点云是密集点云数据的两类主要来源,但都不可避免存在着噪声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点云去噪算法,可适用于这两类数据中所包含的噪声点的去除。算法主要包括两步:第1步利用多尺度的密度算法去除孤立噪声和小的簇状噪声;第2步利用三角网约束将第1步中误检测为噪声的点重新归为正常点。针对真实数据进行了剔噪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密度分析的多尺度噪声检测算法对孤立噪声和簇状噪声都有较为效,且对于质量较差的影像匹配点云的检测也能有效处理。本文算法检测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铁隧道点云数据特征点少、在大视角点云数据间配准拼接时出现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提高配准效率及精度作为出发点,以目前主流的ICP算法为基础,首先将激光点云按中心投影方式生成反射强度图像并以此作为配准源,采用规则格网分割提取匹配,建立均匀分布的同名点;然后利用反射强度图像上的同名点与点云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完成视角点云间的初配准;最后在初次配准的基础上,采用KD树改进算法进行点云数据的精细配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在实现点云数据自动配准的同时,提高了地铁隧道点云数据的配准效率及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点云分类常用的近邻聚类法和物体表面分割等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网格密度的近邻聚类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点云进行低点提取,设置格网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对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对点云空间进行均匀格网化,使具有最大密度的格网为聚类中心,加入高程、强度以及法向量等特征对分割后的点云实现了不同地物的分类,提高了运算效率,降低了错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