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能源生产与消费大省——河南省——为例,首先阐述能源互联网的内涵,分析河南省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状况,以及能源互联网为河南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探讨当前河南省可再生能源产业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以期为推动各区域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参考。针对当前地方政府缺乏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科学规划、宏观调控和资源整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引导和监管不力,相关技术能力有待突破,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可再生能源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基于能源互联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设的管控,加强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突破技术瓶颈,加大可再生能源人才培养和科研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
陈盛燃 《中州煤炭》2022,(9):240-245
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后,由于电力系统功率分配性能较差,导致储能规划后的运行成本过高。设计了碳排放约束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储能多阶段规划模型,分析了储能单元的功率以及荷电状态,确定储能系统充放电性能;计算了不同阶段的可再生能源功率的高低频,进行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功率分配;结合碳排放约束内容以及资本回收系数计算公式,确定储能多阶段规划目标函数,完成储能规划过程。经多轮算例分析可知,新型电网储能多阶段规划模型的使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储能单元运行成本,提升电力系统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石油替代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应用可再生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等发电可再生能源,可在我国获得中央财政的专项支持。我国目前正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日前正式出台,对这一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申报及审批、财务管理、考核监督等做出全面规定。据介绍,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将以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重点扶持三大领域:“潜力大、前景好的石油替代;建筑供热、采暖和制冷;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办法》明确指出,“重点是扶持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物柴油等”。《办法》同…  相似文献   

4.
欧盟可再生能源目标分解对我国省域规划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定切实有效的省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是实现国家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目标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明确省域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完成省域可再生能源规划.因此,如何有效的把国家中长期可再生能源规划目标公平、有效的分配到各省域,是当前省域可再生能源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前的省域可再生能源规划,基本上是沿用国家级可再生能源规划的方法,显得技术细节较多,而缺乏对省域可再生能源环境的考虑.欧盟采用技术分析方法与目标分解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各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规划,与我国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类似.本文对其方法给以介绍,以期对省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马涛  张正文  李津 《中州煤炭》2021,(11):128-133
5G技术的发展及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多站融合模式成为了智能电网的新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该模式能够大大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但该模式对电网中各方面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在利用再生能源发电的电站中,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将被削弱。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存储的多端子DC电网控制以及一种在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机中的集成方式。在该方法中,储能单元将被输入到多端直流电网中以提供电力支持,从而消除可再生能源的波动并稳定交流电网的潮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储能单元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消除可再生能源的波动。  相似文献   

6.
电力行业是我国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需开展碳排放核算并参与履约及交易的重点行业。列举了目前电网企业的几种碳减排途径,包括电网内部减排、促进发电侧减排和用电侧减排,并指出内部减排潜力有限,通过电网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推动社会能源结构的变革以及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率在碳减排方面的作用则更为明显。按照碳排放核算方法要求,指出了我国电网企业碳排放核算与配额分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通过对电网企业间接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了碳排放核算中时间和空间匹配的优化建议;提出了基于线损率、电网排放因子、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以及电网企业能效服务和需求侧管理绩效指标等因素的多种配额分配思路。  相似文献   

7.
信息窗口     
国家发布 7个可持续发展规划  为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国家经贸委组织制定了 7个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规划 ,并正式向社会公布。这 7个规划是 :《工业节水“十五”规划》、《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节约与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和《环保产业发展“十五”规划》。据悉 ,在上述规划中 ,提出了工业节水、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墙体材料革新、散装水泥和环保产业发…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经贸委组织制定了7个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规划,并正式向社会公布. 这7个规划是:《工业节水"十五"规划》、《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节约与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和《环保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据悉,在上述规划中,提出了工业节水、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墙体材料革新、散装水泥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等,属指导性规划.(建信)  相似文献   

9.
汪燕 《浙江能源》2006,(3):38-39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颁布。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颁布了,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第一部法律,这部法律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资源勘查、规划、科研、产业发展、投资、价格和税收等方面,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浙江能源》2006,(1):4-7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是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可降低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当时空发展到21世纪初的世界和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终于被进一步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2005年,我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发改委正在制订《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草案),有望出台;国务院领导听取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汇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研拟的《电力产业政策(征求意见稿)》中,“大力发展水电,加快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等说法赫然入目: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顺利召开。种种迹象表明,当历史车轮驶进2006年门槛的时候,我国将加快发展和积极推进技术上己成熟或基本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使其尽快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化能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情境分析的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伟  李萌 《资源与产业》2010,12(5):26-32
基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以及能源安全考虑,我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扩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可再生能源密度低,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开发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因此,可再生能源开发需要科学规划时间表及进行结构优化。未来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面临的可能情境有多种,提前认知这些情境,有利于规划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保持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而对于农村来说,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当前的合理选择。本文通过描述我国农村的可再生能源现状,列出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储量的优势,在肯定取得成就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多方面提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议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而对于农村来说,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当前的合理选择。本文通过描述我国农村的可再生能源现状,列出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储量的优势,在肯定取得成就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多方面提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热能以其储量大、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富潜力并十分现实的绿色新能源,并将成为传统能源惟一的替代能源.通过将地热能与传统能源相比较,提出了地热能独具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其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重点阐述了人类在矿山应用地热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47个指标建立矿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平顶山市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分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通过评价分析发现:目前平顶山市经济发展属于中等可持续发展程度。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的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制约平顶山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平顶山市可持续发展,应努力做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逐步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支付比例;注重集约经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环境支付能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各类资源配置,稳步提升社会支付能力与经济支付能力;高度重视综合开发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生产、能源进口和能源消费的超级大国,其能源发展对整个世界的能源格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详尽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能源消费和能源供给的发展现状、特征及趋势,从而揭示了中美两国之间“上游竞争、中下游合作”的能源关系。为了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全球性问题,中美两国在推进能源的循环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开发利用非常规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环保节能方面,有着更加广泛的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7.
水电是助推中国碳达峰的关键可再生能源,但水电开发面临着显著的生态风险。西南水电基地作为中国最大的水能资源开发区域,未来应该何去何从?西南水电开发不仅涉及西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实现长江流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目标、推进国家碳达峰的战略问题。针对水电开发生态风险评估问题,论文构建了水电开发生态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络分析框架,从条件概率视角刻画生态风险传导机制,建立了水电开发生态风险的熵权评价模型,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体系,通过社会经济指标设置情景,并以2017年为基准年模拟2018—2030年西南水电需求,进而从城市和流域视角预测不同情景下水电开发对西南水电基地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异、情景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开发生态风险与水力发电量正相关;西南水电基地2018—2030年将处于中高风险状态,唯有可持续发展政策可有效管控生态风险;西南水电基地的不同城市、流域对水电开发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特征,必须设计因地制宜、因水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才能够提升生态风险管控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结合工业现场实际应用,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模块把矿用提升机设备的机械能、势能转化为电能并回馈电网,采用电子数据分析矿用提升机能量再生回馈效率与谐波系数,保证3个周期内系统调整输出交流电压波形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